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戰中,1915年時英軍用的是什麼毒氣反擊德軍
1915年9月25日,德軍第一大規模使用致死性毒氣後僅僅幾個月,英軍便在魯斯戰役中大規模使用了氯氣。但是偷雞不成反失把米,大量氯氣被隨風吹回了英軍陣地,不少因為鑰匙配錯而沒有打開的毒氣罐在隨後德軍反擊的炮火中被擊破,將更多毒氣釋放到了英軍陣地上空。英軍最初配備的防毒面具在潮濕的情況下不但不能放毒,反而將很多士兵窒息而死。
㈡ 二戰中的英國情況
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是海上霸主,號稱日不落帝國。後來加上在兩次工業革命之後屬於全世界科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海軍實力一流,在全球屬於最有說話權的國家之一。幾乎任何方面都是領先於其他國家的。陸軍實力一般,二戰時沒有與德國正面對抗的實力。
政治方面,前期英國首先張伯倫屬於綏靖政策。能不打就不打。丘吉爾上台後態度非常強硬,他對全國演講要戰斗到底,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
德國攻克波蘭、挪威、比利時、芬蘭、捷克斯洛伐克、法國、荷蘭等國後,西歐命懸一線,只有英國孤軍奮戰,拼著英吉利海峽和美國的物質資源一直撐著。德國調轉槍頭對付蘇聯,英國並沒有趁著難得的機會休息,而是馬上藉此空隙拉美國參戰。可以說沒有英國的抵抗,歐洲戰場早就結束了。
蘇聯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後開始反擊。英、美聯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第二戰場,英美空軍對德國的工廠、幾場大規模轟炸也對蘇聯的反攻起到了一定幫助。
所以後來德國也就屢戰屢敗知道投降。
整個二戰對英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農業和輕工業幾乎荒廢,城市破壞,很多名勝古跡被摧毀。
我個人觀點直接一句話概括英國在二戰中誓死抵抗,勇氣可嘉,為了抗擊納粹徹底從日不落帝國變成了二流國家。
㈢ 英國怕世界上什麼國家。
以前,英國怕美國;現在,英國除了怕美國,也怕中國。
英國怕美國,這是過去幾十年裡公開的秘密。英國一直小心地做著美國的小夥伴和跟班。2003年,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說服英國議會,讓英國出兵伊拉克(即使在相關證據不是那麼完備的情況下)。
隨著近幾年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中國已經有好幾年都是自然年內創造出來的GDP占據世界第二的位置),英國也開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尤其是在經濟方面。
㈣ 英國是怎樣的德國進行反擊的
9月5日,英國輕型轟炸機攻擊了德國在法國的2個基地。9月7日夜裡,英國皇家空軍的重型轟炸機首次對德准備發動入侵的港口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皇家空軍對從勒阿佛爾到安特衛普,從安特衛普到布倫的整個沿海各個港口的攻擊,使擁塞在那裡的德國船隻遭到很大的損失。在敦克爾刻擊沉擊損84艘駁船;在瑟堡到登一赫耳德,炸毀一座500噸的軍火庫,焚毀一所軍糧倉庫,炸沉許多輪船和魚雷艇。從9月7日到10月12日希特勒宣布取消入侵為止,皇家空軍共擊沉擊損德國運輸艦21艘,駁船214艘,拖船5艘,汽艇3艘,這個數字約佔德國入侵英國而集結的船隻總數的12%。9月23日至24日,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指揮部派出119架惠特尼、威林頓斯和漢普登斯式轟炸機襲擊柏林。其中84架飛機抵達目標區域,唯一最成功的轟炸是在夏洛騰堡,燃燒彈炸燃了一個煤氣儲存罐。可是也有許多炸彈沒有爆炸,包括一枚投到希特勒官邸花園里的炸彈,它把希特勒的衛隊嚇得魂飛魄散,可最終卻是有驚無險。