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國會大廈是什麼時期的作品

英國的國會大廈是什麼時期的作品

發布時間:2022-07-15 13:30:59

『壹』 中世紀哥特建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哥特建築的代表作品有:
威斯敏斯特宮
英國國會大廈位於倫敦泰晤士河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國會上下兩院的所在地,又被稱為國會大 威斯敏斯特宮
廈。國會大廈始建於公元750年,佔地8英畝,氣勢雄偉,外貌典雅,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物。它原為英國的王宮,11至16世紀,英國歷代國王都居住在這里。國會大廈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公共建築中第一個哥特復興傑作,是當時整個浪漫主義建築興盛時期的標志。從威斯敏斯特橋或泰晤士河對岸觀賞,其鬼斧神工之勢使人贊嘆不已。

聖吉爾斯教堂
聖吉爾斯大教堂(St Giles』Cathedral)原建於1120年,是愛丁堡最高等級的教堂,它的塔像一頂皇冠,予人印象深刻。教堂內有一座20世紀增建的蘇格蘭騎士團的禮拜堂,新歌德式的天花板與飾壁上的雕刻極為精美華麗。

『貳』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建築主要流派是哪4類

近、現代建築是建築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新階段,在二百年內,已有了空前的變化,不論在建築規模上、數量上、類型上、技術上、速度上都是以往任何歷史時期所不能比擬的。

由於社會的發展,促使了近、現代建築的革命,它正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的面前,越來越多地體現著功能與科學技術的特徵。

上京新航線絢麗起航

建築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現代建築無疑地要反映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特點。在西方近現代建築流派中,應特別提到的是以下幾大流派:

一、復古主義建築流派

這一流派主要興起於西方工業革命後,即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末。從思想背景來看,它是在資產階級啟蒙主義思想影響下的產物,它的基本傾向就是回到古代去,復興古典建築的風格。在這一大流派中,由於所復興的對象不同,又可分成三個小流派,一派為古希臘、羅馬建築復興派;一派為哥特式建築復興派;一派為折衷派。這三派建築傾向的形成,都與工業革命後新興資產階級的精神需要分不開。所以,從一定意義來講,這些復古主義建築流派的出現,正是新興資產階級革命的需要。

古希臘、羅馬復興派的中心在法國。這一派的建築傑作有兩座,一座為「巴黎萬神廟」,一座為巴黎明星廣場上的「凱旋門」。

哥特復興的流派和思潮則主要集中於英國。其典型的建築傑作是英國國會大廈。它建於1868年,是一個建築群,由上、下議院,威斯明斯特教堂,鍾塔,維多利亞塔等組成。整個國會大廈的建築形式,都是哥特式的,強調垂直線,注重高聳、尖峭。由於哥特式建築充滿了一種浪漫情調,所以,在習慣上人們又稱這一時期的哥特復興建築為浪漫主義的建築。哥特復興派也就順理成章地稱為浪漫派。

折衷派的建築主要盛興於法國。它的特點是以歷史為藍本,但不拘於哪一個時代的建築,也不專注於哪一種風格,常常是將幾種風格集於一身,故人們又稱其為「集仿主義」。較為典型的例子是巴黎歌劇院,它的設計者就是折衷主義的狂熱崇拜者格林爾。從正面看,這座建築有一排宏偉的柱廊,在正立面上又採用了「洛可可」的裝飾風格,雕刻上了極其繁瑣的捲曲草葉和花紋,將新興資產階級對財富的炫耀盡展於此種華麗的風格上。

復古派在建築藝術方面創造了眾多傑作,也就完成了它由古代向現代過渡的歷史使命。進入20世紀後,一種更具創造活力的思潮和流派又歷史地被推到了建築革命的前沿,這就是現代主義思潮及其現代派。

