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科學家怎麼寫論文

英國科學家怎麼寫論文

發布時間:2022-07-11 03:39:28

1. 科學的謊言——N射線》,請你針對兩位科學家對待科學的不同態度,發表自己的看法,寫一篇科學小論文

辟爾唐古化石 - 世紀大騙局

本世紀大騙局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科學丑聞之一。在1911年,英國律師道森聲稱在辟爾唐發現了一個猿人頭骨的一部分。 1913年,道森和伍德沃德,英國著名人類史學家宣布,他們出土了半猿半人的生物頭蓋骨,並說這種生物生活在大約50萬年前。他們「發現」有力地證明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人類學名為「晨曦」,被認為是類人猿的生物進化過程中的過渡,甚至作為重大科學成就的郵票。在1928年,科學家們使用氟含量的方式確定化石的年齡,確定了「曙光」不早於新石器時代的頭骨,下頜骨是一個小黑猩猩,他們還發現了一個頭骨,下頜骨後,所有的染色處理。一個精心製造的騙局終於真相大白。

的N射線 - 集體自我欺騙

在1899年,英國科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在1903年,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布朗洛宣布他發現一種新的射線 - N射線。這引起了法國物理學界的狂熱追捧,許多學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貝克勒爾,也紛紛效仿。在1904年上半年,法國科學院發表了54 N射線的論文。在法國,竟然沒有一個人可以被發現的光線。後來,英國物理學家伍德證明了N射線完全是不真實的。布朗洛渴望與英國高心理自己的主觀判斷作為客觀事實作出的一項重大成就。和其他法國科學家的民族自豪感和集結在布朗洛感,從而創造出幕集體自我欺騙的鬧劇。

3。密立根在做實驗的數據 - 巨大的身體缺陷

1910年,被稱為「油滴實驗」,第一次測得的氫比一個電子重1836倍,贏得了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同時,更比他的著名的物理學家艾倫哈夫特也進行了同樣的實驗,但沒有得到相應的結果。時隔60年後,歷史學家們發現,密根58的意見,而不是像他信誓旦旦地說:「沒有被選中,但選自140觀察!他只收集了他的那些漂亮的數據,不利的數據一概刪除這一發現震驚了物理學界。

4。冷聚變 - 渴望改變笑柄

1989年,2010年3月23日,大學的,伯恩斯猶他州,和大學英國南安普敦弗萊什曼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聲稱,鈀陰極電解重水,在正常溫度和壓力下的「冷核聚變」在小型實驗室設備。但是,世界各地1000多個實驗室從來沒有成功地重復實驗結果彭斯和弗萊什曼,最終拒絕了他們的故事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科學界將成為一個反面的例子。

5。舍恩「科學」系列論文之三欺詐 - 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秋季

「舍恩事件」被認為是當代歷史的科學規模最大的學術造假丑聞之一。2002年11月1日,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簡短的聲明,美國物理學家舍恩及其合作夥伴,宣布撤回在期刊「科學」2000-2001年發表的論文,第一作者的論文是舍恩,涉及有機晶體管,超導裝置和分子半導體的結果。當他32歲的舍恩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近90篇論文,一度被認為是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舍恩的研究結果已經被一些同行質疑,貝爾實驗室對這個邀請五名外部專家進行調查。專家的調查結果在九月舍恩至少有16篇論文捏造或篡改實驗數據和他的合作者們都是無辜的,沒有的知識或。舍恩大型的欺詐,因為他有一個強大的心臟的名聲和財富,榮譽,最終毀了第一個發表一些猜想。

6。水石油 - 的幻想

20世紀80年代,哈爾濱,汪哄撐中國要求已達到水油。他的理論是配製的一種母液,然後1:100000的比例兌普通水變成水基燃料替代汽油,並且成本低,僅使用一個簡單的機器,每20分鍾將能夠生產一噸白酒,1噸的母液制備10噸的水系燃料。王洪城通過他們的表演,以說服一些著名的科學家,校長和黨的書記,哈爾濱工業大學,並因此其沒有疑問,那裡是被媒體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水的石油成為熱門新聞。在1994年之前,這種騙局在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問題的數量,持續了超過十年的時間里,引起了國家的幾百億美元的損失。汪轟噌最終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7。遼寧古盜鳥 - 化石之鄉恥辱

「遼寧古盜鳥」化石是一個拼接?由不同動物骨骼化石的假化石,1999年走私到美國,造成了極大的關注美國學者。著名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發表文章稱,古盜鳥是連接恐龍和鳥類缺少的環節,並提供直接證據的鳥類恐龍起源說。後來,中國科學家許揭發這個騙局。
這一科學丑聞隨即在西方國家自軒然大波,包括NBC,「今日美國」,「自然」,「科學的」世界著名的媒體報道中引用。

8。李森科 - 電源歪曲科學

20 30至60歲,拉馬克和米丘林收購的遺傳概念在蘇聯成為正統的代表,李森科拒絕接受孟德爾)和摩根士丹利(Morgan支持的實驗遺傳學,西方的敵人蘇聯人民,迫害他們的對手使用的政治工具,和蘇聯的政治和其他方面的考慮遺傳學家,遺傳學是一場災難,並波及到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李森科事件是政治權威取代科學權威裁決的科學爭論的一個典型案例。

9。薩默林老鼠免疫 - 科學界的水門事件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斯隆·克特林研究所的科學家威廉·薩默林聲稱,他成功地在黑鼠的皮膚移植到白老鼠。薩默林似乎找到一種方法,無免疫抑制葯物將能避免排斥反應。 ,器官移植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 1974年,薩默林的造假行為被揭露,原來,他是通過一個黑色的氈尖筆來實現這一結果。一個善於觀察的實驗室助手注意到後面的黑點在小鼠體內可以洗掉,這樣一切就會被洗掉。後來,薩默林承認了一切繁重的工作來保護自己。最後,他被判犯有輕罪犯罪。薩默林事件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學術界,許多報紙把這個被稱為「美國科學界的水門事件丑聞。

