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阿曼離英國距離多少公里

阿曼離英國距離多少公里

發布時間:2022-07-20 05:56:13

A. 阿曼的行政區劃

馬斯喀特
馬斯喀特位於巴提奈地區東南的阿曼灣平原,人口 119.1萬, 其中本國人口 46萬,外籍常住人口 73.1萬。自1970年卡布斯蘇丹登基以來, 經過40多年的發展建設,馬斯喀特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區域從馬斯 喀特老城擴展到西卜,長達48公里,市政規劃有序,雛整齊,綠化美觀, 建築富有民族特色。市內擁有距今400多年歷史的著名的賈拉里古城堡等 名勝古跡,還有卡布斯大學、卡布斯體育中心、卡布斯皇家醫院、布斯坦 宮飯店等。馬斯喀特已成為阿曼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
尼茲瓦
尼茲瓦(NIZWA),乃是阿曼蘇丹國的古城,內阿曼(0MAN)地區的首府,在馬斯喀特(Mascat)以西約l30公里的地方,即綠山(Jebel at Akildar)西南麓的草原上,海拔為580米。
尼茲瓦,約當公元8世紀至16世紀時,曾是阿曼戈蘭迪王朝(Ghuolallddis)第一教長國和第二教長國的首都。10世紀初,阿曼亞里巴王朝(Yalibi),一度定都於此。建有阿拉伯半島上最大的圓城堡。城堡花十二年時間建成,高為24.5米,直徑36.6米,有七道大門,以地下室為監獄,城內有供水系統,是用來抵抗葡萄牙人(PortugalS)入侵的防禦措施。後在公元l9l3年至l955年期間,於此建立過「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展開了與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斗爭。並於l955年並入以馬斯喀特為首都的「阿曼蘇丹國」(Sultanate of Oman),屬在阿曼九個地區之一的「內地」,尼茲瓦即其首都。
薩拉拉
薩拉拉(SALALA)阿曼南部城市。瀕臨阿拉伯海。為佐法爾歷史名城,古代以盛產乳香聞名,13世紀馬可波羅稱之為繁榮的城市。薩拉拉的植被豐富和茂盛,沿著沙質的海灘蔓延,內陸有有茂密的椰林和香蕉園,盡管薩拉拉地處熱帶,但由於有季風的影響,這里泉水處處、綠意盎然,生產的作物有椰子木瓜、芭蕉等,並到處可見到棕櫚樹和肥沃的農田。薩拉拉是阿拉伯半島上唯一有季風的地方。薩拉拉是一座歷史古城,古代乳香之路的一些城市已經被歲月所埋沒,但這里已經成為主要的游覽勝地。其他值得游覽的地方還有哈法市場(Hafah Souq)一個著名的、以香料交易為主的市場。此外,薩拉拉海灘也是一處非常值得游覽的地方。

B. 英國離阿根延有多遠

英國離阿根延非常遠,直線距離1萬多公里。

一個歐洲,一個南美洲,能不遠嗎。看下圖:

