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古代戰爭為什麼躲進教堂

英國古代戰爭為什麼躲進教堂

發布時間:2022-07-25 18:14:08

① 歐洲古代戰爭中,普通百姓是偏向於逃亡還是躲進城堡

普通百姓是偏向於逃亡。
城堡可不是想進就能進的。城堡是歐洲中世紀的產物,公元1066年至1400年是興建城堡的鼎盛時期,歐洲貴族為爭奪土地、糧食、牲畜、人口而不斷爆發戰爭,密集的戰爭導致了貴族們修建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城堡,來守衛自己的領地。
歐洲中世紀能搞出城堡這種奇葩,主要原因是因為分封制過濫。是個地就有個領主,是個領主就蓋城堡,出征時候各個領主都出兵追隨國王打仗。城堡其實就是領主的家,等於把自己的家要塞化。
當時歐洲社會的主要財富掌握在領主的城堡里以及教會的教堂里,只要保證自己的城堡不被攻破,家族不至於被敵人消滅,財富不至於被搶走,那麼哪怕領地全部失去,領民都失散,也可以招募僱傭軍奪回失地。因此家族和財富安全,領地就是安全的。

② 求告知歐美早期的一部電影夜晚被怪物入侵躲進教堂

博物館驚魂夜?

③ 古代戰爭時,為什麼一定要攻城

古代戰爭不像現代戰爭,可以遠程打擊,古代戰爭多以步兵加騎兵為主,攻城可以占據大量的土地來養兵屯兵,而且作為一個據點可攻可守,保證後勤,誰也不想打仗被別人偷襲後排,當然一些叛亂軍事行動因為其特殊性可能不需要攻城,比如爭奪權力,攻打皇城,或者偷襲行動,或者全部是騎兵的話,講究速戰速決就可能是先打仗再攻城,近代戰爭講究的是優先消滅地方的有生力量,比較經典的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基本上一個高地一個高地的去打,各種陣地戰,包括現在的敘利亞戰爭,最近的蘇摩爾戰區,還是要佔據城市,獲得地理上的優勢。

④ 古代戰爭士兵打鬥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按兵種分類討論謝謝

古代生產力低,人窮,大部分戰斗就是一群農兵一窩蜂沖,見面就亂砍,打完了勝利一方搶錢搶糧搶娘們。


以上就是真實情況,你可以自行腦補,比電視上演的還low比十倍的樣子。歷史上岳飛部作為當時裝備最好的南宋軍隊,披甲率也只有50%,而且很多人穿的還是皮甲。換句話說,剩下50%的兵,連件皮夾克這種級別的防具都沒有,而這就是當時南宋裝備最好的軍隊了。


而且岳飛的部隊是只隸屬於軍事貴族的私軍,軍人都是正規職業軍人,有組織有訓練的,不是隨隨便便從農村抓來的農兵。這種部隊就算是中國古代的精銳中的精銳了,其中一半的人連皮夾克都穿不上。


明朝末年的時候,明軍大部分穿的都是無甲或者紙甲,滿洲八旗軍則是披甲率100%的職業軍人,滿洲重甲兵對當時明軍來說幾乎刀槍不入,因此清軍和明軍野戰幾乎不敗。而滿洲重甲兵是什麼裝備呢?

呵呵,也就是棉衣里鑲甲片的棉甲而已。。。幾萬套這種鎧甲,就可以在當時橫掃天下。。。對面明軍有寒酸,簡直可想而知。


================================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大部分時候打仗就是這樣。宋朝把兵法設置成秘學,沒法傳播,很多東西就失傳了。。。後世很多打仗完全就是菜雞互啄。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軍精銳騎兵表現出來了文明國家所應有的紀律和士氣,但就其訓練和戰術水平來說,簡直就像是軍盲文人在三國演義里腦補出來的一樣可笑。蒙古騎兵無論是單對單馬上格鬥,還是騎兵團戰術,都完敗於英國人訓練的印度騎兵。清軍騎兵傷亡近2000人,才砍死對面5個印度騎兵。。。完全就是單方面虐殺。


如果你想了解中古時代戰爭的話,建議多看下太平天國戰爭。時代離的近記錄比較詳細,而且團練屬於軍事貴族的私軍,將領會研究新式戰術,不會剋扣部下軍餉,一般不會胡吊搞。相比之下,宋朝、明朝打的很多仗,簡直就是軍盲領導一拍腦袋胡吊搞。

