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的降水分布的特點是什麼,分布的原因
英國降水分布特點是,降水量從西向東逐漸遞減。
因為英國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且地形特點是中間是山地,故東部位於迎風坡降水多,西部位於背風坡降水少。
㈡ 英國為什麼降雨量大
英國位於北緯50度至60度之間,應該是屬於是溫帶海洋氣候,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首先要歸功於熱帶的墨西哥灣暖流。這股暖流,有好幾百公里寬。它浩浩盪盪地流向歐洲西北岸,改稱大西洋暖流。
英國霧氣很重,倫敦也叫「霧都」。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還有薄薄的煙靄;冬季則經常飛霧迷漫,似雨非雨,若煙非煙,這主要是島國的潮氣所致,和工業革命帶來的不良影響有關,可隨著環保工作進行,情況有所好轉,不過英國確實可以稱的上氣候極其多變的國家……
一個國家的氣候應該由緯度和周圍水域情況決定吧。通常來說從沿海到內地的海洋性特徵是逐漸遞減的(當然很多地方也有例外)。大氣的壓力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㈢ 英國降水量分布的特點是因為有盛行西風還是因為有暖流流經
從圖中可以看出應該的降水量從西向東逐漸遞減,因為英國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且地形特點是中間是山地,故西部位於迎風坡降水多,東部位於背風坡降水少,所以與②③有關;而①四面環海,應該降水由四周向中間減少,英國的東南部也能受到暖流影響,降水也應較多,故①④不能解釋降水量的變化特徵.
故選:B.
㈣ 英國每年二至三月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濕潤的原因
英國處於歐洲西部,大西洋東岸,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成因:一方面受中緯度西風(即盛行西風)影響下,常年溫和多雨。
另一方面與流經此處的北大西洋暖流也有關系。暖流能對沿岸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
英國全國一月份的平均氣溫約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區超過1000毫米,而東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間。英國霧氣較重,主要是島國的潮氣所致。首都倫敦冬季河湖極少結冰,一月平均氣溫在4度(攝氏)以上;夏天則相當涼爽,七月的平均氣溫17度,早晚外出需加外衣。年降雨量約600毫米,雨量分布較均勻。至於倫敦過去常見的濃霧,並不完全是自然現象。由於重視環境保護,倫敦目前出現濃霧的次數已大大減少。
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多變的天氣也為人們提供了經常的話題,在英國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歡談論天氣。
受高緯度的影響,英國晝夜長短的變化特別明顯。冬季日短夜長,夏季則日長夜短。夏季是到英國旅遊的最佳季節。夏季日間長,活動時間多,而且溫度適中,天氣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這個季節盡管也有雨,但一般不會連綿不斷,影響行程
㈤ 英國倫敦的氣候特點
倫敦氣候特點:倫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小,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空氣濕潤,多雨霧,秋冬尤甚。倫敦夏季(6-8月)的氣溫在18°C左右,有時也會達到30°C或更高。在春季(3月底-5月)和秋季(9-10月),氣溫則維持在11-15°C左右。在冬季(11月-3月中旬),氣溫波動在6°C左右。在倫敦冬季有罕見結冰的情況,但潮濕和陰冷的空氣會使人一個冬天內得2-3次感冒。
㈥ 從倫敦到莫斯科年降水量的變化特點和成因
從倫敦到莫斯科年降水量的變化特點:從倫敦到莫斯科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成因:從倫敦到莫斯科離海洋漸遠,海洋影響逐漸減弱,氣候的大陸性逐漸增強;倫敦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到莫斯科已變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㈦ 英國的氣候是什麼氣候
英國處於 歐洲西部 ,大西洋東岸,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成因:一方面受中緯度西風(即 盛行西風 )影響下,常年溫和多雨。
另一方面與流經此處的 北大西洋暖流 也有關系。暖流能對沿岸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
英國全國一月份的平均氣溫約為 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
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區超過1000毫米,而東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間。英國霧氣較重,主要是島國的潮氣所致。首都倫敦冬季河湖極少結冰,一月平均氣溫在4度(攝氏)以上;夏天則相當涼爽,七月的平均氣溫17度,早晚外出需加外衣。年降雨量約600毫米,雨量分布較均勻。至於倫敦過去常見的濃霧,並不完全是自然現象。由於重視環境保護,倫敦目前出現濃霧的次數已大大減少。
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多變的天氣也為人們提供了經常的話題,在英國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歡談論天氣。
㈧ 造成英國連日大雨的原因是