10。巴爾的摩事件 - 諾貝爾獎得主風暴

1986年4月,諾貝爾文學獎在生物醫學獎獲得者巴爾的摩和其合作者特里薩 - 克里韓國,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著名學術期刊「細胞」。然而,特里薩帶來了博士後在自己的實驗室實驗數據,可能是假的,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外面世界。不幸的是,在長達5年的調查過程中,巴爾的摩始終利用自己的聲譽不受外界干預的公開威脅調查。經過兩輪的調查,1991年3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正式指控偽造的兩個關鍵實驗數據的文件,是一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後經證實,巴爾的摩的數據錯誤,恢復他的名譽真的不知道,但他隨後撤回他的論文,公開賠禮道歉,舉報人區杜魯,從洛克菲勒總裁的職務,辭任大學。

2. 以你崇拜的科學家為例,以科學精神、執著、創新、傳承、協作、實踐為關鍵詞寫一篇2000字的科技論文!

普利斯特里——氣體化學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國利茲,從小家境困難,由親戚撫養成人。175年進入神學院。畢業後大部分時間是做牧師,化學是他的業余愛好。他在化學、電學、自然哲學、神學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寫了許多自以為得意的神學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卻是他的科學著作。1764年他31歲時寫成《電學史》。當時這是一部很有名的書,由於這部書的出版,1766年他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722年他39歲時,又寫成了一部《光學史》。也是18世紀後期的一本名著。當時,他在利茲一方面擔任牧師,一方面開始從事化學的研究工作。他對氣體的研究是頗有成效的。他利用製得的氫氣研究該氣體對各種金屬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還將木炭置於密閉的容器中燃燒,發現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氣變成碳酸氣,用石灰水吸收後,剩下的氣體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於他虔信燃素說,因此把這種剩下來的氣體叫「被燃素飽和了的空氣」。顯然他用木炭燃燒和鹼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氣中的氧和碳酸氣,製得了氮氣。此外,他發現了氧化氮(NO),並用於空氣的分析上。還發現或研究了氯化氫、氨氣、亞硫酸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氣等多種氣體。1766年,他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三卷本書出版。該書詳細敘述各種氣體的制備或性質。由於他對氣體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稱為「氣體化學之父」。

在氣體的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是氧的發現。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煙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鏡加熱,發現它很快就分解出氣體來。他原以為放出的是空氣,於是利用集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並進行研究,發現該氣體使蠟燭燃燒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輕松舒暢。他製得了氧氣,還用實驗證明了氧氣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質。但由於他是個頑固的燃素說信徒,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還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其性質與前面發現的「被燃素飽和的空氣」(氮氣)差別只在於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歐洲參觀旅行,在巴黎與拉瓦錫交換好多化學方面的看法,並把用聚光鏡使汞銀灰分解的試驗告訴拉瓦錫,使拉瓦錫得益匪淺。拉瓦錫正是重復了普利斯特里有關氧的試驗,並與大量精確的實驗材料聯系起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真實聯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錫的燃燒與氧化學說已普遍被人們認為是正確的時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錫的解釋,還堅持錯誤的燃素說,並且寫了許多文章反對拉瓦錫的見解。這是化學史上很有趣的事實。一位發現氧氣的人,反而成為反對氧化學說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發現的氧氣,是後來化學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各國化學家至今都還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於同情法國大革命,作了好幾次為大革命的宣傳講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圖書及實驗設備都被付之一炬。他隻身逃出,躲避在倫敦,但倫敦也難於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歲時不得不移居美國。在美國繼續從事科學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兩國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國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國,他住過的房子已建成紀念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獎章已成為美國化學界的最高榮譽。

3. 英國學術論文有寫作的小技巧嗎完全不知道怎麼寫啊!!!

英國學術論文的寫作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論文形式,一般的寫作小技巧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怎樣潤色自己的文章
1.Review的時間
在文章剛剛完成的時候,由於滿足感的充斥,我們會很難發現一些錯誤。不過,如果一兩天不閱讀我們的文章,再回過頭來細細閱讀的話,我們會發覺自己能找出更多的錯誤。
2.擅於否定自己
修改我們文章的時候,最好設想一下:如果自己是老師的話,會期望看到些什麼內容。如果確定自己在某一方面確實描述得不盡人意的話,最好是作一定的修改。總的來說,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擅於否定自己,並做好做大改動的心理准備。
3.檢查文章的結構
要檢查一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詳略得當,是否有誇大的地方或者論述不夠的地方,在邏輯推理上有沒有缺陷,在章節和段落的布局上是否合理,章節和段落的號碼是否正確等等。
二、寫一個Powerful的Conclusion
Conclusion裡面最好不要重復我們前文中的文字。Conclusion應該是一個更高層次的總結,應該包含對數據資料和學術觀點的概括性總結,以及各章節分論點的提升。總而言之,寫conclusion時,一是要花心思,二是要有歸納性。
三、寫完全文再寫Abstract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這樣做吧?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論文寫作過程中免不了大的修改,全文寫完後我們才會真正清楚自己的文章里到底涵蓋了哪些內容,所以如果把abstract留到最後寫的話,會更加地容易。

4. 看著名物理學家的事跡寫論文 初三的,有這些人:亞里士多德、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麥克斯韋、朱棣文、吳

