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人的日常三餐一般都吃些什麼
1、早餐
學生們可能起來吃各種麥片加牛奶,麥片種類從燕麥到油炸到巧克力圈。加上烤麵包配黃油,果醬,乳酪。然後可能會喝果汁最後吃點水果如香蕉橙子蘋果之類的。
甜口的,麥片,干水果或鮮水果,牛奶或酸奶,麵包片抹果醬咸口的,煎雞蛋加烤麵包片,麵包片抹marnalade或者黃油,煎培根(bacon)。
2、午餐
英國人不是很注重午餐的感覺,很少看到他們會坐下來吃點熱的。英國大部分的餐館都有午餐菜單,特選的幾道菜,價格比晚餐便宜很多。
大部分學生或者工作的人都會去超市買meal deal,就是三明治/雞肉卷+一瓶水或者飲料+一小包水果/薯片/餅干,大約3-4英鎊。 其他不吃這種的也會買沙拉/漢堡/披薩/烤爸爸。
3、晚餐
英國家庭主食選擇有土豆,米飯或麵包,要不然義大利面,配的有蒸的各種蔬菜,再加點煮或烤的肉類,比如烤個雞腿雞翅,豬排之類的,加點湯湯水水或者超市裡有現成的做好的食物,買回家擱微波爐或者烤箱里熱熱就可以吃了。晚上喝點酒或者啤酒或者各種烈酒雞尾酒。
(1)英國人吃什麼食物長胖擴展閱讀:
英國優越的福利制度和先進的醫療技術使英國人愈加依賴國家的醫療服務,然而現在的英國卻正在經歷著全民性的健康危機。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5日報道,健康調查數據顯示,英國人糟糕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專家們也不禁把這些壞習慣比作人體的「定時炸彈」。
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就要做到以下幾點:每天必須吃「五五蔬果」(即每天攝取400g-800g的蔬菜及水果),喝1.5L-2L水,每晚睡7個小時,每周至少要保持150分鍾的鍛煉,BMI(體質指數)值保持在18-25為正常。不吸煙自然為妙。而喝酒,男人每周最多21小杯,女人不超過14。
但據英國國家衛生報告中披露,事實是絕大部分英國民眾都沒有遵循八項基本的健康指南,導致現在的人們出現過度肥胖、過度勞累、營養不良、脫水缺水等不健康的身體問題。
㈡ 英國人一日三餐吃什麼
麵包,三明治,巧克力,牛排,漢堡
以上算是快餐,就怕英國人自己做飯。土豆牛肉白菜黃油外加洋蔥啥的都扔一鍋煮成糊狀,吃的都快吐了。
㈢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包括一日三餐和周末用餐)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每天四餐: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
早餐 英國人十分重視早餐,尤其是周日的早餐。英國人用早餐的時間一般是7:00-9:00。傳統的英式早餐比較復雜,開始吃一點麥片粥(以正宗蘇格蘭風味的粗燕麥片粥最為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尤其是加入牛奶或奶油以及糖或鹽之後);接著時熏肉片或加雞蛋或臘腸加熏肉片,有時還吃熏魚或鮮魚;最後吃黃油或果醬烤吐司麵包,有時還有些水果,飲料是茶或咖啡。
午餐 午餐一般在12點至下午2點之間。但對於大多數外出上班或上學的人來說,午餐則是一頓便餐。有些中、小學免費供應午餐。對於大多數工作人員來說,午餐休息時間較短,他們或去所在單位自助餐廳或鄰近的快餐店吃頓快餐,或吃自帶的簡便快餐。這種自備午餐由乳酪、麵包、黃油構成,通常還有西紅柿、萵苣、芹菜以及沙拉和酸黃瓜。在家中吃午飯的,大多數人的午餐也比較簡單,吃些頭天晚上剩下的冷肉,外加一些用蔬菜製成的冷盤,以及肉餅、布丁和水果,飯後喝咖啡。也有少數人認為午餐是主餐,要吃牛排、羊排或魚以及甜餅、餅干、乾酪,還喝啤酒。
下午茶 下午4-5點鍾,有一道下午茶,吃下午茶的英國人不僅僅是喝點飲料或吃一頓飯,而且是一種傳統。下午茶一般是紅茶、蛋糕、麵包和餅干。英國人稱下午茶為「茶休」(teabreak),時間是一刻鍾至二十分鍾,不少人還有喝上午茶的習慣。英國人主要是喝奶茶。其做法是先用沸水將茶杯溫一下,放進茶和奶,再沖入沸水。奶茶沖好後,有的直接喝,有的在奶茶里加糖、鮮檸檬汁等。糖和檸檬汁等事先放在旁邊的器皿中,個人根據口味自取,但絕不能同時加奶和檸檬汁。
