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漢有多大的面積呀
8594平方公里
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它是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統稱。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跨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武漢是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全國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978萬人。華中地區最大都市,華中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長江中下游特大中心城市。武漢城市圈的中心城市。
❷ 大武漢究竟有多大
武漢的土地面積是8494平方公里,人口達到了1200萬,而且它是我們中國非常著名的江城,因為中國第一大河長江以及最大的支流漢江就在武漢這個城市交匯,所以也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壯美景觀,武漢也被譽為“”百湖之市”,擁有全國最大的湖中湖東湖和眾多湖泊城市,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1/4。而且武漢還有很多非常出名的景點,不僅僅是它的湖泊面積大,它的人口也是很多的。我認為武漢之所以大,不僅是因為它面積大、它湖泊多、它大學生多而是因為這里的文化豐富,發展的多元化,並且還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在無形當中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印象。
❸ 武漢有多大
武漢總面積8594平方公里。武漢(Wǔhàn)簡稱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全國七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897萬人。為華中地區最大都市, 中國華中地區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長江中下游特大中心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在清代末期、中華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一度是中國內陸最大城市,位居亞洲前列,曾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武漢更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著名的武昌起義便發生在這里。
武漢其行政區劃沿革非常具有歷史特色,可以說是從明代直到辛亥革命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史的一個縮影。武漢可以看作兩市(漢口、武昌)一縣(漢陽)的合並(故有「武漢三鎮」之說)。
❹ 武漢有多大面積
武漢市的市域范圍有8494平方公里,比上海還要大,相當於8個香港、13個新加坡。其建成面積為220平方公里,相當於香港中心區的2倍。「因此,武漢市實際上是一個廣域城市,也可以說是一個袖珍省。」他認為,武漢中心城區是武漢核心功能定位的載體,其外圍是武漢的衛星城。
9月11日,在「中部地區崛起與城市群發展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國土與地區經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徐國弟闡述了對武漢功能定位的觀點。
在他看來,關於武漢的定位研究,已經有很多報告,但即使是很多有影響的說法也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理論漏洞,應從國家、湖北省和中心城區等三個層面對武漢進行重新定位。
武漢具有居中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自然地理條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商家必聚之市。從國家層面上來說,武漢是全國重要的工商城市,長江中游經濟中心,國際性宜居城市、會展之都和企業總部聚集地。
我國除青海、西藏等個別省區之外,武漢在省會城市中的首位度是最高的。所謂首位度是指一國或地區最大城市的人口數與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數之比值,通常用它來反映該國或地區的城市規模結構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認為,城市首位度等於或略小於2表明結構正常、集中適當。
武漢首位度太高(約6)對於湖北省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十分不利,應加快培育二位、三位城市的發展,並適當地將武漢的某些省會城市的功能逐步分散到其他城市去。武漢在湖北省層面上的功能定位應是;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武漢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全省城鄉統籌發展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示範城市。
武漢市的市域范圍有8494平方公里,比上海還要大,相當於8個香港、13個新加坡。其建成面積為220平方公里,相當於香港中心區的2倍。「因此,武漢市實際上是一個廣域城市,也可以說是一個袖珍省。」他認為,武漢中心城區是武漢核心功能定位的載體,其外圍是武漢的衛星城。
徐國弟進一步說明,武漢市的功能定位還可以更加明確,即要把武漢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工商城市,長江中游地區經濟中心,國際性宜於居住城市、會展之都和企業總部聚集地。這也是武漢要成為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集中體現。
❺ 湖北武漢面積有多大
截至2019年9月,武漢的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駐地。
2018年,全市下轄13個區,總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8.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48萬億元。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
(5)武漢有多大比英國大多少擴展閱讀
武漢的地理環境:
武漢,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湖北省省會。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
在平面直角坐標上,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形如一隻自西向東翩翩起舞的彩蝶。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❻ 武漢面積有多大
武漢市面積8483平方千米,人口788萬人(2004年)。
江岸區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 64萬人。郵編430014。區人民政府駐黎黃陂路29號。
江漢區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 46萬人。郵編430015。區人民政府駐新華下路15號。
硚口區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 54萬人。郵編430033。區人民政府駐中山大道315號。
漢陽區面積 108平方千米,人口 48萬人。郵編430050。區人民政府駐陽新路特1號。
武昌區面積81平方千米,人口 98萬人。郵編430061。區人民政府駐中山路307號。
青山區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 46萬人。郵編430080。區人民政府駐和平大道971號。
洪山區面積 509平方千米,人口 78萬人。郵編430070。區人民政府駐珞獅路318號。
東西湖區面積 439平方千米,人口 25萬人。郵編430040。區人民政府駐吳家山東吳大道1號。
漢南區面積 288平方千米,人口 11萬人。郵編430090。區人民政府駐紗帽街道。
蔡甸區面積1094平方千米,人口 46萬人。郵編430100。區人民政府駐蔡甸街道。
江夏區面積2015平方千米,人口 66萬人。郵編430200。區人民政府駐紙坊街道復江道117號。
黃陂區面積2261平方千米,人口110萬人。郵編430300。區人民政府駐前川街道。
新洲區面積1500平方千米,人口 96萬人。郵編430401。區人民政府駐邾城街道。
(此處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❼ 武漢有多大面積
武漢的面積有8494.41平方公里。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構成濱江濱湖的水域生態環境。
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7)武漢有多大比英國大多少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武漢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
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2.1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4.0千米,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武漢地貌屬鄂東南丘陵經漢江平原東緣向大別山南麓低山丘陵過渡地區,中間低平,南北丘陵、崗壟環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壟崗平原與平坦平原的面積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間,大部分在50米以下。
武漢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常年雨量豐沛、熱量充足、雨熱同季、光熱同季、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等特點。
年平均氣溫15.8℃~17.5℃,極端最高氣溫41.3℃(1934年8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8.1℃(1977年1月30日)。
年無霜期一般為211天~272天,年日照總時數1810小時~2100小時,年總輻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約佔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武漢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眾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形成湖沼水網。
截至2017年,武漢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803.17平方公里,居中國城市首位。湯遜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面積達47.6平方公里),面積33.9平方公里的東湖在中心城區退居第二 ,梁子湖是中國生態保護最好的兩個內陸湖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