簡介

James Clerk Maxwell 公元1831~公元1879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是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1831年生於蘇格蘭愛丁堡。他的智力發育格外早,年僅十五歲時,就向愛丁堡皇家學院遞交了一份科研論文。他就讀於愛丁堡大學,畢業於劍橋大學。他成年時期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大學里當教授,最後是在劍橋大學任教。他結過婚,但沒有孩子。 一般認為麥克斯韋是從牛頓到愛因斯坦這一整個階段中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1879年他在臨近48歲生日之際因病與世長辭。他光輝的生涯就這樣過早地結束了。 麥克斯韋生前沒有享受到他應得的榮譽,因為他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重要意義直到20世紀科學革命來臨時才充分體現出來。然而他沒能看到科學革命的發生。1879年11月5日,麥克斯韋因病在劍橋逝世,年僅48歲。那一年正好愛因斯坦出生。科學史上這種巧合還有一次是在1642年,那一年伽里略去世,牛頓出生。[1]
編輯本段個人經歷
家庭情況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1831年11月13日生於蘇格蘭古都愛丁堡,麥克斯韋的父親約翰是一名不隨流俗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的機械設計師,他對麥克斯韋的影響非常大。他是長老會教友,但思路開闊,思想敏銳,講求實際,特別能幹。家裡的事情,不分巨細,他都料理得很好。修繕房屋,打掃庭院,給孩子們製做玩具,乃至裁剪衣服,他樣樣都能勝任。1847年,麥克斯韋16歲,中學畢業,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這里是蘇格蘭的最高學府。他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但考試成績卻總是名列前茅。他在這里專攻數學物理,並且顯示出非凡的才華。他讀書非常用功,但並非死讀書,在學習之餘他仍然寫詩,不知滿足地讀課外書,積累了相當廣泛的知識。
大學學習
在愛丁堡大學,麥克斯韋獲得了攀登科學高峰所必備的基礎訓練。其中兩個人對他影響最深,一是物理學家和登山家福布斯,一是邏輯學和形而上學教授哈密頓。福布斯是一個實驗家,他培養了麥克斯韋對實驗技術的濃厚興趣,一個從事理論物理的人很難有這種興趣。他強制麥克斯韋寫作要條理清楚,並把自己對科學史的愛好傳給麥克斯韋。哈密頓教授則用廣博的學識影響著他,並用出色的怪異的批評能力刺激麥克斯韋去研究基礎問題。在這些有真才實學的人的影響下,加上麥克斯韋個人的天才和努力,麥克斯韋的學識一天天進步,他用三年時間就完成了四年的學業,相形之下,愛丁堡大學這個搖籃已經不能滿足麥克斯韋的求知慾。為了進一步深造,1850年,他徵得了父親的同意,離開愛丁堡,到人才濟濟的劍橋去求學。 赫茲是德國的一位青年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的《電磁學通論》發表之時,他只16歲。在當時的德國,人們依然固守著牛頓的傳統物理學觀念,法拉第、麥克斯韋的理論對物質世界進行了嶄新的描繪,但是違背了傳統,因此在德國等歐洲中心地帶毫無立足之地,甚而被當成奇談怪論。當時支持電磁理論研究的,只有波爾茨曼和赫爾姆霍茨。赫茲後來成了赫姆霍茨的學生。在老師的影響下,赫茲對電磁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進行了物理事實的比較後,他確認,麥克斯韋的理論比傳統的「超距理論」更令人信服。於是他決定用實驗來證實這一點。1886年,赫茲經過反復實驗,發明了一種電波環,用這種電波環作了一系列的實驗,終於在1888年發現了人們懷疑和期待已久的電磁波。赫茲的實驗公布後,轟動了全世界的科學界,由法拉第開創、麥克斯韋總結的電磁理論,至此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麥克斯韋的偉大遺願終於實現了。
科研階段
1847年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1850年轉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數學系學習,1854年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史密斯獎學金,畢業留校任職兩年。1856年在蘇格蘭阿伯丁的馬里沙耳任自然哲學教授。1860年到倫敦國王學院任自然哲學和天文學教授。1861年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865年春辭去教職回到家鄉系統地總結他的關於電磁學的研究成果,完成了電磁場理論的經典巨著《論電和磁》,並於1873年出版,1871年受聘為劍橋大學新設立的卡文迪什試驗物理學教授,負責籌建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1874年建成後擔任這個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1879年11月5日在劍橋逝世。
編輯本段主要研究領域
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 路德維希·玻爾茲曼
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這種理論遇見後來得到了充分的實驗驗證。他為物理學樹起了一座豐碑。造福於人類的無線電技術,就是以電磁場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麥克斯韋大約於1855年開始研究電磁學,在潛心研究了法拉第關於電磁學方面的新理論和思想之後,堅信法拉第的新理論包含著真理。於是他抱著給法拉第的理論「提供數學方法基礎」的願望,決心把法拉第的天才思想以清晰准確的數學形式表示出來。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對整個電磁現象作了系統、全面的研究,憑借他高深的數學造詣和豐富的想像力接連發表了電磁場理論的三篇論文:《論法拉第的力線》(1855年12月至1856年2月);《論物理的力線》(1861至1862年);《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1864年12月8日)。對前人和他自己的工作進行了綜合概括,將電磁場理論用簡潔、對稱、完美數學形式表示出來,經後人整理和改寫,成為經典電動力學主要基礎的麥克斯韋方程組。據此,1865年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只可能是橫波,並計算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同時得出結論: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形式,揭示了光現象和電磁現象之間的聯系。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麥克斯韋於1873年出版了科學名著《電磁理論》。系統、全面、完美地闡述了電磁場理論。這一理論成為經典物理學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方面麥克斯韋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氣體動理論的創始人之一。1859年他首次用統計規律得出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從而找到了由微觀兩求統計平均值的更確切的途徑。1866年他給出了分子按速度的分布函數的新推導方法,這種方法是以分析正向和反向碰撞為基礎的。他引入了馳豫時間的概念,發展了一般形式的輸運理論,並把它應用於擴散、熱傳導和氣體內摩擦過程。1867年引入了「統計力學」這個術語。麥克斯韋是運用數學工具分析物理問題和精確地表述科學思想的大師,他非常重視實驗,由他負責建立起來的卡文迪什實驗室,在他和以後幾位主任的領導下,發展成為舉世聞名的學術中心之一。
