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跟俄羅斯斗你還嫩!英艦闖入黑海,被俄軍轟炸驅離,你怎麼看
在俄美領導人員會面後,以英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心態並沒有是多少緩解,日前,英國便外派軍艦抵近俄羅斯海軍基地。但是,英國顯而易見僅有本領跟英國欺壓赤手空拳的普通,都不想一想俄羅斯是自身惹得起的嗎?俄空軍立刻應用實彈給了英國一個經驗教訓。
本次俄英大戰,至少表明了下列好多個難題。第一,俄羅斯決不允許自身的關鍵權益遭受侵害,也肯定不憚於應用戰鬥力來維護保養自身的權益,美國英國等國要想應用「切臘腸戰略」吞噬俄羅斯的念頭基本上不太可能完成。第二,俄羅斯部隊維持著非常高的戰備訓練水準,俄空軍頂層下發指令也十分堅決。從傳出開火警示到派出蘇-24投下定時炸彈,只是十分鍾時間。
求真務實的講,英國跟俄羅斯壓根並不是一個方面上的敵人了,叫囂俄羅斯毫無疑問是自找麻煩。此次俄羅斯向英國軍艦開火,英國有哪些反映?當上一隻縮頭烏龜,用「精神勝利法」麻木自身,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英國那麼作死,當心引火上身。
❷ 英國軍艦馳援烏克蘭,不怕遭到俄羅斯的武力報復嗎
烏克蘭和俄羅斯一直沖突不斷,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在俄烏兩國沖突期間,英國突然派軍艦支援烏克蘭,英國底氣如此足,但是俄羅斯當然不可能會怕。其實自莫斯科公國誕生以來,英國人自古以來就不怕俄羅斯人,英國人唯一害怕的國家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西方圍堵蘇聯的「冷戰鐵幕」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親自拉開的,俄英兩國多次爆發了戰爭,在反俄這一點上,英國與一些西方國家可謂同仇敵愾。在俄烏刻赤海峽沖突後,英國對俄羅斯的責難最尖銳,也是西方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軍事援助烏克蘭的西方大國,也是最有可能應邀在烏克蘭部署地面部隊與海軍部隊的西方大國。
由於歷史、價值觀、國家戰略需求等等的原因,英國在西歐中的反俄羅斯色彩最為濃厚,跟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等東歐國家一樣,都極為仇俄反俄,現在烏克蘭有難,作為非正式的反俄同盟的大佬,英國自然得用實際行動軍事支援烏克蘭,才能服眾,才能收攏人心,在反俄集團里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❸ 英國的軍艦經克羅埃西亞俄羅斯為什麼干預
英國軍艦應該呆在英國的海域,長途跋涉經過刻克羅埃西亞目的就是示威,展現自己的武力,一種欺壓方式,克羅埃西亞離俄羅斯是鄰國,這種威脅同樣也威脅到了俄羅斯,所以俄羅斯才會干預。
❹ 英俄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戰爭主要是交戰雙方的少量兵力在大西洋、地中海、亞得里亞海、波羅的海和巴倫支海進行個別的戰斗,由於瑞典態度的改變,整個局勢對俄國來說變得復雜化了。
盡管瑞典原先同俄國訂有條約,但瑞典國王拒不接受俄國要求對英艦關閉瑞典港口的建議,反而於1808年1月同英國簽署協定。
