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什麼家庭會請僕人

英國什麼家庭會請僕人

發布時間:2022-07-27 03:41:38

1. 英國富豪家都有僕人嗎外出是不是還要帶保鏢啊!

很多富豪是沒有僕人的,但是一些富豪貴族還保留這個習慣。

2. 關於19世紀末英國的歷史

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英國工業污染嚴重堅持自由貿易開拓殖民地商業發達世界博覽會法律不斷完善取消童工發展福利工人受剝削

3. 英國王室成員眾多,那麼伺候他們的僕人都有什麼要求

給英國王室當僕人是什麼體驗,每天澆花喂狗,一年工資夠花一輩子

相信很多人對於王室都帶著一顆好奇心,在歐洲能夠完整保留下來並且非常有傳統色彩的就是英國王室。英國王室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不是等閑之輩,而王室成員更加不一般。也許很多人都知道,英國王室中的僕人並不是非常多,而每一個幾乎都是非常優秀的人。

在這當中,女王的批人是最好做的,因為英國女王凡是都喜歡親力親為。對於她而言只要照顧好她最愛的柯基就可以了,還有就是女王的旗下有很多的庄園以及城堡,他會將自己的僕人派過去,每天負責大打掃庄園衛生,還有就是定期的美化一下綠化,生活還是非常愜意的。

4. 在英國,僕人是怎樣伺候王室成員的

英國皇室侍從的真實生活:辛苦上班族

如果沒有特殊能力,雇員被招聘進宮後要從最低級別做起。英國王室侍從有嚴格的等級劃分,晉升也得遵循苛刻的條件。最底層的「五號男僕」是擦鞋之類的雜役,慢慢地可升為「接引侍從」,從事引領客人的工作,然後晉升到「外廷侍從」,再經過努力才有可能升到侍從中最高的職位———「內廷侍從」。只有這個職位才能到白金漢宮的女王私人活動區直接為女王服務。

盡管薪水不高,王室侍從的工作仍然令人嚮往。真正吸引求職者的是對王室本身的嚮往與敬仰,在這里工作體現了一種榮耀。黛安娜的管家保羅·伯勒爾回憶說,他8歲第一次在白金漢宮前看皇家衛隊換崗時,就下決心一定要來這兒工作。10年後,伯勒爾果然得到了一份在王室當差的工作。

5. 現在的英國貴族還是請管家和一大堆僕人的嗎

不一定。可能比較老的庄園和大宅子是自己打掃也有僕人。現在新一代規則很多都是和家人一起住,庄園都是自己家裡人來打掃

6. 英國皇室僕人是怎麼選拔的

要看背景是否清白,專業是不是到位。英語溝通完全沒有問題,體格強奸,沒有疾病。有信用,嘴巴禁。

7. 為什麼大多數人會選擇英國管家服務

英管一直以來都是高端人群、高端服務機構的首選:包括迪拜風帆酒店在內的全球數千家高端服務機構,前世界首富阿布等等都是英管的客戶。另外,英管提供的是原汁原味的、已經傳承了數百年的英式管家服務理念、技能,並且與中國文化及大陸區現實情況完美融合。再者他們的服務團隊也很專業:比如團隊中有中國豪宅第一品牌"星河灣"物管總經理,連續三年囊括聯合國人居社區金獎的高端物業管理權威,以及豪宅裝修、安全顧問界頂級專家群。英管現在還在積極發展他們的高端品質生活支持系統:例如高端家政培訓及服務支持、高級定製和皇室授權品牌生活用品、高端人士生活品質類培訓、高端生活圈層接入、 特供生鮮蔬果基地、品質生活大講堂等。這也是類似行業所沒有的。<br>就北京這個城市,我之前做過一些了解,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的到你~~~~~英管協會有以下幾個優勢:第一,英管在富豪家庭管家服務市場佔有率第一:北京市場佔有率約50%,全國約佔三分之一;第二,第三大陸唯一自有的高端人群服務體系平台:持續為高凈值私人家庭提供豪宅管理手冊編訂、英式管家培訓及服務支持系統、高級定製和皇室授權品牌生活用品、高凈值人士生活品質類培訓、裝修管家、安全管家等整體解決方案;第三,協會自有媒體資源:高端品質生活讀本《尊府》、《尊品》,是大陸富豪人群最喜歡的紙媒之一;第四,全世界最完備的高端服務培訓、顧問及實際管理經驗體系,包括迪拜風帆酒店在內的全球數千家機構、數千家億萬級富豪家庭的共同選擇;第五,優秀的團隊:前英國皇室首席大管家,前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全球特聘培訓師,著名五星級酒店培訓總監,曾創制菜系的餐飲管理專家,連續三年囊括聯合國人居社區金獎的物業管理權威,大陸區屈指可數的荷蘭管家學院畢業的會所服務及管理專家,豪宅物管第一品牌創始人,御廚資源等;第六,良好的口碑:大陸區十年來合作的機構客戶,滿意率為百分之一百;第七,高端合作夥伴群:協會與眾多的世界、本地名牌產品有深入、長期的合作關系。