編輯本段土星光環
背景
早在1787年,拉普拉斯進行過把土星光環作為固體研究的計算。當時他曾確定,土星光環作為一個均勻的剛性環,它不會瓦解的原因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它以一種使離心力與土星引力相平衡的速度運轉,二是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光環的密度與土星的密度之比超過臨界值0.8,從而使環的內層與外層之間的引力超過在不同半徑處離心力與萬有引力之差。他之所以有如此推論,是因為,一個均勻環的運動在動力學上是不穩定的,任何輕微的破壞平衡的位移都會導致環的運動被破壞,使光環落向土星。拉普拉斯推測,土星光環是一個質量分布不規則的固體環。 到了1855年,理論仍然停留在此,而這中間,人們又觀測到了土星的一個新的暗環,和現在環中更進一步的分離現象,還有光環系統自從被發現以來二百年間整體尺度的緩慢變化。因此,一些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假說,來解釋土星光環在動力學上的穩定性,這個假說是:土星光環是:由固體流體和大量並非相互密集的物質構成的。麥克斯韋就根據這一假說進行了論述。他首先著手的是拉普拉斯留下的固體環理論,並確定了一個任意形狀環的穩定性條件。麥克斯韋依據環在土星中心造成的勢,列出了運動方程式,獲得了對勻速運動的勢的一階導數的兩個限制,然後由泰勒展開式又得到關於穩定運動二階導數的三個條件。麥克斯韋又把這些結果換成關於質量分布的傅立葉級數的前三個系數的條件。因而他證明了,除非有一種奇妙的特殊情形,幾乎每個可以想像的環都是不穩定的。這種特殊的情形是指一個均勻環在一點上承載的質量介於剩餘質量的4.43倍到4.67倍之間。但是這種特殊情況的固體環在不均勻的應力下會瓦解掉,所以固體環的理論假說是不能成立的。
麥克斯韋突破
麥克斯韋早在1849年在愛丁堡的福布斯實驗室就開始了色混合實驗。在那個時候,愛丁堡有許多研究顏色的學者,除了福布斯、威爾遜和布儒斯特外,還有一些對眼睛感興趣的醫生和科學家。實驗主要就是在於觀察一個快速旋轉圓盤上的幾個著色扇形所生成的顏色。麥克斯韋和福布斯首先做出的一個實驗是使紅、黃、藍組合產生灰色。他們的實驗失敗了,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藍與黃混合並不象常規那樣生成綠色,而是當兩者都不佔優勢時產生一種淡紅色,這種組合加上紅色不可能產生任何灰色。 麥克斯韋起初想到他的母校愛丁堡大學去謀職,因為那裡他的老師福布斯已退職,需要一個自然哲學教授。同時應選的有三個人,校方決定用考試來決定錄用誰。在筆試方面;麥克斯韋的學問理所當然是第一,但是在口才上,麥克斯韋再次吃了虧。考試結果,麥克斯韋是最後一名,他的講課能力實在太差了。當時甚至愛丁堡的一家雜志都發表評論文章,為愛丁堡大學失去這樣一個人才而惋惜。不過被選上的人也不差,那就是他中學和大學的同學泰特。麥克斯韋離開阿伯丁,又因此離開家鄉愛丁堡,他被聘為倫敦皇家學院的教授,妻子也一同前往。麥克斯韋於是開始了新的生活,在倫敦皇家學院,他完成了可以使他最終在物理學史上發射出光芒的電磁學理論。
編輯本段電磁情緣
回顧電磁學的歷史,物理學的歷程一直到1820年的時候都是以牛頓的物理學思想為基礎的。自然界的「力」——熱、電、光、磁以及化學作用正在被逐漸歸結為一系列流體的粒子間的瞬時吸引或排斥。人們已經知道磁和靜電遵守類似引力定律的平方反比定律。在19世紀以前的40年中,出現了一種反對這種觀點的動向,這種觀點贊成「力的相關」。1820年,奧斯特發現的電磁現象馬上成了這種新趨勢的第一個證明和極為有力的推動力,但當時的人又對此捉摸不定和感到困惑。奧斯特所觀察到的電流與磁體間的作用有兩個基本點不同於已知的現象:它是由運動的電顯示出來的,而且磁體既不被引向帶電流的金屬線,也不被它推開,而是對於它橫向定位。同一年,法國科學家安培用數學方法總結了奧斯特的發現,並創立了電動力學,此後,安培和他的追隨者們便力圖使電磁的作用與有關瞬時的超距作用的現存見解調和起來。 麥克斯韋的電學研究始於1854年,當時他剛從劍橋畢業不過幾星期。他讀到了法拉第的《電學實驗研究》,立即被書中新穎的實驗和見解吸引住了。在當時人們對法拉第的觀點和理論看法不一,有不少非議。最主要原因就是當時「超距作用」的傳統觀念影響很深。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法拉第的理論的嚴謹性還不夠。法拉第是實驗大師,有著常人所不及之處,但唯獨欠缺數學功力,所以他的創見都是以直觀形式來表達的。一般的物理學家恪守牛頓的物理學理論,對法拉第的學說感到不可思議。有位天文學家曾公開宣稱:「誰要在確定的超距作用和模糊不清的力線觀念中有所遲穎,那就是對牛頓的褻瀆!」在劍橋的學者中,這種分歧也相當明顯。湯姆遜也是劍橋里一名很有見識的學者之一。麥克斯韋對他敬佩不已,特意給湯姆遜寫信,向他求教有關電學的知識。湯姆遜比麥克斯韋大7歲,對麥克斯韋從事電學研究給予過極大的幫助。在湯姆遜的指導下,麥克斯韋得到啟示,相信法拉第的新論中有著不為人所了解的真理。認真地研究了法拉第的著作後,他感受到力線思想的寶貴價值,也看到法拉第在定性表述上的弱點。於是這個剛剛畢業的青年科學家決定用數學來彌補這一點。1855年麥克斯韋發表了第一篇關於電磁學的論文《論法拉第的力線》。
編輯本段力線理論
《論物理的力線》
1862年,麥克斯韋完成了論文《論物理的力線》,麥克斯韋的物理力線理論就在於把磁場中的轉動這一假說從尋常的物質推廣到以太。他考慮了深置於不可壓縮流體中渦旋的排列。在正常情況下,壓強在各方向是相同的,但轉動引起的離心力使每一渦旋發生縱向收縮並施加經向壓強,這正模擬了法拉第力線學說中所提的應力分布。由於使每一渦旋的角速度同局部磁場強度成正比,麥克斯韋得出了同已有的關於磁體、穩恆電流及抗磁體之間力的理論完全相同的公式。根據流體的觀察實驗,麥克斯韋認為各渦旋之所以能沿同一指向自由轉動,是因為各渦旋由一層微小的粒子同與它相鄰的渦旋格開,這種粒子與電完全相同。 然而麥克斯韋並未滿足自己已有的成果而舉足不前,他仍然向電磁學領域的更深處前進。1863年,他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了他的第三篇論文《論電學量的基本關系》,這是麥克斯韋電學研究中邁出的重要一步,在以往卻常常被人忽視。在這篇論文里,他推廣傅立葉在熱的理論中開始的程序,宣布了同質量、長度、時間度有關的電學量和磁學量的定義,以便於提供對那種二元的電學單位制的第一個最完整透徹的說明。他引入了成為標準的記號,把量綱關系表示為用括弧括起來的質量、長度、時間量度的冪(音mì)的乘積,帶有各自的無量綱的乘數。在這一年,麥克斯韋已經找到了在電磁量與光速之間的一個純唯象性質的環節。
