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馬島戰爭中英國人為什麼不能退

馬島戰爭中英國人為什麼不能退

發布時間:2022-07-18 06:40:42

A. 英國為何不放馬島,卻寧願失去三千萬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

作為歷史上的老牌殖民帝國,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曾經多達3000多萬平方公里。巔峰時刻,幾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英國的管轄領地。利用從這些殖民地攫取的財富,英國很快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二戰之後,獨立運動風生水起,衰落的英國再也無力維系龐大的殖民統治。加上蘇美的推動,世界殖民體系很快分崩離析。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英國獨立,英國也本著好聚好散的原則,和各殖民地和平分手。

令人奇怪的是,連被稱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曾貢獻40%經濟總量的印度,英國都能任其獨立。為何對於距離英倫三島萬里之遙小小的馬島,卻至今不肯放手。甚至在1982年還為之發動馬島戰爭,和阿根廷大打出手呢?

(撒切爾夫人)

三、老牌帝國的尊嚴。

原本准備放手馬島的英國,讓加爾鐵里這么一鬧,再也不提放棄主權了。驕傲的英國人認為,雖然馬島對於遙遠的英國來說,並沒有多少價值。但我可以不要,你也不能明火執仗來奪,老牌帝國的尊嚴不容侵犯。

時至今日,雖然馬島每年所消耗的軍費,仍然讓英國人心疼。可無奈島上的居民,堅決不同意獨立,心甘情願接受英國管轄。而經過當年的馬島戰爭後,心高氣傲的英國人,也斷然不可能將馬島向阿根廷雙手奉上,馬島只能繼續成為英國萬里之外的一塊飛地了。

B. 英阿馬島爭端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呢

說起馬島,人們一定還記得發生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當時英國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打贏了這場戰爭,而且借著這場戰爭勝利的餘威,在與中國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也是志在必得、信心滿滿,玩起了「主權牌」,但鄧小平老人家回懟:主權問題不容談判,在1997年中國一定要收回香港。而且在離開人民大會堂時撒切爾夫人在台階上不慎摔了一跤。

雖然就這么一個環節模糊,卻致使馬島的歸屬權出現了爭議。至於1774年英國的主動撤離究竟怎麼算?誰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即使英國當時就是放棄了,可後來它又不承認了,對它又能怎樣呢?

所以,對這種各說其理的事情,最終的解決方法,就是看誰的拳頭大了。所以,英國的福克蘭群島也好,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罷,反正現在是英國的掌控之下。

C. 放棄了絕大多數殖民地,為什麼英國堅決不歸還馬島

我們知道,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之後雖然很多英國殖民地追求獨立,但是到了今天,英國依然享有百慕大、開曼群島、安圭拉、英屬維京群島、蒙塞拉特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福克蘭群島(馬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英屬印度洋領地、皮特凱恩群島、聖赫勒拿島等12快殖民地。所以,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句話形容英國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但是,在1833年初,英國未開一槍就把剩餘的阿根廷官員驅逐出島。之後英國人不斷移民到這些島嶼。不過阿根廷卻從未放棄過對馬島的主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歸屬問題轉移到聯合國。不過這個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在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因為這個島嶼還爆發了著名的 馬島戰爭,戰爭持續大約十個星期,以英國的勝利而告終。之後英國一直佔領馬島到現在。

D. 國際問題,馬島戰爭

這個得牽扯到新航路開辟後的殖民時代了。
最早發現馬島的是英國1592年「渴望號」上的英國航海家戴維斯(John Davis)但是荷蘭人威爾德(Sebald de Weerdt)卻無可爭議地於1600年左右看到它們。法國航海家布干維爾(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於1764年首先在東福克蘭島建立居民點。
1816年宣布脫離西班牙而獨立的阿根廷於1820年宣稱對福克蘭群島擁有主權。1831年,美國軍艦「勒星頓號」(Lexington)摧毀阿根廷在東福克蘭島的居民點,以報復它們非法扣留3艘在該區域獵海豹的美國船隻。1833年初英國未開一槍就把剩餘的阿根廷官員驅逐出島。1841年英國指派一位文職副總督至該島,至1885年,島上一個約有1,800人的英國社區已能自給。1892年福克蘭島成為英國正式殖民地。阿根廷一貫反對英國佔領該群島。
(這是網路上說的)