根據這項協定,英國政府在一旦瑞典與俄國交戰時應向瑞典提供一支1.4萬人的軍隊和每月100萬英鎊的款項。
俄國的各個分艦隊和一些艦艇原來是用以對付拿破崙法國和土耳其的,並且分散在各個戰區,現在國際形勢發生急劇變化,俄國艦隊就陷入了極其困難的處境。
波羅的海艦隊力量減弱,因為最好的艦只尚在地中海。黑海的海峽被土耳其封閉,俄艦無法通行。海軍中將謝尼亞文的分艦隊正在從愛琴海向波羅的海返航途中,與本國基地尚無法聯系。
俄國准備抗擊敵人的進犯。在喀琅施塔得、彼得堡和阿爾漢格爾斯克附近構築了海岸炮台,在許多航道上設置了木樁障礙物。1807年正月,英國在朴次茅斯掠走了俄國「快速」號護航艦和裝載供應地中海分艦隊所需物資與錢財的「威廉米納」號運輸艦,戰端從此開始。
英國艦隊封鎖了有俄艦駐泊的外國港口,襲擊有俄艦停靠的海岸地區,掠走俄國商船。
1807年11月,擁有13艘戰列艦,11艘巡航艦,5艘兩桅橫帆船的英國分艦隊封鎖了在里斯本港躲避狂風的謝尼亞文分艦隊。英軍從陸路佔領了里斯本,迫使謝尼亞文與英軍指揮部舉行談判。
根據達成的協議,俄國的這些艦只在戰爭結束前由英國政府控制,艦上人員由英船運往裡加。
1808年4月21日英軍又在西蒙斯敦港灣扣留了俄國海軍中校戈洛夫寧率領的開往太平洋進行科學研究的「狄愛娜」號護衛艦。隨後,戈洛夫寧利用狂風大作的時機指揮「狄愛娜」號逃脫。
1808年8月14日,英國人在波羅的海襲擊俄艦「弗謝沃洛德」號。該艦人員在進行了頑強抵抗之後,於8月15日燒毀了自己的軍艦。
1809年6月初,英國艦隊駛入芬蘭灣,在那根島和蘇羅普角之間拋錨停泊。數艘英艦在錨地以東直至塞斯卡島一帶水域游戈。除個別的戰斗外,英國人沒有對俄國艦隊主動出擊,而只是掠走並擊沉俄國的商船。
1809年9月,波羅的海的作戰行動停止了。1810年在巴倫支海諾爾德卡普角附近,英軍又掠走一艘俄國船。航行途中,俄國海員繳下了看守人員的武器,俘虜了他們,終於返回基地。
兩國都竭力避免決戰,這對戰爭進程是有直接影響的。英國政府不止一次地表示願意同俄國簽訂和約。英俄戰爭使俄國在經濟交往上蒙受了巨大損失。拿破崙軍隊入侵俄國後,俄國便與英國簽訂了和約。
❺ 俄羅斯的北方艦隊和整支英國皇家海軍對打,誰能贏
俄羅斯的北方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火並,誰能夠笑到最後呢?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雖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基本為零,但也不妨腦洞一下。
總的來說,英國皇家海軍的水面艦艇比較新銳、現代化,實力更勝一籌。而俄北方艦隊在潛艇領域優勢比較大,不能輕視。兩支艦隊都有航母,但現在都不具備作戰能力,火並的結果還真的不一定鹿死誰手呢?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兩支艦隊目前都是家道中落、日落西山的典型代表。
❻ 俄羅斯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日炙反艦導彈能不能擊沉航空母艦
理論上是可以的,日炙導彈至今不算落伍,攔截起來也比較困難,只要發動飽和攻擊,有五六枚導彈擊中航母,是有機會擊沉的,但是日炙導彈射程比較近,只有100-200千米,驅逐艦如何突破航母500千米的防禦圈是個難題。
❼ 俄羅斯海軍的波羅的海艦隊
