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兩院院士沒有時間來百度
武漢大學的兩院院士迄今已經有20人。
兩院院士是全國評選,目前全國的兩院院士只有1000多人。武漢大學佔了50分之1,和全國所有院校相比應該是不錯的了。
兩院院士簡介:
「兩院院士」是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
2015年1月1日,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年輕化、取消部門遴選、處級以上幹部不得成為候選人等規定是此次增選的變化亮點。
武漢大學兩院院士名單:
中國科學院院士
查全性 楊弘遠 卓仁禧 李德仁 鄧子新 張俐娜 龔健雅 舒紅兵
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鑒衡 張蔚榛 李德仁 寧津生 劉經南 張祖勛 茆 智 朱英國 李建成 李曉紅
Ⅱ 雜交水稻的發明時間
從1964年開始,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袁隆平的雜交稻研究,在中國國內是具有開創性的,不過並非世界首創,日本新城長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未能用於生產.
Ⅲ 插秧的季節時間大約是多久
春季插秧,將秧苗栽插於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從秧田移植到稻田裡。
育種的時候水稻比較密集,不利於生長,經過人工移植或機器移植,讓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插秧也是有技巧的,有的人插得很均勻,橫豎都在一條線上。五月農村蒔秧的一種方法。
水稻按稻穀類型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種方式分為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還有其它分類,按是否無土栽培分為水田稻與浮水稻。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和稻稈可以作為牲畜飼料。
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東北地區。水稻屬於直接經濟作物,大米飯是中國居民的主食,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
中國科學家群體對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見的貢獻:袁隆平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朱英國院士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農民胡代書發明越年再生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