這次轟炸死亡22個德國人。9月16日,皇家空軍的轟炸機空襲了正在進行大規模入侵演習的德國部隊,使人員和登陸艦只遭受到慘重損失。運回柏林的被打死和燒傷的士兵整整裝了2長列救護火車。結果,在德國以及歐洲大陸許多地方都流傳開這樣的消息:德國人確已試圖登陸,但是被英國人打退了。在德軍還沉浸在失利的沉悶之中時,英國皇家空軍借勝利的餘威發起了攻擊。9月15日晚上,以及16日、17日,皇家空軍轟炸機隊大規模持續轟炸了准備發動入侵的德軍停泊港,使德國海軍遭到嚴重打擊。從布洛涅到安特衛普的各港口內的船舶,遭到了猛烈轟炸。安特衛普遭受的損失尤其嚴重。海軍將領紛紛向元首報告所受損失。9月17日,希特勒不得不同意海軍參謀部的意見,認為英國皇家空軍仍然沒有被打垮,德國空軍並沒掌握英倫三島的制空權。納粹統帥不情願但只能再次推遲登陸行動。10月12日,希特勒發出了正式指令「海獅」計劃推遲。希特勒名為推遲,實際上出於種種復雜原因被迫放棄了對英國本土的入侵計劃。就這樣罪惡的「海獅」悄悄地遁去了。
德軍狂炸倫敦引起大火。圖為火海一角。
㈤ 英阿馬島戰爭第一階段英國是如何反擊的
阿軍佔領馬島的行動,使英國受到極大震動。4月3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派特混艦隊去南大西洋,准備以武力奪取馬島。4月5日,英特混艦隊的艦艇分別由朴次茅斯和直布羅陀起航。駛往南大西洋。
這支特混艦隊由40餘艘艦艇組成。其中包括」無敵」號和」競技神」號2艘航空母艦,載運地面部隊約4000人,」鷂」式飛機20架和各種直升機45架。與此同時,已在中、南大西洋活動的4艘英國核潛艇也奉命駛往馬島附近水域。4月7日,英國宣布馬島周圍200海里為封鎖區。4月24日,英特混艦隊的先遣部隊抵達南喬治亞島附近海域。4月25日,英海軍陸戰隊在南喬治亞島登陸,阿守軍156人未經頑強抵抗便繳械投降。英軍佔領南喬治亞島之後,使其在南大西洋獲得了一個重要的立足點和前進基地。
同一天,在英軍實施南喬治亞島登陸戰斗的過程中,英直升機發現並攻擊了阿潛艇」聖菲」號。」聖菲」號被重創後搶灘,艇員68人上岸後被俘,潛艇在拖帶時沉沒。4月29日,英特混艦隊主力抵達馬島水域。
㈥ 二戰期間,英國是怎樣反擊v2導彈的
V2是V1的改進型,主要是增加了射程但精度還是很差。在二戰時期德國一共向英國人發射了2萬多枚V1 V2導彈真正命中的卻只有區區200枚。其他的基本上落到了郊區有的甚至落在了德國本土。倒是當時英國人看到這么一個個大大的火球從天而降又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都嚇得魏魏顫顫
㈦ 英國為保衛克里特島是如何反擊的以及反擊的結果是什麼
英國決定不惜任何代價保衛克里特島,所以此時來自埃及的英國皇家空軍飛機再次出現在該島的上空,重點攻擊了馬利姆機場。攜帶副油箱的「颶風」式戰斗機甚至在伊臘克林機場降落。但是這些努力成效甚微,主要原因是在同日夜間,德國人早已把戰斗機轉移到馬利姆機場去了。
㈧ 核大國的英國:注重第二次核反擊
英國是個國土面積只有24萬平方公里的島國,因此,英國的核武建設重點主要是海基核力量的建設。核力量主要是4艘「前衛」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每艘核潛艇可以攜帶16枚美製D—5彈道導彈,每枚D—5可以攜帶4個核彈頭,每個核彈頭最大核當量為10萬噸。如果英國本島遭到核襲擊,英國海軍可以憑借浩瀚的大西洋對敵國實施核反擊作戰。因此,任何敵國要對英國本島實施核襲擊,就必須三思而後行。
㈨ 二戰時英國採取了哪些防禦措施
1940年6月28日,丘吉爾要求參謀長委員會組織堅固的防禦,封鎖可能遭受襲擊的海灘,對東海岸的港口採取安全措施,在需要設防的海岸部署守備部隊,如敵人佔領某個港口,需採取堅決措施進行反擊。從受威脅程度看,英國南部為「採取最高戒備措施的地區。」1940年夏,英國本土共有機場和油庫324處,雷達站51個。海軍在一些水域布設水雷,在便於登陸的海灘設置障礙,陸軍則構築堅固的防線,挖掘反坦克壕,建築混凝土掩體。英國還實行「公民之戰」,到1941年2月,共建有250萬個家庭防空洞,在倫敦,80%的人可以進入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