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產生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產生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09 18:01:42

Ⅰ 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政治:17世紀英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形成了君主立憲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3、地理位置:英國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條件優越,海上運輸便利,為商品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

4、軍事:18世紀中葉,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控制了主航道,確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5、資本:英國通過海外貿易,建立了東印度公司,進行殖民掠奪,將財富迅速轉化為資本,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6、技術市場: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發達的工場手工業時期的積累,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7、市場:18世紀英國已為最大殖民國家,開辟了廣闊的市場,手工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促使英國發生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1、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2、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3、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Ⅱ 概括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主要因素

一、工業革命成因的傳統解釋
除去理論界對於工業革命開始時間的爭論,傳統觀點認為,工業革命之所以在英國發生並進而擴散到歐洲、美洲,是因為一系列自然社會經濟因素使得那個時代的英國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社會條件,進而在一些關鍵因素的作用下,英國最終成為工業革命孕育的搖籃.
下面筆者將對一些「決定因素」進行簡要的分析:
1、航海貿易:新航路開辟是航海貿易的開端.1501年之後,由於葡萄牙和西班牙作為先驅,使得歐洲與外界的聯系由地中海地區轉向了大西洋沿岸,而隨之16世紀中期的安特衛普、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也成為了歐洲經濟中心[1].直到17世紀末18世紀初英國贏得了海上貿易和殖民霸權.當時的世界貿易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貿易圈.太平洋的貿易主要集中於歐亞,歐洲明顯偏愛進口,而且進口商品的種類不斷大眾化.而與美洲殖民地的廣袤市場則更大程度上為英國工場手工業和對外貿易多元化提供了條件.大西洋貿易圈則在17世紀中期荷蘭的主導下發展成為「非洲——歐亞」貿易和世界經濟分工的一個重要附屬部分,人口貿易和殖民地貿易不僅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貿易為主要內容、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是工業革命能夠持久進行的原動力,「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2、農業革命:市場的發展、14世紀黑死病導致的人口急劇下降和貨幣地租的盛行,使得14世紀末期農奴制在英國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農經濟的發展,即份地由佃冊持有農持有,但是其租佃權和份地所有權在持有農和領主之間界定不清;自由持有農擁有自己的土地;還有一部分公有地,歸屬也一直存在爭議.因此15世紀末羊毛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宗教改革和圈地運動的過程中,公有地和份地成為最先被侵蝕的對象,大租佃制經營在英國農村中也逐漸居於統治地位.農業勞動力的釋放、農業技術的改良和應用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消費品和原料,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國內市場.
3、自由寬松的政治和經濟環境:首先是產權制度的建設.混亂的經濟狀態使得富者和貧者聯合起來爭取明晰的產權界定,於是在17、18世紀,英國政府相繼在層保護財產和合同、保護消費者的商品檢驗制度和價格控制制度、保護發明者的專利制度、保護投資者的制度、保護勞動者的評定工資制度、工廠法和濟貧法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其次是自由貿易制度的建設.這與當時的政權和盛行的經濟思想相關.1455-1485年的紅白玫瑰戰爭中,「中央及君主專制的都鐸王朝在舊封建貴族的地位強烈動搖、新貴族和資產階級還未強大到成為統治階級的時期出現了」[2].由此,17至18世紀由於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長,政策出現了很大的波動性,議會民主制與對經濟活動的王室壟斷並存.直到1642年下議院擁有徵稅權和廢除了王室壟斷之後,由於重商主義思想的影響,政府對市場仍有一定程度的干預.從19世紀20年代起,對輸出品的限制、東印度公司對印度貿易壟斷、穀物條例、航海條例的逐步廢除,才使得英國真正實現了自由市場制度.然而不容否認的是,與西班牙的專制統治相比,英國已經為資產階級提供了足夠寬松的政治和經濟舞台.
4、金融證券市場的繁榮:英國保險公司操縱著對外貿易,對國際市場信息量的壟斷使得其在政治上的力量不容忽視.而隨著英國銀行業和外匯市場的發展,倫敦成為吸引歐洲人的金融市場[3],而阿姆斯特丹多邊支付體系的中心地位在18世紀也逐漸由英格蘭銀行所替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市場的中心,利率市場化、證券市場和中央銀行制度都在這個階段取得了重要的發展.金融資本也逐漸成為工業革命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柱.
5、人口:在工業化早期,人口在18世紀40年代在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停滯後開始增長,並在18世紀40年代加速,1811-1820年達到最大值,到1850年開始緩慢下降(表1).而英國完全參與甚至代表著整個歐洲的第三次人口增長,人口的持續增長為工業化提供了可能.而且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由於在工業部門就業人員的大量增加和低廉的勞動力供給,使得圍繞工業區的城市化得以快速發展,英國接受的大量移民也極大的改變了人口的地理分布,從而產生了兩個變化:從東南到西北的人口密度轉變和加速的城市化[4].潛在就業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和就業結構的轉變所帶來的國內消費品市場結構的調整,都成為英國工業革命的要素儲備.
6、自然資源:煤炭早在羅馬不列顛時代就已經用作燃料,但是到17世紀才成為主要能源,釀酒、漂洗、制鹽、煮皂等大量以煤炭代替木炭作為燃料.據J.U.納夫的統計,1551-1560年英國主要礦區煤產量約為21萬噸,1681-1691年已達296萬噸[5].至18世紀20年代,英國煤的開采量大約佔世界硬煤總開采量的87%,60年代佔50%.毫無疑問,在家庭和工業用煤量方面,英國居歐洲國家首位[6].而且,英國煤炭的豐富儲備,也為提高鐵的產量開拓了廣闊的前景,並進而帶動工業部門整體的大踏步地前進.另外,英國作為大西洋上的島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優良港口,且境內任何地方離海岸線都不會超過90公里,河流眾多,加上新開鑿的幾條運河連接內陸城市,全國的水利條件和交通運輸相當方便.而且,眾多的殖民地也為英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支持.
7、對外貿易促進了英國的出口:18世紀前,英國的對外貿易主要是依靠羊毛和轉口貿易,18世紀中期,英國發展成為向美洲、非洲和亞洲這些新市場出口各種製造品的工業國家.在1780年,英國出口的工業品是1770年出口的8倍.
8、技術的進步:集中表現在紡織業、冶金業,也是推動工業革命的最直接的動力,如煤和焦炭在熔煉過程中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各種金屬製成品的成本,化學的運用產生了一大批人工合成的新材料.筆者不再贅述.
對於工業革命的決定因素,學者們莫衷一是,往往會採用不同的歸並方式將上述因素加以分類,但總體而言多數集中在資本和勞動力的積累、技術的進步、人口的增長、寬松的政治環境這幾個方面.但是,隨著計量統計方法的改進和資料的不斷豐富,傳統觀點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挑戰.

