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人怎樣發現南設得蘭群島
史密斯的第一次南極之行
第一個發現南設得蘭群島和特里尼蒂地的人是英國人威廉·史密斯。1790年10月11日,史密斯出生於的錫頓斯盧斯。1812年,史密斯開始擔任「威廉斯」號的船長。此後幾年,他一直跑南美航線,裝卸貨物。
1819年1月中旬,「威廉斯」號離開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駛往智利的瓦爾帕萊索。船經過福克蘭群島後,史密斯碰上了逆風,使他不可能繞過合恩角。德雷克海峽令人生畏,一般的船長,由於害怕冰的威脅,盡量避免向南走得太遠。史密斯曾在格陵蘭捕鯨業中干過,因此,他對冰不太害怕。他的船堅持向南,然後向西,在高緯度海區中行駛。
1819年2月19日拂曉,史密斯在南緯大約62°處見到了南設得蘭群島。因為當時正刮著烈風,史密斯機智地向北行駛。20日上午,風力減弱,能見度較好。史密斯駕船向南,沿南偏東方向向陸地行駛。中午時分,他的位置在南緯62°17′、西經60°12′,其南偏東方向有一突出的陸角(可能是威廉斯角),距離約12海里。
靠近海岸時,史密斯見到海岸附近有許多岩石、淺灘,於是,他改變了航向。下午4時許,陸地的方位是南南東到南東偏南——很可能是從利文斯頓島上的威廉斯角及其後面的冰原島峰到格林威治島上的格里弗斯峰、克拉奇峰和勞埃德山。
由於擔心大風再來,他不敢再靠近了。於是,史密斯張開船上所有的風帆,向北駛向智利的海港瓦爾帕萊索。再訪南設得蘭群島1819年9月底,「威廉斯」號從蒙得維的亞啟航。第四天,史密斯駛過了合恩角。因為他想再次去新發現的大陸,於是就朝南南東方向行駛。這天下午6時,他到達與2月19日的位置差不多的地方。他看見陸地的方位是南東偏東,距離約9海里。他向該陸地駛去,當群島處於東偏南方位、距離4海里時,他測得的水深為730米,底質是黑色的細沙。
第二天早晨,史密斯再次向該島行駛。天氣十分晴朗,史密斯見到了方位為東南方,距群島9海里的大陸。該大陸從合恩角開始沿北和東方向自然地向東伸展。他派大副和船員乘一艘小艇登岸。在岸上,他們豎起一塊牌子,上面刻有英國國旗的圖案和一段題詞。船員們歡呼雀躍,慶祝以大不列顛國王的名義佔有了該島。起初,這塊大陸被命名為「新南大不列顛」,後來有人提出,這個名稱可能與其他地方的名稱混淆,為此,史密斯將它改稱為南設得蘭群島。
史密斯在他的備忘錄中說,該地非常高,被雪覆蓋著。在船的周圍,有大量的海豹、鯨和企鵝等。
在沿著喬治王島、納爾遜島、羅伯特島和格林威治島向西和向南航行過程中,史密斯一直盯著海岸。不久,他就發現,這是一群島嶼,而不是大陸。
史密斯沿海岸航行了150海里,10月18日,看到另一個海角,比他見到過的陸地高得多。這是史密斯島,高2280米,當時他命名它為「史密斯角」,其經緯度是南緯62°53′、西經63°40′,而在邁爾斯的海圖上,該島向東南延伸約45海里,向西南延伸約30海里。實際上,該島的長度不足20海里。
至此,史密斯認為,他已經勘測了250海里長的海岸(實際上不足160海里),他的目標已經達到。因此,他決定返航,並於1819年11月24日回到了瓦爾帕萊索港。
史密斯的第二次南極之行
從1819年12月19日至1820年4月15日,史密斯和愛德華·布蘭斯菲爾德進行了一次南極航行。
1819年12月19日,史密斯和布蘭斯菲爾德看到了利文斯頓島上的希萊夫角的陸地,然後向西南西方向行駛了25海里,再掉轉船頭,沿從北福蘭角到梅爾維爾角的新設得蘭北海岸航行,一直到利文斯頓島上的巴納德島。因此,他們幾乎繞這個島群的大部分走了一圈。然後,「威廉斯」號向南航行,見到了迪塞普申島,但沒有仔細考察。
1820年1月30日,他們見到了陶爾島,高330米,後面是高達1980米的格雷厄姆地的特里尼蒂半島的大陸。布蘭斯菲爾德的海圖上把它稱為「部分被雪覆蓋著的特里尼蒂地」。然後,船向南和東繞過陶爾島,注意到沿岸有一些岩石。
他們繼續向東航行,在航線以南的靠陸一側,他們在海圖上標為「被雪覆蓋的高山」。他們指的是近830米高的布蘭斯菲爾德山。在此後向北的60~70海里的航程中,沒有什麼發現。