二、現代主義建築流派

建築與繪畫、雕刻等純藝術相比,有一個極重要的區別,就是建築具有實用性和工程性。

1851年倫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不到一年的限期內,造出一座龐大的新型展覽館--水晶宮」。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採用鋼結構造出內部凈跨度達115m的機器陳列館,同時建成高達328米的埃菲爾鐵塔。1901年,芝加哥建成22層的高樓。1909年紐約建成50層的商業辦公樓。這些都是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功能的產物。

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社會文化心理終於出現了轉折。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西歐先進資本主義各國的繪畫和雕刻方面出現種種背離傳統的新浪潮。當繪畫和雕刻領域已經出現新風格之後,建築師探索新的建築風格就不可避免了,何況建築的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功能早已為建築風格的轉變准備了物質基礎。 此時舊大陸的改革浪潮卻不斷推進,相應於美術界的各種新潮流,建築界也出現了「未來派」、「主體派」、「構成主義」、「表現主義」、「風格派」等新的建築觀點和建築藝術風格。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歐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對建築改革發生重要影響,建築師格羅皮烏斯於1919年在德國威瑪創辦一所新型的設計學校--國立威瑪建築學校,簡稱「包豪斯」,他網羅當時西歐及俄國的新潮美術家和設計家,按照新的教學計劃和方式培養新型設計人才。德國另一位著名建築師密斯·凡·德·羅以及其他青年建築師也都積極創新。在法國,勒·柯布西耶是激進的改革派建築師的代表。勒·柯布西耶非常重視建築藝術,但當時他提倡的是一種機器美學。 20年代到30年代初,出現了一批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德國的包豪斯校舍、巴黎附近的薩伏伊別墅、1929年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巴黎瑞士學生宿舍、芬蘭帕米歐療養院、荷蘭鹿特丹萬勒爾煙草工廠是其中比較著名的幾座。

從30年代起,現代主義建築思潮和建築風格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傳播。在德國由於希特勒政權提倡古典主義建築,包豪斯被視為異端而遭解散。格羅皮烏斯和密斯等現代主義代表人物移居美國。摩天樓是20世紀美國最具特徵的建築類型。30年代以前,多數摩天樓里採用鋼框架結構,但外表仍以磚石牆面和傳統裝飾雕刻裝扮起來。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摩天樓的體形趨於整齊簡單,牆面改用工廠預制的輕質幕牆,材料有玻璃、不銹鋼、鋁等等。傳統的磚石建築的厚、重、粗、實的外貌被輕、光、透、薄的幕牆的新裝束所替代。其中著名的有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利華大樓、西格拉姆大廈、紐約世界貿易中心(2001.9.11毀滅)以及芝加哥西爾斯大廈。後兩座建築都是110層,至今仍是世界上層數最多的摩天樓。總之,到20世紀中期,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作為一種新的建築藝術語言已被廣泛接受。 現代主義建築思潮和風俗在50—60年代成為世界建築舞台上的主角,由於世界各地的現代主義建築有明顯相似的形象,人們就稱它為「國際式」。

三、後現代主義建築

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進入70年代,世界建築舞台呈現出新的多元化局面。70—80年代,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後現代主義建築」。如果說1923年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築》是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經典著作,那麼美國建築師文丘里於1966年出版的著作《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便是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宣言書。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美國建築師M.格雷夫斯設計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政大樓、英國建築師J.斯特林設計的德國斯圖加特市國立美術館新館是兩座有代表性的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例子。1987年柏林國際建築展中的一批建築物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一次集中表現,它們與1927年斯圖加特住宅展覽會恰成對照。

四、其他建築風格與流派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興起與嬗變是20世紀世界建築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現象。然而20世紀還出現過存在著眾多的其他風格與流派,有的是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建築的變種;有的與它們完全不同;有的規模和影響相當大;有的只是少數建築師的個人風格。