8. 英國王室的那些僕人是怎樣伺候王室成員的

英國皇室侍從的真實生活:辛苦上班族
近日,哈里王子在馬球比賽後,脫下右靴,腳踩侍從的屁股,讓其幫忙脫另一隻靴子的一幕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英國媒體評論說,身邊有這樣奴顏婢膝的侍從,哈里王子會被嬌慣得無法無天。由此,英國王室侍從的宮廷生活引起了人們的關切。

登報招聘條件苛刻

等級森嚴升遷很難

英國王室每年都要僱用一批新人,如女傭、秘書、管家助理等。此外,在夏季對外開放期間,白金漢宮還要招募200多名臨時管理員。為此,王室以平民化和現代化的方式進行招聘,在全國性或專業性媒體上刊登招聘廣告,並將職務空缺信息發布在王室網站上,申請者可以瀏覽信息、下載表格,通過網路完成申請。

英國王室很注重申請人的特長和職業資格,並強調機會均等。求職者會接受嚴格的資格和背景調查,但有時卻難免失誤。

2003年9月,《每日鏡報》記者瑞安·帕里持假介紹信輕而易舉地在白金漢宮謀到了「御用男僕」一職,兩個月里多次接近女王和其他王室成員。此事曝光後,王室的人力資源和保安部門受到了很大壓力。

2002年12月9日,白金漢宮登出啟事,急聘女王管家。根據王室網站刊載的招聘細則,應征者的工作表現必須無可挑剔,並需要跟隨英女王前往不同宮殿,甚至要出國做官方或私人外訪。

2006年3月,白金漢宮又在報紙上登廣告招聘管家助理,條件是申請人要「在食品與家政部門工作,願意往返於王室在英國各處住宅,承擔各種責任,包括傳遞消息,作貼身男僕,或者負責侍候王室成員用餐和飲酒」。申請人還必須「有上進心、值得信賴、渴望學習……並願意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務」。廣告中承諾各種福利、獎金、提升機會和「獨一無二的工作環境」,並允許工作人員住在宮殿內。

如果沒有特殊能力,雇員被招聘進宮後要從最低級別做起。英國王室侍從有嚴格的等級劃分,晉升也得遵循苛刻的條件。最底層的「五號男僕」是擦鞋之類的雜役,慢慢地可升為「接引侍從」,從事引領客人的工作,然後晉升到「外廷侍從」,再經過努力才有可能升到侍從中最高的職位———「內廷侍從」。只有這個職位才能到白金漢宮的女王私人活動區直接為女王服務。

被迫干不光彩工作

讓女王坐屁蹲挨罰

女王雖有些獨特的生活習慣,但為人和善,對待侍從比較親切。其他王室成員就沒那麼好伺候了。據報道,查爾斯王子的侍從不但要確保衣服洗熨整齊,還要放在衣櫃中的指定位置。王子平均每天要換5次衣服,無論走到那裡,都要求一名高級侍從及兩名助手24小時待命預備著裝。英國媒體更指出,查爾斯王子刷牙時要由5名侍從負責擠牙膏。其身邊的侍從人數更是多達85人,奢華程度可與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相比。

除了瑣碎繁雜的工作外,侍從們還要替主人完成很多荒唐的「任務」。例如,當查爾斯王子出門跟卡米拉幽會時,為了對黛安娜王妃隱瞞行蹤,他命令男僕打開家中的電視,並不停地換台,做出王子整夜都在看電視的樣子。同時,另一個僕人會在他的床上躺上半個小時,使床鋪看上去好像被他睡過了一樣。此外,查爾斯王子的壞脾氣在王宮中是很有名的,稍有不滿意,非打即罵,因此也得罪了幾乎所有的侍從。