十二世紀,諾夫哥羅德人的艦船首次出現於波羅的海(當時稱為瓦蘭海)。立窩尼亞戰爭(1558—1583)期間,俄國的私掠船隊(私人武裝船)曾同瑞典和波蘭—立陶宛的私掠船作戰。1658年,俄國政府在德維納河畔的科肯豪森開始建造軍艦,以便在波羅的海作戰。後來,根據卡迪斯和約(1661),科肯豪森劃給瑞典,因此,俄國只好把軍艦燒掉。1702年10月,俄國的槳船隊和陸軍部隊在彼得一世指揮下攻佔了瑞典的諾特堡要塞(施呂瑟爾堡,今彼得要塞),1703年5月又攻克涅瓦河上的第二座要塞——尼延尚茨。於是,俄國打開了進入波羅的海的門戶。1703年5月建立了聖彼得堡,同年秋季修築喀琅施洛特炮台,為建立喀琅施塔得海軍要塞(1724年後為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奠定了基礎。1704年在彼得堡創建兵船修造廠,該廠後來成為俄國的造船中心。北方戰爭期間,在波羅的海艦隊協助下,俄軍攻克維堡要塞、雷瓦爾、佩爾諾夫、里加、赫爾辛福斯和奧布等港口以及蒙海峽群島。在漢科角海戰、厄塞爾海戰和格倫加姆附近作戰中,波羅的海艦隊均獲勝利,使俄國在波羅的海站穩了腳跟,並成為海軍大國。到1722年,波羅的海艦隊已擁有帆船130艘(含戰列艦32艘),槳船近400艘。艦隊當時採用終身服役的募兵制補充兵員。艦隊的指揮由海軍院負責,只在戰爭期間才臨時委派艦隊司令。彼得一世在位時,在海戰中功績卓著的海軍將領有:阿普拉克辛、謝尼亞文、戈利岑和戈洛溫。七年戰爭(1756—1783)期間,波羅的海艦隊封鎖了松德海峽以阻止英國艦隊進入波羅的海,進行了戰役運輸,參加了攻佔梅梅爾和科爾貝格的作戰。十八世紀下半葉至十九世紀初的俄土戰爭期間,波羅的海艦隊組建了幾個分艦隊,前往地中海同奧斯曼帝國海軍作戰。派到地中海戰區作戰的波羅的海艦隊的艦艇在切什梅海戰、阿索斯海戰和納瓦里諾海戰中打敗了奧斯曼帝國海軍,取得了巨大勝利。這些勝利的取得是與斯皮里多夫、謝尼亞文、格雷格等俄國海軍將領的指揮分不開的。1788—1790年俄瑞戰爭期間,波羅的海艦隊挫敗了瑞典艦隊奪取喀琅施塔得和彼得堡的一切企圖,並在戈格蘭島、羅琴薩爾姆、雷瓦爾和維堡等處的海戰中取得了勝利。
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對艦隊的技術改裝注意不夠,因此在克里木戰爭(1853—1856)爆發時,波羅的海艦隊基本上還是使用帆船,而英、法艦隊這時已經擁有大量明輪船和螺旋槳船。然而,1854年英法艦隊闖入波羅的海,企圖奪取喀琅施塔得、斯維亞堡,消滅波羅的海艦隊和封鎖彼得堡的行動並未得逞。為了對付英法軍艦,在喀琅施塔得的接近水域首次用錨雷布設了水雷障礙。俄國吸取了克里木戰爭的經驗,自1861年起,開始大力建設蒸汽裝甲艦隊。到十九世紀末,波羅的海艦隊已有19艘蒸汽裝甲艦、4艘岸防裝甲艦、4艘裝甲巡洋艦和39艘護衛艦。1874年改革後,水兵服役年限縮短為7年,並設立了艦隊和港口總司令的職務。
以科研為目的而進行的遠航和環球航行(如克魯森施特恩和利相斯基、拉扎列夫和別林斯高晉、利特克、涅韋利斯科伊等人的探險),是波羅的海艦隊的一項主要活動。該艦隊是許多重大發現和發明的搖籃。日俄戰爭(1904一1905)期間,曾抽調波羅的海艦隊的艦只組成太平洋分艦隊。這支分艦隊歷盡艱辛,航行3萬公里,到達太平洋,但遭慘敗(參見對馬海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波羅的海艦隊多次進行布雷戰役(布設了約3.5萬個水雷),襲擾德國艦隊的交通線,阻止德國艦隊突入芬蘭灣和里加灣,支援陸軍,從海上保衛彼得格勒。