晚餐 晚餐一般是一天中的正餐,一些講究的人家進餐前要換上晚禮服。正規的晚餐至少包括三道菜,最常見的主菜就是烤炙肉類澆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魚等,通常是每人。一大塊肉(雞肉、羊肉、豬肉、牛肉等),一盤拌了黃油的土豆泥,一盤青菜(沙拉等)。另外,飯前每人有一碗湯,飯後有點心、冰淇淋以及水果。晚餐時一般要喝啤酒或葡萄酒,一些富人則喝烈性的蒸餾酒——威士忌。
㈣ 英國人吃什麼
盡管在英國住了些年頭,我還真是沒習慣英國人的飲食。早晨,你可千萬別指望中國那樣的早點攤---幾塊錢就可嘗試饅頭,包子,稀飯,拉麵等等各式花樣--經濟實惠,吃得也舒服。象粵式早茶這樣的繁瑣對英國人來說更是不可思議。 在英國,上班族早上可能就壓根不吃。要吃,也就兩片烤麵包(土司toast),喝杯牛奶或英國紅茶。豪華點或有時間也就是一個半熟煎雞蛋,兩勺子黃豆,一片火腿,一根香腸,有時搞點蘑菇,另外來兩片烤麵包,一杯果汁或牛奶什麼的。營養還是有的,就是不習慣這么個吃法罷啦。 這些年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早晨都吃(cereal),麥片或炸米泡之類的東西泡牛奶。我怎麼吃都感覺像沒吃一樣。餓! 午餐本來和晚餐吃什麼沒有太大分別,只是中午一般休息時間僅有半個小時,最多一個小時。多數人也將就著吃個三明治什麼的。所以,晚餐通常就是主餐。 在我們中國人的文化里,飲食占的比重可能最大。做生意,會朋友,紅白喜事,什麼都在飯桌上談。 想起以前在中國見到熟人,經常問的第一句話就是:「吃了嗎?」。其實也就是問個好。不過,真的要是在家吃飯的時候來了個三朋四友,甚至普通熟人,也會再三邀請將就用個飯。 可是在英國就不同了。吃飯時間一般不會去別人家,偶爾有事去了,一般人也不會請你吃飯。要請吃個飯,那還真是得提前好多天約一下,搞得像談判似的。 我們家有一好幾年交情的老朋友,地道的英國老太太,請我們吃過幾次飯。每次那架勢弄得跟過年做年飯似的,忙活一整天。其實也就幾個菜,像我這樣的新手也就個把小時的事。 剛開始吃英國飯,那實在沒辦法吃。直到一次,適逢家裡『冷戰』,太太不下廚,我已經餓得不行了。不得不將就吃了一下,發現原來也不是那樣難以下咽。後來也吃了幾家英國餐館,大同小異。但不像很多中國人描寫的那樣,一吃就牛排什麼的。不過也可能是我檔次還沒有上來吧。 上禮拜,這老朋友又約好了我們今天到她哪兒吃飯。可是最近家裡還算是融洽,經常弄個火鍋,吃得舒服著呢。所以實在不是很想去吃那個飯。但人情往來那還是不能免的,又擔心去了吃不飽,所以先在家吃了些墊了個底兒。 這去外國人的家吃飯,一般要送點什麼小禮物,比如:一束花,一張卡或一瓶酒。咱農村人出生,圖個實在,所以送個盆栽--最少能放個一年半載的,覺著比那買的一束鮮花,只能看上個把星期要強多了。好在那主人也十分喜歡。 食物沒上來,盤子,碟子和刀叉到是擺了一桌子。以前在英國,尤其是有身份的人,象貴族或皇室的人對餐具的擺放及拿用的姿勢都十分講究。普通人家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但那幾十把刀叉也夠讓我迷糊的啦。 因為按一般的規矩,英國正餐(dinner)有三道course--- 第一道,是湯(soup),看著挺象中國北方的糊辣湯,或南方的藕粉。其實中國人最享受的各種湯,99%的外國人根本就不喝。不過,這洋湯我也著實沒有興趣。所以,主人就省了這一道。 歐洲人喝酒就好像中國人打麻將,賭錢—一樣普及!可惜了我在中國不會打麻將,在英國也不會喝酒。這兒也不會像在中國弄個生薑煮可樂做飲料。如果不喝果汁和酒的話,一般就是白水。白水就是直接從水龍頭接的自來水,而不是什麼冷開水,星級賓館照樣如此。據說,水質可靠。話說回來,這外國人一般平均藝術素養還真的比國人強那麼一點。一點自來水加幾片檸檬,看起來真是不一樣。 第一道湯完了之後,用過的碗及勺子等全部撤下,上主餐(main course)。主食一般是土豆泥(mashed potato),也可以是其他的烤土豆什麼的。