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本鍾的來歷
大本鍾的來歷:伊麗莎白塔原名大本鍾,命名來源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稱大本鍾的名字來自於本傑明·豪爾爵士。伊麗莎白塔是由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奧古斯塔斯·普金設計,並由愛德華·登特及他的兒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伊麗莎白塔在1859年被安裝在鍾樓上。
伊麗莎白塔原先只指鍾塔內的銅鍾,但後來演變成指整座鍾塔。2012年6月2日,為紀念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鍾正式更名為伊麗莎白塔。伊麗莎白塔,高96米,是英國議會建築一部分。伊麗莎白塔是坐落於英國倫敦的國會大廈的北部的一座大鍾其鍾樓。伊麗莎白塔的著名之處在於它的准確和那重達13噸的巨大的用於報時的銅鍾。
(1)英國大本鍾為什麼會敲鍾擴展閱讀:
大本鍾的意義:
在英國,伊麗莎白塔是人們慶祝新年的重點地方,收音機和電視都會播出它的鍾聲來迎接新一年的開始。同樣地,在陣亡將士紀念日,伊麗莎白塔鍾聲的傳出表示第11個月的第11天的第11個小時及2分鍾的默哀開始。
2. 大本鍾為什麼每隔15分鍾敲響一次
嚴格地說,大本鍾每天報時120次,每過15分鍾,鍾樓上的4個小鍾就開始報時;每到整點,大本鍾就會在4個小鍾敲擊後發出深沉、鏗鏘的報時聲。即每小時報時5次,其中一次是整點報時。
伊麗莎白塔(英語:Elizabeth Tower,舊稱大本鍾,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Clock Tower)的大報時鍾的昵稱。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鍾樓,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築之一。鍾樓高95米,鍾直徑7米,重13.5噸。每15分鍾響一次,敲響威斯敏斯特鍾聲。自從興建地鐵Jubilee線之後,大本鍾受到影響,測量顯示大本鍾朝西北方向傾斜約半米。
3. 英國大本鍾,泰晤士河畔精準的報時,為何進入「靜音模式」
這主要是因為大本鍾的零件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磨損老化,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維修才能夠繼續使用。所以在這一段時間內必須使大本鍾保持一個靜音模式。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本鍾所發出的聲音太過巨大。這樣會嚴重的損害其他人的聽力,所以有很多的英國人才會紛紛的表達對於大本鍾聲音的抗議。
現在英國的經濟非常的不景氣,也使得大本鍾的修復工作變得非常的落後以及緩慢,所以我們想如果再能夠聽到大本鍾的聲音的話,可能要到很多年以後才可以。因為現在英國所忙的並不是大本鍾的事情,而是英國的脫歐事件。
4. 英國倫敦大本鍾已有百年歷史,它工作原理及動力是什麽
本·華萊士為什麼叫做「大本鍾」?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華萊士讀中學十年級的那一年,大本鍾是這樣與華萊士「合二為一」的:「當時我們在做歷史論文,而我不知道自己該寫什麼主題,老師凱洪提點我:『為什麼不研究一下大本鍾呢?那是英國的一個塔。』」
後來,華萊士在弗吉尼亞聯合大學主修刑事司法專業,大一那年,他將「BIG BEN(大本鍾)」文在了自己的右臂上,「我所有的文身都是自己畫的,當時我沒來得及畫出大本鍾的草圖」,一年後,華萊士又用了兩個半小時將大本鍾的圖案補上,在這個文身中,時鍾指向了10點,「在英國有這樣一種傳說,大本鍾走到10點的時候,將會有好事降臨。」
昨天,「大本鍾」指向了10點,最好的「大本鍾」在奧本山宮威風八面。我們看到的,是場上狂放不羈的「大本鍾」,場下的他,質朴本色,風度翩翩。
「大本鍾」來自草根階層。他在阿拉巴馬的懷特霍爾小鎮長大,媽媽桑迪將一切都奉獻給了11個孩子,而拋棄他們的生父多斯在6年前去世。誰也沒有想到,排名老十的華萊士如今成為了大家庭的支柱,華萊士感激母親,也並不懷恨父親,他的號碼3號就是為了紀念自己的父母——媽媽的生日是9月8日,爸爸的生日是9月9日,華萊士的生日是9月10日——三連星,「大本鍾」選擇了3號。
「大本鍾」是個優雅紳士。他寬容豁達,成名之後,對於種族歧視的冒犯也能一笑置之;他童心未泯,30歲的他經常沉迷於PS2的世界,與比盧普斯在虛擬的橄欖球、籃球、拳擊賽場上針鋒相對;他才華橫溢,他可以踏踏實實地將幾個小時用在作畫上,他設計文身圖案,也設計珠寶首飾,活塞的隊友們都說:「本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5. 英國最著名的大本鍾,除了看時間還有什麼用