首先牽扯到五個國家,阿根廷、西班牙、英國、法國、美國。前三者是當事國。
阿根廷是西班牙殖民時代的殖民地,在英西在馬島的角逐中,西班牙多次控制住了馬島。但是英國對馬島一直都沒放棄馬島的主權。再到後來美阿交惡的時候,美國摧毀了阿根廷在島上的居民的居住點(當時阿根廷在島上控制力不強)。後來英國索性把剩下的在阿根廷在島上的剩餘官員全部趕走了,全部控制住了馬島。在後來80年代英國鐵娘子撒切爾當政和阿根廷軍政府時期在馬島打了一場戰爭,英國都出動了航母了。戰爭的結果很明顯是英國勝利、阿根廷戰敗。但是阿根廷一直沒放棄主權。島上目前的居民都是英國人的後裔,明顯傾向於英國的人。

E. 二戰後,英國丟失了那麼多殖民地,為什麼英國不願放棄馬島呢

第三,阿根廷軍政府的胡來。

在二戰以後,英國曾考慮至少放棄馬島的部分主權,將原來屬於西班牙控制區還給阿根廷。

然而隨著政府不斷更迭,這種談判斷斷續續,然而馬島的居民主要是英國後裔,拒絕將馬島交給阿根廷,所以談判一度中止。

其實,阿根廷政府持續談下去,至少拿回馬島一部分還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軍政府獨裁領袖加爾鐵里,卻貿然發動戰爭。

加爾鐵里是個暴戾的獨裁者,對於國內民眾殘酷鎮壓架屠殺,殺死的平民數以萬計,人民極度不滿。

而80年代,加爾鐵里的胡亂施政下,阿根廷經濟幾乎崩潰:1981年,阿根廷通貨膨脹率高達60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下降11.4%,製造業產量下降為22.9%,薪資倒退-19.2%;工聯獲得國內越來越多的支持,其決定發動長期性大罷工。

F. 二戰後,英國丟失了那麼多殖民地,為什麼英國不願放棄馬島

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雖然也是戰勝國之一,但是就戰後的情況來看,英國的損失挺慘的,不只是在經濟,工業上的,英國的國際地位也是一落千丈,甚至有些一蹶不振。

英國為何在二戰後不斷丟失殖民地?

曾經的大英帝國,在蘇聯沒有出現之前,美國沒有崛起之前,勉強能算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經歷了一戰,二戰,英國的工業,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本來這也沒啥,畢竟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靠著眾多的殖民地提供的資源,十多年也就緩過來了。

馬島戰爭中揮舞著英國國旗的英軍士兵

所以馬島和英國的其他殖民地有一些不同,這是雙方還在談判時,阿根廷政府就以武力佔領了馬島,雖然英國已經衰落了,但是五常不要面子嗎?所以只能對阿根廷還以顏色,最後英國打贏了阿根廷收復了馬島,馬島戰爭的勝利對當時英國產生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G. 為何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

在歷史課文當中,我們學到關於描寫殖民國家這一方面的時候,英國可以說是擁有眾多的殖民地。而當初在我國建國之後通過談判順利地解決了香港將來回歸的問題,但是在馬島上英國卻態度非常強硬,不願意歸還。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點是政治方面,另一點就是軍事方面,還有一點就是歷史因素。

另一方面就是歷史因素。馬島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存在著它究竟屬於誰這個糾紛,這里曾經是一片無主之地,它並不像香港,香港是公認的,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英國只是租用罷了,沒有什麼理由不還給中國,而馬島這個地方它的性質跟香港並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至今英國都佔領著馬上到了原因。其實總的來講還是一句話,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