英國氣候偏冷,蔬菜品種極少。所以,素菜呢,永遠是菜花,紅蘿卜片,豆角或青豆幾樣。沒油沒鹽的,就是蒸出來的。嫌淡就加點鹽。所以,西餐桌子上總是放著一個鹽瓶,一個胡椒瓶什麼的。顏色甚是好看,吃起來那是一個難受。 肉類多半是烤雞或牛肉。今天,朋友做的是一個燉雞和蘑菇,一個魚—什麼名字到是記不住了。各式挑上一些放在自己的盤子里就可以了,味道還行 。 兒子不怎麼吃正餐,他只等著吃第三道course-/ (pudding) --- 布丁。其實,布丁就是主餐之後的各式甜點一類的統稱。今天的種類到是不少,蛋糕,蛋卷,冰激凌,還有草莓。一式一份放在小碗里,弄的兒子興奮不已,呼啦啦的吃個不亦樂乎。我覺得還行,但要點評,只能說好看多過好吃。 飯後當然又是茶點,今天不在此贅述,留待下次罷。
㈤ 英國人喜歡吃什麼肉或蔬菜
英國人什麼肉食都吃得較多,雞肉類的食物例如炸雞快餐、烤雞,豬肉類的食物如培根、香腸、火腿、烤豬排等幾乎是餐餐必備。蔬菜方面吃番茄、西蘭花、胡蘿卜、捲心菜等較多。
㈥ 英國人一般吃什麼
英國人最喜歡吃的就是加哩牛肉,雞肉,薯條
等等。。。。
㈦ 什麼零食吃了最容易長胖啊
食用以下零食可能會導致容易長胖:
1、薯片:營養價值很低,還含有大量脂肪和能量,多吃容易導致肥胖,還是皮膚健美的大敵。
2、爆米花:營養價值尚可,但是其中含有比較多的鉛,可以影響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育,損害成年人的神經功能。
3、水果糖、棒棒糖:只有糖分,其水果味來自香精、色素等添加劑,多吃容易導致齲齒和肥胖。
4、果脯、蜜餞:在這些食品加工過程中,水果所含的維生素C基本被破壞,除了大量熱能之外,幾乎沒有其它營養,食用過量還會導致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
5、果凍:果凍中沒有脂肪,少量吃些不會讓人發胖,可也別指望它能增加營養。
6、話梅、話李:含鹽量過高,如果長期攝入大量的鹽分會誘發高血壓。
7、快餐面:脂肪含量很高,營養價值比較低,多吃不利於飲食平衡。
8、餅干:屬於高脂肪、高能量食品,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比較少,多吃不利於飲食平衡,也容易導致肥胖。
9、泡泡糖、口香糖:營養價值幾乎為零,一些產品含有大量防腐劑、人工甜味劑等。
10、膨化小食品:營養尚可,但一些產品含大量色素、香精、防腐劑、人工甜味劑、塑型劑等食品添加劑。
(7)英國人吃什麼食物長胖擴展閱讀
1.人們可以通過一日三餐來滿足對營養素的生理需要,沒有必要再去吃零食。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吃一些零食對身體會有好處。下面就舉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老年人,適當吃些零食對身體健康有益處。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功能減退,如胃液分泌減少及消化道各種消化酶分泌減退,導致消化和吸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是一日三餐,就不能滿足老年人對營養素的需要。因為消化機能減退,每餐吃得飽一時難以消化吸收,給胃腸道帶來較多負擔,常常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如果每餐吃七成或八成飽,在兩餐之間感到餓了,吃一點易消化、富於營養的零食,既保證老年人的正常營養需要,又不會給胃腸造成過重負擔。
3.戰勝美食誘惑的一個方法是保證它們不會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出現。想想吧,如果你的辦公桌、櫥櫃、書桌抽屜或者其他地方放滿了酸角糕、糖果、巧克力那你要時刻准備著跟自己的慾望作斗爭了。