《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
1865年他發表了第四篇論文《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為解決與光速之間的純唯象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框架。它以實驗和幾個普遍的動力學原理為根據,證明了不需要任何有關分子渦旋或電粒子之間的力的專門假設,電磁波在空間的傳播就會發生。在這篇論文中,麥克斯韋完善了他的方程式。他採用拉格朗日和哈密頓創立的數學方法,由該方程組直接導出了電場和磁場的波動方程,其波動的傳播速度為一個介電系數和導磁系數的幾何平均的倒數,這一速度正當等於光速。這一結果又再一次與麥克斯韋四年以前的推算結果完全一致。至此電磁波的存在是確定無疑的了。由此,麥克斯韋大膽的斷定,光也是一種電磁波。法拉第當年關於光的電磁論的朦朧猜想,經過麥克斯韋精心地計算而變成為科學的推論,法拉第與麥克斯韋的名字,從此像牛頓與伽利略的名字一樣,聯系在一起,在物理學上閃爍著永久的光芒。麥克斯韋在一封信上曾談及他的這篇論文,他說:「我在完成一篇包含光的電磁理論,在我確信相反的理論產生以前,我認為這個理論是強大的武器。」從1865年開始,麥克斯韋辭去了皇家學院的教席,開始潛心進行科學研究,系統地總結研究成果,撰寫電磁學專著。
編輯本段電磁專著
《電磁學通論》
經過了八年的艱苦努力,1873年麥克斯韋的一部電磁學專著終於問世了,書名叫作《電磁學通論》。在《電磁學通論》中,麥克斯韋比以前更為徹底地應用了拉格朗日的方程,推廣了動力學的形式體系。這一時期前後,英國和歐洲大陸的數學家中間普遍傾向於更廣泛地在物理學問題中使用分析動力學的方法,麥克斯韋的做法與數學家的方法不謀而合。而且他的方法和見地新穎,使很多人為之吸引。通過把這種流行的研究傾向動用於電磁學,他使時尚變成了他特有的結果。麥克斯韋採用風格極為新式的關於項的對稱性與矢量結構的論證,以最普遍的形式表示出電磁系統的拉格朗日函數。麥克斯韋對拉格朗日方法的運用,就其幾乎是通往物理學理論的一條新途徑來說,這是第一次嘗試。過了很多年,其他物理學家才充分地運用這一方法來研究電磁學領域。
影響
《電磁學通論》是一部經典的電磁理論著作,在這本大部頭的著作中,麥克斯韋系統地總結了人類在19世紀中葉前後對電磁現象的探索研究軌跡,其中包括庫侖、安培、奧斯特、法拉第等人的不可磨滅的功績,更為細致、系統地概括了他本人的創造性努力的結果和成就,從而建立起完整的電磁學理論。這部巨著有著非同小可的歷史意義,可與牛頓的《數學原理》(力學)、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生物學)相提並論。從安培、奧斯特,經法拉第、湯姆遜最後到麥克斯韋,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電磁理論的宏偉大廈,終於建立起來。這本書的出版,理所當然地成了物理學界的一件大事,當時麥克斯韋只有42歲,已經回到劍橋任實驗物理學的教授。人們早已通過他以前的幾篇卓有見地的論文而熟識了他,他的朋友和學生以及科學界的人士對他的這本書更是期待已久,爭相到各地書店去購買,以求先睹為快,所以書的第一版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編輯本段四元方程組
研究背景
他由於列出了表達電磁基本定律的四元方程組而聞名於世。在麥克斯韋以前的許多年間,人們就對電 紀念郵票
和磁這兩個領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人們都知道這兩者是密切相關的。適用於特定場合的各種電磁定律已被發現,但是在麥克斯韋之前卻沒有形成完整、統一的學說。麥克斯韋用列出的簡短四元方程組(但卻非常復雜),就可以准確地描繪出電磁場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關系。這樣他就把混亂紛紜的現象歸納成為一種統一完整的學說。麥克斯韋方程在理論和應用科學上都已經廣泛應用一個世紀了。
優點
麥克斯韋方程的最大優點在於它的通用性,它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應用。在此以前所有的電磁定律都可由麥克斯韋方程推導出來,許多從前沒能解決的未知數也能從方程推導過程中尋出答案。 這些新成果中最重要的是由麥克斯韋自己推導出來的。根據他的方程可以證明出電磁場的周期振盪的存在。這種振盪叫電磁波,一旦發出就會通過空間向外傳播。根據方程,麥克斯韋就可以表達出電磁波的速度接近300000公里(186000英里)/秒,麥克斯韋認識到這同所測到的光速是一樣的。由此他得出光本身是由電磁波構成的這一正確結論。 因此,麥克斯韋方程不僅是電磁學的基本定律,也是光學的基本定律。的確如此,所有先前已知的光學定律可以由方程導出,許多先前未發現的事實和關系也可由方程導出。在此基礎上,麥克斯韋認為光是頻率介於某一范圍之內的電磁波。這是人類在認識光的本性方面的又一大進步。正是在這一意義上,人們認為麥克斯韋把光學和電磁學統一起來了,這是19世紀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可見光並不是唯一的一種電磁輻射。麥克斯韋方程表明與可見光的波長和頻率不同的其它電磁波也可能存在。這些從理論上得出的結論後來被海因利茨·赫茲公開演示證明了。赫茲不僅生產出而且檢驗出了麥克斯韋預言存在的不可見光波。幾年以後,伽格利耶爾摩·馬可尼證明這些不可見光波可以用於無線電通訊,無線電隨之問世。今天我們也用不可見光為電視通訊。X線、γ線、紅外線、紫外線都是電磁波輻射的其它一些例子。所有這些射線都可以用麥克斯韋方程來加以研究。
編輯本段天文學和熱力學貢獻
雖然麥克斯韋成名主要是在於他對電磁學和光學做出的巨大貢獻,但是他對許多其它學科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中包括天文學和熱力學。他的特殊興趣之一是氣體運動學。麥克斯韋認識到並非所有的氣體分子都按同一速度運動。有些分子運動慢,有些分子運動快,有些以極高速度運動。麥克斯韋推導出了求已知氣體中的分子按某一速度運動的百分比公式,這個公式叫做「麥克斯韋分布式」,是應用最廣泛的科學公式之一,在許多物理分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編輯本段卡文迪許實驗室
麥克斯韋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籌建了劍橋大學的第一個物理實驗室——著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該實驗室對整個實驗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眾多著名科學家都曾在該實驗室工作過。卡文迪許實驗室甚至被譽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搖籃」。作為該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麥克斯韋在1871年的就職演說中對實驗室未來的教學方針和研究精神作了精彩的論述,是科學史上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演說。麥克斯韋的本行是理論物理學,但他卻清楚地知道實驗稱雄的時代還沒有過去。他批評當時英國傳統的「粉筆」物理學,呼籲加強實驗物理學的研究及其在大學教育中的作用,為後世確立了實驗科學精神。

