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紅白玫瑰之戰給英國帶來什麼

紅白玫瑰之戰給英國帶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8 04:29:14

1. 玫瑰戰爭對於英國歷史產生了什麼重要影響安茹王朝如何結束的

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 (1455年–1487年),或稱薔薇戰爭,通常指英國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和約克王朝(House of York)的支持者之間為了英格蘭王位的斷續內戰。兩個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皇族的分支,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後裔。玫瑰戰爭不是當時所用的名字,它來源於兩個皇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克的白玫瑰。 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以倫敦坦普花園的兩朵玫瑰被拔標志戰爭的開始。 該戰爭大部分由馬上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玫瑰戰爭所導致的貴族的大量傷亡(男爵以上貴族陣亡約65人,中小封建主數以千計,家兵80000餘人),是貴族封建力量的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了都鐸王朝控制下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制的發展。

2. 英國玫瑰之戰有何歷史意義對現代社會有何影響

在百年戰爭之後,英國內部各封建貴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裝蠢蠢欲動,企圖掌握國家的最高統治權。經過一番分化組合,貴族分為兩個集團,分別參加到金雀花王朝後裔的兩個王室家族內部的斗爭。其中,以蘭開斯特家族為一方,以紅薔薇為標志;以約克家族為另一方,以白薔薇為標志。這兩個封建集團之間為爭奪王位繼承權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自相殘殺。由於這次戰爭以薔薇為標志,所以稱為「薔薇戰爭」。薔薇又名玫瑰,所以也叫「紅白玫瑰之戰」。
1327—1377年是英國歷史上金雀花王朝愛德華三世在位時期。1376年長子愛德華死後,王位幾經更替,傳位於亨利六世。
在百年戰爭中,英國遭到慘敗,這不僅引起農民而且也引起富裕市民和新興中小貴族的不滿,因而爆發了農民起義。
起義軍處死了一批罪大惡極的貪官污吏,嚇壞了新興中小貴族和富裕市民,他們寄希望於改朝換代,因而支持約克家族奪取政權。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約克家族的理查公爵被宣布為攝政王。蘭開斯特家族對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廢除攝政,雙方的長期混戰從此開始。
1455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萊斯特召開咨議會。約克公爵以自己赴會安全無保證為理由,率領他的內侍、驍勇善戰的沃里克伯爵及數千名軍隊隨同前往。亨利六世在王後瑪格利特和執掌朝廷大權的薩姆塞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領一小股武裝赴會。5月22日,雙方在聖阿爾朋斯鎮附近相遇。約克公爵於上午10時下令向搶先佔據小鎮的亨利六世軍隊發起進攻。經數次沖鋒,亨利六世的軍隊招架不住,吃了敗仗,死亡約100人,亨利六世中箭負傷,藏在一個皮匠家中,戰斗結束後被搜出抓獲。
1460年7月10日,雙方在北安普頓發生第二次戰斗。戰斗中又是沃里克伯爵率軍打敗了蘭開斯特軍隊,隨軍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這兩次勝利沖昏了約克公爵的頭腦,他未與親信貴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為攝政和王位繼承人,這就意味著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繼承權。王後瑪格利特聞訊大怒,她從蘇格蘭借到一支人馬,集合了追隨蘭開斯特家族的軍隊,在約克公爵的領地騷亂。約克公爵匆忙湊合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前去征剿,由於輕敵冒進,被包圍在威克菲爾德城。12月30日,在內外夾攻下的約克軍四散逃跑,約克公爵及其次子愛德蒙被殺死,約克公爵的首級還被懸掛在約克城上示眾,並扣上紙糊的王冠,用以譏諷。 但約克公爵19歲的長子愛德華於1461年2月26日進入倫敦。3月4日,他在沃里克伯爵和倫敦上層市民的支持下自立為王,稱愛德華四世。他知道瑪格利特決不肯罷休,遂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隊,向北進發,攻打瑪格利特。
1461年3月29日,雙方在約克城附近展開決戰。蘭開斯特軍隊有2.2萬餘人,遠遠超過了約克軍。當時蘭開斯特軍隊處於逆風之中,撲面的風雪打得他們睜不開眼睛,射出的箭也發揮不出威力。而約克軍隊則借強勁的風力增加了發射弓箭的射程,並蜂擁沖上山坡,使得蘭開斯特軍隊損失慘重。
蘭開斯特軍隊為扭轉被動的防守局面,決定向山下的敵人發動反攻,雙方一直激戰到傍晚,仍然難分勝負。這時,約克軍隊的後續部隊趕到,這支生力軍向蘭開斯特軍隊未設屏障的一側發動進攻。蘭開斯特軍隊抵擋不住,被迫退潰。約克軍隊一直追殺到深夜。瑪格利特帶著亨利六世和少數隨從倉皇逃亡蘇格蘭。這次戰役的勝利使愛德華四世的王位暫時得以鞏固。
1465年,亨利六世再次被俘,被囚禁在倫敦塔中,瑪格利特只好攜幼子逃往法國。玫瑰戰爭中這幾次大戰役,都使用當時特有的戰法,即雙方騎士乘馬或徒步進行單個分散的搏鬥。通過交戰,雙方共損失5.5萬人以上,半數貴族和幾乎全部封建諸侯都死掉了。
在以後的戰爭過程中,約克派內部矛盾激化起來,最高統治權幾度易手,集中表現在愛德華四世和沃里克伯爵的斗爭上。愛德華四世趁沃里克不在倫敦之際,召集一支部隊離開倫敦北行,他一面鎮壓北方叛亂,一面迅速擴軍。沃里克在愛德華的大軍面前不得不逃亡,投靠法王路易十一。不久,沃里克在路易十一支持下,卷土重來,打回英國。這回輪到愛德華四世逃亡,他逃到尼德蘭,依附於他妹夫勃艮第公爵查理。
1471年3月12日,愛德華四世利用英國人對沃里克普遍反感的情緒,親率軍隊與沃里克在倫敦以北的巴恩特決戰。愛德華四世共有9000人的軍隊,而沃里克卻有2萬人的軍隊,由於力量懸殊,愛德華四世決定先發制人,清晨4時許,他率軍在濃霧中發起攻擊。沃里克本人被殺,其部下戰死者達1000人。接著在5月4日,愛德華四世又俘獲了從南部港口威第斯偷偷登陸的瑪格利特王後,將她和她的獨生幼子及許多蘭開斯特貴族殺死。之後又秘密處死了囚禁的亨利六世。至此,蘭開斯特家族被誅殺殆盡,只有遠親里士滿伯爵亨利·都鐸流亡法國,他聲稱自己是蘭開斯特家族事業的繼承人。
1471—1483年,英國國內恢復了和平,愛德華四世殘暴地懲治了不順從的大貴族。
1483年4月愛德華四世死後,其弟理查登上了王位,他也同樣使用殘酷和恐怖的手段處決不馴服的大貴族,沒收其領地。他的所作所為,反而促使蘭開斯特和約克家族都聯合在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周圍來反對他。1485年8月,理查同亨利·都鐸的5000人的軍隊激戰於英格蘭中部的博斯沃爾特。戰爭的緊要關頭,理查軍中的斯坦利爵士率部3000人公開倒戈,約克軍遂告瓦解,理查三世戰死,從而結束了約克家族的統治。出身於族徽為紅玫瑰的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結束了玫瑰戰爭,登上了英國王位,稱亨利七世。為緩和政治緊張局勢,他同愛德華四世的長女伊麗莎白(約克家族的繼承人)結婚後,將原兩大家族合為一個家族。
在這次戰爭中,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同歸於盡,大批封建舊貴族在互相殘殺中或陣亡或被處決。新興貴族和資產階級的力量在戰爭中迅速增長,並成了都鐸王朝新建立的君主專制政體的支柱。