波羅的海艦隊是俄國勞動人民積極進行革命斗爭的策源地之一。1902—1903年,艦員中出現第一批社會民主小組。1905—1907年革命時期,波羅的海艦隊發生過多次武裝起義,如利巴瓦(今利耶帕亞)起義(1905)、喀琅施塔得起義(1905、1906)、斯維亞堡起義和「亞速紀念」號巡洋艦起義(1906)等。1915年,在喀琅施塔得成立了波羅的海艦隊布爾什維克的核心組織——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艦上總委員會。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站在起義人民一邊。到6月底,全艦隊約有布爾什維克黨員1.5萬名。9月6(19)日,以德邊科為首的波羅的海艦隊中央委員會通過決議,不承認臨時政府,不服從其指揮。1917年,德軍進攻蒙海峽群島時,波羅的海艦隊使德軍艦隊遭到重創,未能突入芬蘭灣,進逼彼得格勒。在彼得格勒十月武裝起義(1917)「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中,波羅的海艦隊起了重要作用。工人赤衛隊、水兵和彼得格勒衛戍部隊的士兵是起義中起決定作用的突擊力量。有1萬多名武裝水兵和11艘軍艦參加了推翻臨時政府的戰斗。德邊科、斯拉德科夫、霍夫林等人代表波羅的海艦隊參加了領導起義的革命軍事委員會。10月25日(11月7日)21時40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艦首炮用空包彈發出了攻打冬宮的信號。波羅的海艦隊的電台最先發布了列寧簽署的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推翻臨時政府的《告俄國公民書》。1918年2—4月俄國軍艦的冰區航行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歷史上寫下了英雄的一頁。這次冰區航行救出了236艘可能被德軍俘獲的軍艦和運輸船,使它們穿越堅冰封凍的芬蘭灣,從雷瓦爾轉移到赫爾辛福斯,然後又轉移到喀琅施塔得。十月革命勝利後,波羅的海艦隊官兵積極參加了國內戰爭,他們是各海戰區蘇維埃海軍和組建各內河區艦隊的戰斗骨幹。在1919年彼得格勒保衛戰中,該艦隊的艦艇、海岸炮兵、航空兵和海軍陸戰支隊,與陸軍並肩戰斗,起了重要作用,擊沉英國武裝干涉者的軍艦18艘,擊傷16艘,打退了他們從海上的進攻,迫使英國艦隊撤銷對彼得格勒的封鎖。1919年6月的作戰也具有重要意義。當時,陸軍和波羅的海艦隊共同努力,奪回了紅山炮台要塞。艦隊參加國內戰爭各條戰線作戰的人員達2萬人。由於積極參加反對專制制度的斗爭和國內戰爭,艦隊於1928年2月榮獲紅旗勛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個五年計劃期間,波羅的海艦隊更新了技術裝備,補充了新型水面艦艇、潛艇和飛機,改裝了舊式戰列艦,建立了艦隊航空兵、岸防部隊和防空部隊。波羅的海艦隊是1932年和1933年先後組建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的基礎。在1939—1940年蘇芬戰爭中,艦隊封鎖了波的尼亞灣和芬蘭灣一帶水域,襲擊了敵人的基地和艦隊,支援列寧格勒方面軍的部隊突破「曼納林防線」,並向維堡進攻。全艦隊有23名軍人因出色完成戰斗任務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蘇德戰爭開始前,波羅的海艦隊編有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2艘驅逐領艦、19艘驅逐艦、48艘魚雷艇、69艘潛艇、656架飛機、數個岸防兵團和防空兵團,是蘇聯海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戰役聯合編隊之一,其基本兵力駐在塔林和里加,與德國和芬蘭的海軍對峙。