5. 英國航空科學家喬治·凱利寫出的第一篇有關飛行原理的論文具體內容是什麼

1792年,他使用一種名叫「中國飛陀螺」的玩具直升機作了一連串試驗,於1804年寫出了第一篇有關飛行原理的論文。在論文中凱利提出,現代飛機應採取固定翼+推進器的模式,而不是模仿鳥類的震動翼。他詳盡地描述了現代飛機的輪廓,並指出,適當的安定性是在製造翼面時取得一些角度而產生的,這就是現代飛機的上反角。他還指出了機尾必須有垂直和水平的舵面,飛行器必須為流線型。他還研究過速度與升力的關系、翼負荷、如何減輕飛行器重量的問題。

6. 急求一篇關於科技小論文的例子,科技小論文該怎麼寫,方法,謝謝

科技小論文是表述學生科研成果的文章。在學生學習研究的過程中,總是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提高,通過對各個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中的某類事物、某種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實驗、探索、總結其規律,揭示其本質,從而得出正確結論,提出新的見解,並上升到理論高度進行論證和說明。翻開世界科學史,我們不難發現,許多科學臣匠的成功,得力於文字表達。英國著名科學家麥克斯韋,把自己在電磁學理論上的劃時代貢獻歸功於論文的寫作,他說:「我不過是一篇論文的作者」,「是一支好筆」。我國當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華羅庚、茅以升、竺可楨等都是學術淵博、文理兼精的傑出代表。良好的語言文學素養,使科學家們的科研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撰寫一篇高質量的科技小論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選好課題
撰寫科技小論文,首先要考慮寫什麼,也就是課題的選擇。選擇課題是寫好論文的關鍵。要注意以下原則:價值原則,即選題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要對其他的同學有啟發、指導和參考的意義;可行原則,指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個人的專業知識、理論修養、知識面、手頭資料、實驗條件、周圍環境,不可貪大求深,應該量力而行;新穎原則,指課題應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過但未解決或完全解決,要注意「文貴創新」。

