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日軍為什麼打不過英國

日軍為什麼打不過英國

發布時間:2022-07-27 06:58:01

❶ 英帕爾戰役,10萬日軍為何最終一敗塗地

日本和英屬印度交戰這場戰役叫英帕爾戰役,此戰日軍10萬侵略軍,幾乎全軍覆滅,此後日本國力再也支持不起日軍攻佔英屬印度步伐!

十萬日軍精銳,為何一戰慘敗而歸?

原因有三,具體如此:

第一、制空權!

英帕爾會戰日軍雖有第5飛行師團提供支援,但相比英國,差距甚大,盟國的空中優勢為此戰立下汗馬功勞!

第二、後勤供應!

英帕爾戰役,遠離日本後勤供應基地,日軍完全依賴的叢林運輸線並不安全,相比較,盟軍的空中優勢不僅會保證可能遭到包圍的一些英軍部隊的補給供應,而且還能轟炸日軍的地面運輸隊,阻止其獲得補給品。

三、疾病!

英帕爾會戰,隨著雨季到來,日軍中發生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蔓延猖獗,數萬日軍侵略者為此喪命!

總結

多行不義必自斃,日軍侵略者在二戰中發動侵略戰爭,給侵佔地和世界人民都帶來巨大災難!英帕爾戰役,日軍侵略者戰敗而歸是必然事情,數萬日軍侵略者喪病,更不值得憐惜。

❷ 馬來亞戰役,14萬的英軍為何會被7萬日軍完全擊潰

馬來亞戰役,14萬英聯邦軍隊被7萬日軍輕易擊潰,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1.日本士兵擁有豐富戰斗經驗、加上對叢林戰有相當完善的准備以及機動作戰能力較好。2.英聯邦軍隊的士兵訓練不足、指揮官指揮不力。

下面來舉幾個例子:

1.山下奉文進攻馬來半島時,只有2個師團(約5萬餘人)。但是他們卻攜帶了高達1萬2千餘輛的自行車。帶自行車的目的,是為了增強日軍的士兵負重能力。在配備自行車之後,每個日本士兵能帶10公斤干糧及6公斤白米,再加上武器彈葯等裝備,總負重為34公斤。這樣的負重程度,是當時只能靠步行行動的英軍士兵負重的兩倍以上(16公斤)。這些裝備干糧都被日軍士兵放到自行車上運輸,這就使得日軍士兵負重雖然較大,但依靠自行車還能在叢林小徑上快速移動,進行腳踏車閃擊戰。

2.在馬來半島,英軍參謀認為坦克這種裝備,並不適合在叢林地形做做,因此英軍在馬來半島,沒有裝備一輛坦克。但是日軍卻裝備了型號較舊的輕型坦克,用它們來快速突破駐守在叢林內的英軍散兵坑組成的防線。

3.山下奉文在對付英聯邦軍隊時,使用了一種鉗擊戰術。鉗擊戰術大概是這樣:先派一支部隊正面攻擊英軍,再派另一部隊潛入叢林繞到英軍背後進行夾擊。由於馬來半島上的英軍從未碰過這種戰術,因此他們被日軍殺死、被俘、或是奔逃到叢林深處。

另外,盟軍在馬來半島的空軍部隊也存在很多問題。1.戰斗機中隊所配備的水牛戰斗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性能不佳、零件供應不足、整備人員不足等。2.機場對空防禦較為薄弱。3.缺乏清楚及協調一致的指揮結構。4.皇家空軍及皇家澳大利亞空軍人員之間有一定的問題(隔閡,有點互相敵對)。5.飛行員沒有經驗,同時缺乏適當訓練。

空軍部隊除了存在各種問題外,還出現過間諜。當時,日本軍事情報部門收買了一名英國上校軍官,名叫佰翠漢南。這名中校是空軍聯絡官。當他開始提供情報後,日軍在三天內摧毀了所有在馬來半島北部的盟軍空軍基地。