C. 大英帝國的版圖疆域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英國殖民統治發生嚴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被迫允許廣大的殖民地獨立或半獨立,為了繼續在之前廣大殖民地地區發揮重要影響力,英國政府倡議督導建立了一個和平組織——「英聯邦」;前英國大多數殖民地獨立而成的國家加入了該組織,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 在1921年其領土擴張的頂峰,大英帝國的版圖如下: 非洲 巴蘇陀蘭:即今賴索托。1868年英國吞並了該地區,1871年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1884年英國恢復對其的直接管轄。1966年獨立。
貝專納:即今波札那。1884年英國遠征軍到達該地,1885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895年貝專納部分地區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其餘部分繼續直接隸屬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66年獨立。
英屬多哥:原為德國的殖民地,一戰後被分為法屬多哥和英屬多哥。戰後英國對該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19年被並入黃金海岸,迦納獨立後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英屬喀麥隆:原為德國殖民地,一戰後英國對其部分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英屬與法屬喀麥隆合並並宣布獨立。
甘比亞:自1661年起該國就是英國商人的要塞,1821年被並入獅子山,1888年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94年部分內陸地區也被宣布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獲得獨立。
黃金海岸:即今迦納。自1631年起英國商人就開始在此聚居,1821年至1874年是英屬獅子山的下設行政區,其中1828年至1843年曾由商人控制。1830年起其領土開始向內陸擴張,1874年英國設立黃金海岸殖民地,1904年其邊界最終被確定。1919年將英屬多哥並入,1957年獨立。
北羅得西亞:今尚比亞。1891年起劃歸英屬南非公司統治,1924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統治該地,1953年北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和南羅得西亞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獨立。
尼亞薩蘭:今馬拉維。1875年起就有傳教士在次建立據點,1891年英國在此建立中非保護地,1907年被命名為尼亞薩蘭,1953年與南北羅得西亞合並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獨立。
獅子山:自1787年起獅子山就是英國公司進行黑奴貿易的重要據點,1807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896年其內陸地區被宣布為英國的保護國,1961年獨立。
南羅得西亞:今辛巴威。1893年英國從非洲部落手中奪得南羅得西亞,並由英屬南非公司管理,1923年成立責任政府,由英國政府管理,1953年至1964年間與北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組成中非聯邦,1965年該國的白人少數政府自行宣布獨立,只獲得南非等少數國家承認。1980年白人政權與黑人族群達成共治協議,更名辛巴威,成為獲廣泛承認的主權國家。
英屬索馬里蘭:1884年成為亞丁的保護國,1897年劃定邊界,1905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40年至1941年間曾被義大利短暫佔領,1960年並入索馬里後獨立。
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國從荷蘭人手中兩次奪得好望角的部分領土,1814年全面吞並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國直接管轄。英國佔領了這個原屬荷蘭的殖民地後,眾多荷蘭裔白人開始向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移民,但英國在1900年布爾戰爭後吞並了這兩個地區。納塔爾則於1843年被英國吞並並成為其殖民地。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並組成南非聯邦,成為一個自治領。
桑給巴爾:1841年英國在該島建立領事館,1890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963年獨立,次年與坦噶尼喀合並組成坦尚尼亞。
烏干達:1890年英國東非公司與布干達王國簽訂條約,1894年布干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896年其他幾個地區陸續加入保護國,1905年成立烏干達殖民地,1962年獨立。 北美洲與大西洋 阿森松島:1815年,拿破崙被囚禁於聖赫勒拿島後,英國為防止法國人控制該島在此駐軍,1922年起由聖赫勒拿島對其進行行政上的管轄。
英屬蓋亞那:今蓋亞那。英國於1796年和1803年分兩次奪得了原屬於荷蘭的三塊殖民地:伯比斯、德梅拉拉和埃塞奎博。1831年3塊殖民地被合並組成英屬蓋亞那殖民地,1966年獨立。