侍從們必須小心翼翼地工作,惹了禍可要「吃不了兜著走」。2004年平安夜,78歲高齡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請所有王室成員到桑德林厄姆宮吃聖誕大餐。吃到一半,女王站起身和坐在對面的客人說話。男僕以為她要去拿菜,立刻把椅子移到旁邊。沒想到女王說完話後,馬上坐了回去,結果坐空了,在眾目睽睽之下摔了個屁股蹲兒。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那名男僕更是嚇得面如土色。所幸女王剛好坐到她的兩只寵物狗身上,沒有受傷。坐在地上的女王還以咯咯的笑聲化解了現場的尷尬。後來,這位讓女王大出洋相的男僕,向王室主管作了深刻檢討,並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薪水太低難以糊口

主人去世就得搬走

長期以來,英國王室沿用14世紀形成的三十九級薪酬表,侍從的薪酬長期偏低。女僕、馬車夫、門衛等低級侍從年薪只有9000英鎊(1英鎊約合14.6人民幣),不少人甚至要申請政府補助金過活。有很多雇員不得不離開王宮,出外尋找待遇更好的工作。2001年1月,英女王的一名侍從服用大量鎮痛葯企圖自殺,原因竟是工資太低。他被救活後對朋友說:「英國王室給我的薪酬根本不夠糊口,實在不足以維持生計。」

2001年6月,在工會的施壓下,王室終於答應調整侍從的待遇。其中低級侍從薪酬調高16%,年薪提高至1.4萬英鎊;高級侍從的薪酬增長了5%,但收入一般不超過2.5萬英鎊。相對於英國人均2萬英鎊左右的年收入,仍然不算高。

王室擁有各種王宮住所285間,而王室成員真正居住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其餘的由女王賜給各王室成員的侍從們使用。侍從們可以住在王宮里,但這項待遇是與其「任期」掛鉤的。根據慣例,王室成員去世後,僱用合同也就相應停止,侍從們就得搬出王宮另覓住處。在瑪格麗特公主去世後,她的10位僕人在接到解僱通知的同時,也收到了立即搬離的「逐客令」。

盡管薪水不高,王室侍從的工作仍然令人嚮往。真正吸引求職者的是對王室本身的嚮往與敬仰,在這里工作體現了一種榮耀。黛安娜的管家保羅·伯勒爾回憶說,他8歲第一次在白金漢宮前看皇家衛隊換崗時,就下決心一定要來這兒工作。10年後,伯勒爾果然得到了一份在王室當差的工作。

王太後生前最器重的管家泰倫,從10歲起就對王室產生興趣,收集了數本關於王室家庭的資料。在無數次地給王室寫信表達願望後,終於在15歲時如願以償,被招入宮中作了一名管家助理。在隨後的51年裡,泰倫始終如一地保持著對王室的虔誠和忠心,先後服務於喬治六世、伊麗莎白二世和王太後,深得信賴。

侍從曝料,內容要打折扣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被公認是個非常注重隱私和體統的君主,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得向媒體透露王室內情。因此很多侍從在任職期間往往口風很緊,但離職之後,出於嫉恨或牟利等動機,開始大肆曝料,令王室成員很頭疼。

1988年初,一位曾在女王的巴爾莫勒爾宮工作過的女侍從,向法國《巴黎競賽畫報》出賣王室秘密。侍女講,在一次晚宴上,為了使一名誤將玫瑰香水當作湯的外國貴賓免出洋相,王室所有成員將錯就錯,喝下洗手盆中的玫瑰香水。後來,女王對此事大發雷霆,命令發言人斷然否認。

曾任女王私人侍從及黛安娜管家的保羅·伯勒爾將他知道的王室秘聞以30萬英鎊賣給英國《每日鏡報》,而他的回憶錄《王室職責》成了頭號暢銷書。伯勒爾披露,女王是個賽馬專家,她每天都要看報紙的跑馬經及賽馬資料;而當英女王在收聽賽馬實況轉播時,侍從都要保持安靜,無論輕重緩急一律在3分鍾後再稟報。他說,侍從每天早上都要把英國的主要報紙放在女王的餐桌上,不過擺在最上面的,是《體育生活報》的賽馬版,至於《泰晤士報》,則是放在一疊報紙的最下面。作為戴妃生前的管家兼密友,伯勒爾披露說,戴妃最喜歡看浪漫愛情電影,尤其是《人鬼情未了》、《亂世佳人》等「催淚片」。