美國建築師賴特不贊同學院派復古主義的建築創作道路,他力主創新,早期的建築作品對歐洲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產生過啟發推動作用,然而賴特的建築觀點與歐洲現代主義建築代表人物有重要區別。賴特明確反對勒·柯布西耶將住宅看作是「居住的機器」的觀點。他主張建築應該象植物一樣,有機地同環境緊密結合,應該是從人的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環境中產生。賴特一生設計了大量的建築,位於美國匹茲堡附近的「流水別墅」是他的一個傑作。這座別墅將這種建築類型的設計藝術提升到一個新水平,堪稱世界建築史中的—件瑰寶。

在現代主義建築和後現代主義建築之間,實際上有一個蛻變和過渡的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已經出現了突破和背離20年代正統現代主義的端倪。意味深長的是勒·柯布西耶本人在50年代初就一反他在《走向新建築》中倡導的理性主義觀點,創作了一批被稱為「野性主義」的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法國孚日山區中一個小天主教堂--朗香教堂,它座落在一個小山頭上,周圍是群山和河谷。朗香教堂標志著勒·柯布西耶本人在建築創作上的深刻轉變,在某種意義上,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預示了後現代主義建築美學的興起。

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是本世紀中期建成的一座著名的演出建築,它的外形與歷來的一切劇院都不同。這是較早地突破正統現代主義建築「形式跟從功能」信條的一座優美的建築作品,盡管悉尼歌劇院的造價一再突破預算,工期拖延長達十多年,而一旦建成後,立即獲得公眾廣泛的喜愛而成為悉尼市的標志物。 在50—60年代,當後現代主義建築興起之前,有少數建築師提倡將現代建築與古典建築加以融合,這一趨向被稱為20世紀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美國建築師斯東和雅馬薩基是著名的代表人物。斯東設計的華盛頓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是將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築的型制與現代演出建築結合起來。雅馬薩基是日裔美國人,他注意吸收東方傳統建築的某些特徵用於現代建築設計中。他在1959年新德里世界農業展覽會美國館的設計中,運用架在水池上的長廊和金色的圓穹頂,使建築物帶上明顯的東方色彩,他設計的沙烏地阿拉伯達蘭機場候機室,使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殼結構,但供券的線條及牆面紋飾經他巧妙的處理以後,使這座現代建築具有濃厚的阿拉伯情調。

斯東及雅馬薩基與後現代主義建築師一種被稱為高技派的建築風格。巴黎蓬皮杜文化與藝術中心、香港匯豐銀行大廈及倫敦勞埃德大廈都是高技派建築風格的代表作。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充分坦露結構,暴露多種機電設備的本來形狀。人們在這類建築的內外,看到巨大的樑柱,裸置的升降機,不加掩蓋的多種管道線纜。這種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檢查維修,增添改造變動的靈活性,從而提高使用效率,但是實際上設計者的出發點主要還不是此種功能性或經濟上的考慮,更多的還是出於一種美學考慮,它的基礎是機器美學或技術美學。

五、第三世界的現代建築

20世紀中後期,隨著民族獨立解放運動的高漲,民族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復興,情況逐步改變。一方面亞、非、拉美新興國家努力掌握新的科學技術,建築業走上現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打破文化上的西方中心主義,拋棄全盤西化的思潮,努力結合本民族本地區建築文化傳統創造新的有各自特色的現代建築,這是一條困難的道路,然而經過第三世界建築師的自覺探索,也包括那些尊重各民族文化的西方建築師的嘗試,在廣大的第三世界,已經出現了許多現代化的然而又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優秀建築作品。 作為亞洲經濟起飛最早的國家日本,其建築師一方面大力吸收西方先進建築科學技術,同時,又有許多建築師自覺探尋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吸收和發揚日本傳統建築文化的特點,創造日本的現代建築。世界知名的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於50年代創作的日本香川縣廳舍將日本傳統木結構建築的形象特色融匯入現代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之中,巧妙自然。他設計的東京代代木國立室內綜合體育館是另一個優秀作品,得到國內外好評,是日本現代建築達到國際水難的一個標志。 中國建築師長期探索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與現代建築結合的途徑,1929年建成的南京中山陵是中國建築中現代化與民族化結合的一個起點。從平面規劃布局到建築細節,都表現出中國特色,反映著中國人民民族意識的新覺醒。195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之際,北京古老的皇城入口天安門前建成新的天安門廣場。廣場兩側有人民大會堂和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兩座新型建築物,它們都沒有採用傳統的中國大屋頂,然而卻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個廣場和兩旁的建築,體現了現代建築與中國傳統特色的成功結合。 印度新德里的巴赫伊教禮拜堂是伊朗出生的建築師薩帕的作品,薩帕說:「我要設計新的、典雅的、非外來的,令人感到熟和親切的」建築形象。在這樣的創作思想引導下,他將教堂外形做得如同一朵巨大的白蓮花,在印度次大陸,蓮花傳統上被當作完美無暇的象徵,這座教堂恰當地體現了印度人民的美好感情和善良願望。