他們繼續向北,見到了象島,該島的西北海岸很危險,因為其周圍有錫爾島和許多暗礁。他們在象島的北海岸外測得水深為327米,底質粗糙。然後,他們沿克拉倫斯島的東海岸,一直航行到該島南端的鮑爾斯角。
此後,他們向東一直航行到西經50°,近2月底,又向南航行到南緯64°46′。他們再沒有發現新的陸地。1820年4月15日,他們回到了瓦爾帕萊索港。
『貳』 求航海家德雷克
海上魔王:弗朗西斯·德雷克
弗朗西斯•德雷克,出生於英國德文郡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從學徒干到水手,最後成為商船船長,而贊助人就是當時的伊麗莎白女王,當時的英國雖然已經開始過渡到生產力急速發展的資本主義時期,但由於原始積累不夠,還並不是什麼航海大國,當時的海上霸主是西班牙人,早在十五世紀,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就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贊助下發現了美洲大陸(西、葡兩國的關系非常親密,還曾一度合並為一個國家),後來麥哲倫又完成了環球航行,使得西班牙對海洋的認識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歐洲國家,西班牙率先進入美洲,葡萄牙人則開進了印度,1519年西班牙人找到了傳說中的黃金之國,在毀滅了阿茲特克和印加這兩支瑪雅人的後裔後,徹底控制了南美大陸,控制了秘魯的金礦,為了襲斷與亞洲和美洲的貿易,他們封鎖了航路,嚴禁一切他國船隻的來往,非西班牙的船隻甚至連太平洋都沒有見過,太平洋變成了西班牙的私海,英法等國雖有怨氣,卻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得通過奴隸貿易分一些油水。
1568年,德雷克和他的表兄約翰•霍金斯帶領五艘販奴船前往墨西哥,由於受到風暴襲擊,船隻受到嚴重損壞,起先,西班牙總督同意他們進港修理,但在幾天後突然下令攻擊,將英國船員全部處死,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離虎口,撿了一條命,德雷克不明白為什麼西班牙要屠殺無辜的商人,更想不通的是新大陸的財富憑什麼只要西班牙才能享受。從此以後他就有了一顆仇恨西班牙的心,他發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復仇,就此確定了其一生的軌跡。
1572年,德雷克召集了一批人乘坐小船偷偷橫渡大西洋,躲進了巴拿馬地峽,像當年的探險家一樣,橫穿了美洲大陸,第一次見到了浩瀚的太平洋,在南美叢林里他們蹲守了近一個月後,搶劫了運送黃金的騾隊,又搶下了幾艘西班牙大帆船,成功的返回了英國成為了英雄,這次行動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獲得黃金,更重要的是德雷克證明了西班牙人並不是不可侵犯的,他受到女王的召見,並很快成為了女王的親信。(女王下令招納志士專門劫持西班牙商船,德雷克是第一個參加的人)
1577年,他再次從英國出發,乘著旗艦「金鹿」號直奔美洲沿岸,一路打劫西班牙商船,西班牙人做夢也想不到,竟然有人敢在「自家後院胡鬧」,當他們派出軍艦追擊時,德雷克早已逃往南方,但由於西班牙的封鎖,他無法通過狹窄的麥哲倫海峽,在一次猛烈的風暴中,「金鹿」號同船隊其它夥伴失散了,被向南吹了5°之多,來到了西班牙人也未曾到過的地方,自從麥哲倫海峽被發現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海峽以南的火地島就是傳說中的南方大陸的一部分,但此時呈現在德雷克面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德雷克被這意外的發現驚呆了,他很高興的向大家宣布「傳說中的南方大陸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一定是在南方更寒冷的地方,」(直到今天我們還稱這片廣闊的水域為「德雷克海峽」),但德雷克卻一直向西橫渡了太平洋。