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倫敦有什麼著名的景點呢
倫敦十大著名景點: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
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倫敦塔是英國文化遺產的代表、首都的標志性宮殿和要塞,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在近千年的時光里,它曾扮演過城堡、王宮、寶庫、火葯庫、皇家鑄幣廠、監獄和動物園等角色,歷史相當豐富。
乘坐大廈電梯以每秒6米的速度登上第68層,猶如站上了城市之巔,倫敦塔、倫敦城、大本鍾和國會大廈等各個城市地標性建築全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陽光明媚的時候,站在觀景台上俯瞰倫敦方圓六十多公里的風景不成問題;夕陽西下,落日余暉映襯下的城市景色更是迷人;而華燈璀璨之時,星星點點的燈光則賦予了城市另一番唯美景象。
『貳』 倫敦有哪些標志性建築物 圖片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物有伊麗莎白塔、倫敦眼、倫敦塔、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等
伊麗莎白塔
伊麗莎白塔(Elizabeth Tower),舊稱大本鍾(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倫敦的標志性建築。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Clock Tower)的大報時鍾,2012年6月,英國宣布把倫敦著名地標「大本鍾」的鍾樓改名為「伊麗莎白塔」。
伊麗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鍾樓,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築之一。鍾樓高95米,鍾直徑7米,重13.5噸。每15分鍾響一次,敲響威斯敏斯特鍾聲。自從興建地鐵Jubilee線之後,大本鍾受到影響,測量顯示大本鍾朝西北方向傾斜約半米。
伊麗莎白塔於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國最大的鍾。塔有320英尺高(約合97.5米),分針有14英尺長(約合4.27米),大本鍾用人工發條,國會開會期間,鍾面會發出光芒,每隔一小時報時一次。每年的夏季與冬季時間轉換時會把鍾停止,進行零件的修補、交換、鍾的調音等。
(2)英國倫敦有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擴展閱讀: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大倫敦都會區人口約828萬(2016年),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2016年,倫敦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
『叄』 英國倫敦著名景點有哪些
倫敦的景點有很多,其中較為著名景點有:
1、大本鍾。大本鍾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倫敦著名的古鍾。建於1859年。安裝在西敏寺橋北議會大廈東側高97、5米的鍾樓上,鍾樓四面的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是倫敦的傳統地標。
2、白金漢宮。白金漢宮是英國的皇家宮殿和國王辦公的地方。 白金漢宮位於倫敦威斯敏斯特自治區,是倫敦的一處重要旅遊景點。
3、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4、溫莎古堡。溫莎城堡位於英國伯克郡的溫莎,是世界城堡中最大的一個。溫莎城堡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威廉一世時期,城堡的面積大約有4萬5千平方公尺。
『肆』 英國倫敦的有名建築物有哪些,美食有哪些
倫敦議會大廈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的政治中心。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泰晤士河畔,是19世紀中期英國最主要的哥特式建築。大廈建立在泰晤士河畔一個近於梯形的地段上,面向泰晤士河。各個部分之間分段相連,形成許多內院,大廈內的主要廳堂都在建築物的中間。整個建築物中西南角的維多利亞塔最高,高達103米,此外,97米高的鍾樓也很引人注目,上有著名的「大笨鍾」。國會大廈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築物之一,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佔地三萬平方公尺。矗立於泰唔士河畔,氣勢雄偉,外貌典雅。西敏大廳側有一座聞名中外的「大笨鍾」大笨鍾每小時報時一次,鍾聲響起時遠近可聞,且是十分准時,英國bcc電視台也是依據此鍾報時。
