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要工黨

英國為什麼要工黨

發布時間:2022-07-11 15:20:33

『壹』 關於英國工黨的問題

作為20世紀新興的政黨,工黨與歷史悠久的保守黨至少有兩大不同。第一,它不是一個內部紀律森嚴、傳統深厚的政黨,相反它的早期更像是一個政治聯盟,其中主要構成來自工會、社會主義團體和自由派分子,這種結構導致了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核心來領導工黨在民主選舉中獲勝。

第二,工會是工黨發起者,也是早期主要的經濟來源。工人階級傳統和平均主義使得一人一票的選舉在工黨內部有著意識形態基礎。但是,工會勢力獨大,使得選票流向工會青睞的人物,這類人當選黨魁後,在實施選舉和執政過程中,時常要考慮工會利益,在為全民服務上常受到掣肘。

分權和利益獨大,對於殘酷的選舉來說,不是一個成功的基礎。對比20世紀早期歷史,工黨的獲勝,往往源自保守黨的衰退。在1970年代工黨幾次執政過程中,英國學者曾有評論,「看起來似乎有兩個工黨,一個是在全國執行委員會和年會,一個在議會的領導層里」。

保守黨與工黨之間,真正意義上展開選舉對決是在1980年代之後。而這當中,基諾克(Neil Kinnock)是扭轉局面的關鍵人物。1987年,他發起工黨現代化運動,在某種程度實現了工黨的「集權化」,推動產生了布萊爾、曼德爾森等新工黨的領袖人物。

需要指出的是,這場基諾克領導的現代化運動,正是發生在撒切爾時代,比海格的民主化早了10年。當時的工黨與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保守黨一樣,處在一個內部調整的關鍵期。

基諾克首先解決的是工會勢力。工黨早期的黨魁選舉也是採取議員內部投票,到了1970年代末,工會勢力在黨內達到頂峰,在80年代初引入了通過選舉團制度(electoral college),由這個選舉團來投票產生黨魁。這個機構中工會占據40%票數,但是通過基諾克和繼任者努力,在1992年把OMOV的方法引入黨魁選舉,用以削弱工會勢力,使其這個比例降到33%。與此同時,布萊爾開始向工商界靠近,爭取他們的捐款(在英國是合法的,但有具體的法律限制)。從1986年到1996年,工會的經費贊助從3/4下降到1/2。

其次是年會,或曰代表大會。英國各個政黨基本上都會每年召開一次全國性代表大會。保守黨的年會,更像一場誓師會,鼓動士氣,顯示黨的團結,給新人一個發言亮相的機會,讓地方代表將黨的政策帶回到地方。相反,工黨的年會,更像一場民主的大會,尤其是黨的政策,要在大會上辯論和質詢,年會扮演了一個決策機器的作用。布萊爾改變了這個局面。他在年會之外,設了親工黨的智庫「政策論壇」,其目的是擺脫工會勢力對工黨政策的影響。

配合對工會勢力的解套,新工黨更加樂意從媒體公司、民調機構了解自己在政治市場的走勢,對於傳統的工會產業工人則產生隔膜。而所有這一切,與布萊爾對英國和國際政治走勢(傳統產業工人比例降低,政治實力弱化)的把握有關,這一判斷也是他主張「第三條道路」的政策依據。

遺憾的是,1992年基諾克在大選中落敗。但是他的失敗,與海格1997年大比分輸給布萊爾不同,純屬意外,因為當時輿論也偏向基諾克。基諾克之後,新工黨勢力持續發展,工會實力也繼續被削弱。1997年新工黨的勝利和執政紀錄,證明了基諾克、布萊爾等人政治改革和判斷的預見性。但是,他們的勝利,是政策的勝利,而不是黨內民主的勝利。

『貳』 1900到1945期間工黨在英國議會中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英國工黨成立於1900年。工黨綱領的傳統理論基礎是費邊社會主義,主張生產資料、分配手段和交換手段的公有制,實行計劃管理,以達到公平分配。這些主張顯然有利於工人群眾。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工黨支持政府的戰爭政策,並加入了自由黨的聯合內閣。戰後工人群眾的覺醒和崛起,使工黨有了更大的社會基礎。當然在1945前,工黨僅有兩次短期執政,說崛起還為時過早。