英屬宏都拉斯,今貝里斯:1636年起就有英國的洋蘇木砍伐者在該國沿岸定居,之後西班牙與英國展開了對該地控制權的爭奪,直到1786年英國取得完全的控制權。1862年至1884年該地由牙買加管轄,1884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81年獨立。
加拿大:法屬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國佔領,1763年成立英屬魁北克殖民地,1791年魁北克被分為上下加拿大兩個獨立的殖民地,後下加拿大被重新命名為東加拿大,上加拿大被稱作西加拿大,東西加拿大又分別是後來魁北克省與安大略省的核心部分,他們與新不倫瑞克和新斯科舍於1867年合並組成加拿大自治領,之後英屬哥倫比亞、愛德華王子島、西北地區和紐芬蘭島又陸續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福克蘭群島:1765年英國首次佔領福克蘭群島,後在西班牙的抗議下於1774年撤出,1833年又重新佔領,1841年開始進行殖民統治。1982年阿根廷宣布福克蘭群島歸其所有引發馬島戰爭,英國在戰爭勝利後重新取得該島的主權。
紐芬蘭:15世紀後期起英國的船隻就在該地區海域捕魚,1583年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登陸紐芬蘭並宣布其為英國領土,1713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的殖民統治,1855年紐芬蘭成立責任政府,但1934年英國又恢復對其殖民統治,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安圭拉島:1650年部分聖克里斯托弗移民到此,1663年該島被宣布為英國領土,1882年至1967年它與聖克里斯托弗由一個聯合政府共同管理,1967年退出,1969年英國恢復對該島的統治。
安提瓜聖克里斯托弗:於1632年對其進行殖民統治,1663年被置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81年獨立為安地卡及巴布達。
巴哈馬群島:1717年開始被英國統治,1973年獨立。
巴貝多:1625年起開始有人在該島上居住,1663年歸英國政府統治,1966年獨立。
百慕大群島:1612年一家倫敦公司開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管轄。
英屬維爾京群島:1666年起就有人在此居住,1713年起成為英國殖民地。
開曼群島:1670年西班牙割讓該群島,行政上一直屬牙買加殖民政府管理,直到1959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
多米尼加:1761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8年法國重奪多米尼加,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佔領;1978年獨立。
格瑞那達:1762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9年法國重奪格瑞那達,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佔領;1974年獨立。
牙買加:1655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該島,1962年獨立。
蒙特塞拉特:1632年起島上開始有人居住,166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法國曾在1664~1768年和1782~1784年兩度統治該島。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1623年聖克里斯托弗成為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第一塊殖民地,1663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1782年至1783年間曾被法國短暫佔領。1882年聖克里斯托弗與尼維斯島組成聯合政府,1983年獨立,稱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1778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該島,1783年又歸還法國,1796年和1803年英國又分別兩次重新佔領,1814年英國永久吞並聖露西亞,1979年獨立。
聖文森特:英國於1762年佔領該島,1779年~1783年法國曾佔領該島,1979年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獨立。
特立尼達:1797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得該島,1888年與多巴哥成立聯合政府,1962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獨立。
特克斯和凱克斯群島:1678年起有居民居住在此,1766年英國吞並該群島,之後曾先後由牙買加和巴哈馬的殖民政府管轄,1973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聖赫勒拿島:1651年英國吞並該島,1661年起東印度公司對其進行管理,1834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管轄。
