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貴族為什麼延續這么久

英國貴族為什麼延續這么久

發布時間:2022-07-26 15:47:05

A. 英國現在還存在著貴族,他們有哪些收入來源呢

作為理財師我需要到處轉轉,了解一些經濟的情況,我去過英國,所以我了解一些英國的現在社會情況,英國是一個紳士的國家,也是一個發達的經濟體,英國的貴族和王室一樣,是一種象徵,英國的貴族情況主要有下面幾點:

第一、英國貴族一直存在,跟英國的王室是一樣的,他們的延續得到英國民眾的支持,因為這是一個英國文化的代表,所以英國貴族一直存在到現在。

第二、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英國的世襲貴族存在的時間,超過10個世紀,可是到了1998年的時候,因為英國議會需要改革,所以世襲貴族才算壽終正寢,但是大家注意只是世襲貴族消失,並不是英國現在封的貴族消失。

我們現在說一下英國貴族的收入來源,其中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英國目前的貴族,大部分是一些給國家做出貢獻的精英人才,比如科學方面有重大突破的科學家,對英國有卓越貢獻的政治家,經濟學家等,他們本身有自己的收入,貴族只是一個頭銜和封爵,

第二、英國的貴族收入來源跟很久以前的封建社會分封制不同,現在的貴族只是一種榮譽頭銜,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有可能得到英國女王的加冕,所以他們的收入大部分是自己的行業所得,跟自己的頭銜基本沒有關系。

第三、當然現在應該還有一些當時留下的舊貴族,他們可以得到國家的一些工資和獎勵,不過隨著這些人的老去,將來的貴族不會在有這樣的國家獎勵。

綜合上面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出英國的貴族,已經是一種榮譽,是一種象徵,並不是以往大地主、大資本家的那種形象,所以現在的貴族,你完全可以看做是社會精英人員,在做出重大貢獻以後得到的一個獎狀。

B. 英國的王室為什麼可以傳承千年

自古以來,朝代更替都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更替了二十多個王朝。即便是再精彩的朝代,也免不了被覆滅的下場。

但是反觀英國,英國皇室卻延續了上千年,從來沒有中斷過。同樣是皇族,為何中國就比不過英國呢?

最後一個原因,英國王室的權力是會受到制約的。權力是把雙刃劍,能傷人也能害己,若不加制衡,必然會成為凶器。

光榮革命後,英國王室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真正做主的議會和國家法律,王室多是以國家象徵而存在的。

沒什麼實際權力的王室,並不會對其他階層的國民帶來什麼危害,大家自然也不會沒事找事非要推翻人家的地位了。

C. 英國為什麼還要保留皇室貴族

1,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今天,是皇權在上幾個世紀的退讓和尊重,皇權以放棄大部分世俗權力的同時,幫助確立了英國著名的議會制度。議會制度提供給資本家,社會活動者,政治家和平民和貴族都能公平參與國政的機會,維持國家權力系統的運作。因此,皇室從而能遠離世俗政治的爭端,逐漸遠離政治斗爭的中心,所以不會被資本家,或者其他參與政治的人所敵視和推翻。

2,雖然封建制和君主遠離世俗政治,然而作為皇權退讓後所保留的權利,英國皇室,尤其是英國君主,被議會和人民確立和尊重為英國宗教的保護者,英聯邦的元首和英國領土的領主,在名義上享受崇高的地位,並且是代表英國國家的,超越所有黨派的國家元首,因此,英國殘存的君主制和君主,對於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有著重要的作用。沒有一個黨派或者組織,能夠徹底的推翻和廢除皇室存在的最高名義的地位和元首制。

3,英國君王依然保留3個重要的世俗權力:被咨詢的權利、提供意見的權利和警告的權利。作為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和事實上的英國跨黨派和組織的團結者,她、他往往擁有無上的榮譽,地位,聲望和經驗,因此,英國政府,議會和首相往往,而且是經常,會咨詢英國君主關於施政的方方面面問題。而英國君主,也可以借著各種機會,向政府,議會和首相提供各種建議輔政,而且,由於君主是國家最高象徵,他或她也能通過各種機會,向嚴重違紀和失望的政府,議會和首腦,提出施政警告,利用他,她的聲望和地位強迫對方接受。

4,英國君主是國王或者女王都能存在的,看第一繼承人的性別而定。如果第一繼承人性別是男的,那就是王子陛下。如果第一繼承人是女性,那就是公主陛下,登基後就是國王或者女皇。