近日,英國英格蘭地區連降大雨,在不少村鎮引發洪災。然而,這次罕見的大雨並不是「天災」那麼簡單,25日公布的科學研究顯示,英國所遭受的暴雨、洪災是由氣候變化導致的。它首次證實了人們長久以來的猜測:導致北半球遭受強烈暴風雨襲擊的罪魁禍首正是人為引起的全球變暖。 幾小時降雨 超過一個月雨量 在過去幾天里,英格蘭一些地方幾小時的降雨量比以往一個月的降雨量還要多,洪災迫使幾千人無家可歸。英國環境署官員芭芭拉·揚說:「這是100年、150年甚至200年一遇的降雨,非常猛烈。」 由於洪水破壞了當地的自來水廠,格洛斯特郡大約15萬居民飲用水短缺,另外還有2萬人正面臨著失去生活補給的危險。 雨量增加 有「人為痕跡」 其實一個月前,英國就已經遭受過一次洪水的襲擊。6月24日,傾盆大雨曾在英國北部城鎮製造過類似的災難。然而,此次7月的洪災與6月相比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疑問:兩次密集的降雨是否與氣候變化有關? 於是,英國氣象局哈德雷中心等幾家國家氣候研究機構運用計算機氣候模型共同進行了研究。通過分析包括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在內的幾個近幾十年來降雨量增加的地方,他們第一次將此與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聯系在了一起。 一位熟知這一研究成果的科學家說:「這項研究成果首次顯示,包括英國在內的北半球中緯度地區雨量增加有『人為痕跡』存在,有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因素在裡面。此前,我們曾在氣溫升高的現象中發現了『人為痕跡』,但與降雨聯系起來還是第一次。因此,這次的發現是重大的。」 不僅是英國,受連日降雨的影響,瑞士、德國等歐洲國家都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專家稱,氣候變化可能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造成更多災難。 變暖大氣中 含有更多水蒸氣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的沃爾夫岡·格拉巴斯說,變暖的大氣中含有更多水蒸氣,當天氣變壞時可以釋放出更多能量,因此會使暴風雨更加兇猛、降水量更多。這正好可以解釋近幾年來歐洲洪災的增加。 瑞士蘇黎世一家公司研究洪水的專家金斯·梅勒霍恩說,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在面臨越來越多這樣的災難。 科學家預警 一度未引起注意 其實,早在1997年,英國便成立了英國氣候影響計劃工作組,該組的科學家在提交的21世紀全球變暖對英國的影響的報告中指出,英國將面臨更強、更頻繁的降雨天氣。盡管之前的預測都認為夏天應該是更炎熱、更乾旱,但英國氣象辦公室哈德雷氣候預報與研究中心的一名專家指出,氣候變化同樣可以在乾旱的天氣下導致極端降雨量的增加。 英國致力於地球氣候改變研究的首席科技顧問曾率領研究團隊在2004年發布了一份《未來洪水》的研究報告,其中明確指出,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氣候變化將帶來更多更嚴重的洪災,使得更多人、更多的財產遭受威脅。然而,這份報告並沒有引起公眾的注意。 據《新聞晨報》
㈨ 影響英國氣候和天氣的原因有哪些
全境由靠近歐洲大陸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顛群島的大部分島所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和英吉利海峽同歐洲大陸相望,是一個島國。
英國位於北緯50度至60度之間,比我國的黑龍江省還要偏北,但氣候卻溫和得多,可以說是冬無嚴寒,夏無酷署。這溫和的氣候首先要歸功於熱帶的墨西哥灣暖流。這股暖流,有好幾百公里寬。它浩浩盪盪地流向歐洲西北岸,改稱大西洋暖流,為英國帶來了溫和濕潤的海洋性氣候。以倫敦為例,冬天河湖極少結冰,一月份的平溫氣溫在4度(攝氏)以上;而夏天又相當涼爽,七月份的平溫氣溫只有17度,早晚常要加件線衣才行。年降雨量約600毫米,不算太多,但分布比較均勻。就全國來說,一月份的平均氣溫約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區超過1000毫米,而東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間。英國的霧氣較重,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還有薄薄的煙靄;冬季則經常飛霧迷漫,似雨非雨,若煙非煙,這主要是島國的潮氣所致。至於倫敦過去常見的濃霧,並不完全是自然現象。由於重視環境保護,那裡出現濃霧的次數已大大減少。
這個島國的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英國人常說:「國外有氣候,在英國只有天氣」,以此來表明這里天氣的變化莫測。的確,在一日之內,忽晴忽陰又忽雨的情況並不少見。這種天氣使人變得格外謹慎,看到一位英國人在陽光明媚的早上出門時穿著雨衣,帶著雨傘,外國人可能會感到可笑,但是不久以後他就會為自己的「感到可笑」而後悔。多變的天氣也為人們提供了經常的話題,在英國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很很喜歡談論天氣。
受高緯度的影響,英國晝夜長短的變化特別明顯。冬季日短夜長,下午未到3點,天色已灰暗一片,夏季則正好相反,日長夜短,晚上10點多才開始入黑。一般來說,夏天是旅遊英國最好的日子。夏季日間長,活動時間多,而且溫度適中,天氣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這個季節盡管也有雨,但一般不會連綿不斷,影響行程。
總體而言,英國主要地區的天氣特徵如下:
英格蘭北部:溫度比南部要低
英格蘭東北部:最冷的地區
英格蘭南部:氣候最好的地區
英格蘭東南部:夏季溫度高,冬天溫度低,溫差變化大
英格蘭東部:降雨較少的地區
英格蘭西部:降雨最多的地區
時差:北京與英國格林威治標准時間相差8小時,也就是說北京比英國早8小時。比如,英國格林威治標准時間為零時,而北京是早晨8時
㈩ 英國氣候特點
英國處於歐洲西部,大西洋東岸,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成因:一方面受中緯度西風(即盛行西風)影響下,常年溫和多雨。
另一方面與流經此處的北大西洋暖流也有關系。暖流能對沿岸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
英國全國一月份的平均氣溫約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區超過1000毫米,而東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間。英國霧氣較重,主要是島國的潮氣所致。首都倫敦冬季河湖極少結冰,一月平均氣溫在4度(攝氏)以上;夏天則相當涼爽,七月的平均氣溫17度,早晚外出需加外衣。年降雨量約600毫米,雨量分布較均勻。至於倫敦過去常見的濃霧,並不完全是自然現象。由於重視環境保護,倫敦目前出現濃霧的次數已大大減少。
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多變的天氣也為人們提供了經常的話題,在英國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歡談論天氣。
受高緯度的影響,英國晝夜長短的變化特別明顯。冬季日短夜長,夏季則日長夜短。夏季是到英國旅遊的最佳季節。夏季日間長,活動時間多,而且溫度適中,天氣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這個季節盡管也有雨,但一般不會連綿不斷,影響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