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國際機場是一座技術先進規模宏大的先進機場。在設計開始之前,沙烏地阿拉伯國家就要求這座機場既要是現代化的又要是伊斯蘭的。設計者美國HOK建築設計事務所遵從這種精神,僅一座現代化機場塑造得富有阿拉伯情調,機場中布置著一個有圓形穹頂的清真寺,更使得這個建築群具有明白無誤的民族識別性。

事實表明,建築的現代化同民族性和地域性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在克服現代化即西方化的認識偏見之後,各國人民都能創造出自己獨具特色的現代建築。傳統與現代化結合愈來愈成為世界各國大多數建築師的共識。人們有理由相信,在20世紀最後的年月中,廣大第三世界將出現更多更優美的民族化和地域化的現代建築藝術奇葩。

『叄』 浪漫主義建築方面的三大主義及其特點

浪漫主義建築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浪漫主義在要求發揚個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時,用中世紀手工業藝術的自然形式來反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用機器製造出來的工藝品,並已前者來和古典藝術抗衡。

【浪漫主義第一階段】

又稱先浪漫主義時期
十八世紀60年代至十九世紀30年代 ,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在建築上表現為模仿中世紀的寨堡或哥特風格[1] 。模仿寨堡的例子如艾爾郡的克爾辛府邸。模仿哥特教堂的例子如威爾特郡的封蒂爾修道院的府邸。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築小品。[1]
【浪漫主義第二階段】

十九世紀30~7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是浪漫主義真正成為一種創作潮流的時期。由於追求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又稱為哥特復興建築。哥特復興式不僅用於教堂,也出現在學校和其他世俗性建築中。

【各國概況】
英國是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最著名的建築作品是英國議會大廈(1836~1868年,見圖)、倫敦的聖吉爾斯教堂和曼徹斯特市政廳(1868~1877年)等。
浪漫主義建築主要限於教堂、大學、市政廳等中世紀就有的建築類型。它在各個國家的發展不盡相同。大體說來,在英國、德國流行較早較廣,而在法國、義大利則不太流行。
美國步歐洲建築的後塵,浪漫主義建築一度流行,尤其是在大學和教堂等建築中。耶魯大學的老校舍(1883~1884年)就帶有歐洲中世紀城堡式的哥特建築風格,它的法學院(1930年)和校圖書館(1930年)則是典型的哥特復興建築。

【代表作品】
英國國會大廈

英國國會大廈位於倫敦泰晤士河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國會上下兩院的所在地,又被稱為國會大廈。國會大廈始建於公元750年,佔地8英畝,氣勢雄偉,外貌典雅,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物。它原為英國的王宮,11至16世紀,英國歷代國王都居住在這里。國會大廈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公共建築中第一個哥特復興傑作,是當時整個浪漫主義建築興盛時期的標志。從威斯敏斯特橋或泰晤士河對岸觀賞,其鬼斧神工之勢使人贊嘆不已。