⑤ 中西方歷史上的古代戰爭規模有什麼差異

中西方歷史上的古代戰爭規模差異挺大的:
一、戰爭規模不同:
1、亞里山大的遠征軍才3.5萬人。西方人打仗的時軍隊規模很小;諸侯間的交戰一般就幾百上千人的規模,騎士間的交戰往往通過個人間的決斗來解決。
2、中國軍隊遠遠超過歐洲。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推翻紂王,雙方兵力分別達8萬和17[或70萬]。公元前225年,秦王派兵20萬入侵楚國失敗而歸;公元前224年,秦王又派兵60萬入侵楚國,第二年終於滅楚國。在這里可看到人多勢眾的作用。秦始皇守五嶺用兵50萬,防匈奴30萬人,修長成50萬,造阿房宮秦皇陵的130萬人(其中受宮刑者達70多萬人)。以至於「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漢書、嚴安傳》)。
二、戰爭目的不同:
1、騎士在戰場上的爭斗往往不以殺戮對方為目的,更多以商業利益為目的。殺死對手,就無法做生意了,就損害了自己的商業利益。所以,盡量少殺是西方戰爭的特點。
在廷切布雷(1106年)之役,英王亨利一世的300名貴族打敗了亨利一世之兄的所有諾曼底騎士,400個騎士被捕,但亨利的騎士卻沒有一個陣亡。維泰利描述 (1119年)之戰,報告說:「900個武士中,只有3個被殺死」。布汶之役是中古流血最多,最富決定性的一場戰役,1500個騎士中,只有170個喪生。

這主要是騎士間的默契與規約均要求善待俘虜及索取合理的贖金額。通常俘虜以信譽保證於一定日期繳給贖金後即被釋回,很少有騎士會破壞這種誓約。有史載英法戰爭時在克里西及普瓦泰被俘的法國騎士,與英國之俘擄者自由而舒適的生活在一起,並與他們的主人分享餐宴及運動,直到被贖回為止。這種以金錢贖俘的方式,甚至連國王也如此。

2、中國的戰爭的目的不是商業利益,而是佔領土地,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因此,必然斬草除根、趕盡殺絕,殺得越多越能使己方掌權。
《漢書》記載王莽篡漢時將反對他的劉信、翟義、趙明、霍鴻等人及其親屬全部「坑殺」,但該書所載的王莽關於誅殺這些人的詔書中,明明白白地寫著是要將這些人的屍體堆土,築為「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觀,上面再樹6尺高的旗桿,寫上「反虜逆賊鯨鯢」。可見「坑」或京觀、武軍實際是一回事,都是指將屍體堆積封土。
三、戰爭動員程度不同:
1、中世紀歐洲無常備軍,打仗是臨時召集軍隊,打仗的主要是中上層的貴族騎士,平民一般不參加軍隊。
2、中國軍隊特別多。由於中國人吃糧食、糧食的保存期比較長,不容易腐化,能養很多的軍隊。軍隊規模大,打起仗來必然死得人多。加上用人海戰術圍城,糧食很快消耗完,經常發生大規模人吃人的現象。打仗時,很多中國人躲到城裡,結果還是被相互吃掉了,留在鄉里的人被攻城軍吃了,躲到深山老林好些,可見「苛政猛於虎」。

四、戰爭文化不同:
西方以保全自己為中心;
中國以戰死為榮耀。
五、在戰術上面:
西方國家顯得極為呆板,遵守教條;中國則喜歡兵不厭詐,相對開放,多樣化。
具體的差異大概就是這幾條了。

⑥ 英國古代戰爭為什麼躲進教堂就平安了

這是由於教廷的超然地位決定的,英國人都是教徒,不敢冒犯教堂的神聖。所以躲進教堂就能夠得到教堂的庇佑,而另外一方就算是正義的,也不敢公然沖進去抓人。

⑦ 古代戰爭場景再現,是靈異事件,還是道聽途說

原來據說新中國成立前夕,曾經有一個戲班子路過這里,被國民黨軍隊用機槍屠殺於峽谷之中,當時天陰沉沉的,槍聲和人們的慘叫聲響徹峽谷,自此以後每年到這里碰上相同的天氣,沉寂的峽谷就會變成真正的「哭谷」,昔日的槍聲哭叫聲再次降臨人間。廣西融水縣有一處著名的風景區"古鼎龍潭",1987年1月10日凌晨6:00,這里忽然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古戰場上的鼓樂聲,聲音此起彼伏,並且富有節奏感,直到當晚10:00龍潭的鼓樂聲才漸漸停止停止。

在自然界不僅有特殊地形具有吸引作用,而導致升學競區的現象,也有特殊的自然氣候與特殊地形的電磁場,形成錄放古代聲像的傳奇,還有異常氣候改變聲音方向的奧妙,這些種種怪異傳奇的現象,被專家們稱之為大自然超聲象之謎 。

閱讀全文

與英國古代戰爭為什麼躲進教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普敦到中國飛機多久 瀏覽:156
印度伊馬替尼和瑞士的有什麼區別 瀏覽:457
英國紅磚名校是什麼 瀏覽:995
聯通英國流量如何收費 瀏覽:254
伊朗西邊是什麼國家 瀏覽:277
美國為什麼拉黑伊朗 瀏覽:776
哪裡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瀏覽:991
印尼最近情況怎麼樣 瀏覽: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麼 瀏覽: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麼 瀏覽:550
越南海邊有什麼魚 瀏覽:355
印尼海嘯推了多少米 瀏覽:99
中國女性哪個地方多 瀏覽:337
伊朗高鐵怎麼樣 瀏覽:946
去越南買流量怎麼買 瀏覽:763
印尼號碼加什麼 瀏覽:266
中國維族人口有多少 瀏覽:951
印尼巴士怎麼弄上面的字 瀏覽:464
英國的熊貓怎麼畫 瀏覽:508
英國音箱怎麼使用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