特立斯坦和達庫尼亞群島:為防範1815年被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而由英國皇家海軍於1816年佔領該島,1938年起成為隸屬於聖赫勒拿島行政管轄的英國殖民地。 南極洲 英屬南極領地:1819年英國對該地區聲明主權,英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南極洲領土聲明主權的國家。1908年和1917年英國分兩次取得了南極洲的部分領土,1959年《南極條約》制訂,規定南緯60°以內的土地不屬於任何國家,也禁止在南極洲其他地區擁有領土的國家在此移民或從事其他與科學研究無關的活動。 亞洲 亞丁:1839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該港口,1858年東印度公司將統治權交給英國政府,成為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的管轄范圍。1936年亞丁與其內陸地區成為一個單獨的殖民地亞丁保護地。1963年亞丁加入南阿拉伯聯邦,後者於1967年獨立為南葉門,1990年南北葉門統一後亞丁依然是葉門的一個港口城市。
巴林:1820年,英國政府與巴林埃米爾簽署協議,將其變為保護國,1971年巴林宣布獨立。
不丹:1864年英國通過戰爭佔領了不丹的邊境地區,1911年不丹與英國簽署條約,不丹的外交政策交由英國執行,內部事務則保持自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也結束了對不丹的控制。
英屬新幾內亞:1884年英國在此建立保護地,1906年轉由澳大利亞管理並更名巴布亞,1949年巴布亞與其餘的新幾內亞合並並獨立為巴布亞紐幾內亞。
汶萊:1888年英國宣布汶萊為其保護國,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佔領,1983年汶萊脫離英國的保護完全獨立。
緬甸:英國經過1824年、1852年和1885年的三次戰爭後佔領緬甸全境,並將其置於印度殖民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直到1937年。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佔領過緬甸,1948年緬甸獨立。
錫蘭今斯里蘭卡:1796年東印度公司從荷蘭手中奪得該島的沿海地區,1802年交由英國政府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了錫蘭的國王,將錫蘭全島置於英國統治之下,1948年獨立,1972年更改國名為斯里蘭卡。
中國香港:1842年鴉片戰爭勝利後英國取得香港島;1860年英國又獲得九龍半島;1898年英國與清朝簽訂租約,將新界置於香港的管理之下,租期99年。1984年英國同意在新界租期屆滿後將全香港歸還中國,1997年政權順利轉移,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英屬印度:1609年起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據點,1757年開始向內陸擴張領土,多數印度邦保持內部事務的自治,但是就必須服從東印度公司的絕對權威。1858年英國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統治,印度也逐漸成為英國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稱作「王冠上的明珠」。1876年起英國君主也被授予「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的稱號。1947年印度在分裂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後獨立;1972年孟加拉國又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
伊拉克:英國在一戰期間佔領原屬土耳其的伊拉克,1920年開始對伊拉克進行國際聯盟授權下的委任統治,1922年伊拉克實行自治,1932年獨立。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曾重新佔領過伊拉克。
科威特:1899年起科威特埃米爾就與英國簽訂了一系列的保護條約,喪失了部分主權。1961年科威特完全獨立。
馬來亞:今西馬來西亞。1874年至1930年間英國與馬來亞半島上的多個蘇丹簽訂了一系列的保護條約;1896年部分州組成馬來亞聯邦,1942年至1945年間馬來亞全境被日本佔領,1948年除新加坡外的馬來亞組成一個新的聯邦,包括了1896年沒有加入聯邦的州,1957年完全獨立。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後被逼退出)、北婆羅州和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群島:1887年被納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獨立。
巴勒斯坦:1918年一戰期間,英國佔領了原屬土耳其的巴勒斯坦領土,1920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48年英國放棄委任統治,之後發生了幾十年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武裝沖突。尼泊爾1814年英國與尼泊爾王國進行了一場戰爭,英軍勝利後從1816年起在尼泊爾宮廷派駐特別代表,對尼泊爾進行間接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尼泊爾也隨即獲得獨立。
北婆羅州:今東馬來西亞的沙巴。1881年,汶萊蘇丹將該地區割讓給英國北婆羅州公司,1906年起英國政府對其進行直接管理,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佔領,1963年更名沙巴並加入馬來西亞。
阿曼:英國自19世紀初開始就控制著阿曼繁榮的貿易,1891年阿曼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71年獨立。
卡達:1916年起英國就與卡達的統治者簽訂了一系列的協定,將卡達置於英國的保護之下,1971年獨立。
