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民主政治如何一步步確立

英國民主政治如何一步步確立

發布時間:2022-07-09 12:59:30

⑴ 請詳細論述英國近代民主制度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和完善的

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頒布《權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使英國由人治走向法治。1721年,確立了責任內閣制;1831年進行議會改革,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逐步完善。

⑵ 英國君主立憲制是怎樣建立並完善的

13世紀中期是萌芽時期。
 1688年「光榮革命」事實上確立君主立憲制。
 1689《權利法案》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
 1832年第一次議會改革是其發展時期。
 19世紀中期以來是逐漸保守、定型時期。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 英國君主立憲制度是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融為一
體的混合物。
 國王是國家元首,但由議會掌權,國王實際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而作為國家的象徵地位更突出。
 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是君主立憲制,以議會內閣為核心。國家的權力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19世紀中期以來,逐漸轉移到內閣和首相手中)。

⑶ 西方如何一步步實現民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確立和發展的過程就是西方代議制度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英國君主立憲制和政黨政治的形成,對其它國家民主政治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近代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點,因為各國所依據的思想理論和文化淵源是共同的,這就是17、18世紀啟蒙思想家的政治學說以及從古希臘、羅馬保留下來的民主政治文化;又有多樣性,因為各國所建立的是要適應本國政治、經濟、社會需要的制度。 在專 制統治被推 翻,資產階級民主政 權建 立之後,關於人民如何行使權力的問題,「主權在民」的原則沒有回答這一問題。但是,近代資產階級憲政實踐表明,民族統一國家出現後,適合於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已經無法實現。因此,英國資產階級在封建議會基礎上首創代議制,並認為「議會主權」就是「人民主權」,從而代議民主制被西方國家普遍接受,也成為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點。

⑷ 英國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是怎樣逐步建立起來的

(一)形成背景

首先,英國有著悠久的憲政發展史,其發展過程相對平穩,在政治上表現出延續性的鮮明特點。英國議會的前身,是起源於13世紀的「大會議」,它是按1215年的《大憲章》建立的。《大憲章》的主導精神是保障貴族特權,保護騎士和市民的部分利益,把王權置於封建習慣法的約束之下,由此產生了法的地位高於主權的概念。14世紀以後,議會逐漸分成由僧俗大貴族參加的上院和由下級貴族與市民參加的下院。此後,下院的權力不斷擴大,15世紀末,下院已經有提出財政議案和法律議案的權力。雖然這一時期的議會仍然是封建性質的等級代議機構,但是種種事實表明,英國早就形成了一種限制王權和注重議會政治的民主傳統,並且從貴族民主向資產階級民主演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議會成為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同代表封建勢力的斯圖亞特王朝斗爭的政治中心。
其次,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同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斗爭的必然結果。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於大西洋航運中心線的有利位置,資本主義工商業出現並迅速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形成。15世紀末在英國開始的大規模圈地運動,使英國農村出現了很多資本主義農場和牧場,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形成。由於資產階級和從事資本主義經營的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壯大,他們不再甘心忍受專制君主制對他們的橫征暴斂和種種限制。他們對君主專制統治日益不滿,要求限制王權,擴大自己的政治權利。
再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是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榮革命」,用和平的手段推翻了君主專制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聯合專政。革命後由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和女婿,即瑪麗和威廉承襲英國王位,共同統治英國。但是,他們是根據議會的條件登上王位的,並許諾要服從議會的法律。新的國王是由議會締造的,沒有議會,新國王不會登上王位。這樣,議會和國王的關系就完全反轉了,不再是議會屈從於國王,而是國王從屬於議會。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現代民主政治創制試驗方面的最大成就。
(二)形成過程
「光榮革命」後,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他們所控制的議會,通過一系列法案來限制王權,而把實際權力逐漸轉移到議會手中,逐步形成了議會權力超過王權,國王「統而不治」的君主立憲制。
1689年,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初步確立。《權利法案》在立法、稅收、軍隊等方面對國王的權利明確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權有所約束;同時,它也把議會的自由、議會的權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來。
1689年英國還制訂了〈〈叛亂法案〉〉,規定平時國王必須經過議會同意才能徵集和維持軍隊,而且這支軍隊只能保持一年。為了防止國王排斥議會而獨斷專行,保證議會能定期召開,議會在1694年制訂了一個<<三年法案>>,規定每三年必須召開一次議會,每屆議會的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英國議會在1701年又通過《王位繼承法》,對王位繼承作出了嚴格的限制性安排。並規定英國國王的王位不能傳給天主教徒,英國國王必須加入英國國教會;同時,還對國王的其它一些權利作出了明確限制。
上述一系列法案,都對王權進行限制,同時把王位繼承權等重大問題掌握在議會手裡,從而確立了限制王權和議會權力至上的原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

英國如何確立君主立憲制

(1)17世紀的英國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到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統治在英國最終確立.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條文來約束國王的權力,後來,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對王權做了進一步的具體限制,並且把包括國王繼承權和任命法官等重大問題的權力都掌握在議會手裡.通過這些法律文獻,國家的實際權力逐漸轉移到議會手中,確立了議會權力高於王權,司法權獨立於王權的原則,從而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2)通過19世紀的議會改革,選舉權不斷擴大,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得到長足發展;隨著責任內閣制的確立,兩黨制的發展,英國現代意義上的君主立憲制日趨完善起來.
(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以代議制民主為基礎,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國王是國家元首,但統而不治;奉行議會至上和分權制衡的原則.
(4)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有利於緩解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促使英國進入到一個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它順應了資產階級民主與法制的社會的歷史潮流,促進了資產階級政治文明的發展.對於歐洲和北美地區,以及其他英國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進程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迄今為止,從世界范圍來看,代議制度成為眾多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努力實現民主的重要實踐途徑.