H. 英國為什麼願意放棄香港而不願意放棄馬島

首先第一點,香港是由3部分組成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其中香港島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割讓給英國的,九龍半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割讓的,而新界是1898年清政府租借給英國政府的,下面的圖是香港地區的演示圖,其中綠色的部分就是統稱的新界。所以在法理上新界不屬於英國,而香港島和九龍半島是屬於英國的,但是由於香港島和新界的面積太小,不足以支撐一個轉口港的存在,所以新界的地位對於香港非常重要。

第二,1982年中英開啟香港回歸談判,當時英國剛剛打贏馬島戰爭,所以氣勢上很盛,他們的目的就是繼續租借新界,但是中國政府並沒有同意,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香港島和九龍半島要一並歸還。

第三,馬島,也稱馬爾維納斯群島,在阿根廷方面來講馬島是屬於阿根廷沿海大陸架的延伸部分。所以是阿根廷理所當然的領土,但是英國在16世紀發現該島的時候就成了該島的實際擁有者,雖然期間西班牙曾經短暫佔領過該島,但是英國的在該島的統治是具有延續性的,而且在該島宣示了英國主權,所以在法理上對於英國來說馬島是屬於英國的領土,而阿根廷方面並不承認該法理。這就不同於香港問題,香港的新界在法理上對於英國來說英國自己承認是不擁有主權的,他們只是暫時租借,所以租借到期後能否續租或者歸還在法理上要按照地區所有國的意志進行,而這一條件在馬島地區並不適用。

第4,馬島是英國在南大西洋的戰略基地。從地緣政治上講,馬島遠離南美大陸。加之擁有天然良港,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是大西洋轉道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同時也是通往南極的戰略中樞,這一點是香港所不具備的。香港在49年之前的發展程度是遠遠低於廣州的,香港只是英國在全球戰略上的一個前進基地而已,英國在亞洲的戰略核心是印度和新加坡,二戰的時候英國在香港只象徵性的抵抗了一天就頭像了,而在新加坡他們抵抗了將近一個月。

第5,香港的繁華是冷戰的產物,49年新中國建立以後歐美列強對我國實行封鎖政策,50年代末又和蘇聯決裂。整個新中國處於完全被外界隔離的一個狀態,真正能夠利用的口岸只有香港一個,因為香港離大陸最近,香港實行資本主義,香港是自由港。所以在長達將近40年的時間里香港扮演的角色是大陸同歐美發達國家的中間商,這也早就了香港發達的金融市場和轉口港的地位。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同樣是彈丸之地,香港的高新技術產業完全和新加坡不能抗衡的原因,因為香港可以通過大陸和歐美之間的貿易往來賺取差價,而且這還是個獨門生意。

第6,大陸改革開放之後香港地位的下降。大陸改革開放之後香港的地位逐步下降,因為大陸的貿易口岸逐步在開放,現在上海的競爭力已經完全能夠和香港所抗衡了,包括離香港最近的珠三角地區也有深圳的鹽田港和廣州的南沙港兩個更靠近珠三角工業區的深水港,香港作為貿易中間商和轉口港的地位已經大幅下降,國際競爭力日薄西山。

第7,放棄香港符合英國利益。2戰後英國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從前,放棄了印度,新加坡等屬於英國核心利益的殖民地,而相對意義不是很大的香港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雞肋,不過由於國際形式的變化,早就了香港的飛速發展,而英國也樂得坐享其成,在英國殖民150年裡對香港的投資幾乎為零,就連1990年香港政府單方面宣布修建大嶼山新機場也要大陸方面買單,所以說香港對於英國來說是在是可有可無的殖民地。