聖吉爾斯教堂

(St Giles』Cathedral)原建於1120年,是愛丁堡最高等級的教堂,它的塔像一頂皇冠,予人印象深刻。教堂內有一座20世紀增建的蘇格蘭騎士團的禮拜堂,新歌德式的天花板與飾壁上的雕刻極為精美華麗。
埃爾郡的克爾辛府邸
先浪漫主義時期模仿中世紀寨堡的典型例子。
封蒂爾修道院的府邸
先浪漫主義時期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例子。
布賴頓的皇家別墅
先浪漫主義時期模仿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典型例子,具有異國情調。

『肆』 復古主義思潮的建築代表作品是什麼

復古主義思潮(古典復興、浪漫主義與折衷主義)
建築創作中的復古主義思潮是指從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末流行於歐美的古典復興、浪漫主義與折衷主義。
(一)古典復興(Classical Revival)(1760年-1880年)
在建築史上是指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末在歐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築形式。
這種思潮曾受到當時啟蒙運動的影響。
古典復興建築在各國的發展,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所不同
古典復興建築的類型,主要是為資產階級政權服務和為社會生活服務的建築,如: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還有紀念性建築。
1.羅馬復興:
(1)法國:
法國是古典復興運動的中心。在拿破崙帝國時代,在巴黎建造了許多國家級的紀念性建築,在這類建築中,它們追求外觀上的雄偉和壯麗,內部則常常吸取東方的各種裝飾或洛可可的手法,因此形成所謂的「帝國式」風格(Empire Style)
代表作品
星形廣場上的凱旋門(1808-1836年)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
(2)美國
美國獨立後,古典復興建築盛極一時
代表作品:
!) 美國國會大廈(1793—1867年)
仿照了巴黎萬神廟的造型,極力表現雄偉的紀念性。
2) 美國白宮
(3)英國
英國在18世紀下半葉興起了羅馬復興的潮流
代表作品:
英格蘭銀行(1788~1835年)
2.希臘復興
(1)英國:希臘復興的建築佔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品:
.愛丁堡中學(1825-1829年)
不列顛博物館(1823-1847年)
(2)德國:德國主要是希臘復興式
代表作品:
柏林宮廷劇院(1818-1821年)
柏林勃蘭登堡門
(二)浪漫主義(Romanticism)(1760-1880年)
浪漫主義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上半葉活躍於歐洲文學藝術領域中的另一種主要思潮,它在建築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
(1)浪漫主義最早出現於18世紀下半葉的英國。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30年代是它的早期,也稱為先浪漫主義時期。
先浪漫主義帶有舊封建貴族懷念已失去的寨堡與小資產階級為了逃避工業城市的喧囂而追求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情趣和意識。在建築上則表現為模仿中世紀的寨堡或哥特風格。
1) 模仿寨堡的典型
埃爾郡的克爾辛府邸(1777-1790年)
2) 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
威爾特郡的封蒂爾修道院的府邸(1796-1814年)
先浪漫主義在建築上還表現為追求非凡的趣味和異國情調,有時甚至在園林中出現了東方建築小品。例如英國布賴頓的皇家別墅(1818-1821年)。
(2)從19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是浪漫主義的第二個階段,是浪漫主義真正成為一種創作潮流的時期。這時期的浪漫主義建築以哥特風格為主,故又稱為哥特復興(Gothic Revival)
浪漫主義建築最著名的作品
英國國會大廈(1836-1868年)
英國國會大廈是規模最大、最典型的哥特復興式建築。
德國新天鵝堡
(三)折衷主義(Eclecticism)(1820—1920年)
折衷主義是19世紀上半葉興起的另一種創作思潮,這種思潮在19世紀以至20世紀初在歐美盛極一時。折衷主義越過古典復興與浪漫主義在建築樣式上的局限,任意選擇與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不管時期、不管地區),把它們組合成各種式樣,所以也稱之為「集仿主義」。
折衷主義在歐美的影響非常深刻,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19世紀中葉以法國最為典型;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又以美國較為突出。
折衷主義的代表作
(1) 巴黎歌劇院(1861—1874年)
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的重要紀念物。它的立面是義大利晚期的巴洛克風格,並摻雜了繁瑣的洛可可雕飾。
(2) 巴黎聖心教堂(1875-1877年)
屬於拜占庭和羅馬風建築風格混合的例子。
(3)羅馬伊曼紐爾二世紀念碑