4..購物的時候別忘了買一些胡蘿卜、芝士、果仁、新鮮水果、瓜子、蘋果醬、酸奶和全麥餅干。把這些既健康又輕便的零食放在你周圍,可以防止你一時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另外一部分想吃東西的驅動力來自於你已經形成的吃零食習慣,在肚子並不餓的時候也會特別想吃一塊巧克力奶油蛋糕或一杯草莓新地,因此你要嘗試去發現自己的弱點。
㈧ 英國近三分之二成年人超重,與其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嗎
一、英國成年人超重,食物很關鍵英國近三分之二成年人超重,與其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其實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進食的食物其實在與自己的身體上面就有著很大的相關。他們一般都是吃熱量比較高的食物,一個人的身體按照正常的吸收,如果熱量太高的情況下面身體是無法吸收的,最後都會堆積成脂肪,所以才會導致超重,也是與自己的飲食有著很密切的關系。
英國成年人超重,食物很關鍵。本身英國人,喜歡吃的就是麵包牛肉。對於這些食物,都是會導致一個人的身體吸收有限。特別是對於熱量高的食物,是很容易產生脂肪的。所以生活方式上面有一定的問題,就會導致自己的身材過於肥胖。
大部分的人超重,那肯定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密切關系。不過對於在一個國家生活,若是覺得整個國家狀態的人體重量都出現異樣,那肯定就不是基因的問題,就是生活方式所導致的。
㈨ 吃什麼東西(營養品)容易讓人長胖點
增肥方法:
中國醫學認為,體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氣血不足所致。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氣血盛,則肌肉豐腴,肢體強勁。反之,則身體消瘦,肢軟乏力。醫治體瘦先要排除因甲亢、肝病、腎病以及腫瘤等多種慢性病。然後採用中葯治療,會有很好的效果
瘦弱測試
一個人是胖是瘦不是憑眼睛看就能測算的,可以根據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是否瘦弱了點:用身高的厘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標准體重。如個人身高180厘米,標准體重就是(180-100)×0.9=72公斤,低於或高於標准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如果你的實際體重低於標准體重10%以上,就要考慮自己是否偏瘦了。
特別提醒
一般情況下,體重過輕與遺傳因素有關系,同時,一些情緒容易亢奮的人,由於內分泌的影響就可以加速熱量的消耗。有些人容易緊張,結果可能是漏掉一餐或者食慾不振,一次損失上千卡熱量自然不在話下,這樣肯定不會胖。
如果發現自己的體重過輕,身體過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潛在影響。如甲狀腺、糖尿病、腎上腺、消化系統疾病等,都容易造成體重過輕。排除了疾病的情況,才可以實施增肥計劃。
身心愉快
瘦弱男女在飲食方面,有不少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現象。因此,應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增加膳食的攝入量,膳食應豐富多樣。多吃碳水化合物,麵食最管用,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樣都不能少,平日里更要口不離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喝完啤酒再喝點果汁也是不錯的主意。
在攝入足夠蛋白質的情況下,宜多進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澱粉、糖類等)較豐富的食物。這樣,多餘的能量就可以轉化為脂肪儲存於皮下,使瘦弱者體態健壯起來。胃腸功能較弱的瘦子,可選擇雞、鴨、魚、羊的肝臟來食用,除此,魚類也易消化和吸收。