D. 如何看待英國依然保留有貴族頭銜這個事情

君主制國家存在貴族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就是君主制的特徵之一。又不是日本,因為戰爭的原因所以廢除了華族。

E. 英國的貴族為什麼得以存活

因為是世襲罔替的。他們有自己的土地

F. 為什麼歐洲貴族家族可以延續上千年呢

為什麼歐洲貴族家族可以延續上千年,中國卻富不過三代,這是真相

喜歡看各國歷史的人會發現,歐洲各國的貴族家族,有的傳承了上千年都不滅,依然很繁榮。但是要在中國找到這樣的家族,你會發現,幾乎沒有。有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好歹中國也是傳承幾千年的文化古國啊,連個一千年的貴族家庭都沒有,真寒磣。



這樣一來,歐洲有這么多貴族能延續千年,大家都理解了吧!

G. 英國貴族存在的必要性

自從上世紀末實行憲政改革,英女王宣布剝奪759名上議院世襲貴族出席議會的特權,這就意味著英國貴族在政治舞台上將徹底地失去自己的空間。如今的貴族,在政治上早已失去主導權,他們更多隻是代表一種文化符號。倖存的傳統貴族依傍祖上留下的地產,並利用貴族頭銜所賦予的榮譽、品位和神秘感來延續自己的文化存在。尤其像英國那樣保留君主制的歐洲國家,君主與貴族之間仍然存在一種微妙的互動關系。為政要、名流或對國家作出特殊貢獻者授勛成了王室的主要職責,英女王的騎士勛章甚至掛在了眾多明星的身上,這些因自身成就而獲得爵位的社會精英不但是平民敬仰的對象,也成了王室的支持者。