❸ 二戰日本和英國誰厲害

綜合來說當然是日本
但是在空軍方面
英國應該更勝一籌
對比數據主要是有以下幾個
第一
士兵
英國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過多的強調人的重要性
英國的戰俘會會得到英雄一樣的待遇
對於武器的依賴過大
而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則是一種強調人本身的行為
在短兵相接中
日本肯定會更勝一籌
第二
武器
日本有世界第二大的艦隊
如果不是遇到美國這樣的強硬敵手
而是碰到英國
估計以日本人的戰術
會讓英國很吃力的
第三
將領
雖然日本是戰敗國
但是我們從客觀上看
日本的軍事人才確不缺乏
不管是山本
中村或是寧次
都有大帥之才
只能說
日本運氣不濟
所遭遇的敵人是武器最精良的美國
作戰能力強大的蘇聯和不畏死傷保衛國土的中國
第四
經濟
英國是傳統資本主義國家
但是我們發現
在一戰後
日本以同盟國的身份
取得了相當大的資源和權力
在經濟的發展上突飛猛漲
從經濟和整體實力和科技的高度上
已經達到或超過了英國
第五
日本的空軍是不如英國
但是只是相對上
應為當時的英國有世界上最好的雷達系統和防空網路
而且是本土作戰
如果沒有美國
日本已襲擊珍珠港時的氣勢去進攻英國
勝敗之說還沒有定論呢

❹ 二戰時日軍與英軍到底誰勝誰強

1941年12月8日,日本派出7萬精銳及諸多軍艦飛機,瘋狂進攻馬來亞,這次迎戰他們的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這次戰役以英軍慘敗日軍大獲全勝結束。在這之後日本國打開了東南亞的門戶,向緬甸發動戰役,短短幾月的時間,東南亞一帶盡入日國之版圖。人們普遍認為彼時的日軍實力要比英軍強得多,其實不然。

除澳大利亞外,1944年的印緬戰場,當地英國部隊以高密度火力打擊讓日軍遭受巨大損失,15大軍死傷過半。15軍當時被日本軍界成為日本之榮耀部隊,他們是日軍在東南亞戰場少有的主力機動部隊。15軍的慘敗對日本造成極大震懾,這次他們又因為與英國軍隊的交手失去了東南亞的主動權。

1945年德國投降,這下子英吉利真的能騰出手來教訓日本,前者陸續開始主動向日軍進攻,因為之前多次的慘敗,此時的日軍面對英國人時倍感焦慮:英軍掌握50多艘航母,數千船艦,兩萬余輛坦克,兩萬余架飛機,以及600多萬軍隊。這體量絕對和蘇德是一個級別的,小小的島國承受不起這種大規模的進攻。然而,當英國人騰出手來准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日本也於同年投降,試想,倘若當時日本人還堅持所謂的武士道玉碎精神,他們的下場會是如何。雖然日本在近代通過改革和維新擠入列強陣容,但要真的和老牌強國過手,確實有點不自量力。

❺ 日軍是不是比德軍厲害,為什麼英軍在歐洲和被非打德軍時那麼厲害,在亞洲打日軍時卻那麼不堪一擊

日軍從單兵作戰上面很強,他們是死不投降的。記得美軍曾經說過:「我每走一步,身邊就會躺下一個兄弟。甚至連敵人在哪都不知道。」可以這么說,駐防是個問題,在中國的關東軍前期就是防備蘇聯的結果呢?大量的關東軍被派到了硫磺島之類的地方防備美軍,臨陣換將是戰場上的大忌。可當時的日本人員不足沒辦法不這樣做,但是關東軍的頑強的確沒讓大本營失望,關東軍和美軍打根本不投降,戰後美軍部分官兵都患上了戰場恐懼症,他們也是軍人,被徹底嚇破膽了,日本人無論是攻還是守都那麼玩命。不然也不會搞大屠殺了,
德軍,論素質上面就不太好了,本身戰鬥力不怎麼樣可有強悍的將,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隆美爾就是個例子,不過德國和美國比起來相對來講德國並不佔優勢,美軍的武器就算是步槍也比德國的好,美國可以說是武器霸主。同樣的武器同樣的人在亞洲的戰場上和歐洲戰場上兩種結局。在亞洲如果論軍隊之間的攻防戰美國不是對手,最後也不至於美國總統杜魯門說不用跟他們顧及了,別把他們當人看,扔原子彈。不然戰爭可能打到現在還停不下,日本昭和天皇曾經說了就算戰到一兵一卒也決不投降除非滅種。原子彈的打擊很大,讓天皇感覺這么幹下去美國真的能讓他滅種。這才勉強投降。至今日本老一輩的人都在說我們沒有敗,可見是多麼的好戰?而德國只是人才為主。他只能是百萬人中的一個,相比之下日軍太強大了,如果日軍用的是最好的裝備那麼打下整個亞洲也不是不可能的。我個人認為日軍犯了兩次最嚴重的錯誤,第一次是貿然攻擊蘇聯,當時的蘇聯還沒有受到德軍的襲擊,這時期蘇聯有充分的戰力,到了包圍斯大林格勒時候北方的蘇軍正在源源不斷的調往前線,日軍可以趁這個空當發動奇襲,我想當時蘇軍的主力正在深深的陷在歐洲戰場就算回援也來不及了吧。這樣兩面夾擊蘇軍肯定敗北。也不會有後來的那一敗仗。和美軍操之過急。先鞏固好亞洲都說一口不能吞下熱豆腐。日軍連中國戰場都沒有鞏固好就貿然的想到攻打美軍。可能是日軍部分右派的腦殘思想。因此埋下了禍根。美軍、蘇軍。都是實力不凡的國家,日軍裝備、人員本來弱勢,還硬要與這些強國打。不敗才怪。不可否認日軍是憑借自己的信念戰斗,因此我可以斷定日軍的作戰能力遠遠高於德軍。德軍只會投機。在攻打捷克的時候和波蘭的時候還有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挪威、丹麥全都是靠閃電戰和政治。而日軍是靠一槍一彈的硬打。從山海關打到南京,日軍沒有退縮過一步只有前進。

