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套大學的教科書要多少錢
新一般一門平均25元左右,一套一般40門左右,一共不會超過1千塊。
可以現在去大學找大四畢業生要,他們一般也不會留著的,好的就贈給你了。舊的一般5元一本,其實有的和新的一樣呢,呵呵!
去吧,樓主!
『貳』 英國留學本科一年多少錢
英國大學本科學費一年大約10萬人民幣
學費:英國大學本科學費一年大約10萬人民幣,研究生學費10-14萬左右每年。
生活費用:非倫敦等一線城市地區一年大約6-7萬就夠了。
剛到英國需要攜帶的現金:建議帶足至少半個月的生活費200磅和置辦新家家居用品的費用300磅,或者也可以在出發前在英國專門面向學生的家居用品網站上提前購置,到學校就會收到,方便省錢。
一般看來,英國留學的費用還是相對趨於實惠的,但是,能夠省自然最好不過,省錢的妙招:
英國留學省錢攻略一:學費一次性繳付有折扣
允許學生按照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和按月度付款三種主要方式來繳付學費。
而英國大學為鼓勵學生在入學注冊時一次性付清學費,通常會給予2%-5%的學費折扣。
英國留學就來京翰國際中心。
『叄』 英國留學生一般怎樣買書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要看去什麼學校。<緝戶光鞠叱角癸攜含毛br />有些學校是學費包住宿費的,如寄宿學校,即boarding school.
大多數的情況下,去英國留學,學費只是學費,不包括其他,如生活費與書本費。
『肆』 英國大學本科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各需要多少
學費專業不同費用不同,一般是15000左右(英鎊)
生活費不同地區肯定也不同,倫敦等地肯定高一些,一般也是1W--1.5W英鎊
所以一年加起來就是25萬左右人民幣吧
『伍』 在新華書店買教科書全套要多少錢
新華書店沒有現成全套教科書的,他們都是每年現成供應學校的,有也是上學期為上冊,下學期為下冊的。
要全套,可能網購方便一點,只是運費好像是按本算的。如果像超市那樣,零選整購,不重復計快遞費就好了。
『陸』 為什麼美國大學的教科書都如此貴
美國大學教材又貴又難買 怎麼辦
在美國大學的學習生活中,能稱得上刻骨銘心級別的體驗,買教材算是其中之一。
在國內上學多年從來沒為這事兒發過愁,到美國之後,事情一下子變復雜了,不僅對我原有的教材觀念帶來強烈沖擊,買書尋書的過程也是深受其苦。
美國大學的教材之所以令人難忘,究其原因大概有三個:
第一,教材數量多。大多數文科專業,每一門課程都會指定3~4本書,還有期刊論文、書選章節、報紙和網路文章等復印材料。開學第一次課,教授把本學期的課程計劃(syllabus)下發,上面有每次課討論什麼內容、要看什麼材料、作業是什麼,還有考核形式和評分標准,等等。教授上課採取組織專題討論的形式,每次圍繞一個專題展開,書和材料都是學生課下閱讀。一些偏理科的課程教材會少一些,但通常是每本都又厚又重,你背包里絕不願意再放第二本。
學生拿到課程計劃後第一項任務就是去買教材。大學開學第一周,乃至第二三周的主題,基本上是圍繞教材展開的,校園里或計算機房到處是行色匆匆的找書人。
買教材這事兒不但老師不管,系裡也不會組織團購,反而躲得遠遠的。你絕對看不到系樓道的牆邊上堆滿成捆書本的景象。
在美國,教材的買和賣是完全市場化的,學生可以有多種選擇,完全自己解決。系裡和任課教師不介入、不過問。教學與經營劃界清楚、涇渭分明,因此看不到壟斷、代辦和利益糾纏。即便教授自己的書選入教材了,也必須是到外邊書店去買。
三四本書或許不算多,但你不會只選一門課吧?一般全時(full-time)學生要求每個學期要選3門以上的課,勤奮一點的會選4~5門,再多就受不了了。非全時(part-time)在職學生選課會少一點,但要更長時間才能畢業。一學期3~4門課,加在一起就是十幾本到20來本書,都要學生自己准備。
第二是書賊貴!一般的教材都要30~40美元,20美元以下很少,40~50美元也常見。我買過最貴的一本是《教育統計學》,定價是150美元,摺合人民幣是1300多元。國內研究生3年的教材花銷也沒有這么多!