倫敦眼由英國航空公司投資建造的世界最大的摩天輪,高135 米,一周安置60個座艙,每個座艙可容25人,半小時轉一圈,可俯瞰倫敦55個以上的著名景點。它每年接待數百萬遊客,有人批評它是「瘋狂的城市創舉」,也有人稱贊它是「世界最誘人的景點」。
倫敦塔橋的
設計頗為合理,在世界橋梁建築業中有口皆碑。兩岸兩座用花崗石和鋼鐵建成的高塔,高約60米,分上下兩層。上層支撐著兩岸的塔,下層橋面可讓行人通過,也
可供車輛穿行。如果巨輪鳴笛而來,下層橋面能夠自動往兩邊翹起,此時行人可改道從上層通過。橋內設有商店、酒吧,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橋中購物、聊天或憑欄眺望兩岸風光。
白金漢宮是英國的王宮。建造在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位於倫敦詹姆士公園的西邊。宮內有六百多個廳室。宮外建有寬闊的廣場及御花園。白金漢宮是英國國家慶典和王室
歡迎禮舉行場地之一,也是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歷史上每逢英國歡慶或是危機時刻,這里也是不列顛人民一處重要的集會場所。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
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西敏寺從1066 年以來是英國國王舉行加冕禮和王室成員結婚的場所,歷代國王死後也大多葬在這里。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來,許多名人,如生物學家達爾文、物理學家牛頓等在寺內也佔有一席之地,因此英國人把西敏寺稱作「榮譽的寶塔尖」和「歷史博物館」。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坐落於英國倫敦,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紐蓋特街與紐錢吉街交角處,巴洛克風格建築的代表,以其壯觀的圓形屋頂而聞名,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它模仿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是英國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
超級美食
來到倫敦一定要嘗嘗頂級名廚Gordon
Ramsay的廚藝,到其豪華的徹爾西餐廳(Chelsea)(米芝蓮三星級)及奇里列治餐廳(Claridge's)(一星級),一嘗頂級佳餚的味道。
除了頂級餐廳外,各式珍饈在倫敦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無論精心炮製的三明治、傳統的炸魚薯條式式具備,讓遊客可以盡情大快朵頤。
英國傳統美食
若要感受英國風味,便必須要一試酒吧的傳統下午餐,不論是烤肉(Sunday Roast)還是熱騰騰的肉批(Steak-and-kidney
pudding),一樣用料新鮮,分量十足,充滿地道風味。在鄉間酒吧一邊感受田園風味,喝著本地釀造的濃啤酒,一邊享受蘭開夏郡燉肉窩(Lancashire Ho
Pot)、威爾士乾酪(Welsh Rarebit)、羊雜碎布丁(Haggis)及胡蘿卜(Neeps),令人無法抗拒。
遊客可以到連鎖式經營的JD Wetherspoons享用食物加飲品的優惠套餐;或Les Routiers的連鎖酒吧餐廳,在舒適的環境夏以經濟的價格享受親切的服務喝極具水準的飲品食物。近年在酒店、B&B及街頭茶座大量流行的早餐分量十足,食物包括:炒蛋、香腸、腌肉、烘麵包、蘑菇和番茄等等。胃口一般的遊客不需要再另進午餐。
吃罷午餐,遊客可到麗茲飯店品嘗傳統英式下午茶,然後的到大本鍾及倫敦塔游覽。擁有著悠久歷史,不斷冒出新鮮玩意,恰恰是倫敦最美麗動人之處,好像是一個時刻都迸發出新創意的老朋友。
生活之味
據最近一個調查指出,出乎意料之外,最受英國人歡迎的食物竟然是印式香草咖喱雞。印式食物對英國本土的菜式有著頗大的影響,例如印度菜湯
(mulligatawny)及印度香草等。全國有上千間印度餐館,供應經濟實惠的印式食物,且非常適合素食人士。在倫敦的Brick
Lane有更多間印度餐廳,供給遊客更多的選擇。
對喜歡東方食物的遊客來說,英國也提供不少選擇,中國餐館及外賣店數不勝數,而近年泰國、越南、韓國及印尼餐廳的數目也如雨後春筍,為食客提供既便宜又特別的菜式。食客不妨一試最近流行的日本麵店,比一般證實日本餐廳便宜得多。