英國的大本鍾,目前來說,除了看時間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吸引遊客了,因為很多外來的遊客都喜歡去倫敦和大本鍾合影留念。
總的來說,大本鍾現在除了看時間,就是充當一個地標建築,沒事吸引一下遊客來旅遊,還有就是在重要的節日充當裝飾。
6. 英國大本鍾的歷史
大本鍾位於英國議會大廈的北角,鍾樓高79米,鍾樓四面的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大本鍾建於1859年,根據格林尼治時間每隔一小時敲響一次。二戰期間,議會大廈曾遭德國空軍轟炸,大本鍾倖免於難。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著名的「大本鍾」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個多小時。技術人員現在還不明白這座有著147年歷史的大鍾為何「罷工」? 英國議會大廈一名工程師28日說,位於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的大本鍾在當地時間27日晚10時07分出現了故障,其分針停止轉動。接著,分針開始緩慢轉動,在10時20分又停了一次。這一 停就是1個半小時,此後才恢復了正常。
一些人猜測說,可能是炎熱的天氣造成了這一問題。28日倫敦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1.8攝氏度。氣象部門說,這是自1953年以來英格蘭地區5月份中最炎熱的一天。但那名議會大廈工程師認為,這一說法缺乏依據。「我們得知有一點小故障,但接著它就再次開始運轉,」他說。
大本鍾一向以其准時而聞名。二戰中納粹德國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也未能將它摧毀。不過,畢竟是有著一百多歲的「高齡」,它也出過一些小問題。例如1962年元旦,一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鍾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鍾。
7. 倫敦大本鍾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大本」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1834年整個西敏被大火所毀,目前的這座97米高的鍾樓是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大鍾造於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監督官本傑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鍾)。1857年該鍾出現裂痕,於1859年重新鑄造。。
大本鍾的確有些笨重.鍾盤的直徑為7米,有四個鍾面,時針和分針的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鍾擺重305公斤,大鍾總重量為13.5噸.
英國議會大廈原來並沒有鑲嵌大本鍾,1834年,因有人在議會大廈爐子里大量焚燒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災,把大廈夷為平地.1840年議會大廈開始重建,大本鍾1859年建於議會大廈主體的東北角,由當時的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耗資2.7萬英鎊,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取名為大本鍾,本是本傑明的昵稱.
根據格林尼治時間,大本鍾每隔一個小時報時一次,報時聲深沉渾厚,方圓數英里之外都能聽到其鍾聲的回響.大本鍾裝有麥克風,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相連,因此每當大鍾報時,人們都能從BBC的廣播中聽到其鏗鏘有力的聲音.
這個鍾鑄造好以後,給它取什麼名字的問題難倒了英國君臣,有一個大臣悄悄地說「就叫『大本』算了。」——原來鑄鍾大臣姓「本」,後來大家都把這口鍾叫「大本」了,也就是「大笨」了。
「大本鍾」於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個多小時。技術人員現在還不明白這座有著147年歷史的大鍾為何「罷工」? 英國議會大廈一名工程師28日說,位於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的大本鍾在當地時間27日晚10時07分出現了故障,其分針停止轉動。接著,分針開始緩慢轉動,在10時20分又停了一次。這一 停就是1個半小時,此後才恢復了正常。