看到保羅·伯勒爾風光無限,王室侍從喬治·史密斯也打起了「拿主人秘密賺錢」的主意。2003年被解僱後,史密斯向媒體透露查爾斯是雙性戀,與其侍從米歇爾·福西特發生過性關系。一時間,有關王室人員「性丑聞」的流言滿天飛,讓王室極為難堪。

1200名侍從貼身伺候

目前,英國王室約有1200名雇員,負責餐飲、家務管理、財會、文秘、藝術品管理、媒體溝通等事務。其中包括300名照料王室成員生活起居的侍從,如私人秘書、廚師、女僕、男僕、保安、司機、園丁和信使等。

英國王太後在世時,有40多名貼身侍從分管著她日常生活的每一項活動:早晨伺候她起床,白天陪她出席慶典活動,晚上在門外守衛。

2005年11月卡米拉與查爾斯王子到美國訪問時,隨行侍從多達16人,包括僕役長、貼身男僕、服裝指導師、美發師、化妝指導師等.

9. 現在的英國貴族還有沒有僕人!

有僕人 英國現在的僕人跟中國的保姆一個意思

10. 18世紀初-19世紀末英國的社會體系和文化背景

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生於倫敦,1837年繼位成為英國女王。到19世紀末,被譽為「歐洲的祖母」,並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優秀、統治時間最長的女王。在她統治英國期間,通過卓越的治理方針使得英國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征服世界和聚斂財富方面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度,並使英國的版圖擴充到全球范圍,成為「日不落帝國」。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去世,但「維多利亞的時代思」卻一直延續至現在……