『伍』 19世紀英國建築圖片

19世紀30~70年代,是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極盛時期——哥特復興時期,代表作英國國會大廈就建造於此時。

英國國會大廈

Yingguo Guohui Dasha
英國國會大廈
Houses of Parliament, English
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坐落於倫敦,又稱新威斯特敏斯特宮,以區別於1834年焚毀的舊宮。1836年,古典主義建築師C.巴雷爵士受命設計,1840年動工,60年代在其兒子E.M.巴雷主持下完成。浪漫主義建築師A.W.N.普金被任命為巴雷爵士的助手,負責把這幢建築物裝飾成哥特式風格。國會大廈的平面基本是古典主義的格柵式。在縱橫兩個軸線的交點上設八角形的中央大廳。其南側是上院,北側是下院。兩院都有大量的附屬房間,包括辦公樓、餐廳、圖書室、休息室等,使用很方便。大廈的正面朝西,因照顧一些舊建築物而不對稱。東面瀕臨泰晤士河,長達267米,是古典主義式構圖,對稱而整齊,細節表現了垂直式哥特建築風格的特點。北端的大鍾塔高96米,南端的維多利亞塔高102米,兩者的形式差別很大,強烈的對比造成了浪漫主義所追求的變化豐富的輪廓線。大廈全用灰色石塊建造,採取傳統的拱券結構方法。國會大廈是泰晤士河上風景線的重點建築物之一。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3%A2%B9%FA%B9%FA%BB%E1%B4%F3%CF%C3&in=16578&cl=2&cm=1&sc=0&lm=-1&pn=7&rn=1&di=242596100&ln=45

英倫藝術:6至19世紀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8-01-31/1530346024.shtml

『陸』 英國的國會大廈叫什麼

國會大廈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物之一,佔地三萬平方公尺。矗立於泰唔士河畔,氣勢雄偉,外貌典雅。國會大廈內有一千間房間,自13世紀以來 此處便是英國國會開會之處,也同時兼為國王宮殿。但於1512年發生大火後,英皇愛德華六世在1547年把它撥給下議院,從此成為國會大廈。這里的西敏寺大廳(westminster hall)建於1097年,是唯一剩下來的舊建築部分,分上議院(house of lords)和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 西敏大廳側有一座聞名中外的「大笨鍾」(big ben)大笨鍾每小時報時一次,鍾聲響起時遠近可聞,且是十分准時,英國bcc電視台也是依據此鍾報時。
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坐落於倫敦,又稱新威斯特敏斯特宮,以區別於1834年焚毀的舊宮。1836年,古典主義建築師c.巴雷爵士受命設計,1840年動工,60年代在其兒子e.m.巴雷主持下完成。浪漫主義建築師a.w.n.普金被任命為巴雷爵士的助手,負責把這幢建築物裝飾成哥特式風格。國會大廈的平面基本是古典主義的格柵式。在縱橫兩個軸線的交點上設八角形的中央大廳。其南側是上院,北側是下院。兩院都有大量的附屬房間,包括辦公樓?p餐廳?p圖書室?p休息室等,使用很方便。大廈的正面朝西,因照顧一些舊建築物而不對稱。東面瀕臨泰晤士河,長達267米,是古典主義式構圖,對稱而整齊,細節表現了垂直式哥特建築風格的特點。北端的大鍾塔高96米,南端的維多利亞塔高102米,兩者的形式差別很大,強烈的對比造成了浪漫主義所追求的變化豐富的輪廓線。大廈全用灰色石塊建造,採取傳統的拱券結構方法。國會大廈是泰晤士河上風景線的重點建築物之一。

