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和俄羅斯現在怎麼了,為什麼要驅除外交官
到目前為止(3月15號中午12點),俄羅斯的反應並不是特別的激烈。在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以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為首的一系列懲戒措施,以報復俄羅斯在斯克里帕爾中毒案的表現後,俄羅斯外交部不過是發布了一份公式化的聲明。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
倒是北京時間3月15號凌晨,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在英國要求召開的聯合國安理會特別會議上,表達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他宣稱,代號「新手」,毒害斯克里帕爾父女的神經毒劑,很有可能是在英國生產出來的。
俄代表透露,俄羅斯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蘇聯解體後,部分研發化學武器的專家和文件資料被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弄走」。這些專家來到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之後,仍然從事著早先的研究方向。涅邊賈確信,英國國防部轄下的波登當秘密武器實驗室早就具備了生產「新手」神經毒劑的能力。
② 英俄兩國為什麼有這么大的仇恨
近代歷史上英俄關系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二戰前,合作+斗爭,聯合瓜分世界
這一階段各帝國主義聯合瓜分世界,有合作也有競爭。其中英國和俄羅斯最無恥,最終英國把自己搞成「日不落帝國」,俄國把自己搞成如今面積最大的國家。
二戰前中國受到的屈辱主要是這兩國帶來的,直到1997年英國才把香港吐出來,而俄國侵佔的土地怕是永遠也不會吐出來了。第二階段: 二戰,合作,對付法西斯
二戰中,在歐洲除了英國和俄羅斯(蘇聯),不是亡國就是投靠法西斯,英俄一看都不是希特勒的對手,趕緊聯合吧,當然也包括美國和中國(中國主要對付日本,法國當時已經亡國)。這段時間很短。第三階段: 二戰後,對立,東西方冷戰
二戰後,英國和俄羅斯手還沒握熱,英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東西方冷戰的序幕,兩大陣營全面對立。
主要還是陣營不同 俄國和西方的這些資本主義國家關系都不太好 雖然他也實行了資本主義但是美國依然沒有放過他
③ 俄羅斯和英國怎麼回事
俄羅斯的一個間諜叛變跑到了英國,被人用神經毒劑傷害,至今半死。英國誣陷是俄羅斯派人乾的,俄羅斯不承認,於是英國就聯合美、法、義大利、芬蘭、烏克蘭等一堆歐美國家驅逐俄羅斯外交官,還有的要抵制2019年俄羅斯世界盃。
這些國家平日里根本就和俄羅斯不和,間諜中毒事件只是個一起怒懟俄羅斯的借口。
④ 英國為什麼要制裁俄羅斯
英俄關系「糟糕透頂」的緣由,一是歷史原因,兩國自16世紀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始終充滿對立和沖突,代表性例子就是在19世紀進行的克里米亞戰爭。盡管兩國在一戰和二戰中曾共同對付德國,但這只是為了利益的臨時結盟,並非真正的相互認可;二是政治和體制原因,兩國在這方面有很大不同,英國議會和政府內部反俄情緒根深蒂固,英國高層無論在言論上還是行動上都有強烈的反俄色彩。三是英國高層不了解俄羅斯,存在誤判;四是英國長期保持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外交政策唯美國馬首是瞻,在事實上充當美國遏制俄羅斯的主要打手。
兩國關系在2006年利特維年科在英國釙中毒後進入低谷,而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讓雙方關系雪上加霜。2017年年底,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訪問俄羅斯,這是5年來英國外交大臣首次訪俄,一些分析人士一度對兩國關系破冰和升溫抱有期望。他們認為,英國在面臨脫歐困境和英美關系出現一些分歧的背景下,希望與俄羅斯打破外交僵局;英國在敘利亞問題,尤其是在維護伊朗核協議問題上需要俄羅斯的支持。然而,此次英國針對俄羅斯的大規模外交報復行動,令兩國關系破冰的一切可能化為烏有。可以預見,雙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對抗狀態。
⑤ 為什麼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英國專家稱,斯克里帕爾中毒所用的物質類似於蘇聯1980年代末研製的神經毒劑。如果英國僅僅憑借這是蘇聯時期研製的神經毒氣,與俄羅斯有制裁叛變的間諜習慣,就開始質疑俄羅斯,是非常站不住腳的。
這與之前蘇聯在二戰勝利後前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利用美國對於蘇聯的疑心而挑撥美蘇關系的大時空背景已經完全不同。當年美國主要是為了推銷其戰後昂貴的基礎設施設備,向歐洲大量的輸出美國在二戰期間剩餘的生產資料、人工、技術等給日漸凋零的歐洲國家,並且美國當時也深信歐洲國家經過發展之後,一定會還回當初的貸款,並且使得美國的技術在歐洲生根發芽;其次是利用蘇俄的意識形態的矛盾,在英國的挑撥下,美蘇最終走向冷戰,冷戰當初的高潮並不是在斯大林時期,而是赫魯曉夫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在古巴全面挑起了美國安全的神經線。