由於戰爭前夕加強了戰備,波羅的海艦隊有效地粉碎了敵人的突然襲擊。後來,德軍侵入蘇聯內地,艦隊的駐泊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活動受到很大限制,不得不在極端復雜的情況下作戰。德國統帥部力圖在空軍支援下用陸軍部隊攻佔列寧格勒(參見列寧格勒戰役),不打算在波羅的海進行大規模的戰役。因此,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任務從開戰之日起就不是像預期的那樣對敵海軍作戰,而是保衛可能被敵軍從陸上奪取的海軍基地和沿岸地域,以及先後支援西北方面軍、北方面軍和列寧格勒方面軍。1941年,波羅的海艦隊在幾個被隔絕的方向上,一直在敵人掌握制空權而觸雷危險又不斷增長的條件下作戰。波羅的海艦隊不得不一面保衛前進基地和積極襲擾敵人在波羅的海的海上交通線,一面保護喀琅施塔得經塔林、漢科至蒙海峽這一全程都處在敵軍側擊之下的極為脆弱的交通線。與此同時,波羅的海艦隊還派出了兵力和兵器保衛列寧格勒。楚德湖、拉多加湖、奧涅加湖等區艦隊以及伊爾門湖艦艇支隊也是以波羅的海艦隊的兵力組建的。波羅的海艦隊以堅決的行動保衛了艦隊主要基地塔林、蒙海峽群島和漢科海軍基地,從而長期拖住了德國的大量部隊。在列寧格勒接近地作戰極其艱難的嚴峻時刻,艦隊駐蒙海峽群島和漢科的守備部隊堅持在敵後英勇奮戰,牽制了主要方向上的部分敵軍,有力地支援了列寧格勒。波羅的海艦隊的遠程轟炸機從薩列馬島上的機場起飛,對柏林實施了最初的幾次空襲。波羅的海艦隊的飛行員在空襲柏林中表現了高超的軍人技能,以普列奧布拉任斯基上校為首的一大批飛行員榮獲了蘇聯英雄稱號。波羅的海艦隊在陸上戰場情況復雜的條件下,組織了駐塔林艦艇突圍轉移到喀琅施塔得和撤走漢科海軍基地兵力的戰役,掩護了陸軍的戰略翼側,阻止敵艦侵入芬蘭灣。艦隊積極參加了直接防守列寧格勒的保衛戰,固守該城的海上門戶,並派出約10萬海軍官兵加強陸上防禦地段,保障列寧格勒方面軍部隊變更部署,還運送戰術登陸部隊在敵人翼側和後方,上陸。波羅的海艦隊的炮兵是列寧格勒的火力後盾,1943年年底以前,一直負責壓制炮擊列寧格勒的敵方炮兵。艦隊的航空兵、海軍陸戰隊、艦炮和海岸炮兵都積極參加了列寧格勒方面軍的歷次進攻戰役。艦隊所屬的拉多加湖區艦隊保障了拉多加湖上的運輸暢通無阻。艦隊的潛艇突破敵人的反潛防禦,在敵交通線上進行卓有成效的活動,作出了重要貢獻。波羅的海艦隊最先採用以魚雷機進行巡航飛行的戰法及對敵運輸船和軍艦從空中實施魚雷攻擊的戰術,積極參加了列寧格勒1943年突破封鎖的戰役、1944年粉碎封鎖的戰役、維堡戰役(1944)、斯維里河—彼得羅扎沃茨克戰役(1944)和蒙海峽群島登陸戰役(1944)。波羅的海艦隊破壞海上交通線的活動,對粉碎波羅的海沿岸、東普魯士和東波美拉尼亞一帶的德軍起了促進作用。艦隊官兵在戰爭中英勇善戰、堅韌不拔。黨政工作的針對性強和人員的精神戰斗素質高是艦隊克敵制勝的決定因素之一。艦隊的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和海岸炮兵在1941—1945年期間共擊沉敵戰斗艦艇和輔助船隻581艘,運輸船隻624艘,總排水量約100萬噸,有10萬多名軍人榮獲勛章和獎章,137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波羅的海艦隊的艦艇和部隊被授予近衛稱號的單位有20多個,榮獲勛章的單位有58個。1965年5月7日紀念戰勝法西斯德國二十周年時,艦隊再次榮獲紅旗勛章。1946年2月,艦隊進行改組,分為兩個獨立的戰役聯合編隊——第4艦隊和第8艦隊。這一體制一直保持到1955年12月。12月以後,恢復原來建制。從五十年代起,波羅的海艦隊和蘇聯的其他艦隊一樣,開始裝備嶄新的技術兵器、導彈艦艇和噴氣式飛機。 1917年11—12月和1918年3月拉茲沃佐夫;
