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英國經濟衰退
分析人士認為,是英國國內經濟運行疲軟、信貸危機的持續影響、樓市低迷和歐元區整體經濟的不振等若干因素的共同作用,把英國經濟推向了衰退深淵。
去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到英國後,對以金融服務業為支柱產業的英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其負面效應持續顯現,揮之不去。除諾森羅克銀行爆發擠兌風潮外,英國匯豐等主要銀行受損慘重。伴隨著銀行業蒙受的重大損失,銀行有可能被迫進一步收縮借貸,這將危害到英國經濟的增長。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曾經是拉動英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由於信貸危機後銀行普遍「惜貸」,加上經濟前景不好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英國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交易量劇減。8月份房價指數已經是連續第10個月下跌,房地產市場充滿悲觀氣氛。英國房價不斷走低進一步拖累英國經濟。
消費是拉動英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由於居民收入增長趨緩、家庭借貸形勢惡化、可支配收入減少等原因,英國消費者信心處於歷史低點,這也嚴重打擊了其零售業。
外貿疲軟也是促成英國經濟走弱的重要外在因素。英國約有一半的出口面向歐元區國家,由於受美國次貸危機以及高油價等因素拖累,目前歐元區經濟也顯出衰退之勢,英國的出口產值隨之下滑,寄希望於依賴出口挽救英國經濟的舉措也將落空。
經濟界人士推測,在眾多內外因素作用下,英國經濟的衰退將無法避免。而銀行借貸的困境更意味著經濟若要復甦,勢必要花上很長時間。不過,分析人士也表示,英國此次經濟衰退可能沒有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衰退嚴重。即便是明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2%,也要比1991年經濟衰退時國內生產總值全年下降 1.4%的情況好得多。
參考資料:http://news.sohu.com/20080904/n259366057.shtml
1. 福利過度,失業的人給免費房子還有補助,養小孩也有補助,結果有人一輩子吃福利,過得還挺舒服。
2. 資源不足,英國沒有像中俄那樣的天然資源,只好向美國一樣從中東進口,但經濟實力不如美國,油價上漲的特別快。
3. 超低效率,盡管出了像亞當·史密斯那樣的經濟學家,英國人還是不知道什麼叫效率,我辦理了一張學生免費乘車卡結果花了兩周時間;超市的隊伍永遠是長長的,不是人太多,是收銀員太慢。
轉自:http://..com/question/64849148
PS 經濟類不太懂,但上面提到三點是我有切身體會的。另外,英國沒有工業,經濟依靠的是教育和金融業,對於外界依賴過大,應該算是原因吧
2. 英國原來是「日不落帝國」,為啥現在國土辣么小咧●^●
1,失去了帝國昔日的貿易市場。
昔日英國依靠海軍起家,對內控制歐洲競爭對手國家,對開廣開殖民地,工業化領先英國既可以獲得全世界的能源、原材料供應,又能壟斷歐洲出口,其他歐洲國家即使有能力出口,還得向英國交納買路錢。
1899年是英國經濟狀況最好的一年,GDP佔世界的9%,1998年則只佔3.3%。1890年,英國軍費佔全球17%,2008為653億美元,佔全球的2.3%。而且現在還在不停地減少。
其他國家也相繼完成工業化,分食市場,以及兩次大戰導致美國興起,是英國失去市場的主要原因。
2,英國的地緣戰略導致本身孤立於歐洲。
英國是歐洲的主要強國,但是至今沒有加入歐元區。英國由於天然的地理關系,一直利用來分化、控制歐洲各國,合縱連橫術比中國古代人厲害得多。在全世界到處留下地雷,不管是進入還是敗退。甚至還發明了地緣戰略理論,現在由美國人受惠,而英國卻從根子上、從骨子裡無法融入歐洲。德國法國從戰爭廢墟上相繼崛起,一個一個趕超英國,英國卻一直退卻。今天的歐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歐洲體,如果走軍國道路,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王,但是沒有英國的份。
當然,骨子裡德國人、法國人都恨英國人,也是不能排除的原因。
3,跟著美國一根筋走到底,昔日第一強國淪為附庸小跟班,在金融、貿易等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舉個例子,假如英國不做美國跟屁蟲,光是對華軍售一項足夠英國人過得舒坦自如。而現在連基本的裝備都要由美國人供給,連個艦載機都得租美國的F-18,或者買F-35,軍工產業的衰落是不言而喻的。
再看美國人,不但控制全球軍售的大頭,打壓歐盟,現在一看形勢,率先要售中國軍用運輸機,完全利己主義。根本不把盟友利益當回事。英國人如果想售中國運輸機試試看,只怕風還沒放出來,美國大哥就登門問罪了。
徹底跟美國走的結果是,美國的利益得到保證,英國卻未必;美國樹了敵人,英國一定有份;甚至英國現在連開拓市場的能力都喪失了,只能靠美國施捨。
當然,英國的衰落可能有更多、更深層次的原因,那些是專家們感興趣的事,在下也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英國對美國現在只剩下文化、民族的親情牌可打。大家都知道這是靠不住的。國家間只有利益,沒有友誼。
你看看以色列的下場,現在21世紀美國完全控制中東石油以後,以色列的重要性就下降了,可以向沙特賣600億美元武器,彈丸之地的以色列人心裡有何感受?滅亡的危機!要想活下去,只有掏6000億去買美國主子的更多武器,否則後果可想而知!