❻ 日本二戰是如何擊敗英軍,佔領香港的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主力在炮兵、空軍、海軍的配合下,向香港發起了猛烈進攻。
空軍首先轟炸了香港啟德機場和停泊在香港海面的英軍艦船,摧毀了香港英軍薄弱的空軍力量。日軍步兵隨即向九龍要塞發起攻擊。英軍瓦利斯准將指揮的大陸旅疏於防範,九龍要塞被日軍輕易攻佔,英軍被迫轉守香港島。12日,日軍向英軍發出通牒,要英軍投降,遭到拒絕。18日深夜,經過5天的徹底炮擊後,日軍分別在北角、不萊瑪、水牛灣完成了登陸。英軍反攻,未能成功。19日,英軍西部旅旅長羅松准將戰死。20日,英軍被日軍完全分割在東、西兩個地區。21日,東部旅向黃泥涌山峽反攻,西部旅向尼克松山反攻,均未能成功。24日,日軍再次對英軍勸降,但仍被拒絕。25日,日軍飛機及炮兵集中火力對倉庫山峽、灣仔山峽、歌賦山、扯旗山、西高山的英軍陣地狂轟濫炸,迫使英軍放棄抵抗,無條件向日軍投降。26日,日軍舉行了佔領香港的入城式。

❼ 二戰時期日本軍事力量比英國強比蘇聯弱,比蘇聯弱這是不假。英國不如日本這是個笑話吧,德國那麼強大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軸心國集團的二號國家。在二戰中,日本發動了瘋狂的侵略,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肆虐一時。強悍的日本軍隊在亞洲幾乎是無敵的存在,即使在太平洋戰場也一度打得美國沒有還手之力。不過這其實只是一種假象,當時的日本軍隊實力比美蘇英德四大強國差遠了。

​首先,在軍隊規模上,日本的軍隊數量明顯少於其他四國。二戰中,德國爆了1700萬軍隊,蘇聯爆了3440萬軍隊,美國爆了2200多萬軍隊,英國爆了1200多萬軍隊,而日本僅僅爆了970萬,而且其中很多都是老弱病殘,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二戰中,日本的精銳不過100多萬,整個二戰就是靠著這100多萬主力撐著。到二戰後期,日本其實已經無兵可征,雖然看著軍隊數量很龐大,其實大部分都是湊數的。而美蘇英德四國如果戰爭繼續打下去仍然可以持續爆兵,軍隊動員能力遠遠超過日本。

​其次,在軍隊裝備上,日本軍隊的機械化水平和火力遠遠遜色於其他四國。除了海軍方面日本水平比較高,陸軍和空軍和歐美差距非常明顯,特別是陸軍。用德國人的話來講,當時日本陸軍還處於一戰時期的水平。騾馬化的日軍根本無法和機械化的美英軍隊抗衡。雖然日本軍隊的戰鬥力不錯,但裝備太差了,所以被美國軍隊壓著打。抗戰後期,連裝備美式武器的中國軍隊都已經可以單挑日軍,孫立人的新一軍甚至在緬甸戰場和日軍打出了1:7的戰損比。空軍方面,日本僅僅在小型飛機製造方面比較成熟,中大型飛機嚴重依賴進口,整個二戰主力戰機基本都是在零式戰機的基礎上小修小改,無法像其他四國那樣不斷升級換代。所以二戰後期日本空軍被美英空軍壓著打。即使海軍方面,日本在造船爆艦能力上也遠遠不如美英德,僅僅比旱鴨子蘇聯強一些。當然,這是建立在蘇聯無暇發展海軍的基礎上。如果蘇聯搞海軍,爆艦能力很快就能壓倒日本。整體來講,日本僅僅處於第二梯隊的位置,頂多算是准一流強國的水平。