1st: 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也是倒數第二位君主。 她主要事跡是曾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復到羅馬天主教(1555年)。 為此,她曾處決了差不多三百個反對者。於是而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從此以後, Bloody Mary在英語中就成了女巫的同義詞。 但是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繼任者伊莉莎白一世所顛倒。
2nd: 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莉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3nd: 安妮女王
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 又譯為安女王,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英國女王。安妮是詹姆斯二世與王後安妮·海德的次女。1683年,與丹麥王子喬治結婚。1701年,英國議會通過「嗣位法」,安妮成為威廉三世的繼承人。1702年,安妮即位為英國女王。1707年,英格蘭議會與蘇格蘭議會合並,實現兩個國家真正的聯合。由於安妮身體虛弱和無後嗣的憂慮,托利黨領袖、國務大臣博林布洛克子爵曾與安妮的弟弟、老王位覬覦者詹姆斯·愛德華聯系,希望他能以放棄天主教信仰來換取王位繼承權,但遭到拒絕。1714年,安妮女王在駕崩前任命施魯斯伯里公爵為政府中至關重要的財政大臣,確保了王位由信仰新教的漢諾瓦選帝侯喬治繼承。
4th: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1901年1月22日)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維多利亞時代」,1914年以後,英國開始走向衰落。
5th: 伊莉莎白二世
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全名伊莉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 以及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國國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 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編輯本段]伊麗莎白二世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原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伊麗莎白二世出生在倫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亞歷山大王後,祖母則是瑪麗王後。她的父親約克公爵是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他當時並不是王位的繼承人。
因此伊麗莎白出生時的頭銜是伊麗莎白公主殿下,在其母親約克公爵夫人的督導下在家中接受教育。她的歷史老師C·H·K·馬丁是伊頓公學校長,除此之外她還學習各種語言(她的法語講得很流利)。坎特伯雷大主教為她提供神學方面的指點,她一直是名虔誠的聖公會會員。
1936年伊麗莎白的伯伯愛德華八世退位,她的父親繼位為國王,她也立即成為王位的繼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伊麗莎白13歲,她與她的妹妹瑪格利特公主都到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避難。當時有人建議兩位公主應該到加拿大避難,遭到他們母親的反對:「孩子們不能在在沒有我的情況下離開,我不能在沒有國王的情況下離開,而國王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離開。」1940年伊麗莎白公主首次發表了廣播,針對的是所有避難中的孩子。
1945年伊麗莎白公主說服了她的父親,允許她直接參與協助打贏這場戰爭。她參與了一個支援戰爭的婦女團體,在那裡她的編號是第230873號伊麗莎白·溫莎第二中尉。這是她第一次與其他孩子共同受訓。據說她本人非常喜歡這次經驗,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經驗,使她之後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上學,而不是讓他們在家學習。
1947年伊麗莎白首次外訪,她與她的父母親到了南非。在她21歲生日那天她對英聯邦和帝國做了廣播,宣誓將終身投入到對英聯邦和帝國人民的服務中。
1947年12月20日伊麗莎白與希臘的菲利浦王子結婚。菲利浦是伊麗莎白女王的第三個表哥,他們的曾曾祖母都是維多利亞女王(菲利浦王子在結婚前宣誓放棄希臘王位的繼承權,在愛丁堡公爵這個頭銜之前他沒有頭銜,就叫作菲利浦·蒙巴頓中尉)。這樁婚事非常適合一位即將繼承王位的女性,因為她的夫君接受過王室訓練,卻又不會繼任另一國的王位。但是這樁婚姻卻不是刻意安排的,兩人的關系經歷了許多考驗,包括有關菲利浦不忠的流言。
婚後夫婦兩人居住在倫敦的克萊倫斯宮(Clarence Palace)。他們育有四個孩子(見下)。雖然英國的王朝被稱為溫莎王朝,夫婦兩人同意他們的孩子應該使用蒙巴頓-溫莎(Mountbatten-Windsor)作為他們的姓氏。
從1951年起喬治國王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伊麗莎白開始代替父親出席在公開場合中。那一年她訪問了希臘、義大利和馬爾他(當時菲利浦隨軍駐扎在此)。10月她又訪問了加拿大和華盛頓。1952年1月伊麗莎白和菲利浦又訪問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2月6日他們在訪問肯亞時得知伊麗莎白的父親已經去世。在她繼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個樹上旅館中。她的加冕典禮於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舉行。
頭戴王冠、手持權杖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加冕之後伊麗莎白和丈夫菲利浦搬到了倫敦市中心的白金漢宮。但是像之前所有的國王一樣,伊麗莎白並不喜歡居住在白金漢宮。對她而言,位於倫敦西部的溫莎城堡才是她的家。她也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在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城堡度過的。
伊麗莎白女王是歷史上外訪最多的國君。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浦花了半年時間周遊世界,她也成為第一個訪問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的在位君主。1957年10月她對美國做了國事訪問,1959年則又訪問了加拿大。1961年她首次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她訪問國大多數歐洲國家和許多歐洲以外的地區,並經常出席英聯邦首腦會議。
伊麗莎白在宗教、道德標准和家庭事務上非常保守。她對待宗教責任十分嚴肅,並將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這是為什麼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像她的母親一樣,伊麗莎白女王從來沒有原諒愛德華八世選擇退位,因為在她看來他拋棄了自己的職責,並迫使自己的父親負擔其這個責任,而這一責任又被視為是縮短其父親壽命的罪魁禍首。