1579年7月23日,他到達了馬里亞納群島,8月22日穿過北回歸線,9月26日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普利茅斯港,再次成為了「民眾的英雄」,這次航行是繼麥哲倫之後的第二次環球航行,但德雷克卻是第一個自始至終指揮環球航行的船長(眾所周知,麥哲倫在菲律賓被土人做成三明治吃掉了)。德雷克帶回了數以噸計的黃金白銀,豐富了女王的腰包,更重要的是德雷克為英國開辟了一條新航路,大大促進了英國航海業的發展,而且他還發現了寬闊的德雷克海峽,自此以後,太平洋再也不是西班牙的海了,做為一個探險家德雷克的業績到此為止,但作為海戰史上著名的海戰專家,他的冒險才剛剛開始。1587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處死了親西班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西班牙對英宣戰,積怨已久的兩國終於拔劍相向,但當時,英國海軍還非常弱小,僅有三十四艘戰艦,根本無力與西葡聯盟作戰,危機時刻,德雷克帶領著25隻海盜船趕到了。沿著西班牙的海岸,德雷克開始「外科手術式的清洗」在加的斯港外他擊沉了36艘西班牙補給艦,接著又沖進加的斯港擊沉了33艘西班牙船隻,5月15日,德雷克艦隊突襲里斯本附近的舶錨地,在混亂中千百艘船隻相撞沉沒,損失無以估量。接著,他又攻佔了聖維森特角要塞,扼住了地中海的咽喉,在回國的路上,他又打劫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運寶船,搶到了價值11萬鎊的財富。由於這一系列的行動,戰爭至少延後了一年,從而為英國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1588年5月20日,由10個支隊,130條船艦組成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起航,7月19日,開始在英吉利海峽步陣,英國方面除三十四艘皇家海軍戰艦外,還有私人船艦60艘,前鋒是由34艘戰艦組成「德雷克支隊」,德雷克的表兄海盜船長霍金斯也趕來幫忙,兩人准備一起為當年死於墨西哥灣的同伴們報仇。英方的總指揮是霍華德勛爵,西班牙方面則是米地拉公爵領軍,此時的西班牙戰艦仍舊是以老式的樓船為主,這種船非常大除了水手外,還裝滿步兵,火力配備主要以重型的加農炮為主,作戰的西班牙海軍仍舊使用古老的橫隊戰術,即是讓艦船肩並肩的前進,用艦首炮轟擊後靠近敵船打接舷戰。十七年前,西班牙人就是憑借著這種戰術取得了勒班托海戰的勝利,但此時英國人卻採用了更為先進的戰術,英國戰艦多為船身輕便的快帆船,除了水手外,不帶任何步兵,這種船靈活輕便,更易於轉向和突進,而且根本舍棄了「接舷戰」這種落後的方式,用德雷克的話說:「海上的事要由船來解決,和步兵沒有關系。」在火力配備方面英國人使用輕型的長炮且多布置在兩舷,戰斗時則採用德雷克發明「縱隊戰術」,讓艦船首尾相接的排列,用舷炮轟擊,這是海戰史上的一次革命,自此以後火炮才取代步兵成為海戰的主角,就這樣在戰爭還沒開始前,西班牙艦隊覆滅的命運就已經註定好了。(遺憾的是在幾百年後的中日甲午海戰,丁汝昌仍舊命令「北洋水師以「橫隊」迎戰日軍的「縱隊」。)7月22日晨英國艦隊借著順風,以「一條單長線」的隊型楔入西班牙艦隊,由於先進的戰術和靈活的機動性,沒有一艘船被西班牙陸軍搶占,到7月25日西班牙已經損失了十分之一的艦船,而英國方面則匯合了西莫爾勛爵的援軍使艦船總數達到136艘,7月28日晚,在德雷克等人的建議下,霍華德下令採取古老的火船戰術,(參看「赤壁之戰」)西班牙艦隊陣腳大亂,無法保持隊形,英艦趁機突擊。從29日上午9時,到下午6時,雙方艦隊在沒有編隊的情況下,互相混雜,三五成群的對射,直到都沒有炮彈為止,西班牙損失了近一半的船隻死傷1400人,英軍則一船未沉且死傷不足百人,這就是史上著名的英西大海戰,自此以後,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國逐漸取代其成為海上的霸主,而德雷克則被封為英格蘭勛爵,登上海盜史上的最高峰。