二、 擬定題目
文題如目,好的題目能夠叫人拍案叫絕,一眼難忘。它好似推銷產品的廣告詞,對吸引讀者起著關鍵作用。好的科技小論文題目要講求三個字:准、小、新。
准,指的是題目要用精練的文字將論文內容確切的揭示出來。如某位同學撰寫的科技小論文的題目是《肥皂的去污原理和最佳洗衣濃度》,一看題目,就可以知道論文闡述的內容,一目瞭然。
小,指的是題目的角度小。角度小,就具有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隨之明朗,容易寫得集中、緊湊。題目過寬,往往由於我們投入研究的精力少,范圍窄,專業知識不深,而難以駕馭。如某位中學生撰寫的科技小論文的題目是《靜電除塵黑板擦的研究與製作》,題目小且具體,學生可以作深刻的闡述。
新,指的是力求在題目中透露出新鮮的立意。選題新鮮,才有閱讀價值。沒有獨特的見解,沒有新的發現,即使表達再好,論證再有力,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三、 寫好開篇
文章開頭處於定調的特殊位置,歷來為寫作者們重視。古人雲:」若起不得法,則雜亂浮泛」。開頭部分雖短,卻是全篇的有機組成部分,提示作者的思緒和對眾多材料的截取,因此落筆之前必須對全篇有總體把握。
科技小論文的開頭,不一而足,並無固定的格式,但卻有章法可循,這就需要對各種開頭的技法細加領悟,根據寫作實際靈活運用。
1、 例題引路法
寫作科技小論文,開篇引題,顯示了研究問題的實在性,激發讀者順藤摸瓜的願望。如某同學撰寫的《一道容易解錯的力學題》一文,作者開頭就擺出了一道同學們很熟悉而又容易出錯的力學題,並將錯誤的解答過程陳述給讀者,引起讀者的強烈的興趣,而急於讀完全文,以知道這道題究竟錯在何處。
2、 揭示背景法
將研究的問題,放置到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讓讀者在較高的層次體味其研究的意義乃至方向性。如《鄉鎮工業環境污染防治對策》一文是這樣開頭的:「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和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使農村經濟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在一些發達和比較發達地區,鄉鎮企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伴隨著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影響日益突出。
3、 指出危害法
許多爭鳴、糾錯的小論文,常常指出某些弊端,讓人們驟然心驚,曉知解決問題的緊迫性。
4、 概述論點法
在前言部分,作者將主要觀點集中呈現給讀者,給人一種整體感,這無異於交給讀者一串鑰匙,往下閱讀便是嘗試去打開一扇扇大門。
5、 設置疑問法
設置疑問主要是給讀者留下懸念,讓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迫不及待地關注研討的問題。
以上是寫好科技小論文開頭的五種方法,值得說明的是開頭的方法不勝枚舉,且各種方法常常是有機結合,滲透並用。
四、 分述要點
經驗材料繁多復雜,怎樣使它們井井有條地統一於中心論點呢?在小論文的主體部分,採用分條論述的方法,往往得心應手。這種寫法的好處是條理性強,層次清楚,給人全面深刻的立體感。當然,每個觀點,都必須是深思熟慮的結晶,概述性要強,客觀性要強,創新性也要強。
五、 用好材料
科技小論文不是簡單地將手頭材料羅列成文,深透的說理,規律的導引是其本質特徵。觀點和材料是相輔相成的,論文的價值體現在論題的價值,論題的價值又通過材料的論證體現,二者的有機融合,就會形成一篇很好的科技小論文。
六、文稿寫作常識
為了減少編輯發稿時的困難,也為了減少論文排版時的差錯,作者在撰寫科技小論文時,還要注意掌握一些文稿寫作常識。
一般來說,要注意以下問題:文稿用標准稿紙書寫清楚(或者用電腦列印)。每格一字,標點單獨佔一格。不需排印的說明文字一律用鉛筆標注。書寫時應使用規范的簡化字,防止錯別字,更不要杜撰生字。除成語、古文和引用文獻的數字外,一般數字用阿拉伯數字。公元的世紀、年、月、日、時、分、秒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如1999年不能簡寫成99年)。五位以上的數字可用「億」、「萬」作單位。四位以上的數字連寫,不用分節點;外文字母、化學符號等要寫得端正清楚。外文應用印刷體書寫,大小寫必須分明,並用鉛筆標明玩兒文種,正斜體和上下角標。此項內容請以中學教材中的寫法為准,化學結構式中各個線條位置的排列必須准確;數學公式和化學方程式應另行居中書寫,並使用規範字體;使用規范的標點和其它的符號。書寫時,破折號占兩格、省略號占兩格、連接號佔半格,其餘符號佔一格。並注意頓號、逗號、冒號、分號、引號的書寫位置;文稿中涉及到的計量單位應使用法定計量單位,文字敘述中用法定漢語名稱;文稿中的表格應由作者填寫清楚。表號和表名一般在表前,說明在表後。同一表格另頁再寫時,前面應註明「續表」字樣。表內文字末尾不加標點符號,回行頂格;文字能敘述清楚的內容,一般不用插圖。使用插圖必須起到圖文並茂的作用。要注意文字與插圖的銜接搭配,插圖均應按序編號。

7. 如何撰寫世界一流論文

你的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選題是大學生最困惑的問題,又是畢業論文寫作的關鍵,學生必須高度重視,同學們要明白選題是論文成功的決定因素,選題決定研究思考的目標,決定研究成果的價值以及畢業論文寫作的成敗。

在具體的畢業論文選題中,選擇現實有意義、比較適合自己、比較容易出新意的題目,一定要掌握選題的步驟和方法,以及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寫法。