⑹ 英國憲政體制是如何確立的英國是如何馴服王權,走向現代憲政文明的

英國使用的是海洋法系,通俗的說,就是習慣法。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憲政)是通過四百多年的發展才確立的,具體如下:
議會的前身是大議會和小議會,13世紀後小議會逐漸變為御前議會。
起源於1215年的《大憲章》——王在法下;
議會的雛形:牛津議會(公眾選舉性)——生而自由;
1264年和1265年的西門議會(中產階級進入議會)
1295年的模範議會(中等階級被普遍認可,為下院的產生奠定基礎)
1322年《約克法令》——王在議會
1689年《權利法案》(議會的權力高過王權,議會主權確立)
在英國,抗拒王權、限制王權被看作是自由的傳統(貴族逼迫失地王約翰簽署《大憲章》)。在英國歷史中,國王與貴族始終不分上下,誰也難以徹底制服對方,結果形成了長期的抗衡。抗爭在相對平衡的狀態下不斷持續,終於形成了國王與貴族不流血的競技場——議會。在國王與貴族的斗爭過程中,王權應該受到限制的思想逐漸形成封建關系,並以律令的形式固定下來。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於1689年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走向了現代憲政文明。

⑺ 英國近代民主政治發展的過程有哪些重要事件影響是什麼

1500年左右,新航路開辟
1603,詹姆斯一世即位,斯圖亞特王朝開始
1637,蘇格蘭起義(清教徒起義)
1640,清教徒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42—1648年,英國兩次內戰
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年,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獨攬軍政大權
1658,克倫威爾去世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二世即位
1688年,光榮革命(結束)廢黜詹姆斯二世,君主立憲制確立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為英國近代君主立憲制奠定基礎.
15世紀左右,圈地運動
18世紀30年代,英國在北美建立了13個殖民地
18世紀中葉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1765年手搖紡紗機,1771年,水力紡紗廠,1782復動式蒸汽機,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進程,19世紀初,汽輪胎和火車誕生,19世紀30,40年代,機器製造業出現,標志著工業革命(完成)
1721年,沃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議會內閣制的標志
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的代表成為下院主導力量
1928,擴大選舉權威性歲,議會成為最高權利機構,兩黨輪流執政
17—18世紀,英荷三次戰爭,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取得了海上/殖民/經濟霸權 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日不落帝國」
1931年,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標志英帝國轉變為英聯邦
1945年,實施《貝茀理奇報告》建設福利國家,推行國有化
1948年,英國建成「福利國家」
20世紀70年代,撒切爾擔任首相,進行改革
20世紀60~70年代,經濟病
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濟復甦

⑻ 請簡述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過程。老師說有四點

所謂君主立憲,也就是說,一切都要由法律決定,君主沒有實權,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 光榮革命後,議會權力有相當的擴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在議會中所處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他們的統治權,並限制國王權力,約束英王的實際統治權。

  2. 英國議會相繼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權利法案》。這些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形成了一種新的政治體制,這就是習慣上所說的「君主立憲制」。

  3. 隨著議會的不斷立法,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

  4. 1701年議會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進一步限制王權,提高了議會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鞏固了君主立憲制政體。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在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國家體制,屬於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⑼ 英國和美國建立起的資場階級民主政治是分別通過什麼方式

英國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專制統治,頒市《權利法案》最終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美國是通過獨立戰爭的形式,推翻英國殖民統治,頒布1787年憲法確立總統共和制,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⑽ 近代英國是怎樣一步步告別專制實現民主的最終確立了哪一政治體制

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背景 (1)1640年,反對斯圖亞特王朝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反對以國王為首的封建勢力,經過兩次內戰,於1649年將國王查理一世送上斷頭台。 (2)年,克倫威爾 就任「護國主」,實行獨裁統治。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3)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控制的議會發動了「光榮革命 」,議會邀請荷蘭執政威廉繼承英國王位,結束了復辟王朝的統治。 2.確立 (1)《權利法案》:1689年10月,英國議會通過。法案規定:國王無權廢止法律 3.議會權力高於王權 君主立憲制;不得侵犯議會的征稅權;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組織常備軍;國王不得干涉議會的言論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須定期召開_議會。 (2)《王位繼承法》:1701年議會通過,把王位繼承 和任命法官等重大問題的決定權掌握在議會手裡,進一步限制了王權,擴大了議會的權力。

閱讀全文

與英國民主政治如何一步步確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斗魚怎麼養才漂亮 瀏覽:188
印尼匯款到中國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672
中國海警一共多少艦艇 瀏覽:175
義大利bb和韓國登騰哪個好 瀏覽:202
印尼虎苗用什麼濾材 瀏覽:857
熱搜榜中國共有多少種香煙 瀏覽:728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大廳拿槍 瀏覽:758
中國有多少貧困月收入 瀏覽:467
印度病毒delta變種有多少種 瀏覽:73
印尼泗水至占碑多少公里 瀏覽:845
極兔國際在越南怎麼樣 瀏覽:125
義大利語我什麼都沒有了 瀏覽:841
印度有一塊大洋叫什麼 瀏覽:475
中國有多少頸椎病患者 瀏覽:286
十條印尼盾是多少錢 瀏覽:516
英國有什麼免費看球網站 瀏覽:727
為什麼英國能成為世界大國 瀏覽:806
越南與太原有什麼區別 瀏覽:743
印尼巴士怎麼改小車 瀏覽:443
中國與英國的時間差多少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