『叄』 德雷克發現了什麼
他發現人們一直以為麥哲倫海峽南面的火地島是延伸到南方大陸的一部分,而實際上它只不過是一群島嶼罷了。這些島嶼是南美洲的最南端,再向南並無陸地,只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在此匯合。他改變了人們對美洲大陸南端的認識,使人們意識到合恩角與南極之間的水域只不過是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而在那更遠的被大洋占據的地球的南方,還是未發現的謎一樣的地方。
『肆』 弗朗西斯·德雷克的介紹
是游戲中主角內森·德雷克(Nathan Drake)的祖先。故事敘述為了尋找16世紀英國知名航海探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所流傳下來的寶藏,德雷克的子孫內森·德雷克(Nathan Drake)來到中太平洋的神秘島嶼,卻被來路不明的武裝分子所追殺。為了生存,德雷克與夥伴們於是起而對抗武裝分子,並解開隱藏於島上的駭人秘密。
『伍』 南極探險先驅的活動是什麼
南方「未知大陸」存在的假想,對好奇心極強的人類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在人類地理發現史上,它也起過巨大的作用。
15世紀後半期,人類在帆船製造業和航海技術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們進行海上遠航也逐漸變為現實。因此,盡管南方「未知大陸」的假想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產生了,但直到這時的人們才有可能去探索。
16世紀和17世紀初期的西班牙人,17世紀中葉的荷蘭人,18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19世紀的俄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在尋找這塊大陸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絕妙的發現。南方大陸的北部亞熱帶地區被認為是: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新荷蘭和紐西蘭。南方大陸的范圍逐漸被縮小,它從赤道轉移到南部亞熱帶,又從亞熱帶轉移到溫帶地區。庫克把南方大陸指向更遠的地區,直到南極圈以內。
1520年11月,麥哲倫探險隊發現篝火通明的火地島和1544年7月雷切斯發現黑人居住的新幾內亞之後,人們似乎證明了南方「未知大陸」存在的假想。西班牙人企圖穿過太平洋南部水域以建立被它佔領的秘魯和菲律賓之間的直接聯系,組織了一系列探險隊,從秘魯出發,到太平洋南部探索「未知大陸」。
1567年1月,明達尼亞率探險隊從秘魯去太平洋進行發現,次年2月7日,他們發現了一片有黑人村莊陸地,便認為是在「未知大陸」上發現了奧菲爾之地。
1577年,被人們稱為鐵腕海盜的英國人弗朗西斯·德雷克開始了他一生冒險事業中最重要的一次行動。這次行動使他成為英國第一個環球航海家。德雷克帶領30~100噸的3艘帆船沿南美沿岸南下,於1578年9月6日穿過麥哲倫海峽,之後駛入太平洋後急速向北航行。不料,他們正好趕上了一場持續到10月底的強烈風暴。德雷克的那艘100噸的孤獨小船「佩利肯」號被向南推移了5°左右。也正是因為這一偶然事件,德雷克才證實了火地島不是「未知大陸」的一個海角,而是一個海島。19世紀,當探險家們發現了南極大陸後,人們把位於火地島與南極大陸之間的海峽稱為德雷克海峽。