3. 英國紅白玫瑰戰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結束了兩大家族恩怨的亨利七世

從公元1455年開始,到公元1485年為止,英國的紅白玫瑰戰爭共持續了31年之久。這場伴隨著政治斗爭和諸多軍事對抗的內亂,其本質上就是兩大家族對於英國王位的野心的具體體現。雖然約克家族的領導人理查從一開始就宣稱是為了穩定自己的攝政地位,但實際上就是在不斷向著王位的方向而努力。而國王亨利六世在已經有了子嗣的情況下,也自然不願意將王位拱手送人,這才會引發這一對英國產生嚴重負面影響的內亂戰爭。

如果對紅白玫瑰戰爭的發生進行追責的話,那麼亨利四世和理查二世絕對難辭其咎。雖然理查二世的個人能力並不突出,但他確實老國王愛德華三世所明確指定的皇位繼承人,具有無人可比的政權合法性。而身為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卻只因這一原因就將國王廢黜,並自立為王,這就為後來的政權不穩所埋下了危險的種子。

可以說,如果當初亨利並沒有篡位自立,那麼英國仍然會繼續維持在金雀花王朝的統治之下,自然也就不會發生因為王位繼承合法不合法的問題而引發一系列的內部沖突。紅白玫瑰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卻對整個英國都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影響。這場政治斗爭不僅嚴重攪亂了英國的國內秩序,還使經濟現狀出現了倒退的現象,更是在與法國的對峙過程中一直處於不利的局面,進而嚴重阻礙了英國歷史的發展。

4. 影響英國歷史進程的紅白玫瑰戰爭,其本質到底是什麼

本質實際上是王位權利的爭奪。因為當時蘭開斯特家族的王位本來來源就不正,而且在蘭開斯特家族上百年的統治時期,讓英國由原本的強盛直接走向弱勢,從而引發了英國貴族的不滿,由此才爆發了紅白玫瑰戰爭。