在倫敦,全世界每一種菜系都可以嘗到,去年倫敦也曾經流行是墨西哥菜,充滿異國風味的Momo和摩爾式Pasha至今令人垂涎欲滴。
家庭食譜
若與小朋友同行,便一定尋找適合小孩子的食物,最簡單的選擇莫過於薄餅,不妨試試Pizza Express和Ask。
『伍』 倫敦最著名的是什麼
大本鍾
作為倫敦市的標志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鍾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鍾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鍾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鍾曾兩度裂開而重籌。現在大本鍾的鍾聲仍然清晰、動聽。
位於 Westminster Bridge的南面橋頭,與 Houses of Parliament 相連,是倫敦的傳統地標,坐地鐵可以在 Westminster 站下車。
議會大廈
現在通稱的國會大廈,其實真正名稱應該是西敏宮(Westminster Palace),但西敏宮在1834年的大火幾乎全毀,只殘留一座僅剩屋瓦的西敏廳(Westminster Hall),其後耗費了12年的時間才重建成今貌。國會大廈是一座哥德式的華麗建築。呈長方形,古典式的拱門,裝飾精美的列柱與高聳挺立的尖塔,氣派雄偉。建築物整體為有無數尖塔的哥德式建築,由貝里爵士(Sir Charles Barry)設計。
每次國會開會時,其南面的維多利亞塔塔頂就會掛滿國旗,一片片旗子飄揚,看起來非常壯觀。
其實從十三世紀以來,這里就是英國國會開會的地方,而且也同時是國王的宮殿,想參觀的旅客可由維多利亞塔入內參觀。名為大鵬鍾的鍾塔,就是為了紀念工程負責人霍爵士(Benjamin Hall),所指的鍾並非外觀可見的那4座時鍾,而是放置內部且重達13.5噸重的大鍾。其鍾塔每隔15分鍾響一次,其深沉的聲音直嵌人心。入夜後,在明亮燈火的襯托下,鍾塔彷如浮在半空中一般,從對岸眺望,氣勢尤其雄偉。除了大鵬鍾外,其實另外還有一座塔比大鵬鍾(98公尺)還要高,那就是醒目的維多利亞塔。
佔地3萬平方公尺的國會大廈全長300公尺,它的房間數目超過1000間、有100座階梯和11個中庭、走廊長度共計3公里。本來遊客是可以入內做局部參觀的,不過自從發生恐怖炸彈事件以來,現在已經禁止以觀光名義進入國會大廈;但是在國會開會期間,可以用旁聽議會的名義進入,只是必須等到有空位才行,在旺季時相當費時,而且隨身行李要接受極其嚴格的檢查。
西敏寺
"Westminster"是西邊大寺院之意,因位於城區以西得名。早在公元8世紀時即有教堂,但規模很小,一直到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才將之改造雄偉的建築,但就在西敏寺完工沒幾天,愛德華即撒手人寰,而且沒有留下任何子嗣,使得覬覦王位的親王間紛爭不息,最後被來自法國的日耳曼人威廉,以征服者姿態坐上英格蘭的王位。1066年,皇室在此舉行第一場富麗堂皇的加冕典禮後,歷代國王的加晚、喪葬以及其它歷史性的慶典,都在此地舉行。共有40位王儲在此登基。
愛德華建造的西敏寺為諾曼式建築,至13世紀亨利三世才將之改為今天的哥德式,這座古老的教堂,全系石造,教堂內有拱門圓頂,100多呎高構造復雜的穹頂,由穹頂掛下來的華麗大吊燈,和地上紅毯益顯庄嚴華麗;內部飾有許多彩繪玻璃。寺內除了有許多禮拜堂外,還安置無數名人墓碑,包括丘吉爾、張伯倫、史考特、莎士比亞、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也長眠於此在內的政治家、詩人、藝術家等知名人士,以及許許多多的無名戰士都在此安息;後來因場地有限,部分偉人的墳墓被遷移至聖保羅大教堂。寺內一處鋪有紅絲絨、裝飾得金碧輝煌的祭壇,正是加冕禮與皇家婚禮舉行的地方。祭壇後一座3層樓高的墳墓,即愛德華之墓。
白金漢宮
建於1703年的白金漢宮,是從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迄今,前身為白金漢屋(Buckingham House)它一直是英國王室的府邸,集合辦公與居家功能。是一四層樓的正方形大建築物,宮內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六百餘間廳室,此外佔地遼闊的御花園,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而在宮前廣場有券利女神金像站在高 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閃閃,就好像要從天而降似的。
白金漢宮的皇家衛隊每年4-9 月時上午11:30至12:00都會舉行的換崗儀式,其它月份每兩天11:30舉行一次,在軍樂和口令聲中,作各種列隊表演,並舉槍互致敬禮,一派王室氣象,常常吸引路人和遊客圍觀。