1605年11月,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遣威廉·揚遜乘航船「捷菲根」號朝「未知大陸」方向挺進。這個人的名字在發現史冊上是以「揚茨」出現的。揚茨沿澳大利亞海岸線一直航行到南緯14°,1606年6月抵達一個海角。揚茨認為,新幾內亞是「未知大陸」北部的一個半島,而南部則可能一直伸延到南極地帶。當然,當時他不知道西班牙人托雷斯以自己航行實踐業已證明了新幾內亞僅是一個海島而已。揚茨航行後的十幾年裡,荷蘭的許多資本家在前往巴達維亞或離開這座城市的航途中,接連不斷地發現了新荷蘭(澳大利亞)的北部、西部和南部大部分沿岸地帶。
1605年12月,基洛斯指揮3艘帆船從秘魯出發,沿南緯20°線航行,發現了土阿莫土群島和「千真萬確的未知大陸」。他杜撰了一系列報告,花言巧語地吹噓新發現的「未知大陸」,但實際上,它發現的是新赫布里底群島。
1688年年初,英國海盜威廉·丹皮爾駕船航抵南緯16°31″的澳大利亞西北部,登上海岸並深入到腹地考察,但他無法確認新發現的是否就是「未知大陸」。後來,他航行到印度尼西亞,於1691年回到倫敦,從而完成了一次偉大的環球航行。1697年出版了他編寫的《新的環球航行記》,使這位海盜一躍成了異乎尋常和受人尊敬的作家了。
1721年,荷蘭西印度公司也派出了一支強大的探險隊,去尋找南方「未知大陸」,羅赫文擔任3艘船的指揮官。1722年初,羅赫文繞過合恩角朝西北方向航進,在4月基督教復活節的第一天,他在離智利海岸約1500海里的洋面上發現一個多山孤島,所以他把這個島命名為復活節島。
『陸』 海盜大冒險家德雷克一生是怎麼樣的
德雷克生於1540年,13歲就開始在海上活動。他性情狂暴,孤僻而又多疑,有強烈的權威欲。他是英國有名海盜豪金斯手下的小人物。在一次跟西班牙人的戰斗中豪金斯船隊因戰敗而覆滅,惟有德雷克指揮的船逃脫,從此他成了海盜中響當當的人物。
1572年他奉女王伊麗莎白之命,率船隊出海,有權劫掠西班牙的船隻和土地。在攻打巴拿馬的農布雷-德迪奧斯城時,雖然受傷,仍擄獲大量財富。在巴拿馬地區的山岡上他望見了太平洋。
1577年,德雷克在英國女王資助下,率領4艘船,去進行他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險:穿過麥哲倫海峽,到美洲太平洋沿岸劫掠西班牙人的運金船。第二年6月,他來到麥哲倫停泊過的聖胡利安灣。為了樹立他的權威,他將被猜疑要叛亂的一位軍官當眾斬首,並將人頭掛在桅桿上示眾3天。
他們用近20天時間穿過了麥哲倫海峽,駛進了太平洋,但他們沒有麥哲倫的好運,而是受到了風暴的迎接。天昏海暗,狂濤滔天,白天不見日光,夜晚不見星月,整整折騰了52個晝夜。一艘船失蹤了,另一艘船因被刮回麥哲倫海峽而被迫回國,還有一艘損壞沉沒,4艘船中只剩下德雷克指揮的「金鹿」號了。
「金鹿」號一個勁兒被南風刮到了火地島的南部,結果意外地發現,火地島不是大陸一個角,而是一個島,在南面是無邊無際的大洋。德雷克發現的南美洲與南極洲之間的海峽,後來被人們稱為德雷克海峽。
風暴平息之後,他們就沿美洲北岸干起老本行來了。德雷克看中了西班牙人的一個小城,夜間突然沖進去搶走金銀財寶。第二天夜裡,他們又在海灣里劫持了一條西班牙船,從船上獲得一張西班牙人製作的地圖。智利海岸是朝西北延伸的,他到那裡一看,根本不對,智利是南北垂直的,他就在地圖上改過來,一下子「割掉」了幾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這就是他的第二個發現。
在利馬港,德雷克發現有30多艘西班牙船,他就有意把船開進港灣內,派暗探打聽這些船的動向。暗探對德雷克說,有艘西班牙的運金船,要到巴拿馬去。德雷克一聽大喜,立即吩咐盯上這艘船。
西班牙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美洲太平洋北岸會出現英國人,這條航線一直是太平無事的,因此毫無戒備。這艘運金船出發之後,西班牙沒有派軍艦保護,而是單獨行動,這就使德雷克有機可趁了。第二天,他們升帆起航就追上了西班牙的那艘運金船。經過一場較量,西班牙船打不過海盜,只好投降,德雷克劫得許多寶石,還有80磅黃金、26袋銀錠、13箱銀幣,然後揚長而去。至此,德雷克基本完成了女王交給的任務。