『叄』 英國工黨的歷史起源

工黨是英國兩大政黨之一。1900年2月由職工大會(即總工會)發起創立,初稱勞工代表委員會,由隸屬於職工大會的工會組織和費邊社、獨立工黨以及社會民主聯盟組成。1906年改稱工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支持政府的戰爭政策,並加入了自由黨的聯合內閣。20世紀初,力量日益增強。1918年2月通過了新黨章,規定除保留原有的集體黨員制度外,還在各選區設立組織以吸收個人黨員。同年6月,通過了由韋伯等起草的綱領性聲明《工黨與新社會秩序》,首次提出要埋葬私有制。1924年1月,在自由黨的支持下首次組閣,並從此開始與保守黨輪流執政。1945年以前,僅於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兩次短期執政。1945年大選至1951年,組織過兩屆內閣。在此期間,發起重新建立社會黨國際。1964~1970年、1974~1979年,先後組織了4屆內閣,這是工黨歷史上執政最長的兩次。1979年、1983年、1987年和1990年4次大選連遭失敗。工黨綱領的傳統理論基礎是費邊社會主義。主張生產資料、分配手段和交換手段的公有制,實行計劃管理,以達到公平分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艾德禮工黨政府將此付諸實施,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國家。但50年代開始,隨著英國經濟的發展,工黨內出現意識形態分歧。右派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變了,社會主義應是「增加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而不是以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化為目的;反對以新的社會制度代替現存的社會制度,主張在現存制度基礎上追求更高程度的完善。50~60年代,這些思想在工黨內占上風。但左派仍堅持國有化,認為沒有國有化就沒有社會主義。60年代初,「新左派」從文化上批判資本主義,認為資產階級文化上的統治使人們處在全面異化的狀態中,因此,必須向資產階級發動全面的文化進攻,對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總體改造。這對70年代後再次活躍起來的工黨左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者據此提出國有化還應該加上工業民主化和生活方式民主化,對工黨傳統的社會主義進行了補充。1990年5月工黨提出新的施政大綱,充實了1989年年會通過的調整政策,放棄了老式國有化政策。主張政府必須負責解決教育、培訓、運輸、通信等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社會分配先考慮「創造財富的人」,發展高技術經濟,鼓勵發明創造。在防務政策上,放棄了單方面核裁軍的立場,主張用英國的核武器作為核裁軍談判的籌碼,爭取在2000年消除所有核武器。

工黨的組織由領袖、議會黨團、議會外組織和總部組成。在野時每年選舉領袖,並設副領袖;執政時可不改選,也不設副職。議會黨團由下院全體工黨議員組成。每屆議會開始即選舉領袖、副領袖和總督導員。在野時,由領袖、副領袖、下院議會黨團主席、上院工黨領袖、兩院總督導員以及工黨議員代表等組成議會委員會,領導議會黨團活動。執政時,則由工黨內閣代替,另設聯絡委員會與後座議員保持聯系。在議會外,全國代表大會(工黨年會)是工黨的最高權力機構。下設全國執行委員會、區域會議、選區組織和全國勞工理事會。工黨總部是行政機構。黨員600餘萬人,90%以上為工會集體黨員,也有部分知識分子,中小資本家,職工大會系該黨主要支柱。領袖托尼·布萊爾(1994年起)。

『肆』 英國第二大黨工黨,近年來長時期竟選屢敗淪為了在野黨,究竟是何原因導致

英國的工黨是英國國內的第二大政黨,但是這個政黨目前已經基本上變成了在野黨,因為多次競選中,民眾都沒有選擇工黨來執政。而且喜歡軍事的朋友們經常調侃英國的工黨非常誤國,英國目前的沒落和工黨不無關系。之所以工黨會長期淪為在野黨,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首先就是工黨的黨員逐步減少,導致整個工黨的規模減小。其次就是工黨在執政時期,英國的國際地位和經濟實力下降嚴重。最後就是工黨希望英國留在歐盟,這和民心不統一。