如果您想知道英國女王是不是正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中?其實很簡單,您只要抬頭看看皇宮正門上方,如果懸掛著皇室旗幟,則表示女王正在裡面,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代表女王外出。在每年的8、9月間都佰對外開放,一般民眾就可趁此時進入皇宮。
白金漢宮開放參觀的部份為王座室、音樂廳和國家餐廳等,經常一票難求,最好先用電話申請預約。位在宮殿南側的女王美術館和皇家馬廄也開放供人參觀。
唐寧街10號
唐寧街10號是英國首相官邸。門口除了有一名警察站崗外,看不出來這里與其它街巷民居的差別,但它卻是世界出鏡率最高的門口。
英格蘭銀行
英格蘭銀行是倫敦城區最重要的機構和建築物之一。自1694年英國銀行法產生,英格蘭銀行開始運作,之後逐步轉換職能,1964年至今作為英國的中央銀行,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金融機構。遊客在英格蘭銀行的博物館中可以領略其發展過程,不枉「金融中心」一行。
勞埃德大廈
著名保險公司勞埃德公司採用了世界級建築大師里查德·羅傑斯(曾設計香港匯豐銀行、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的設計方案。這的獨特風格使勞埃德大廈成為倫敦城區甚至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建築,每年來這里參觀的人超過20萬。
倫敦塔
在1078年時,為了防範羅馬軍隊的入侵才有了這座塔的興建,不過真正的目的卻是為了向城區的權貴施加壓力。位於泰晤士河北岸的山嶽上的中世紀風格高塔,這里曾經是皇宮,不過後來卻以幽禁和處決王室和政治犯聞名。
所以在英國中世紀的歷史上,有不少政治沖突的失敗者和失寵的重臣、後妃都囚禁於此,這里有許多的故事,悲慘的愛德華五世和弟弟理查德德德、引人熱淚的葛雷夫人...至今隱約仍可感受到塔的血腥氣氛,這座塔又被稱為「血腥之塔」。在塔之內城牆有一間王室珍寶陳列室,這里展示了歷代國王登基所用的王冠、拐杖,而最有名的就是伊麗莎白太後加冕時戴的皇冠還有重達530克拉鑽石的「非洲之星」巨大鑽石的令牌,最為華麗耀眼,引人注目。
另外還有部分值得一看的,例如鍾塔、叛徒門、綠塔、博尚塔...等。值得一提的博尚塔,塔內牆上有刻字和落款,這乃是囚犯們在臨死前的心境告白,字跡有端正有潦草,很多可以反應當時的心情。
塔橋
與倫敦塔採用一致的哥特式風格,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橋內的電力設計可使橋面打開,使過往的大船順利過。現在倫敦橋成為泰晤士河上絢麗的一景,塔橋本身也成為欣賞泰晤士河風光的好去處。
倫敦城區
倫敦城區是現代倫敦地發祥地,在這塊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千家金融機構,是世界上最大的貨幣、保險和黃金市場,第二大的證券和外匯市場。這里是歐洲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家的一方樂土。
大英博物館
以收藏古羅馬遺跡、古希臘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而聞名於世的大英博物館是一座人類文化遺產的寶庫,是世界是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顯赫一時的日不落帝國從世界各地斥奪來的寶物,現在匯集此處向世人展示。除了欣賞展品外,遊客還可以領略英國人在博物館設計方面的過人之處。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博物館以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人公爵命名,專門收藏美術品和工藝品,包括珠寶、傢具等等。它在倫敦諸多博物館中擁有重要的地位,是因為其藏品美侖美奐所致。特別推薦的是歐洲服飾發展史的展廳,成為現代倫敦文化中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特拉法加廣場
特拉法加廣場在國家美術館的南側,廣場中央為紀念英國海軍納爾遜將軍的石柱,下方有四隻威坐的雄獅塑像,柱基為青銅浮雕,反映了1805年英國海軍戰勝法國海軍的場面。特拉法廣場因為經常有大量鴿子駐足,所以又稱「鴿子廣場」。坐卧在廣場的獅子,華人覺得象狗,因而俗稱「大狗廣場」。
為了感謝二戰時倫敦接納流亡至此的挪威王室,盛產木材的挪威王國每年聖誕節會送一株高大美麗的聖誕樹放在鴿子廣場,使這里成為倫敦慶祝聖誕的主要場所。
海德公園
在泰晤士河東部的中心,海德公園西接肯辛頓公園(Kensington Park),東連綠色公園(Green Park),形成寸土寸金的倫敦城裡一片奢侈的綠地。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有一個大理石凱旋門,東南角有威靈頓拱門,但最有名的應算是這里的演講者之角。作為英國民主的歷史象徵,市民可在此演說任何有關國計民生的話題,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