『柒』 德雷克無意發現了什麼
2000多年前,古希臘地理學家就充滿著幻想地猜測,在那遙遠的南方,一定有一塊「未知的南方大陸」,同地球的北方陸地保持平衡,以避免地球「翻倒」。但在很長的歷史年代中,人們相信那裡是魔鬼棲息的地方,盤踞在那裡的惡魔引起了大海上洶涌的波濤。
不過,也有人臆想,在「未知的南方大陸」,蘊藏著用之不竭的金銀寶藏。於是,探險的精神,求知的慾望以及獵捕鯨、海豹、海象等南極海洋動物的經濟利益和開發南方大陸的理想,交織混合在一起,推動著各國海洋探險家不斷地向南大洋挺進。可是在那南方的洋面上,令船隻迷航的濃霧、帶來恐怖的風暴和駭人的冰山,嚴密地封鎖著南方大陸的真面目,曾幾何時,多少勇敢的航海家和探險家,為了尋找這傳說中的「幸福之島」而一去不返。
據傳說,公元10世紀前後,巴斯克人捕鯨時曾到過南大洋。在16世紀的地圖上,從南緯50度至南極已經標有「未知的南方大陸」。1578年9月6日,英國的弗朗西斯·德雷克駕船駛過麥哲倫海峽,也本來准備沿太平洋海岸北航,不料猛烈的風暴呼嘯而來,海面掀起大山一般的巨浪,船隊頓時失去了控制。德雷克所在的「金鹿」號船被狂風吹向南方,到10月28日暴風雨驟然停息之後,船員發覺「金鹿」號已漂近一群稀稀落落的島嶼,而在島嶼的南方則伸展著無邊無際的大海。
面對著遼闊的大海,德雷克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發現。因為人們一直以為麥哲倫海峽南面的火地島是延伸到南方大陸的一部分,而實際上它只不過是一群島嶼罷了。這些島嶼是南美洲的最南端,再向南並無陸地,只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在此匯合。德雷克是對的,後人為了紀念他的發現,就把合恩角與南極之間的水域稱為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對美洲大陸南端的認識,使人們覺醒這里只不過是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而在那更遠的被大洋占據的地球的南方,還是未發現的謎一樣的地方。
『捌』 德雷克在利馬港發現了什麼
在利馬港,德雷克發現有30多艘西班牙船,他就有意把船開進港灣內,派暗探打聽這些船的動向。暗探對德雷克說,有艘西班牙的運金船,要到巴拿馬去。德雷克一聽大喜,立即吩咐盯上這艘船。
西班牙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美洲太平洋北岸會出現英國人,這條航線一直是太平無事的,因此毫無戒備。這艘運金船出發之後,西班牙沒有派軍艦保護,而是單獨行動,這就使德雷克有機可趁了。第二天,他們升帆起航就追上了西班牙的那艘運金船。經過一場較量,西班牙船打不過海盜,只好投降,德雷克劫得許多寶石,還有80磅黃金、26袋銀錠、13箱銀幣,然後揚長而去。至此,德雷克基本完成了女王交給的任務。凍死在俄國海濱的探險家
人們把從大西洋繞過美洲北部到達太平洋的航線叫做西北通道。人們又把從大西洋繞過歐亞大陸北部到達太平洋的航線叫做東北通道。英國探險家威洛比就是尋找東北通道的第一支探險隊隊長。
『玖』 求16世紀的海盜德雷克的歷史
500年前,哥倫布發現美洲對整個世界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然而人們很少知道在其後英國曾有一位聲名顯赫而富有傳奇色彩的航海冒險家和殖民主義者,他曾完成了人類第二次環球航行的壯舉,也是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海軍統帥之一。他就是在英國海外擴張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海盜魔王——德雷克。 德雷克是怎樣走上海盜生涯的呢! 他約於1545年出生在英國西南部德文郡的一個農莊裡,由於家庭生活拮據,德雷克從小就到海上謀生,還未成年就在一條往來於北海各港口的近海小船上當學徒,老船長死後,德雷克成為船主。