1917年12月—1918年3月魯熱克;
1918年3—5月夏斯特內;
1918年6月—1919年1月扎魯巴耶夫;
1919年1月—1920年6月澤列諾伊;
1920年6月—1921年1月拉斯科利尼科夫;
1921年科扎諾夫;
1921—1924年和1926—1931年維克托羅夫;
1924—1926年韋克曼;
1932—1936年加列爾;
1937年西夫科夫;
1937—1938年伊薩科夫;
1938—1939年列夫琴科海軍中將(1944年9月25日晉升為海軍上將,1946—1947年任第4艦隊司令);
1939—1946年特裡布茨海軍中將(1943年5月31日晉升為海軍上將,1946—1947年任第8艦隊司令)。
第4艦隊司令:1947—1952年安德烈耶夫海軍中將(1951年1月27日晉升為海軍上將);1952—1956年戈洛夫科海軍上將(1956年任波羅的海艦隊司令)。
第8艦隊司令:1947—1950年佐祖利亞海軍中將(1955年8月8日晉升為海軍上將);1950—1954年哈爾拉莫夫海軍上將(1956—1959年任波羅的海艦隊司令);1954—1955年卡薩托諾夫海軍中將。
波羅的海艦隊司令:1959—1967年奧廖爾海軍中將(1964年4月13日晉升為海軍上將);1967—1975年米哈伊林海軍中將(1969年2月21日晉升為海軍上將);1975年起科索夫海軍中將。
波羅的海艦隊現有常規潛艇10艘、驅逐艦4艘、護衛艦20艘,其他各型水面艦艇約250艘,海軍航空兵作戰飛機200架。
❽ 英國海軍和俄羅斯海軍誰強
以目前的裝備來說 應該是俄羅斯更強,英國的新潛艇還要過兩年下水,伊麗莎白下水時間預估最早在2016年,現有的三艘無敵級航母雖然經過多次升級,畢竟硬體太舊了,不是靠升級軟體就能搞定的,而且現在搭載的還是參加過馬島戰爭的鷂式攻擊機,很難想像在面對蘇33時能做出怎樣的抵抗。
毛子海軍雖然大幅萎縮,不能與蘇聯時期同日而語,但他們的假想敵畢竟是美國佬,艦隊組建也是按照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的遠洋艦隊編制,一艘航母雖然搭載的艦載機有限,但是大量的巡洋艦驅逐艦搭載的遠程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對付英國艦隊,還是綽綽有餘的,更不用說強大的水下力量,龐大的基洛夫,奧斯卡和阿庫拉潛艦群基本就可以搞定英國海軍。
個人認為,兩國海軍不在一個層級上。不用太平洋艦隊,毛子把歐洲的軍艦調一調,英國海軍就可以准備後事了。
❾ 十九世紀俄國能打贏英國嗎
在十九世紀,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海軍全球第一,無人能敵!陸軍主要是在各個殖民地東征西討,也算是強大!
如果是陸上作戰,沙俄軍隊可能會在能發揮其人數優勢的狀態下取得優勢;在海戰中就完全不夠看!英國皇家艦隊分分鍾教沙俄海軍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