Ⅲ 為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

原因:英國最早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光榮革命),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保障。圈地運動使眾多農民失業,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資本。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英國是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因此,英國工業革命不僅對本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3)英國產生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Ⅳ 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率先發展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最早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光榮革命),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保障。圈地運動使眾多農民失業,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資本。

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英國是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因此,英國工業革命不僅對本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4)英國產生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中最具有代表的、也是最重要的發明成果是蒸汽機。以往人們都是依靠人力來作為工廠的生產動力的。隨著世界對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傳統的以人力為主的生產模式根本無法給資本階級帶來巨大的收益。

自從蒸汽機發明以後,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蒸汽機是由英國人發明的,英國工廠在利用蒸汽機的原理進行生產之後,迅速提高了生產效率,成了一個工業大國,是當時的「世界工廠」。後來這樣技術也傳播到其他國家,給其他國家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Ⅳ 工業革命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又稱產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自英格蘭擴散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庚寅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所以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標志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工業革命的標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機。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工業革命傳播到英格蘭再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後來,工業革命傳播到世界各國。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紀時英國的一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就對工場手工業提出了技術改革的要求。在這種趨勢下,工業革命就首先在英國發展起來了。

1.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

2.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產生並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國內市場;

3.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

4.工場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這是後來的法國,德國等國都無法相比的)

5.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工廠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

於是,一場機器生產革命必然爆發。

工業革命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6.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7.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一定的國內市場;(英國圈地運動)。

8.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掠奪);

9.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推動人類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另外,在西歐國家和美國轟轟烈烈革命時,中國清王朝正做著「天朝大國」的美夢,英國等國是不會放過這塊能掠取財富的土地,這也是誘發鴉片戰爭的一個原因。工業革命開始後,英國對印度、東南亞的侵略加劇,印度、埃及、緬甸相繼落為英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工業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系的變革。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帶來了工業污染。開始了城市化進程。使弱小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進程。

Ⅵ 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和原因是什麼

背景:

1500年以後,英國經濟表現出快速向前躍進的勢頭。在18世紀,一系列的發明改變了英國棉紡織業的面貌,並且導致了工廠制度的產生。

在這些年裡,其他工業部門也達到了相當先進的水平,而且所有這一切夾在一起,相互作用,使人們在更為廣闊的領域中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收益。通過不斷的改良就構成了工業革命,他們使人類的勞動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長。

原因: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無生產資料的僱傭勞動者;

二是將大量的生產資料和貨幣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並轉化為資本。創造這兩個條件的過程,就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資本原始積累與後來的資本積累不同,前者是發生在資本主義大生產建立之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前提和出發點。後者是發生在資本主義大生產過程中。