德雷克開始海盜生涯是與其表兄約翰霍金斯分不開的,霍金斯是英國最早從事奴隸貿易的海盜,他在幾內亞一帶抓獲黑人,然後送到拉丁美洲高價出售,獲利甚豐。德雷克便賣掉了自己的小船,與霍金斯一起從事奴隸貿易和掠奪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 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活動,引起了競爭者英國法國和荷蘭的強烈不滿。為了打破西、葡的海上壟斷,分享殖民掠奪的成果,他們便採用海盜劫掠的方式,利用加勒比海中一些曾被西班牙殖民者在土著居民消滅後放棄的島嶼為基地和隱蔽所,從16世紀中葉開始,或徘徊於大西洋航線的周圍,或守候於拉美名重要港口的附近,將西班牙和葡萄牙滿載金銀的船隻全部掠走,或對沿岸重要港口衽突然襲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種海盜活動時起時伏,差不多持續了兩百年。這期間,有風十個拉美城市遭到洗劫,數以千計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船隻被搶走,真所謂「強盜遭到賊打劫」。 德雷克的海盜活動范圍很廣,從加勒比海一直到南美洲南端,從美洲的大西洋到太平洋岸,到處都可以見到他的蹤跡。他在前後30年的海盜生涯中,共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軍事冒險和掠奪活動。 當年這些海盜活動往往得到本國政府的支持,1572年,德雷克獲得了女王伊麗莎白批准其在海上劫掠西班牙船隻的特許狀,他率領兩艘海盜船從普利茅斯港出發,首先向加勒比海沿岸的諾姆希雷德迪奧斯港口發動進攻。當時西班牙人把他們從秘魯等地得到的金銀財寶先運到巴拿馬,然後用騾馬運輸隊通過巴拿馬地峽,到達大西洋沿岸的諾姆希雷德迪奧斯港,再從這里裝上遠洋船隊回航。德雷克為了摸清這條財寶的運輸線,曾化妝成西班牙人潛入該港進行偵察。登陸之前,德雷克對手下人鼓動說:「我把你們帶到了世界的寶庫,如果你們空手而歸,那隻能怪你們自己了!」為襲擊穿過巴拿馬地峽的騾馬運輸隊,他耐心等待度過雨季,並用欺騙方法得到那些被稱為「避居山野」的逃亡黑人和仇視西班牙的印地安人的配合,從而成功地伏擊了運載金銀的騾隊,擄獲據說價值10萬西班牙的財富。德雷克此次滿載而歸,轟動了整個英國,當他1573年8月9日回到普利茅斯港時,正值星期天,當地的人們從教堂蜂擁而出,歡迎這位海盜歸來。從此,他更得到女王的常識。 1576年,西班牙焚燒尼德蘭的安持衛普城,使英國與尼德蘭的貿易受到很大打擊。德雷克要求率領艦船繞過美洲南端遠襲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得到伊麗莎白的接見和批准。1577年12月13日,德雷克率領「塘鵝號」(後改為「金鹿」)等武裝海盜船三艘、補給船兩艘及160人離開普利茅斯港,橫渡大西洋轉而向南於1578年8月駛入麥哲倫海峽,自從50多年前麥哲倫第一次穿過這一海峽以來,西班牙水手一直把這視為畏途,再沒有人能穿過它。船隊在這里遇上颶風,一艘船沉沒,一艘折回英國,德雷克率「金鹿號」繼續航行並發現了合恩角。此後在南美洲西海岸向北航行,這里一向是西班牙殖民者的天下,因此「金鹿號」的到來猶如神兵天降,使西班牙人大為驚恐。德雷克一路上尋找機會攔截過往的西班牙船隻,襲擊沿岸的港口。在瓦爾帕來索截獲了一隻運黃金的船,並將該城市洗劫一空;在卡亞俄,他捕獲了一條裝有150萬金幣的秘魯船。1579年7月,德雷克指揮「金鹿號」橫渡太平洋,在摩鹿加群島,德雷克利用當地人對葡萄牙殖民者的仇恨,與他們的首次達成友好交易,裝上了數噸重的香料,取道好望角返英。同年9月26日,「金鹿號」載著56名倖存的冒險者和滿船財寶貨物回到普利茅斯港。德雷克此行將近三年,成為歷史上繼麥哲倫後第二個完成環球航行的人。這次獲取的財寶極為可觀,其具體數字秘而不宣,難為外界所知,只知對英國的財政產生了重大影響。