飲食多樣
要想增肥,首先應當做到科學增肥,為健康增肥。平衡飲食外,還應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人的睡眠若比較充足,胃口就比較好,而且也有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少瘦人喜歡過夜生活,動不動就玩個通宵,第二天又要強打精神去上班,嚴重影響了睡眠的質量,這樣下去不瘦才怪。
還要注意的是個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緊張和壓力、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想不開、超出人體負荷的「瘋狂」學習或工作等,都會使人愈加消瘦。相反,愉快的心理狀態、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有助於增肥。
適當運動
對於那些長期坐辦公室的瘦人來說,每天應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鍛煉,這不僅有利於改善食慾,也能使肌肉強壯、體魄健美。人體的肌肉是「用進廢退」,如果長期得不到鍛煉,肌肉纖維就會相對萎縮,變得薄弱無力,人也就顯得瘦弱。
在運動方式上,慢跑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人在慢跑的時候腸胃蠕動次數明顯增多,這樣可以消耗人體能量,在進餐時胃口就好。一般來說,大運動量運動、短時間運動和快速爆發力運動都能起到增肥效果,也是欲減肥的人最應忌諱.
附:食物增肥一方
山葯粥
成分:山葯、乳酪、白糖。
其製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鮮山葯洗凈,搗泥,待大米粥熟時加入拌勻,而後調入乳酪、白糖食用;另一方法是,將山葯曬干研粉,每次取30克,加冷水調勻,置爐上,文火煮熟,不斷攪拌,兩三沸後取下,調入乳酪、白糖即可食用。
山葯性味甘平,可補虛贏,長肌肉、潤皮毛,為治消瘦、美容之妙品。乳酪可養肺潤膚、養陰生津。兩者合用,可健運脾胃,資助化源,故於虛瘦病人,效果甚佳。
常常聽到體瘦者抱怨,現在減肥葯滿天飛,就是沒有增肥葯。其實,一般瘦弱欲增肥健身,無需求助於葯物,只要恰當飲食,用食療來調補,就能收良效。
體瘦之人,多有陰虛、血虧津少,故飲食上宜多食甘潤生津之品,如牛奶、蜂蜜、雞蛋、鱉(甲魚)、海參、銀耳等。常用有效食療方有:核桃牛乳飲,蜂蜜飲料,海參膏,龜肉百合紅棗湯,甲魚滋腎羹,參麥甲魚,銀耳鴿蛋,百合雞子黃湯等。
陰虛往往內心熱,體瘦者多見煩躁易怒、口乾咽痛、性慾亢進等虛熱內生現象,故在滋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清虛火,可選食蛤蜊麥門冬湯、菊花肉片等。
1.均衡的飲食
可以使用奶油或其它食用油、果醬、糖類等高油脂、高糖類食物來增加熱量,雖然體重增加較為快速,但長期或過量食用,會破壞食慾,並可能帶來慢性疾病危及健康。採用均衡飲食及漸進式的增加食量,避免強迫性的供給,破壞食慾。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細嚼慢咽。
3.改變進餐的程序
先吃濃度高,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它食物。
4.選擇適度烹調的食物
選擇經適度烹調的食物,如:蒸、燉、鹵、炒、煮..等,避免因油炸、煎、烤..等導致食物堅硬,不易消化。
5.保持心情愉快,布置良好的進餐環境,集中精神用餐。
緊張和焦慮不但影響食慾,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好,代謝率提高相對地消耗較多的熱量。
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您頎長消瘦的身材時,建議您還是請專業的醫師幫您一起找出為什麼肉肉長不出來的原因,用一個健康的方式長健康的肉肉喔!