維多利亞時代,這一時期,除貴族能夠繼承田產和房產外,人們通常沒有自己的住房。多數城鎮中產階級家庭以租期為三年、五年或七年的出租房屋作為安身之所。一套典型的中產階級住房格局基本如下:
通向一樓的正門入口處一般建有高出路面的幾級台階,拾階而上進入一樓。這里通常設有門廊、餐室和供男主人使用的房間,如書房或會客室。醫生等職業男性習慣於在住所的第一層接待患者或客戶。
門廊處有樓梯通向二樓。整套住宅最精美的房間就在這一層,來自街道或廚房的噪音不會影響這里。客廳占據大部分二樓面積,有時它被拱門或折疊門分隔成兩三個房間,用作樂室、畫室或溫室。當有客人造訪時,僕人會首先請進客人,幫他們脫掉外套,再引領至通向客廳的樓梯,這時女主人在樓梯頂端迎候客人。
三樓以上是家庭成員的卧室。主卧兩側分別設有男女主人的更衣室,用於保存各自的服裝和私人物品。孩子們的餐室、活動室和卧室是分開的。七八歲以下的兒童一般與保姆住在一起,再大些就要與同性的同胞共處一室,直到成年才會有單獨的卧室。住房寬裕的家庭還設有教室,由家庭教師為孩子們上課。
頂樓或閣樓用作儲藏室和僕人的下處。除通向二樓和三樓的前樓梯外,一般設有連接地下室和閣樓的後樓梯,這是僕人運送生活物品或出入下處的主要通道。
中產階級生活寬裕,家庭主婦追求時尚的家居風格自然也就無可厚非。清雅的日式布局曾一度風靡,繁復的中東風格和簡潔的古希臘風格也曾獨領風騷,而影響最為持久的還是雕飾厚重的哥特式古典風格傢具。在實際生活中,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室內布局大體狀況如何?1881年出版的一本家居指南提供了標準的家庭布局模式:
門廊鋪設石質地板,上有產自東方的地毯,一個傘架,一兩把高背椅。餐室中,支架居中的圓形或橢圓形餐桌再配上幾把皮椅會令每位就餐者感到愜意。客廳中間擺有一個質地厚重的圓桌,周圍環繞著舒適的長椅,座椅,鋼琴等。客廳牆面通常貼上帶圖案的淺色牆紙,地板刷成深棕色,中間鋪有印花圖案的小地毯。卧室的布置相對簡潔,主要有床、衣櫃、梳妝台、盥洗盆、壁爐等。19世紀中期以後,卧室通風逐漸受到重視,銅鐵架床代替了傳統的掛簾四腳床。
與中產階級家庭的居住條件相比,工人家庭顯然相形見絀。工業革命時代早期,大片的工人居住區都是背對背的建築模式,即每套住房的左右和背面都是另一戶的牆壁,只有一扇朝前開的窗戶。典型的工人住宅是上下分布的兩個房間。木桌木椅,牆上幾只吊鉤,一個小衣箱,兩張分別供父母和子女睡覺的床,一些簡單的廚具,這就是全部家當。
中產階級的住宅分出私人空間和家庭共享空間,而貧窮的工人家庭連一張全家人一起吃飯的餐桌都擺不下。為了避免已近成年的兄妹或姐弟同床共枕,許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空巢的老夫婦家借宿。農民的居住狀況與城市工人相差無幾。
19世紀中期以後,由於原有的工人住宅模式被取消,衛生和建築條例相繼出台,加之社會財富的增長,工人的居住狀況普遍得到改善。工人階級和下層中產階級的住房都單獨排列,前後門俱全。後門通向一個磚牆圍起的小院,可以種些植物、晾曬衣服、堆放雜物。房間數量也有增加。一樓通常是廚房和客廳,二樓則是父母與子女分開的卧室。
到19世紀60年代,熟練的技工和工匠在婚前已有能力用積蓄購買必備的傢具,並在婚後一二年內再添置部分二手日用商品。這一時期工人家庭的室內布局大體如下:一樓客廳是接待貴客和周日全家聚餐的重要場所,因而布置最為精心。除沙發、椅子、地毯、書籍外,有的家庭還會配上鋼琴。起居室兼為餐室和家庭活動室,中間擺放鋪著油毯的木桌和幾把長椅或凳子,壁爐旁邊散放著幾把舒適的座椅,一個廚櫃用來盛放餐具和廚具。
生活設施 盡管今天仍有許多英國人住在19世紀建造的房子里,但最初的取暖、照明和烹飪方式已不復存在。勿庸置疑,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的生活設施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即使在富有之家,浴室和供暖設備都很少見。室內光線昏暗,還經常發生火災。
英國的氣候潮濕多雨,如果沒有取暖設備則很難應付。維多利亞時代,殷實之家在每個房間都設有壁爐。有時人們用木頭做燃料,這在農村尤其普遍,但設計壁爐的初衷是用於燒煤。煤在燃燒時不會火星四濺,比較安全,而且燃燒緩慢,無需經常留意。除非有卧床病人,一般家庭很少使用卧室的壁爐,只有大富人家才能享受卧室壁爐取暖的奢侈生活。19世紀80年代燃氣發明後,人們把煤氣爐放進卧室的壁爐里,點燃一會兒便可在入睡前驅走寒氣。