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由於英國的失敗,以及亨利六世的王後是親法派的領導人,因此導致當時很多戰敗的英國士兵對亨利六世有諸多不滿。等到封建貴族回到自己的封地後,約克家族便率先打響了第一槍,而戰敗的英國士兵也紛紛加入理查的隊伍中。

在得知自己的父親死後,愛德華便立即帶著軍隊向倫敦進發,等到愛德華到達倫敦後,卻發現王後帶著軍隊逃跑了。而愛德華由此便佔領了倫敦,同時倫敦的百姓推舉愛德華為國王,英國正式進入了約克家族的時代。

不過等到愛德華的兒子繼位後,因為當時的蘭開斯特家族卷土重來,最終還是蘭開斯特家族勝利,而當時的亨利甚至創建了多鐸王朝,紅白玫瑰的戰爭也由此結束。

5. 玫瑰戰爭有哪些意義

在長達三十餘年的「紅白玫瑰戰爭」中,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同歸於盡,大批封建舊貴族在互相殘殺中或陣亡或被處決,新興貴族和資產階級的力量在戰爭中迅速增長,並成了都鐸王朝新建立的君主專制政體的支柱。從這個意義上說,玫瑰戰爭是英國專制政體確立之前封建無政府狀態的最後一次戰爭。恩格斯說:「英國由於玫瑰戰爭消滅了上層貴族而統一起來了。」

6. 玫瑰戰爭對英國的發展有哪些積極影響

對於英國歷史發展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幸事。隨著政治的統一,各地區的經濟聯系得到進一步加強,封建農業開始向資本主義農業轉變,導致英國農村出現了許多資本主義農場,出現了一批與資本主義密切聯系的新貴族,他們把積累起來的資本直接或間接地投入工業,使得英國工業、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7. 在你看來影響英國歷史進程的紅白玫瑰戰爭有什麼意義呢

這場戰爭對英國當時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特別是對當時封建貴族之間相互殘殺的體質改變很大。

8. 影響英國歷史進程的紅白玫瑰戰爭,其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公元1066年,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公爵威廉率諾曼底騎士橫渡英吉利海峽,抵達了英格蘭的土地。威廉以自己有英格蘭王國王位合法繼承權為由,以武力的方式推翻了當時的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自己則在倫敦加冕為王。由於威廉是以征服的方式獲得的英格蘭王位,所以也被稱之為征服者威廉,而他所開創的王朝也被稱之為諾曼王朝。

發動英法半年戰爭的英王愛德華三世

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個兒子的後代在漫長的時間中建立起了約克家族,而他的第三個兒子的後代則建立起了蘭開斯特家族。由於兩大家族都與王室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所以兩大家族在成立之時都是英國重要的貴族。

9. 紅白玫瑰戰爭是什麼

紅白玫瑰戰爭即薔薇戰爭,又稱玫瑰戰爭。

薔薇戰爭(又稱玫瑰戰爭;英語: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

一、起因

繼承權之爭

兩個家族之間的對立始於英王理查二世被他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魯克(Henry of Bolingbroke)在1399年推翻。

根據先例,理查二世立了愛德華三世的次子萊昂納爾的外孫羅傑·莫提梅(Roger Mortimer)之子埃德蒙為王位繼承人。作為愛德華三世的第三子約翰(John of Gaunt)的兒子,博林布魯克對王位有不是很強的繼承權。但是,博林布魯克加冕為亨利四世,因為理查二世的統治不得人心,所以他得到了容忍。

博林布魯克在1413年死去。他的兒子兼繼承人,亨利五世是個傑出的軍人,他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軍事勝利為他贏得了大量的支持度,強化了蘭開斯特的統治權。亨利五世的統治經歷了一次由埃德蒙之子劍橋伯爵所領導的政治陰謀。

劍橋因叛國罪而在1415年被處決,而劍橋的哥哥約克公爵愛德華也在戰役中陣亡,沒有後代,劍橋的兒子理查便繼承伯父成為約克公爵。劍橋的妻子安妮·莫提梅也對王位有一定的繼承權,因為她是羅傑·莫提梅的女兒,是萊昂納爾的後裔。

亨利五世死於1422年,而劍橋伯爵和安妮·莫提梅的兒子約克公爵理查將對懦弱的亨利六世的王位發起挑戰。

蘭開斯特家族的英王亨利六世被不受歡迎的攝政和謀士所包圍。最有名的是埃德蒙·博福特(Edmund Beaufort)和威廉·德拉波羅(William de la Pole),有人指責他們管理政府無能並且在對法蘭西的百年戰爭中指揮不利。在亨利六世之下,幾乎所有在法國的據點,包括亨利五世所贏得的,喪失殆盡。