現在英國歷任的首相還是依然保持著這一思維,想延續丘吉爾與撒切爾的思維,但問題是美國現在不需要輸出自己的剩餘產品,美國的金融與技術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就可以實現全球流通,俄羅斯現在也沒有挑戰任何的美國在歐盟利益。
可以說獨聯體國家中反對俄羅斯的組織或者政治人物,甚至包括一些寡頭都非常喜歡待在英國,主要是英國是收集俄羅斯情報的主要站點,在對付俄羅斯方面,歐洲國家確實需要英國的幫助。現在英國的反應僅僅是希望保住其有能力收留俄羅斯反叛間諜、失勢寡頭天堂的聲譽,如果英國不再是收集俄羅斯情報的前沿的話,英國的地緣政治地位在脫歐之後更加會降低。
其實還有一個常識,就是蘇聯研製的神經性毒氣其實在獨聯體國家范圍內都存在,並且這些化學毒氣在獨聯體的武器黑市上是存在購買的空間,並且毒害間諜的毒氣現在公開存在的國家是在獨聯體內,不是俄羅斯。
這樣如果英國沒有拿到真憑實據,就開始質疑俄羅斯為幕後的操縱者並且開始外交制裁是非常危險的示範,因為英國的這些做法基本上是殺雞用鍘刀,其政治目的在歐盟國家與美國看來也是沒有必要的,並且美國或者歐盟國家也只能答應跟隨英國制裁俄羅斯的幾個人而已,畢竟這個案子英國沒有完全的鐵證。
現在歐盟國家與美國輕易跟隨英國起舞,會妨礙歐盟經濟與俄羅斯的恢復,也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沒有任何的好處,畢竟特朗普一直沒有徹底執行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特朗普的外交戰略現在還是在亞洲,不是在歐洲。英國僅憑在國會情緒性的發言就認定是俄羅斯,沒有闡明案件的復雜性,確實有失公允,英國有必要向世界展示更多的證據。
⑥ 為何英國一直都和俄羅斯對著干
如今的英國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日不落帝國了,現在的英國可以算是美國的一個戰略附庸,所以英國在一定國策的抉擇上,會以美國馬首是瞻。而英國一直和俄羅斯對著干,從中也可以看到美國的影子,畢竟現在俄羅斯可以算是美國最大的對手。美國所希望的北約擴張,俄羅斯卻成了最大的絆腳石,所以英國做為美國的戰略附庸,肯定是需要跳出來與俄羅斯對著乾的。
最終英國在反對歐盟一體化這件事上無法阻止,於是決定宣布脫歐,而隨著英國脫歐這件事日漸明顯,歐洲大陸的國家也看清楚了,英國並沒有把歐洲大陸的國家當作盟友。所以英國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地位逐漸下降,這使得英國很難接受,所以英國也在試圖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他選擇的方式就是作為美國的馬前卒,不斷的和俄羅斯進行示威,並且在敘利亞戰場上與俄羅斯刀劍相向,也只不過是做給美國看的罷了。
⑦ 俄羅斯和英國有仇嗎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仇恨,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
英國和沙皇俄國在近東和克里米亞地區有長期的爭奪。在遠東--東亞地區也有利益的沖突。
反而在歐洲,現有拿破崙法國,後有德國,夾在中間的強勢存在,更多的體現出聯合對德——因為畢竟英國和俄國不接壤。
現代社會,英國其實在歐洲事務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小,更多的體現出美國意志。所以它現在和俄國的關系,要麼是狐假虎威,要麼就是酸溜溜地插一腿。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壓根就沒把英國當成勢均力敵的對手。
⑧ 為什麼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由英國突然爆發出來的這個毒殺「雙面間諜」事件,使得整個國際上頗感意外。英國的外交行為使得外界大惑不解,認為英國人有點小題大做,一般國家之間發生間諜案件,並不是新鮮事。特別是英國與俄羅斯兩國歷來關系素來不好,雙方領導人除了在國際場合,很少有互相來往訪問。去年底英國 外交大臣約翰遜,是在相隔了足有5年多的時間,才去訪問了俄羅斯。
這是2012年以來的第一次訪問,在正常國家關系中是非常少見的。 英俄兩國不和睦由來已久,可以說除了在二戰中兩國有過合作之外,大多數時期里英俄分屬兩個對立陣營。 但是盡管由於兩國關系有歷史上的原因,兩國關系一直比較緊張有時甚至是嚴重對立。但並不能說3月12日英國突然因為毒殺「雙面間諜」事件,針對俄羅斯發出外交上的最後通牒是正常的,還是非常令人意外的。這不像是正常的外交行為,英國的這個外交動作有點過大。
緊接著英國又因俄羅斯沒有在規定的24小時之內,給予答復英國宣布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員。並且英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俄羅斯毒殺間諜的惡劣行為。英國的這一招接著一招,令世人有點還來不及反應。因為所謂的俄羅斯毒殺間諜斯克里帕爾事件,美法德三個國家在第一時間表示,完全支持英國的舉動,並且強烈譴責俄羅斯的行為。
⑨ 英國和俄羅斯關系怎麼那麼差
18世紀英國稱霸時沙俄就擋他路,沙俄吞並土耳其也是英國擋,兩國矛盾了快3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