倫敦蠟像館
蠟像館展示鄧小平在內的世界名人的蠟像,蠟像館的逼真程度甚至可讓遊客產生與名人相逢的幻覺,不可不去。
格林威治天文台
地處倫敦市東南郊,英國皇家天文台曾設於此。經過格林威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和時區計算和零點。格林威治風景優美,在天文台可觀倫敦市的全景。
聖詹姆斯公園
聖詹姆斯公園是倫敦最古老的公園,最早的英王亨利八世的鹿苑。公園湖心的「鴨島」還是鵜鶘的保護區。公園的視野中是白金漢宮的白廳,其風光別處無可比擬。
聖保羅大教堂
模仿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是屬古典主義建築,它有波特蘭石材砌最具特色的中央的圓形窺頂,其直徑達34公尺,圓屋頂上面有十字架頂,高達113公尺在右,整個建築顯得很對稱且雄偉。不過教堂曾於1666年時毀於大火,一直到1710年時才又修建完成。
其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81年黛安娜與查爾斯的婚禮大典,到現在仍然不減聖保羅大教堂對旅客的吸引力,因其整體建築設計優雅、完美,內部靜謐、安詳。
其實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由列恩(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聖保羅教堂另一個建築特色,是少數設計、建築分別僅由一人完成,而非歷經多位設計、建築師的教堂之一,目前教堂內還有一個列恩的墓碑,上書「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
聖保羅大教堂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它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教堂,一走進教堂,就會對那寬廣挑高的中殿贊嘆不已,在圓頂下的詩班席是教堂中最華麗庄嚴的地方,天花板上繪畫細膩精緻。另外,如果您要想嘗試聖保羅耳語廊(Whispering Gallery)的神奇,要另外付費從教堂一側爬上數百層階梯,對著耳語廊的通孔說話,神奇迴音效果會讓你的同伴在其它任一通孔都可以聽到回聲哦。再從耳語廊往上爬就可以抵達塔頂,是眺望倫敦市區的絕佳地點,不過這段樓梯較為險陡,體力不佳或有懼高症者不要輕易嘗試。教堂地下室有名人英雄紀念碑,以及禮品店和小餐廳。
London Eye
是世界最大的摩天輪, 英航為了紀念千禧年而建, 高 450 米
參考資料:http://www.londontouristboard.co.uk/fl/cn/see/
『陸』 倫敦有什麼名勝古跡
一、「大本鍾」
「大本鍾」坐落於泰晤士河畔議會大廈的北面,聳立著高高的鍾樓,鑲有大鍾,名為「大本」。每隔一小時,大鍾根據格林威治時間發出沉重而鏗鏘的響聲,在數英里之外也能聽到鍾聲的回盪。
1859年,大鍾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大鍾共重21噸,鑄造時耗資2.7萬英鎊。
「大本」鍾被視為倫敦的象徵,凡到倫敦觀光的人,無不想到鍾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
二、倫敦塔
倫敦塔始建於1078年。它在歷史上既作過王宮,也作過法院,後來又是一所監獄。倫敦塔佔地7.2公頃,周圍用巨石築成一道厚實的城牆。城牆上有許多炮台、箭樓,四周是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從1107年,諾曼征服倫敦後,倫敦塔成了國王行轅總署和兵營。從1140年到17世紀該塔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的主要住處。英國暴君詹姆斯一世在塔內被處死之後,倫敦塔就成了監禁犯人的牢獄和刑場。
倫敦塔現在已經成了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塔內有個珍寶館,觀眾可以看到英國歷代國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銀珠寶。倫敦古堡中還有一些身體肥胖稱為「渡烏」 的大烏鴉,有專人飼養。倫敦塔有千年的歷史,堪稱倫敦最悠久的古跡,遊客每年達200萬人。在出入口處遊人可以看到兩名身著古老的都鐸王朝制服的禁衛,這些 「古老衛士」們,成了遊客欣賞和攝影的對象。
三、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敦中心,鬧區的格雷·拉塞爾大街北側。它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立,氣魄雄偉、十分壯觀。這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建於1753年,6年後正式開放,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