據保守估計,其總數亦達150萬英鎊,是為西班牙國王在美洲礦產年產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間,等於王室一年的整個收入。為了表示對德雷克的公開支持,女王親自在德特福登上「金鹿號」視察,並授予德雷克以爵士的名位和海軍上將的軍銜,德雷克將所得百分之四十和一粒最好的寶石獻給女王,這粒寶石後來嵌在王冠上。 1587年4月,伊麗莎白女王獲悉西班牙正在組建一支龐大的「無敵艦隊」准備進攻英國,當時英國的海軍力量還委薄弱,准備也不充分,難以和西班牙匹敵。因此女王命令德雷克率領一支皇家和海盜的聯合艦隊直接進攻西班牙海岸,他們潛入加的斯港,摧毀大小船30多艘。這次襲擊的成功,打亂了西班牙的戰爭部署,推遲了無敵艦隊出擊的日期,為英國贏得了一年的准備時間,德雷克後來得意地形容這次行動是『燒掉了西班牙國王的鬍子「。實際上,這次襲擊的成功為1588年英國打敗無敵艦隊奠定了基礎。1588年英國艦隊與西班牙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爆發大戰,德雷克因出身平民,只能被任命為英國艦隊的副統帥。他諛艦隊勇猛靈活,使用火攻船沖入敵艦群,極大地擾亂了敵人。 1593年8月,伊麗莎白女王再次選擇了德雷克與霍金斯前往美洲,這是德雷克一生中最後一次海盜遠征。這時西班牙人已經加強了殖民地的防衛和運輸船的護航,霍金斯在橫渡大西洋中病重死去,德雷陣雨克企圖攻下波多黎各,被西班牙人擊退,進攻其它地區也一無所獲,這時可怕的熱帶傳染病在隊伍中蔓延開來,德雷克本人也患上此病,於1596年1月28日死在自己的船上,一代梟雄德雷克就這樣葬身在波多貝略附近的海中。 德雷克一生以海盜劫掠、海上戰爭和航海探險為業,他的幾次海盜式的遠征活動都具有一定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目的。德雷克生活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1558——1603年)時代,這正是英國早期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德雷克在客觀上適應了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所以他的海盜活動一開始就得到了英國政府的默許與支持,甚至女王本人還直接參與、精心策劃。海盜組織的資金和經費都是集資經營、組成股份公司進行的,女王、部分貴族和大商人都投資入股,也有提供船隻和給養,事後分紅利。如1585年的遠征,全部資本是6萬英鎊,女王投資2萬英鎊,女王股金佔全部資本的三分之一。1587年的遠征,女王把皇家海軍中的四艘船交給德雷克,倫敦城捐獻了四艘大艦船。1577——1580年的遠征使每個股東按每一英鎊的投資分得47英鎊的利潤,可見獲利之厚,有人估算這次女王所得決不少於263790鎊。當時海盜活動都是在極端秘密的狀態下進行的,以防止泄密而破壞整個行動計劃,伊麗莎白曾發誓說:「誰要是把德雷克准備在1577年進行遠征的事泄露給西班牙的話,就砍掉他的頭!」 1588年英、西海上大戰,英國之所以能一舉擊潰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也主要是依靠在英國艦隊中有四分之三的私人船隻,海盜長期在海上活動的經驗和技能,提高了海軍的素質和造船業的技術水平,使英國建立起一支新型、靈活善戰的海軍隊伍,為英國以後稱霸海洋創造條件。無怪乎德雷克被說成是「合法的強盜」,伊麗莎白在海上運輸的「看門犬」。而在西班牙人中間,德雷克則成了恐怖的代名詞,成了傳奇小說中的一個魔鬼,西班牙殖民地居民的孩子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嚇得不敢出聲。德雷克的海盜活動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也是英國早期殖民掠奪的一種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