美國的教材貴,還真不是匯率原因,而是確實貴。美國人也覺得貴,更不要說靠獎學金生活的中國留學生了。一個學期准備十幾本書,買教材要花費掉600~700美元。
不過貴歸貴,一些教材真是好。判斷一本教材好壞很簡單,就是看它再版了幾次。那些受市場歡迎而一版再版的肯定是好教材。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美國高價教材充分體現了對知識產權和編創者的尊重,巨額的利益鼓勵著廣大教師們踴躍創作和編寫出更好的教材,不斷推陳出新,有利於學術繁榮。
第三是書難買。如果不在乎錢,大概書也不難買,但大家為了省錢,盡量把超高的教材預算降下來、把生活費節省出來,才會東奔西走地去淘便宜一點的教材。
在美國買教材有六大路徑,這個老留學生們個個門兒清。渠道之一是到校園的中心書店去買。因為都是新書,這里買書便捷但有點貴。
渠道之二是到私人書店去買舊書。舊書俗稱used book,即二手書。舊書按新舊程度標價不同,最低的只有原價1/3。所以每到開學季,私人書店門前都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渠道之三是去網上書店買。網上有比實體書店更便宜的價格,能淘到更加物美價廉的書。除了全美連鎖的知名大書商Amazon和 Barnes & Noble,網上還有大大小小許多家書店做新舊教材生意。網上購書的缺點是郵寄費要自己負擔,等待也要1~2周時間。最糟糕的是拿到手才發現書的狀況不像網上照片那麼好。雖說可以退貨但又會耽誤更長的時間。
渠道之四是去學校圖書館借用。美國大學圖書館藏書豐富、服務功能完善,只要你能說出名字來就沒有找不到的書。學生憑卡免費借閱,不限數量,時限高達3個月。通過圖書館找教材,你要是下手足夠快、運氣足夠好,大概也可以「搶」到1~2本。缺點是不能在書上面勾畫和記錄,畢竟不是自己的,損壞了會被罰款。
渠道之五是從別人手裡借來復印。大學的小鎮上有專門復印店,預定好到時間交錢取書,或者利用助教之便到系裡復印機上自己印。不過聽說美國有版權法方面的規定:如果一次復印超過了全書的四分之一,就可能被起訴盜版。解決辦法是每次復印幾章,分幾次搞定。
渠道之六是從上一屆學生手裡買。美國學生有上完課賣掉書的習慣,除非是特別喜歡的書會留下來。學期末校園里常會有一些賣舊書的跳蚤市場,更多的是把信息發到學生社區網站上。問題是新學期開始之前,因為不同教授上課選定的教材不一樣,大家一般都不知道課上會用哪些教材。多數情況下只能是賣回給那些收書的二手書店,繼續被它們剝削。
最常見的買教材方式是以上六種渠道的組合。每個學生都有獨到心得和秘籍,最佳路徑搭配是先跑去圖書館借,其次到網上找,或者到學校私人書店去買二手書,實在找不到再買新書,或者湊合使用復印本。
總之,尋購教材絕對是一件需要聰明才智、體力耐力外加一點運氣的辛苦活兒。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你會發現課堂上每個人手中的教材版本都不一樣。
『柒』 有沒有哪位在英國讀書的同學告知一下,在英國讀書課本大概是多少鎊一本(新書、二手書)謝謝。
大學的書,一般50~60英鎊左右一本。
這種書都是幾百頁厚的那種。
也有便宜點的,可能二三十磅左右,也是因為書比較薄一點而已。
二手書的話,基本上看運氣了,但平均也至少要新書價格的一半以上。
如果你運氣好,也有可能碰上很便宜的二手書。
其實,如果不是非常重要,或者圖書館里很稀缺的書,是沒有太大必要買的。我一年下來也就買兩三本書左右,剩下的書全都從圖書館里借。畢竟買書挺花錢的。
『捌』 英國大學費用一年多少
國內1年學費+生活費大約7萬多,國外大學本科階段1年學費+生活費大約20萬多
雲南大學出國留學培訓基地對接英國赫爾大學、赫瑞瓦特大學。
『玖』 英國大學課本那麼貴留學生如何買書
看你是什麼專業的。理工科可以對照中文書看,特別是你半路出家的話(2+2、3+1、本科國內碩士國外),可能非得對照中文書讀了,因為專業詞彙的欠缺很多東西直接上英文你根本無法理解,這書就算你看到過年也看不完,事倍功半啊!文科商科就算了,首先你相應的中文版很難買到(反正我從沒找到過可以替代的中文書籍);第二很多專業詞彙的說法不同,讀了很容易混淆概念;第三是中文書一般涉獵較淺,而解釋的話又過於大概,沒專人講解你也理解不好,到時候成兩難;第三,讀了中文書就算你理解了大概概念和意義,那考試或者論文怎麼辦呢?用中文寫么?讀了中文書以後你要麼懶得對照英文,要麼無法對照,那又是走回頭路,沒意義。幾百頁的英文書很正常,你不要被它嚇到啊!其實裡面的內容很有限,你翻開書看看,裡面才幾章內容?其實還是解釋性文字或者例子什麼的多些,這個不需要一點點讀過去的。首先要理清思緒,整理好老師給的講義,看看哪些要讀,哪些則不需要你去研究的。需要讀的地方,還是從老師的講義入手,分清主次,有些概念要理解透徹,有些只要帶過,還有些則不需要理解!如果有什麼能讓你覺得好些的話,那告訴你,讀書是幸運的,因為老師還沒讓你讀專業性強的論文,那些動輒幾行的句子、古董般的詞彙、奇離古怪的句式。。。一篇幾十頁的論文你要讀一個下午還無法理解透徹,所以,讀書是走運的,開心一下吧!其實一開始沒有誰的語言能力是真的有多強的,但是幾乎所有人都要面對這個問題,你有一個月的時間讀一本書,是好事,姐姐當初是兩天兩夜把一本生澀的專業書(1100頁)讀了2遍半,那是怎麼過來的,我也不知道,總之考試是過了,然後就再也不覺得讀書是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