沙撈越:1841年,汶萊蘇丹同意任命一位英國人詹姆斯·布魯克擔任該地區的總督,1861年至1905年間沙撈越的領土不斷擴大;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佔領該地區,1946年英國政府正式取代布魯克家族對沙撈越進行統治,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
海峽殖民地:即今天的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1826年,這三個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聯合組成海峽殖民地,由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管轄,1858年起由印度政府管理,1867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交由英國政府直接管理。二戰中這三個城市都曾被日本佔領。1948年馬六甲和檳城加入馬來亞,1957年獨立。新加坡則單獨繼續保留在大英帝國的版圖內,1959年才允許其自治。1963年新加坡選擇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又被逼退出聯邦,宣布獨立。
外約旦:今約旦。1918年英國佔領了曾經是土耳其約旦省中一部分的外約旦,1920年起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21年外約旦與巴勒斯坦分離,1923年英國允許約旦王國成立,但直到1946年才讓其完全獨立於英國。
特魯西爾酋長國: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887年起英國就與當地的阿拉伯統治者們簽訂了一系列保護條約,1971年獨立。
威海衛:今中國山東省威海市。1898年英國向中國政府租借該港,1930年歸還。 歐洲 塞普勒斯:1878年英國與土耳其簽訂條約,獲得了塞普勒斯的統治權,1914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完全獨立。
直布羅陀:1704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這個軍事要塞,1713年英國與西班牙簽訂條約,正式確認其主權歸英國所有。馬爾他1800年英國人趕走2年前佔領了馬爾他的法國人,並在1814年正式吞並馬爾他。1964年獨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即英國本土,是大英帝國的中心,牽涉到帝國的殖民與行政事務都在此處理,帝國的國家元首英國君主也居住在此。 大洋洲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的一個殖民地,1770年詹姆斯·庫克就提出對澳大利亞東部沿海進行開發,1788年第一批英國犯人被移民到此拓荒,1855年新南威爾士成立責任政府。1824年昆士蘭成為英國在莫爾頓灣所建的第一個殖民地,一開始隸屬於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1859年脫離,成立獨立的責任政府。1834年英國議會決定在澳大利亞成立新的殖民地,1836年第一批英國殖民者到達南澳大利亞,1855年南澳大利亞成立責任政府。塔斯馬尼亞則早在1803年就被歐洲人殖民,最早被稱作范迪門蘭,是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下的一個行政區。1825年脫離新南威爾士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56年成立責任政府。1834年,來自塔斯馬尼亞的英國人又到菲利浦港殖民,1851年維多利亞殖民地成立,4年後成立責任政府。西澳大利亞則從1826年開始就被殖民,但直到1890年才成立責任政府。1901年由新南威爾士、昆士蘭、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西澳大利亞合並組成澳大利亞聯邦,後取得自治領地位。
埃利斯群島:今吐瓦魯。1892年該群島被英國宣布為其保護國,1916年埃利斯群島與吉爾伯特群島組成殖民地,1978年獨立。
吉爾伯特群島:今吉里巴斯。1892年與埃利斯群島一同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16年與埃利斯群島組成殖民地,1979年獨立。
斐濟:1835年起就有傳教士和殖民者在斐濟定居,1874年應斐濟酋長的要求,英國將斐濟置於其保護之下,1970年獨立。
諾魯:原屬德屬新幾內亞,一戰結束後澳大利亞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一直持續到1968年諾魯獨立。
紐西蘭:詹姆斯·庫克分別於1769年和1770年對紐西蘭北島和南島提出主權要求,1840年英國與當地毛利人簽訂條約,英國開始統治紐西蘭,1856年紐西蘭成立責任政府,後取得自治領地位。
皮特凱恩群島:1790年,英國軍艦邦蒂號發生軍變,9名水手逃亡該島,並在此定居,1838年英國將其納入帝國版圖。
索羅門群島:1893年起成為英國保護地,二戰期間曾被日本佔領,1978年獨立。
湯加:1879年湯加統治者與英國簽訂友好條約,1900年起受英國保護,1970年獨立。
新赫布里底群島:原為英國和法國的共屬殖民地,1980年獨立。 皇家屬地 根西島
澤西島
馬恩島 屬地 福克蘭群島 (俗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或馬島,與阿根廷爭議)
皮特凱恩群島
南喬治亞與南桑維奇群島 海外屬地 安圭拉
百慕大
英屬印度洋領地
英屬維爾京群島
開曼群島
直布羅陀 (與西班牙爭議)
蒙特塞拉特
聖赫勒拿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 特殊屬地 塞普勒斯英屬基地區