英國一棵樹上弔死,若不醒悟,就會象以色列一樣深陷危機。這一點日本人比英國人聰明得多。日本人表面上對美國爹恭敬有加,骨子裡是想著翻身報仇的,自己開拓市場,發展貿易,雖然繩索還未解除,手腳還不能放開,但自立能力遠在英國之上。有朝一日讓美國人也嘗嘗原子彈的滋味的,在下立證於此:必是日本!
當然,英國也的局限性,比如地域太小,自身消化能力弱。這一點並不象亨利七世所說,強國不一定要大,只要幅員相當就行了。所以英國要想恢復昔日地位,得另闢蹊徑,包括改變以往的地緣觀念,謀求新的資源,自立的根本。否則就只會永遠衰紗下去。
日不落帝國,日落西山了!
3. 英國為什麼會衰落,是制度原因嗎
英國本土的國土面積小,人口少是硬傷,寬松的移民政策和高福利制度更是讓英國人失去了創新和奮進的精神,英國的沒落不是二戰開始是在一戰就開始的。
一戰中美國由原來的債務國變成債權國,由此開始在經濟上超過英國。
而二戰更是在武力上被美國超過,政治地位也逐漸下降,這只能表面上的回答。
若揪其本質,是由於英國人保守性,在幾次工業革命中都沒有很好的利用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而是一味的享受殖民地的剝削,這種拿取式的發展不可能持續他本國的經濟發展,而法國在大革命後徹底的政治經濟改革德國鐵血宰相批斯麥的集權統治將四分五裂的德國統一,更採取了教育強國的政策,日本就是學習德國的很好例子。
可以看<大國崛起>也是看,<西方政治制度史><英國史>和<美國史>都有所講述
4. 英國為什麼走向了衰落
二戰時候英國本土被轟炸太厲害,而且戰後很多殖民地趁機獨立,導致不能吸血。而美國本土沒有經歷戰火,大發戰爭財。
5. 為什麼英國的氣候不太宜人
1、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2、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
3、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4、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
5、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
6、英國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適合植物生長。
7、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
6. 英國為什麼後來落後了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在第2次工業革命時期,
1.當時英國作為最大的殖民帝國,即使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英國資本家也能從殖民地獲得巨額利潤.
2.資本家寧願把大量資本輸出國外,而不願用於更新國內的生產設備和採用新技術.
3.英國沒有積極利用先進科技,改造舊的工業生產設備和技術.
正是這種殖民帝國主義使英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下來,被美國和德國相繼趕上和超過.盡管英國的造船也和金融業在世界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它失去了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2戰期間,英國受到了納粹德國猛烈打擊,破壞遭受十分嚴重等因素
7. 英國後來為什麼不行了
1、兩次世界大戰的損耗
2、固步自封,沒有第一時間跟上二次工業革,命的腳步。
3、美國的強勢崛起
4、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8. 英國「最荒涼」的火車站是哪裡呢為何不停運
相信現在一定都是有非常多的人們可以感受得到了,隨著我們現在時代的不斷進步和我們社會的不斷變遷,我們人們的生活和從前相比,都是有了非常大的改變,這無論是從我們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是經濟條件都是能看出來的。
加上這樣一座火車站只是人少,影響不到總體的發展,覺得是沒有必要費那麼大的精力,認為停運這個火車站得不償失,所以這座火車站也就一直運行到了現在,各位對於這樣一個火車站怎麼看呢?
9. 英國是怎樣管理整個世界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廣義的殖民地包括雖然擁有行政機關、軍隊等國家機器,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別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和保護國,以及委任統治地、託管地,以及殖民主義國家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海外領地」、「附屬地」、「海外省」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舊的世界殖民系統不復存在。
從殖民地的性質上來說,大致可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三種主要類型,這三種殖民地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而順次出現的。
10. 英國為什麼越來越衰弱了
你好,英國相對其以前在世界上的地位是越來越弱了,但是相對他自己來說是越來越強了,因為時代在快速進步,英國雖然也在進步,但對於對手來說速度不夠快,不是英國越來越弱了,二是美國越來越強了,中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也比二戰前強了好多。英國雖然地位和影響力變弱,但依然是強國,在一些地方還是保持著領先,例如金融業、高端汽車、手機系統等等有著很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