(6)英國產生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英國工業革命歷史意義

英國是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因此,英國工業革命不僅對本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英國工業革命使它的社會生產力得到飛速的發展,工業革命在短短的幾十年內使英國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而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頭號工業強國,號稱「世界工廠」,稱霸世界達半個世紀之久。

英國在工業革命80年左右時間里,建立了強大的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煤炭工業、機器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機器大生產空前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列寧指出:「19世紀中葉英國幾乎完全壟斷了世界市場」。(列寧:《哈利·奎爾奇》,《列寧全集》第19卷,第370頁)

(2)英國工業革命使它在國內的社會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工業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地位。

到19世紀40年代,工廠制在英國工業生產中已佔居統治地位。根據1841年的材料,英國工廠工人在棉紡織業中佔68.7%,在毛紡織業中佔60%,在絲紡織業中佔40%。工廠制的確立,形成了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3)英國工業革命改變了國內的經濟和人口的分布,出現了一些新興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工業革命前,英國經濟最發達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是以倫敦為中心的東南部。

工業革命開始以後,西北盛產煤鐵的荒蕪地區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工業中心和城市,如曼徹斯特、蘭開夏、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斯卡斯爾等。

經濟中心由東南向西北轉移。隨著工業和城市的繁榮和發展,農村人口大量轉入城市,城市人口猛增。19世紀40年代,英國城市人口已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工人已達480萬。

Ⅶ 工業革命為什麼首先在英國發生

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原因: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適應了英國國內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為英國發展資本主義和進行工業革命的根本保證。通過圈地運動、殖民掠奪等實現資本原始積累。英國手工工場的生產不能適應廣大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技術改革成為迫切需要。
工業革命為什麼首先在英國發生

萬有引力定律和力學三大定律對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為工業革命的發生奠定了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
《國富論》的出版,為工業資產階級的統治提供了理論根據,成為工業革命時代到來的號角。
英國棉織業為求得生存,進行技術革新。到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首先從新興的棉紡織業的技術革命開始。

Ⅷ 工業革命最早從英國開始的原因是什麼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1)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農業中的封建制度和小農經濟,為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表現在英國即圈地運動)(3)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提供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勞動力和巨額的貨幣資本(殖民);(4)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長期的發展,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准備了技術條件。
一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進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長大,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他們更加對化學和電學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這個術語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來的,指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前期發生在英國的從手工生產轉向大機器生產的技術、經濟變革,後來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國。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工業革命是生產技術的變革,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系的變革。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從社會關系說,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7、18世紀,英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生產力的發展掃清了道路,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明,為向機器大工業過渡准備了條件。隨著市場的擴大,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資產階級為追求利潤,廣泛採用新技術。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80年代因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繼英國之後,法、美等國也在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它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引起了社會結構和東西方關系的變化,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後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多次工業革命」說,例如,19世紀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後半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Ⅸ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最先具備了工業革命的前提和條件,所以它首先在英國而不在其他國家發生。

前提:資產階級統治已經在英國確立起來。

條件:

1、資產階級剝削本國勞動人民和殖民掠奪、販賣黑奴來的大量錢財都轉化為資本,使工業革命有了雄厚的資本。

2、資產階級大規模地進行圈地運動,許多被剝奪土地的農民成為雇傭工人,這就為工業革命的進行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

3、英國本土煤、鐵資源十分豐富,更多的原料則是從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掠奪來的,這就使得它進行工業革命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原料。

4、英國擁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不僅為英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廉價的充足原料,也為英國提供了廣大的銷售市場。



工業革命對西方的影響:

1、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自由主義取代重商主義。

3、標志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4、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5、中英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英國因為工業革命更加強大,法國因為工業革命也在歐洲保持地位,普魯士更加強盛,奧地利、俄羅斯、西班牙則日益衰落。

閱讀全文

與英國產生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與英國的時間差多少 瀏覽:914
英國電影哪裡能看 瀏覽:983
義大利電視台怎麼看 瀏覽:253
印度錢幣和哪個國家一樣 瀏覽:252
印尼買什麼奢侈品便宜 瀏覽:871
英國秦始皇活了多少歲 瀏覽:94
伊朗人為什麼會說英文 瀏覽:62
印尼額溫槍執行什麼標准 瀏覽:324
漁船撞越南之後怎麼處理 瀏覽:44
英國怎麼有核彈 瀏覽:41
去越南做奶茶怎麼樣 瀏覽:731
數字化怎麼講中國歷史 瀏覽:698
中國疫情冠狀肺炎多少例 瀏覽:394
為什麼義大利是鼠疫傳播途徑有哪些 瀏覽:872
印尼首都到巴厘島多少公里 瀏覽:685
委內瑞拉為什麼要援助義大利 瀏覽:539
伊朗為什麼向美國投導彈 瀏覽:384
印度小金剛菩提子如何盤玩 瀏覽:996
印尼緊急避孕葯怎麼吃 瀏覽:842
百度8月1日印尼新增多少例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