19世紀早期,盡管蜂蠟燃燒時間長,亮度大,但由於造價昂貴,絕大多數家庭還是用蠟燭照明。在農村,日光和爐火的光亮都被利用起來。在反映這一時期日常生活的油畫里,經常會有農婦坐在家門口紡紗、編織的場景,這並非單純為畫師擺造型,而是真實生活的寫照。
19世紀40年代,比蠟燭安全且照明效果好的油燈逐漸進入百姓家庭。此後,修剪燈芯、清洗燈罩和定期添油成為一項新家務。在燃料中鯨油價格不菲,煤油較為低廉。19世紀80年代,高效、清潔的燃氣系統發明後,煤氣燈在城市新建住宅普及開來。
由於英國人衣著繁復,而且大量使用室內裝飾布,洗滌就成為一項繁重的家務勞動。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一般都僱傭專門的洗衣女工,否則洗滌將會成為僕人乃至女主人的一項沉重負擔。
家政手冊建議家中的每個床都配上六對床單,這是個好主意。如果備有大量床單、床罩和內衣,一年只需徹底洗八九次即可保持室內清潔和個人衛生。但洗衣日的確是緊張而忙碌的。僕人一大早就要在爐子上燒好熱水。當時肥皂的洗滌效果還不理想,衣物必須刷洗和煮燙才能徹底洗凈。用手擰干、抻平大量厚重的衣物也很消耗體力。洗好的衣物能否在室外晾曬取決於天氣,如果天氣不好必須放在室內晾乾,那麼屋內則要一連數天潮濕陰涼。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的洗澡習慣逐漸形成。在工人階級家庭中,父親和外出做工的女兒們一般定期到公共浴室洗澡,其他家庭成員則每周在廚房的錫制浴盆中擦洗身體。孩子們洗澡通常是不換水的,只是添加熱水保持適宜的溫度而已。
那些雇傭僕人的中產階級家庭則在自家浴室或更衣室洗澡。浴室的盥洗架上擺有臉盆、水壺、漱口杯、皂盒及其它盥洗用具。早飯前一小時左右,僕人會敲門進入,為主人准備好每日晨浴所用的冷熱水。如果進行徹底清洗,僕人就把浴盆放在浴室的壁爐前,並擋上屏風防止灰塵。在主人洗澡過程中以及穿衣離開後,僕人負責提水、倒水。由於浴盆很小,人們習慣於坐在旁邊的小凳上而不是坐到盆中洗澡。到維多利亞時代中期,富人階層已可以享用到便利的浴室設備,但是擁有眾多呼來喚去的僕人,誰還急於更新節省勞力的洗浴設施呢?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06 21:52
那個時代的中上層階級對於飲食非常講究,他們從遙遠的國度進口各種異國情調的香料、調料,用於精心烹制的食品中。維多利亞時代有了歷史上最早的烹調學校,名廚編寫的烹調書籍風行英國,在這個時代人們最早將具體烹調方法如調料用量等詳細寫入書中。一些廚房小廚具也流行起來,如開罐器等,維多利亞時代還形成了許多進餐禮儀。
這個時期,英國盛行下午茶,貴族們早餐豐富,午飯簡單,晚飯很晚。據說,維多利亞女王的女侍從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會覺得很餓,於是便讓僕人拿些小茶點來吃,許多人紛紛效仿,下午茶漸漸成為一種例行儀式。事實上,圍繞著這種下午茶習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館開始設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眾開放的茶館,茶話舞會更成為一種社會形式,維多利亞時代的淑女小姐們在那裡與男友們會面。

回答完畢

閱讀全文

與英國什麼家庭會請僕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四大愛情故事是指哪些 瀏覽:278
伊朗使用什麼社交軟體 瀏覽:302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愛情國 瀏覽:332
寄印尼什麼快遞最好 瀏覽:349
印度的葯價多少錢一盒 瀏覽:368
阜新縣在越南哪裡 瀏覽:947
英國首相鮑里斯住哪裡 瀏覽:852
印度無電人口多少 瀏覽:585
現在中國開發的城市有哪些 瀏覽:260
中國燃氣公司哪個好 瀏覽:529
中國哪個省太漂亮了 瀏覽:6
義大利的哪個市長是個盲人 瀏覽:364
烏干達對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273
印度格列衛葯哪裡能買到 瀏覽:480
印度和沙特哪個面積大 瀏覽:822
現在想要去印尼怎麼辦 瀏覽:81
越南沒身份證怎麼辦 瀏覽:527
希臘和義大利哪個國家大 瀏覽:131
義大利赫茲和詩芬尼哪個好 瀏覽:738
越南為什麼叫廣北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