埃及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室之一。陳列數量達7萬多件。在希臘、羅馬館有公元5世紀雅典女神的祀廟和古羅馬歷代皇帝的半身雕像。在西亞藝術館,陳列有歷名悠久的波斯文物和3700多年前巴比倫時代國王漢穆拉比賜於貴族的兩塊地界碑。最引人注目的是東方藝術館,這里除中亞、南亞和日本的文物外,大部分是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品,為數達2萬多件。
大英博物館的藏書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有大量的英國和世界的經典文獻、書籍、手稿、檔案,不少是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還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許多種文字的書籍。僅中國書刊就有6萬多種。
歷史上許多學者、名流、政治活動家都曾在大英圖書館博覽群書,進行研究和寫作。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移居倫敦後,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終於完成了不朽的巨著《資本論》。
四、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紀號稱「篤信者」的英王愛德華建立的。教堂的主要特點是大門處有一對塔樓。教堂自建以來,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或女王加冕禮典和王室成員結婚的場所。英國歷代國王死後,大部分葬在這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許多名人死後,在教堂也佔有一席之地。英國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難得的「歷史博物館」。
『柒』 英國倫敦這個城市有什麼特點及風土人情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倫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小,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空氣濕潤,多雨霧,秋冬尤甚。
倫敦夏季的氣溫在18°C左右,有時也會達到30°C或更高。在春季和秋季,氣溫則維持在15°C左右。而在冬季,氣溫波動在6°C左右。在倫敦冬季有罕見結冰的情況。
大倫敦都會區是歐洲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倫敦市人口約765萬(2016年),人口密度為4761人/平方千米。大倫敦都會區人口則為828萬(2016年)。
倫敦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行握手禮。倫敦人很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在倫敦,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
倫敦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復活節和感恩節等,還有皇室宣布日BANK HOLIDAY和女王生日等特色節日。
據2016年人口普查,倫敦是英國民族多樣性最高的城市,大約有71%為白人,10%是印度、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後裔,5%為非洲黑人後裔,5%為加勒比海黑人後裔,3%混血人種,還有大約1%為華人。58.2%的人口信奉基督教,15.8%的人口則無宗教信仰。大約有21.8%的倫敦居民出生在歐盟以外地區。
倫敦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英國王室、政府、議會以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的活動場所,故又稱為議會大廳。議會廣場南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後一直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
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