第8,馬島地區的自然資源。馬島和香港不一樣,香港是個彈丸之地,但是馬島不僅僅是一個群島,他還代表了一大片海域和其中的自然資源,南大西洋上最大的島嶼就是馬島,而且馬島靠近南極,不像南極那麼氣候惡劣,所以比較適合成為英國在南大西洋的戰略核心。英國在馬島的實際存在等於英國在南大西洋的軍事,政治,經濟還有南極的開發有了話語權,這是一個非常是在的力量。而香港的存在對於英國在亞洲的話語權幾乎等於沒有,小日本,台灣地區,韓國的經濟活力都比香港發達,而且其經濟對香港的依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改革開放的中國更是不會在乎香港在經濟上的存在。

第9,中國政府需要香港,阿根廷政府不一定需要馬島。
中國政府需要香港是需要給世界一個展示,證明社會主義也能治理好社會,也能管理好政府,也能對世界做出貢獻,所以現在還在實行資本主義的香港是中國政府的掌上明珠。而馬島對於阿根廷人來說認同感不是那麼強,因為自1812年阿根廷建國之前馬島就是英國的殖民地了,而且當時阿根廷正處於內外交困的時期,雖然曾經短暫占據馬島十幾年,但是對於阿根廷人來說並沒有手足分離的感覺,所以從民眾到政府對馬島的認同感是遠遠不能和中國人對香港的認同感相提並論的。

所以馬島是英國的利益核心,而香港不是。香港問題上英國的對手是龐大的中國,而馬島問題英國面對的對手是還在解決國內若干矛盾的阿根廷。不管是從自己的內部利益上,還是外部壓力上,香港問題解決難度都是遠遠小於馬島問題的

I. 馬島之戰,英國的損失有多大

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簡稱馬島戰爭,是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結果是阿根廷戰敗,英國獲勝並重新佔領群島。戰爭造成英國死255人(內文職18人),傷777人(內文職18人),被俘210餘人,損失艦船18艘(沉6、傷 12),飛機30餘架,耗資約12億美元以上(一說17多億美元)。

J. 為什麼英國當初願意歸還香港,不願意放棄馬島呢你知道原因嗎

英國當初寧願把繁榮的香港歸還給中中國,也不願意放棄馬爾維納斯群島,這其中的原因可以從地理位置,歷史原因還有政治原因來說,馬爾維納斯群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於南美洲南端,是南美洲商路的必經之路。歷史原因是馬爾維納斯群島是英國人發現的,主權理應歸屬英國,政治原因就是,和英國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是阿根廷,而香港背後是強大的中國,權衡一下就能得出這個結果,英國人放棄香港是明智的選擇。

總的來說,英國放棄香港這個富得流油的地方而保留了馬島,就是因為中國實力已經不可小覷,而阿根廷相比就顯得弱小很多,而且馬島確實是屬於英國的,而香港一直都是中國領土,不想發生戰爭就必須把香港歸還給中國,所以英國不放棄馬島而歸還了香港!

閱讀全文

與馬島戰爭中英國人為什麼不能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拍賣玉璽多少錢 瀏覽:185
英國王子的房子叫什麼 瀏覽:320
印度的牛糞有什麼好處 瀏覽:446
義大利婚禮有哪些固定的傳統 瀏覽:535
英國首相入院後情況如何 瀏覽:730
伊朗有什麼好的學校值得留學 瀏覽:325
中國八大傳媒類學校哪個更好 瀏覽:217
越南服金幣可以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174
英國皇帝有名無實是在什麼時候 瀏覽:46
中國路橋國外工資多少 瀏覽:537
英國atas什麼能出結果 瀏覽:693
義大利mgm電機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80
越南為什麼快速撤軍 瀏覽:612
從丹麥運生蚝到中國用什麼方式 瀏覽:419
去越南河內玩大概多少錢 瀏覽:462
義大利人為什麼喜歡吃葡萄 瀏覽:994
伊朗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 瀏覽:60
伊朗為什麼怕步伊拉克後塵 瀏覽:199
伊朗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瀏覽:95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