畢業論文的選題是決定論文質量的關鍵性環節,是研究工作實踐的第一步,也是完成畢業論文的第一步。選題確立了,材料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創新點的判斷、論證方法的選擇等等,就為論文寫作提供了依據。所謂選題就是選擇畢業論文的題目。畢業論文的選題是創造性思維活動,是學生在理論知識、實踐經驗、信息積淀的基礎上,經過精心篩選、綜合分析、反復推敲、想像提煉而產生的。因此,選題是廣博和集中的有機結合,大學生必須盡早地掌握最新的信息資源,盡多地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盡快地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為畢業論文的選題奠定扎實的基礎。

畢業論文選題的意義

愛因斯坦說過,科學面前,「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因此,正確的選題,選到合適的題目,對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選題決定研究思考的目標

畢業論文不同於命題論文,寫什麼題目都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發現,去選擇。有的學生選題不當,研究思考進入了死胡同,寫不下去了,只好更換題目,重新開始,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有的學生選題合適,很順利就寫完了。由此可見「題好文一半」,選題是論文成功的決定因素,它決定論文研究思考的目標。英國科學家培根說過「如果目標本身沒有擺對,就不可能把路跑對...」一個人保持著正確道路的瘸子總會把走錯了路的善跑的人趕過去,不但如此,很顯然,如果一個人跑錯了路,越加活動,越加迷失。
選題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即確定研究思考方向目標。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選題活動的動因在於發現問題,因為發現問題才能找到研究思考的目標。在選題的過程中,往往研究方向逐漸明確,研究目標越來越集中,最後就可以緊緊抓住論題開展論文寫作了。

選題決定研究成果的價值

決定研究成果的價值有兩方面: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理論價值就是在理論上有新突破,具有開拓性意義或者豐富和完善了原有的理論;實用價值就是在實踐活動中有指導意義,對實際工作起到了推進的作用,產生實際效益。畢業論文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於選題關系密切。選題決定研究成果的價值。如果選定的題目,別人早就論證過並圓滿解決,無法從另外的角度補充擴展,即使花了很多的功夫,文章的結構和語言也不錯,論證再嚴密,也沒有什麼價值,選題有意義,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意義。

選題決定畢業論文的成敗

選題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到畢業論文的質量的高低,決定畢業論文的成敗。學生選題應考慮自己的知識結構、專業特長、研究能力、資料來源難易程度等具體條件、如果選題於學生應具備的主客觀條件相差較遠,研究就很難取得成功,論文難免以失敗告終。選題是撰寫畢業論文的奠基工作,題目一旦定下來,寫作的全過程都要圍繞它進行。信息的選擇,論文點的確立,提綱的草擬,文獻的選定,都要以它為中心來進行,偏離它隨心所欲,論文就難免失敗。選題決定論文的寫作方向與速度,選題定了,寫作的方向明確了,學生可以根據研究的需要盡快搜集到有關資料,盡快進入研究過程,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論文自然也就越快接近成功。

8. 英國論文的Literature Review應該怎麼寫就是文獻綜述,怎麼樣才能寫好呢

英國論文的寫作對於Literature Review這種關鍵地方是非常有講究的,所以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寫好英國論文的文獻綜述的方法有:
首先,你們要非常清楚回顧參考文獻有哪些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證明你所選擇的研究問題、理論或者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換言之,它是你要完成論文的直接論據。
第二,要明確主題的重要性.即讓導師理解課題,以提供必須的背景信息和那些有意義的或者最近的研究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是需要通過這一系列的調查研究進而形成自己的結論。
第三,要理解回顧參考文獻的意義。回顧通常情況下都是對原有的理論的一種概述,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是為了突出論文的主題,且它也能為論文的主題和論據提供支持通過引用一些官方或者專家的觀點。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是獨立的、也可以穿插一論述裡面、也可以據不同的論題分成不同的章節。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應該是為你的研究提供一個理論框架,讓你的讀者看到你、清楚的理解與你主題相關的關鍵概念,研究的模型等等.
第四,明確以上3點後,再可以了解文獻的來源。總結下來一般來源於:期刊論文,專題論文,電腦資料,學位論文,實證研究,政府報告和其他部門的報告,歷史記載,統計手冊以及網上的一些資料,當然對於網上的資料要有選擇性。
最後,在開始設計和開始你的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之前一定要問自己幾個問題,從而達到文章的論據的可行性。
1. 你在你所調查的課題都做了什麼?你打算用哪些選擇原則
2. 你怎麼樣安排你的討論?按年代,主題,概念的順序排列
3. 不同的研究是怎麼樣聯系在一起的?他們都做了什麼貢獻?他們的局限性是什麼?
4. 你自己的調研和參考的文獻如何才能相一致?
其實像英國這種熱門的留學國家,很多留學生都有很多關於論文寫作方面的問題,如果同學們在平時還有哪些疑問一顆咨詢一些國內知名的留學平台,如51Due等等都是很不錯的留學平台。

閱讀全文

與英國科學家怎麼寫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中國結繩怎麼編手環 瀏覽:935
印度人有多少在西班牙 瀏覽:664
越南和平省生活怎麼樣 瀏覽:502
義大利從哪裡轉機 瀏覽:26
中國國內新冠疫情有哪些地區 瀏覽:900
英國當地租房大概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806
印度放血怎麼治療 瀏覽:799
旅行社用印尼話怎麼說 瀏覽:939
英國第二高溫是多少度 瀏覽:19
英國短毛貓活了多少歲 瀏覽:598
去越南做護工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637
為什麼美國人比英國人多 瀏覽:355
中國哪個城市被列車拉來了 瀏覽:564
我想去伊朗旅遊怎麼樣 瀏覽:799
中國人壽財險金融公司怎麼樣 瀏覽:676
800公斤越南盾是多少 瀏覽:980
蝗蟲是怎麼被印度人消滅的 瀏覽:925
槍火義大利2手機版在哪裡下 瀏覽:707
中國四個選擇是指什麼 瀏覽:780
中國國產動畫有多少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