增肥可以考慮牛奶、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將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來喝,腰果則可以當作零食來吃,如此會有不錯的效果。
在社會的人口分布結構中,體重不足也是很常見的一個族群。只是目前社會一片減重風潮之下,那些體重過輕的人,反而是一般人羨慕的對象。可是,實際上體重不足者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等症狀。嚴重者更會出現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尤其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會增加並發症、愈後不良的機率。
增重不增肥
在學理上增肥與增重的意義並不一樣。因為「增肥」顧名思義是增加身體組織的脂肪比例,而「增重」除了脂肪的增加之外,應還涵蓋肌肉組織的成長。我想您要問的應該是「增重」而非「增肥」吧?!
人體的重量,大致上是來自於骨骼、肌肉、脂肪、水分以及其他內臟器官,有意義的「增重」應著重在肌肉、脂肪的比例增加。那麼,我們要如何來進行身體的改造工程呢?答案仍然是「飲食」與「運動」!
飲食篇
飲食方面,高蛋白質、高熱量飲食,是增重的不二法門。濃縮的蛋白質與高熱量食物,例如重乳酪蛋糕、小西點、小蛋糕等等,少量多餐、餐後適時補充幫助消化的木瓜酵素或綜合酵素,以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蛋白質的選擇
選擇優良的蛋白質來源,例如雞蛋、牛奶、肉類、家禽類等,應占每日蛋白質總量的一半以上。植物性蛋白質則以分離萃取的黃豆蛋白粉末,效果會比較好,因為少了阻礙吸收的植物纖維。至於吃肉或喝牛奶那一種方法較好?講求效率的人,可以嘗試喝高蛋白奶粉(例如三多奶蛋白),會比喝一般鮮奶、吃肉的蛋白質攝取量來的高,吸收利用率也比較好。
醣類的選擇
醣類的攝取也是重要的一環,選擇澱粉質較高的食物,例如白土司、饅頭、白飯、地瓜、芋頭、南瓜等。烹調時可以芶芡、羹湯、濃湯的型式,或在湯或果汁、牛奶中,加一些麥芽糊精(一般所謂的玉米水解澱粉,可直接加入食物中食用),增加熱量的攝取。
脂肪的選擇
油脂部分,可適量使用吸收利用率較佳的中鏈脂肪酸(MCT),以增加濃縮熱量的攝取。純的中鏈脂肪酸(MCT)因不含「必須脂肪酸」,需搭配一般油脂使用。建議可選用已混合必須脂肪酸的中鏈脂肪酸產品(例如:三多高熱能),避免必須脂肪酸的缺乏。一般建議中鏈脂肪酸占總油脂使用量,以不超過60%為原則。
運動篇
欲增重者的運動,以「重量訓練」為主要方式,而非減重者所強調的「有氧運動」。因為「有氧運動」是促進能量消耗的,而「重量訓練」則是用來增加肌肉比例的。藉助啞鈴、杠鈴與訓練器材的使用,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縮與放鬆,可以達到肌肉的建造工程。
那什麼叫大肌肉群呢?就是我們所謂的胸肌、腹肌、背肌、腿肌、二頭及三頭肌(手臂)。經由重量訓練與飲食補充,可使大肌肉群成長,相對的便會累積一些體重。
目前在美國,已經在嘗試對老人加以適當的重量訓練,配合增重食品補充,來增加肌肉比例,以改善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等症狀。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也會減少並發症、愈後不良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