​最後,在戰爭後勤補給上,日本軍隊更是和美蘇英德四國沒法比。四國的武器裝備生產能力是日本的數倍,物資供應也遠比日本充足。二戰中,日本沒有出現像蘇德那樣動輒上百萬軍隊的混戰。實際上,日本連10萬以上規模的戰役都很少,30萬軍隊規模的戰役更是寥寥無幾。因為日本根本沒有能力保障如此龐大軍隊的後勤補給,日本最大規模的戰役豫湘桂戰役把在華部隊全都動員起來,也不過拼湊了40多萬,而且很多部隊補給一直供應不上。二戰時日本軍隊伙食很差,武器彈葯也不充足,很多部隊缺醫少葯,甚至還有一些部隊出現了啃樹皮充飢的情況。反觀吃著麵包、牛肉罐頭,喝著可口可樂、咖啡,嚼著口香糖和巧克力,開著吉普車到處亂竄的美軍,日本軍隊都快哭了。僅靠精神食糧是打不過現代化裝備的,太平洋戰場就是個例子,連東南亞戰場也是如此。在英帕爾戰役中,戰五渣的英印部隊憑借著強大的火力和後勤補給,把日本軍隊揍得滿地找牙,日本10萬主力部隊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從此在東南亞被迫轉入防禦。所以日本根本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強大。日本和美蘇英德等歐美強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日本也就欺負欺負落後的亞洲農業國而已。

❽ 為什麼二戰時期駐守新加坡的10萬英國軍隊打不過3萬日本軍隊

因為英軍在新加坡戰略備戰上出現重大失誤,只注重面海防禦,過大的估計了背後叢林對日軍的阻滯作用,嚴重低估了日軍叢林作戰的任務。所以當日軍出現在新加坡要塞後方後,英軍實際上面臨無險可守,水源被切斷的絕境,加之英軍增援艦隊被日軍擊潰,英軍實際上只能作困獸之鬥了。另外在西方近代軍事文化中,將領面對人道主義投降還是戰死的選擇中一般都會選擇前者,所以英軍才會最大的集體投降。

❾ 馬來海戰中,英國海軍為何被日本海軍吊打呢

曾幾何時,日不落帝國的艦隊遍及世界每一個角落,哪裡有反抗,哪裡就會有著米字旗在飄揚。在海上,大英帝國就是無敵的!


以自己的短處打別人的長處,這本身就不是明確的選擇,從最後的結果來看,無論英國的航母是否參戰,這場戰斗都還是會輸的,只不過不會輸的這么難看。這樣看來,能保留下一艘航母,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❿ 二戰中,緬甸英軍為什麼打不過日軍

二戰中,緬甸英軍為什麼打不過日軍?

二戰時期,緬甸戰場上的英軍都描述的非常無能,而且還常常拖累中國軍隊的後腿。那麼緬甸的英軍是否真的這么沒用呢?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日軍為什麼打不過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葯價多少錢一盒 瀏覽:368
阜新縣在越南哪裡 瀏覽:947
英國首相鮑里斯住哪裡 瀏覽:852
印度無電人口多少 瀏覽:585
現在中國開發的城市有哪些 瀏覽:260
中國燃氣公司哪個好 瀏覽:529
中國哪個省太漂亮了 瀏覽:6
義大利的哪個市長是個盲人 瀏覽:364
烏干達對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273
印度格列衛葯哪裡能買到 瀏覽:480
印度和沙特哪個面積大 瀏覽:822
現在想要去印尼怎麼辦 瀏覽:81
越南沒身份證怎麼辦 瀏覽:527
希臘和義大利哪個國家大 瀏覽:131
義大利赫茲和詩芬尼哪個好 瀏覽:738
越南為什麼叫廣北 瀏覽:924
印尼虎魚用什麼顏色魚缸背景好 瀏覽:467
中國的哪個地方鹵蛋比較多 瀏覽:378
伊朗人怎麼評價中國 瀏覽:795
中國城市哪個適合定居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