一些人猜測說,可能是炎熱的天氣造成了這一問題。28日倫敦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1.8攝氏度。氣象部門說,這是自1953年以來英格蘭地區5月份中最炎熱的一天。但那名議會大廈工程師認為,這一說法缺乏依據。「我們得知有一點小故障,但接著它就再次開始運轉,」他說。
大本鍾一向以其准時而聞名。二戰中納粹德國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也未能將它摧毀。不過,畢竟是有著一百多歲的「高齡」,它也出過一些小問題。例如1962年元旦,一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鍾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鍾。
8. 大本鍾是什麼意思
大本鍾又叫大笨鍾,位於泰晤士河畔,是倫敦的象徵。大笨鍾其實是議會大廈北端96.3米高的鍾塔內的大鍾。
簡介
每當議會召開會議的時候,大鍾上方的燈就會點亮,這個鍾代表了英國古典文化,是倫敦的標志,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大笨鍾其實是議會大廈北端98米高的鍾塔內的大鍾,又被昵稱為大鵬鍾,其實指的不是那四面時鍾,而是裡面重達13.5噸的共鳴鍾。
它高七英尺半,懸掛在一根粗鋼樑上,大笨鍾的聲音是從順著螺旋形樓梯往上五十英尺處發出的。
鍾聲是如此洪亮,英國廣播公司頭一次裝在鍾樓內的擴音喇叭竟被震裂。
現在,有兩個擴音喇叭裝在離大鍾有一段安全距離的樑上,向兩英里以外的廣播大樓傳音。
大笨鍾有四個鍾面,每個鍾面直徑達6.8米,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各由312塊乳白色玻璃鑲嵌而成。
透過玻璃,2.75米長的時針和4.27米長的分針的輪廓隱約可見,這些銅制的空心指針每件重達200磅。
大笨鍾憨憨笨笨的造型,既古典又穩重,給人一種誠實可信的踏實感。
大笨鍾的心臟是鍾室。鍾室很小,粉刷得如同診療室一般潔凈。
鍾室內是一座十六英尺高的復雜裝置,包括齒輪、杠桿和滑輪。它幾乎從未停止過運轉。
唯一的一次機械故障發生在1944年:該鍾的鍾擺彈簧需調換,因三年前下議院被炸時鍾樓嚴重受震。
大笨鍾以格林威治的天文台的計時儀器來校準時間,每一刻鍾敲響一次。其准確性是這樣來保持的:圍繞著十三英尺長的鍾擺的一個環上放著三小堆銅幣;整個裝置的平衡非常精密,只要取走一枚半便士的銅幣,大鍾就會在兩天之內慢一秒鍾。
歷史由來
大笨鍾的祖先——威斯敏斯特宮中的一長列大鍾——可追溯到1288年。
1834年,威斯敏斯特王宮毀於一場大火,宮中的一個長列大鍾也在烈焰中化成了一堆廢鐵。
在重建工作中,工程總監提出了一個計劃,要製造一個世界上最大最好的鍾,它必須是鍾中之王。
既然大不列顛王國的「米」字旗在世界上是日不落的,那麼倫敦上空回盪的鍾聲就應該是最悠揚的。
政府馬上批准了這個計劃,皇家天文官擬定了大時鍾的規格,要求每個鍾點的第一響准確到誤差不超出一秒鍾。
對這樣一座帶有笨重的機械敲擊裝置、長長的指針暴露在風吹雨打之中的巨鍾來說,這個要求似乎是太苛刻了。
盡管如此,還是有三家廠商爭奪製造這座大鍾的榮譽,結果是E·J·登特公司獲勝。
裝配重達五噸的機件就花了兩年,在新鍾樓建造的同時,機件在廠內檢驗又花了五年。
當那巨大的報時鍾安裝完畢時,下議院開會討論為它命名。
有些議員知道鍾和船一樣是陰性的,想稱它為「鍾之女王。
有的人則贊成叫它「維多利亞」。
工程總監本傑明·霍爾爵士則主張將大鍾命名為「聖史迪文」。
可是這時,許多議員對這場爭論已經厭倦了,後座的普通議員席上有人喊道:「乾脆叫它『大笨鍾』算了!」於是,一陣鬨堂大笑,結束了爭論。
「大笨鍾」作為整座鍾的名稱也就從此開始。
1859年6月3日,大笨鍾傳出了第一聲宏亮的鍾聲。
9. 大本鍾鍾聲對英國人到底有多重要
大本鍾作為眾多遊客游覽倫敦的第一站,它就像天安門之於北京,埃菲爾鐵塔之於巴黎,是倫敦乃至英國的標志,默默佇立在泰晤士河旁,見證了英國百年的歷史興衰。
而這次將是大本鍾建成以來,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工」,大鍾的管理員Steve Jaggs更稱此次靜音是維護大本鍾項目中非常關鍵的里程碑,而大本鍾停止運作,更是出於對維修員工的安全考慮。
2017年8月21日大本鍾鳴響後,將進入為期4年的修繕期,正式開啟靜音模式,除過新年伊始和國殤日,下一次的正式整點報時就要等到2021年了。
此次大規模的維修將耗資2900萬英鎊,除了大鍾本身的機械,結構修繕,整個建築還將安裝更節能的設備,大鍾的四個表盤也會被卸下進行清洗和修復,鍾塔內還會安裝電梯,衛生間,和廚房等設施,想必4年後的大本鍾將華麗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