D. 阿曼是哪個國家

阿曼蘇丹國(阿拉伯語:سلطنة عُمان,英語:Sultanate of Oman),簡稱阿曼。

是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西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靠近葉門。

阿曼的海岸南方和東方臨阿拉伯海,東北方則抵阿曼灣。它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和阿曼灣之間的霍爾木茲海峽。

阿曼蘇丹國的對外關系:

阿曼奉行中立、不結盟、睦鄰友好、不幹涉別國內政和平衡溫和、全方位友好等頗有特色的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致力於維護海灣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主張通過對話與和平方式解決國家之間的分歧。同美、英關系密切,同時開展多元化外交。

阿曼同英國有著傳統的密切關系。2000年4月和11月,英國防大臣兩次訪阿,卡布斯予以會見,阿國防事務主管大臣與之會談,雙方簽署了英向阿出售運兵車協議,2001年6月,英負責中東事務的國務大臣訪阿並與阿外交事務主管大臣阿拉維會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阿曼

E. 阿曼屬於哪個國家的

阿曼本身就是一個國家,其全稱為阿曼蘇丹國。阿曼蘇丹國是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西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靠近葉門。阿曼的海岸南方和東方臨阿拉伯海,東北方則抵阿曼灣。

阿曼首都為馬斯喀特,馬斯喀特東南瀕阿拉伯海,東北臨阿曼灣,據守印度洋通往波斯灣的門戶,戰略位置重要。「馬斯喀特」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東西降落的地方」。該城在歷史上曾屢遭入侵。

(5)阿曼離英國距離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阿曼社會屬於傳統的農業社會,阿曼居民約40%從事農魚牧業,多數人民自給自足。主要產物為大麥、椰棗、金、石油、銅、鐵等。阿曼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開始開採石油,雖自然資源豐富,但因經濟起步較晚,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發展相對也較緩慢,但仍算是一個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家。

19世紀初英迫使阿曼接受奴役性條約,控制阿貿易。20世紀初,山區部落起義,成立了阿曼伊斯蘭教長國,並向馬斯喀特進攻。1920年英國和馬斯喀特同阿曼教長國簽訂了「西卜條約」,承認教長國獨立。阿曼被分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兩部分。

1949年英國控制了布賴米綠洲地區石油勘探和開采權,加利布教長發動了反英武裝斗爭。1967年前蘇丹泰木爾統一阿全境,建立「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發動宮廷政變,廢父登基,同年8月9日宣布改國名為「阿曼蘇丹國」並沿用至今。

F. 英國倫敦離曼城有多遠

從英國倫敦到曼徹斯特距離322公里
曼城在英格蘭西北部,倫敦位於英格蘭南部,乘坐火車,大概兩小時四十分鍾。(virgin train)可直達。

G. 阿曼的面積多大

309,501平方公里
阿曼蘇丹國(The Sultanate of Oman),簡稱為阿曼,位於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它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經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
阿曼屬於傳統的農業社會,阿曼居民約40%從事農魚牧業,多數人民自給自足。主要產物為大麥、耶棗、金、石油、銅、鐵等。阿曼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開始開採石油,雖自然資源豐富,但因經濟起步較晚,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發展相對也較緩慢,但仍算是一個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家。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上的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624年,建立亞里巴王朝,其勢力曾擴張到東非部分海岸和桑給巴爾島。
18世紀中葉,建立賽義德王朝,定國名為「馬斯喀特蘇丹國」。1507年起,先後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國的入侵與佔領。1920年,阿曼被分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1967年,統一為「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發動宮廷政變,廢父登基,宣布改國名為「阿曼蘇丹國」並沿用至今。1973年,英國軍隊撤出阿曼國。

H. 中國到英國多少公里

中國到英國大約8800公里。倫敦時間比北京時間晚8個小時,每個經度15度劃一個時區,在中國北京的緯度上,每市區大約為1100公里,可推出直線距離大約為8800公里。英國離中國直線距離大約8800公里,倫敦時間比北京時間晚8個小時,每個經度15度劃一個時區,在中國北京的緯度上,每市區大約為1100公里,可推出直線距離大約為8800公里。

英國說明

中國到英國直飛要11個多小時。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即為法國。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

閱讀全文

與阿曼離英國距離多少公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瀏覽:93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1
印度電影有哪些是國語 瀏覽:848
越南重卡有哪些 瀏覽:831
東風5和印度烈火哪個先進 瀏覽:857
薩達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瀏覽:191
酸甜義大利面怎麼和面 瀏覽:919
中國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瀏覽:795
和平精英國際服白卡在哪裡使用 瀏覽:706
伊朗為什麼拒絕進口殲10 瀏覽:579
越南花卉市場都有哪些 瀏覽:358
印尼電信卡wf怎麼連接 瀏覽:390
現在去伊朗溫度是多少 瀏覽:282
法語義大利語屬於哪個語系 瀏覽:59
在越南哪裡買最便宜 瀏覽:837
義大利什麼時候可以玩 瀏覽:899
中國有哪些專科 瀏覽:496
英國足球隊為什麼會輸 瀏覽:957
義大利vs西班牙在哪裡直播 瀏覽:700
中國電信如何求助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