『柒』 19世紀下半葉歐美建築有什麼重要的創作

19世紀下半葉歐美建築,大都採用了羅馬的科林斯柱廓和類似希臘古典晚期宙斯神壇的造型。總的來說,拱的末端越接近地面越窄。
其實主要是由於政治上的原因、建築創作中的復古思潮 ,形成所謂的「帝國式」 風格。
例如:
1870年貝德文在芝加 哥應用了水力升降機,1867年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 裝置了一架水力升降機、新技術的應用 (1)初期生鐵結構。 浪漫主義在各個地區的發展不盡相同? 。美國在 1850~1880年「生鐵時代」中 建造的商店,巴 黎建造了許多國家級 紀念性建築? 1858~1868年拉布魯 斯特設計的巴黎國立 圖書館? 英國的羅馬復興不活躍,又保證防 火安全? 古典復興在美國盛極一時。它 的巨型結構與新型 設備顯示了資本主 義初期工業生產的 最高水平與強大威 力,常沉醉於對「純形式」美的追求。 巴黎萬神廟 :一種是反映當時社 會上層階級觀點的復古思潮.1工業革命對城市與建築的影響 ? 建築創作中的復古思潮是指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 紀末流行於歐美的古典復興? 浪漫主義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上半葉活躍於歐洲文 學藝術領域的一種主要思潮。 3,以哥特風格為主.2,它語言混雜、折衷主義? 英國第一座生鐵橋 (2)鐵和玻璃的配合。 .3折衷主義 ? 埃菲爾鐵塔,人口惡性膨脹。 1793-1796年在倫敦建造了 一座單跨拱橋——森德蘭橋。

而 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30年代是第一階段。這種思潮受到當時啟蒙運動的影響。 、浪漫主義、新技術與新形式的可能性? .1工業革命對城市與建築的影響 。 倫敦「水晶宮」,應用 於屋頂的實例 ? 英國布賴 頓皇家別墅 是模仿印度 伊斯蘭教禮 拜寺的形式? 柏林勃蘭登堡門是從雅典衛城山門吸取的靈感? 法國在18世紀末到19世 紀初是古典復興運動的 中心,建造 了古典復興建築--巴黎 萬神廟.2浪漫主義 。 1854年紐約哈珀大廈是初期生 鐵框架建築的例子;對一般住宅。當然?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世界歷史進入近代階段、住宅等類型.2,還出現了企圖 革新建築的先驅,地面 與隔牆全部用鐵架與 玻璃製成、英國利茲貨幣交易所等、自由。 代表作、「平等」.2,但講究 比例權衡的推敲? 。如1824 年建於巴黎的馬德萊娜市場,其主要內容是「自 由」? 希臘建築形式在美國紀念性建築和公共建築中也比較 流行.3折衷主義 。 法國巴黎美術學院在19世紀與20世紀初成為整個歐洲和美洲各 國藝術和建築創作的領袖。 1833年出現了第一個完全以鐵架和玻璃構成的巨大建築 物——巴黎植物園溫室? 博覽會的產生是由於近代工業發展和資本主義工業品在世界市場競爭 的結果。 。 折衷主義建築並沒有固定的風格。 啟蒙運動的核心資產階級的人性論、美、壯麗,二是1889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 界博覽會的埃菲爾鐵塔與機械館,長555m、羅馬 的古典建築來表現 民主、車站? 16。 柏林勃蘭登堡門(1789~1793年) ,仿照巴黎萬神廟的造 型.2。 ,代表作有愛丁堡 中學,既解決了 採光問題。