H. 英國貴族是怎樣煉成的

不列顛貴族是一個相當復雜系統的等級制群體,其類別、名號和級別屢經變化。從封建貴族出現至今,英國貴族主要包括兩類:教會貴族(LordsSpiritual)和世俗貴族(LordsTemporal)。
教會貴族大約出現於公元7世紀,是基督教傳播和教會勢力擴張的結果。那時,在列國紛爭的環境下,求存圖霸的國王為獲取上帝的庇佑和宗教界的支持,樂意把特權和地產送給教會和修道院,使上層教士同樣成為封建領主。而後經過大約一個世紀,英國形成了包括兩個大主教區、若干主教區和眾多基層教區的宗教管理體系,定下了以後一千多年英格蘭教區劃分的大致格局,形成了以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長和中下級貴族為序列的教會貴族等級制。同世俗貴族相比較,教會貴族的劃分即「教階制」一直比較清晰。艾特爾雷德在位時(978—1016)的法律規定:除了大主教和主教外,其他各類教士劃分為四個等級。而且,這種教階制一直比較完整地保持到16世紀,後因宗教改革和修道院的解散而變得日益簡化。
按照中古大陸各國通行的社會等級制,宗教貴族作為上帝福音的傳播者,應為社會第一等級,享有最多的權勢。但在英國卻不然。例如,當威廉一世在不列顛建立封建君主制時,高級教士和大貴族都是以國王直屬封臣、而不是以等級代表的身份由國王召集參加大會議或議會的。原因之一是教會貴族人數較少,總體力量難與世俗貴族相匹敵。
世俗貴族名號和等級制的變化則相當復雜。其一,英國「貴族」的涵義始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貴族包括為數較多的中小貴族,而狹義的貴族則主要指能夠進入賢人會議、御前會議和上院的高級貴族。其二,英國世俗貴族體制和名號也是在不斷變化著的。大致看來,一千多年間的較大變化有五次。
第一次是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主要是「哥塞特」、「塞恩」的出現。在列國紛爭之際,貴族名號曾有種種差異,起初他們被泛稱為「貴人」(ealdorman),而後「哥塞特」(gesith)成為流行稱謂。他們平時出入宮廷,幫助管理國家,戰時聚集國王麾下,籌措謀劃,率兵廝殺。可見,他們原是一種類似王室親兵的軍事貴族。就詞義來看,「哥塞特」除包含著地位顯赫重要的意思之外,還說明他們與國王關系密切,是「首領的扈從」、「國王的友伴」。
大約在9世紀,英格蘭貴族的稱呼漸漸被「塞恩」(thegn)代替。據考證,塞恩和哥塞特一樣,最初的意思也是「伴侶」,即它表明的首先是一種私人關系,而非一種社會名分。但有的學者認為,塞恩的原意是「為他人服役者」,這指明了塞恩的從屬地位,並由此可以看出它與哥塞特原意的微妙差別。塞恩服務的對象,可以是國王,也可能是貴族,這意味
著塞恩群體有著等級區別。高級塞恩可以擁有自己的塞恩,數目多少不等。高級塞恩的塞恩在發生政治和軍事危機時,可能會「不事二主」,直接反對「主人的主人」——國王。故而,1051年信士愛德華國王在鎮壓戈德溫家族的叛亂時,就要求哈羅德伯爵的塞恩尋找擔保人,保證站在國王一邊。
在塞恩的稱呼流行一段時間後,大約10世紀,越來越多的高級塞恩也被稱作ealdormen。其中部分大貴族出身高貴並得到王室重用,常被國王任命為管轄一郡或數郡的封疆大吏,擁有固定封地。於是ealdormen又漸漸具備了「方伯」或「諸侯」的涵義,意為「地方統治者」。克努特在位末年,斯堪底納維亞的轉借詞eorl替代了古英語的ealdormen,成為當時地方上統治者的稱呼。以後eorl演變為earl,他們的領地或勢力管轄范圍也由原來的ealdormanties改為earldom。
隨著earl使用的增多,諾曼征服前的不列顛世俗貴族在名號上大致被分為兩類:其一,以earl稱之的大貴族,人數甚少;其二,以塞恩稱之的中小貴族。11世紀前期,earl的稱號和領地需經國王親自賜予。
第二次變化是在「諾曼征服」之後。它包含兩個方面:盎格魯-撒克遜貴族體制的毀壞和盎格魯2諾曼貴族體制的建立。它是通過軍事征服和封建主義分封制的建立實現的。
「諾曼征服」之前,諾曼底已有較完善的封建分封制,最高領主威廉公爵把公國全部土地劃分為1200個騎士采邑,分給各級封臣,由此形成了一個頗為典型的騎士貴族群體。他們從領主大公那裡得到封地,必須為其服役。「諾曼征服」加快了英國新型貴族制度的發展,開創了封建貴族制度的新的興盛期。威廉一世通過一系列的征討,全部沒收了戈
德溫家族和支持哈羅德反抗他的英吉利人的地產。據學者估計,原盎格魯-撒克遜各級貴族約四千餘人,在征服過程中有不少死亡,僥幸未死的也大多逃至大陸或蘇格蘭。截至1070年,僅有兩名英吉利伯爵——沃索夫和高斯帕特利克——繼續擔任官職。到了1086年,僅有兩名英吉利大貴族,即阿登郡的圖爾基爾和科爾斯維恩繼續僥幸保留了較多的土地①。他們必須向新君表示效忠,尊威廉為最高領主,承認自己的土地名義上是重新受新主封賜的。
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後期,英國封建領有制已有所發展,部分塞恩已經成為高級僧侶和大貴族的附庸。而諾曼王朝又在軍事征服的基礎上,將「古英國」的政治遺產與諾曼底的封建領主租地制加以結合和調整,取締了原有貴族體制中的塞恩階層,代之以騎士為貴族底層的領有制。每個封臣獲取封地(連同土地的農奴)後,可以獲得相關的收益權,但最高領有權仍屬國王。

閱讀全文

與英國貴族為什麼延續這么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愛情國 瀏覽:332
寄印尼什麼快遞最好 瀏覽:349
印度的葯價多少錢一盒 瀏覽:368
阜新縣在越南哪裡 瀏覽:947
英國首相鮑里斯住哪裡 瀏覽:852
印度無電人口多少 瀏覽:585
現在中國開發的城市有哪些 瀏覽:260
中國燃氣公司哪個好 瀏覽:529
中國哪個省太漂亮了 瀏覽:6
義大利的哪個市長是個盲人 瀏覽:364
烏干達對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273
印度格列衛葯哪裡能買到 瀏覽:480
印度和沙特哪個面積大 瀏覽:822
現在想要去印尼怎麼辦 瀏覽:81
越南沒身份證怎麼辦 瀏覽:527
希臘和義大利哪個國家大 瀏覽:131
義大利赫茲和詩芬尼哪個好 瀏覽:738
越南為什麼叫廣北 瀏覽:924
印尼虎魚用什麼顏色魚缸背景好 瀏覽:467
中國的哪個地方鹵蛋比較多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