白廳是英國政府機關所在地,首相辦公室、樞密院、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等主要政府機構都設在該地。白廳的核心是設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它是英國歷代首相的官邸。
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合作社聯盟、國際筆會、國際婦女同盟、社會黨國際、大赦國際等。
『捌』 倫敦有哪些名勝
Heracles
[學長]
英國倫敦著名景點 :
【大本鍾】 作為倫敦市的標志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鍾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鍾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鍾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鍾曾兩度裂開而重籌。現在大本鍾的鍾聲仍然清晰、動聽。
【議會大廈】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議會大廈是英國的政治中心。它不僅外表雄偉壯觀、內部裝飾華麗,而且其建築結構和內部設計也能充分地體現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憲政體。據說英國國會開會時,國王應坐在上議院的國王寶座上,但首相和議員需從下議院進入自己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在旁聽席觀看議會進程。
【西敏寺】 西敏寺是英國皇家教院,是歐洲最美麗的教堂之一。西敏寺建成後即成為英國國王加冕典禮的場所。它是一座壯麗的哥特式教堂,它無論在世界建築史上,還是在英國過去九個世紀的悠長年代中,都佔了舉足輕重的位置。英國王室成員、政治家、宗教界名人以及著名詩人都有不少葬在此處。
【白金漢宮】 自19世紀以來,白金漢宮成為英國王室的活動場所。盡管整個王宮的多個房間多數是由王室工作人員居住的,這里仍是王室的象徵。白金漢宮前的廣場上有精美的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
白金漢宮廣場是倫敦觀光客最為集中的地方,每天中午11:15至12:10有衛士換崗儀式。盡管交換鑰匙現在已成為純粹的儀式,但士兵王家風范的動作和軍樂隊的表演總換來不停的閃光的快門聲。
【唐寧街10號】 唐寧街10號是英國首相官邸。門口除了有一名警察站崗外,看不出來這里與其他窒錈窬擁牟畋穡詞鞘瀾緋鼉德首罡叩拿趴凇?nbsp;
【英格蘭銀行】 英格蘭銀行是倫敦城區最重要的機構和建築物之一。自1694年英國銀行法產生,英格蘭銀行開始運作,之後逐步轉換職能,1964年至今作為英國的中央銀行,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金融機構。遊客在英格蘭銀行的博物館中可以領略其發展過程,不枉「金融中心」一行。
【勞埃德大廈】 著名保險公司勞埃德公司採用了世界級建築大師里查德·羅傑斯(曾設計香港匯豐銀行、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的設計方案。這的獨特風格使勞埃德大廈成為倫敦城區甚至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建築,每年來這里參觀的人超過20萬。
【倫敦塔】 倫敦塔的歷史已近千年,它的作用卻不斷地在變化:城堡、王宮、寶庫、火葯庫、鑄幣廠、監獄、動物園直到現在倫敦觀光區。
倫敦塔中間的城堡稱為白塔,是最早的王室居所。據說塔壁有15英尺厚,堅不可摧。王室的傳統在這里依然保持至今,身著傳統服裝的皇家衛兵每天舉行國王鑰匙交接儀式。一些最珍貴的王室用品(如維多利亞女王和愛 國王的王冠)也在此展出,可令遊客眼界大開。
【塔橋】 與倫敦塔採用一致的哥特式風格,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橋內的電力設計可使橋面打開,使過往的大船順利過。現在倫敦橋成為泰晤士河上絢麗的一景,塔橋本身也成為欣賞泰晤士河風光的好去處。
【倫敦城區】 倫敦城區是現代倫敦地發祥地,在這塊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千家金融機構,是世界上最大的貨幣、保險和黃金市場,第二大的證券和外匯市場。這里是歐洲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家的一方樂土。