最後就是工黨希望英國留在歐盟,這和民心不統一。工黨在英國脫歐這件事上,一直保持反對態度,但是這和英國民眾的心聲互相違背,畢竟英國留在歐盟之中,對英國的經濟發展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事。所以英國民眾非常希望英國能夠脫離歐盟這個組織。

『伍』 英國保守黨與工黨的區別與聯系

英國保守黨與工黨之間是相對立的關系。

區別:

1、分類不同

保守黨是英國議會第一大黨。保守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保守黨。

工黨為英國議會第二大黨。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英國左翼政黨。

2、發展不同

保守黨在1979-1997年間曾4次連續執政18年。2015年5月英國大選後,保守黨獲單獨執政地位,卡梅倫組成保守黨政府。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減少公共開支,壓低通貨膨脹,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等。

工黨初期是工會組織與費邊社、獨立工黨和社會民主同盟之間的聯盟,只有集體黨員,沒有個人黨員,也沒有明確綱領,宗旨是在議會里實現獨立的勞工代表權。

3、綱領不同

保守黨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歐盟制憲,不加入歐元區。

工黨綱領的傳統理論基礎是費邊社會主義。二戰後推行溫和的改革政策。推行國有化,主張建立福利型國家。加入西方聯盟後,主張打碎舊的英殖民帝國統治體系,廢除貴族院。現主要致力於公共住所、職工福利、失業救濟、弱勢群體、社會保障、公民教育等方面。

『陸』 英國的工黨是怎麼回事,整天懟梅姨,可是新首相競選為什麼沒有科爾賓呢

英國兩黨制下,保守黨在執政,工黨就是反對黨,什麼都會反對的。

『柒』 高中歷史:英國工黨與工人階級是什麼關系,為什麼。謝謝~

工黨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黨,主要是因為他是由工人、工人聯盟建立的政黨

『捌』 英國保守黨和工黨是什麼

  1. 保守黨是英國的老牌大黨,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另一個是英國工黨。

    保守黨是在20世紀的英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出過丘吉爾和撒切爾夫人等著名首相,並在20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創下4次連續執政(1979年—1997年)的業績,不過保守黨自從於1997年大選敗於布萊爾領導工黨以後,一直處於反對黨,直到2010年同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重新上台執政。現任領袖為特雷莎·梅。

  2. 英國工黨(LabourParty,GreatBritain),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英國左翼政黨。1900年2月27日建立於倫敦,稱「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稱工黨。初期是工會組織與費邊社、獨立工黨和社會民主同盟之間的聯盟,只有集體黨員,沒有個人黨員,也沒有明確綱領,宗旨是在議會里實現獨立的勞工代表權。以後費邊社和獨立工黨的社會改良主義在黨內影響不斷增長。工黨於1918年通過名為《工黨與新社會制度》的綱領和新黨章,將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的社會化列為自己的目標,並開始吸收個人黨員。

『玖』 為什麼英國工黨執政但還是資本主義

摘要 你好很高興我為您解答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要工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第二高溫是多少度 瀏覽:15
英國短毛貓活了多少歲 瀏覽:596
去越南做護工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633
為什麼美國人比英國人多 瀏覽:353
中國哪個城市被列車拉來了 瀏覽:550
我想去伊朗旅遊怎麼樣 瀏覽:797
中國人壽財險金融公司怎麼樣 瀏覽:674
800公斤越南盾是多少 瀏覽:978
蝗蟲是怎麼被印度人消滅的 瀏覽:924
槍火義大利2手機版在哪裡下 瀏覽:706
中國四個選擇是指什麼 瀏覽:779
中國國產動畫有多少 瀏覽:217
中國和新加坡時差是多少 瀏覽:962
不會越南語英文怎麼自由行 瀏覽:192
歐若為印度多少 瀏覽:793
義大利的潤滑油在哪裡 瀏覽:612
英國如何買國內葯 瀏覽:669
印度聯邦實力如何 瀏覽:133
英國王室延續多久 瀏覽:270
越南為什麼人口增長過快 瀏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