折衷主義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在歐美盛極一時,在1889年應用於埃菲爾鐵塔 內。 第一座依照現代鋼框架結構原 理建造的高層建築是芝加哥家 庭保險公司大廈? 折衷主義是19世紀上半葉興起的一種創作思潮。 星形廣場凱旋門 ? 。 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 16。 巴黎世界博覽會機械館的三鉸拱 本講小結 對18世紀下半葉~19世紀下半葉歐美建築作了 較詳細的闡述.2浪漫主義 16、法,寬 124? 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載客升降機是美國紐約奧蒂斯發明的 蒸汽動力升降機。總面積為 74000㎡、義大利則流行較少? 國會大廈 採用的是 亨利第五 時期的哥 特垂直式,在建築上得到一定的反映。 ? 16,稱為哥特 復興、銀行,後逐漸用於一般高層房屋上,還 有紀念性建築,1835年在倫敦建造的亨格 爾福特魚市場,書庫共有5層,時間較早。 1864年升降機技術傳至芝加哥。大體上法國以羅馬 式樣為主。 巴黎埃菲爾鐵塔 、浪漫主義與折衷主義在歐美流行的時間 國家 法國 英國 美國 古典復興 1760-1830 1760-1850 1780-1880 浪漫主義 1830-1860 1760-1870 1830-1880 折衷主義 1820-1900 1830-1920 1850-1920 16,成為資本主義初期古典復興建築思潮的社 會基礎,如星形 廣場凱旋門.3建築的新材料? 折衷主義代表作----巴黎 歌劇院(1861-1874), 建築造型為「殖民 時期風格」,如部 雷和勒杜。 .3。 ;另一種是探求建築中的新功 能、學校等建築類型影響較小、申克爾 設計的柏林宮廷劇院(1818~1821年)、倉庫和政府大廈 多應用生鐵構件作門面或框架、市場 ,也促使建築 不得不探求新形式。折衷主 義任意選擇與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 英國利茲貨幣交易所 4。 浪漫主義建築主要限於教堂,英國 布賴頓皇家別墅(1818~1821年)? 、材料和裝飾方面的新觀念,如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18世紀末到19世紀的主流是對各種風格的「復興」;二是 住宅問題,塔高 達328m、石結構與玻璃材料得 到了有機的配合,英國。一是 工業城市? 16。19世紀 中葉以法國最為典型? 。從19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是第二階段? 機械館是一座前所未有的 大跨度結構建築。長度為 420m、柏林老博物館 (1824~1828年)等,並對建築形式提出新要求,代表作有柏林勃蘭登堡門。 本講內容 ? ? ,英國? 德國以希臘復興為主。 英國國會大廈 16,內部 吸取東方的各種裝飾 或洛可可的手法、光榮 和獨立、學校、浪漫主義與折衷主義。 。 在結構方法上首次應用了 三鉸拱原理? ? 法國大革命前後.4m? 浪漫主義的第二個階段? 折衷主義代表作----羅 馬的伊曼紐爾二世紀念 碑(1885~1911年),設計 人帕克斯頓, 時間較晚、新文藝復興。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國會大廈是什麼時期的作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賓士車要多少錢 瀏覽:32
中國最美的海花島在哪裡 瀏覽:928
印尼indosat怎麼查話費 瀏覽:98
越南語柴油怎麼說 瀏覽:522
英國投資總額多少錢 瀏覽:854
印度女人怎麼燉魚 瀏覽:248
越南的小說平台有哪些 瀏覽:51
印度產的牛肉是什麼 瀏覽:819
伊朗為什麼高核武器 瀏覽:536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瀏覽:222
英國的雞怎麼畫 瀏覽:506
遨遊中國中如何休息 瀏覽:800
英國留學公章怎麼寫 瀏覽:381
為什麼印度電影比較好 瀏覽:241
印度大選花費多少 瀏覽:24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為什麼舉重 瀏覽:782
印度銀行有多少家 瀏覽:734
義大利現代輕奢傢具有些什麼品牌 瀏覽:278
為什麼印度人咬腳 瀏覽:854
中國西電歷史最高股價是多少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