【大英博物館】 以收藏古羅馬遺跡、古希臘雕像和埃及木乃伊而聞名於世的大英博物館是一座人類文化遺產的寶庫,是世界是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顯赫一時的日不落帝國從世界各地斥奪來的寶物,現在匯集此處向世人展示。除了欣賞展品外,遊客還可以領略英國人在博物館設計方面的過人之處。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博物館以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人公爵命名,專門收藏美術品和工藝品,包括珠寶、傢具等等。它在倫敦諸多博物館中擁有重要的地位,是因為其藏品美侖美奐所致。特別推薦的是歐洲服飾發展史的展廳,即使在服裝業發達的法國和意大民沒有與之成為現代倫敦文化中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特拉法加廣場】 特拉法加廣場在國家美術館的南側,廣場中央為紀念英國海軍納爾遜將軍的石柱,下方有四隻威坐的雄獅塑像,柱基為青銅浮雕,反映了1805年英國海軍戰勝法國海軍的場面。
特拉法廣場因為經常有大量鴿子駐足,所以又稱「鴿子廣場」。為了感謝二戰時倫敦接納流亡至此的挪威王室,盛產木材的挪威王國每年聖誕節會送一株高大美麗的聖誕樹放在鴿子廣場,使這里成為倫敦慶祝聖誕的主要場所。
【海德公園】 在泰晤士河東部的中心,海德公園西接肯辛頓公園(Kensington Park),東連綠色公園(Green Park),形成寸土寸金的倫敦城裡一片奢侈的綠地。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有一個大理石凱旋門,東南角有威靈頓拱門,但最有名的應算是這里的演講者之角。作為英國民主的歷史象徵,市民可在此演說任何有關國計民生的話題,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
【倫敦蠟像館】 蠟像館展示鄧小平在內的世界名人的蠟像,蠟像館的逼真程度甚至可讓遊客產生與名人相逢的幻覺,不可不去。
【格林威治天文台】 地處倫敦市東南郊,英國皇家天文台曾設於此。經過格林威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作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和時區計算和零點。格林威治風景優美,在天文台可觀倫敦市的全景。
【聖詹姆斯公園】 聖詹姆斯公園是倫敦最古老的公園,最早的英王亨利八世的鹿苑。公園湖心的「鴨島」還是鵜鶘的保護區。公園的視野中是白金漢宮的白廳,其風光別處無可比擬。
【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建築為華麗的巴洛克風格。1981年黛安娜同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就是在 舉行的。
【維多利亞河岸】 從白廳到西斯敏斯特橋,泰晤士河畔林蔭道是遊人盡可休閑的地方。視野中豐富的景象包括置於河畔的有3500年歷史的古埃及及方尖碑
『玖』 英國倫敦著名景點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1,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River Thames),英格蘭西南部河流,為英國著名的「母親」河。泰晤士河也稱泰姆河,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希爾斯,全長346公里,橫貫英國首都倫敦與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積13000平方公里,在倫敦下遊河面變寬,形成一個寬度為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
2,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是一座上開懸索橋,位於英國倫敦,橫跨泰晤士河,因在倫敦塔(Tower of London)附近而得名,是從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
3,瑞士再保險塔
瑞士再保險塔位於英國倫敦「金融城」。綽號「腌黃瓜」,是一座玻璃外觀的尖頂摩天大廈,也是福斯特勛爵名作之一。這個子彈模樣的房子,蓋在倫敦內城,也就是倫敦金融城的中心地帶。
4,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稱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議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5,伊麗莎白塔
伊麗莎白塔(Elizabeth Tower),舊稱大本鍾(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倫敦的標志性建築。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Clock Tower)的大報時鍾,2012年6月,英國宣布把倫敦著名地標「大本鍾」的鍾樓改名為「伊麗莎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