亨利六世開始被視為無能昏庸的國王。而且,他還受到令人尷尬的間發性精神疾病的困擾。到1450年代,很多人認為亨利不適合他的角色。

蘭開斯特的短暫的王朝被合法性的問題所困擾,而相信約克家族對王位有更強的繼承權。不斷增加的民眾不滿,眾多的封建貴族的私人軍隊,和亨利六世朝廷的腐敗使得內戰的政治氣候已經成熟。

當國王亨利六世在1453年遭受第一輪精神病時,攝政理事會建立了,由強大的約克家族的首領約克公爵理查·金雀花(Richard Plantagenet,Duke of York)任攝政王。

理查很快更大膽的開始加強了他對王位的要求,他囚禁了蒲福,並在一系列和亨利的支持者(如諾森伯蘭伯爵)的小沖突中給予他的同盟者薩爾斯堡和沃里克以支持。

亨利在1455年的痊癒挫敗了理查的野心,約克公爵被亨利的王後安茹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Anjou)趕出朝廷。強力上進的瑪格麗特王後成了蘭開斯特派系的實際領袖。瑪格麗特王後建立了針對理查的一個同盟並和其他貴族密謀削弱他的影響力。

遭受到更多挫敗的理查最終付諸武力,在1455年在第一次聖阿爾班斯戰役(First Battle of St Albans)中挑起爭端。

二、經過

1455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萊斯特召開咨議會。約克公爵以自己赴會安全無保證為理由,率領他的內佷、驍勇善戰的沃里克伯爵及數千名軍隊隨同前往。亨利六世在王後瑪格利特和執掌朝廷大權的薩姆塞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領一小股武裝赴會。

5月22日,雙方在聖阿爾朋斯鎮附近相遇。約克公爵於上午10時下令向搶先佔據小鎮的亨利六世軍隊發起進攻。經數次沖鋒,亨利六世的軍隊招架不住,吃了敗仗,死亡約100人,亨利六世中箭負傷,藏在一個皮匠家中,戰斗結束後被搜出抓獲。

1460年7月10日,雙方在北安普頓發生第二次戰斗。戰斗中又是沃里克伯爵率軍打敗了蘭開斯特軍隊,隨軍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這兩次勝利沖昏了約克公爵的頭腦,他未與親信貴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為攝政和王位繼承人,這就意味著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繼承權。

王後瑪格利特聞訊大怒,她從蘇格蘭借到一支人馬,集合了追隨蘭開斯特家族的軍隊,在約克公爵的領地騷亂。約克公爵匆忙湊合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前去征剿,由於輕敵冒進,被包圍在威克菲爾德城。

12月30日,在內外夾攻下的約克軍四散逃跑,約克公爵及其次子愛德蒙被殺死,約克公爵的首級還被懸掛在約克城上示眾,並扣上紙糊的王冠,用以譏諷。

但約克公爵19歲的長子愛德華於1461年2月26日進入倫敦。3月4日,他在沃里克伯爵和倫敦上層市民的支持下自立為王,稱愛德華四世。他知道瑪格利特決不肯罷休,遂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隊,向北進發,去打瑪格利特。

1461年3月29日,雙方在約克城附近展開決戰。蘭開斯特軍隊有2.2萬餘人,遠遠超過了約克軍。當時蘭開斯特軍隊處於逆風之中,撲面的風雪打得他們睜不開眼楮,射出的箭也發揮不出威力。而約克軍隊則借強勁的風力增加了發射弓箭的射程,並蜂擁沖上山坡,使蘭開斯特軍隊損失慘重。

蘭開斯特軍隊為扭轉被動的防守局面,決定向山下的敵人發動反攻,雙方一直激戰到傍晚,仍然難分勝負。這時,約克軍隊的後續部隊趕到,這支生力軍向蘭開斯特軍隊未設屏障的一側發動進攻。蘭開斯特軍隊抵擋不住,被迫退潰。約克軍隊一直追殺到深夜。

瑪格利特帶著亨利六世和少數隨從倉皇逃亡蘇格蘭。這次戰役的勝利使愛德華四世的王位暫時得以鞏固。

1465年,亨利六世再次被俘,被囚禁在倫敦塔中,瑪格利特只好攜幼子逃往法國。玫瑰戰爭中這幾次大戰役,都使用當時特有的戰法,即雙方騎士乘馬或徒步進行單個分散的搏鬥。通過交戰,雙方共損失5.5萬人以上,半數貴族和幾乎全部封建諸侯都死掉了。

三、結果

戰役結束

1485年,亨利·都鐸的軍隊在博斯沃思原野(Bosworth Field)戰役擊敗了理查德的軍隊,亨利成了國王亨利七世。然後亨利通過娶愛德華四世的女兒——約克家族最佳的繼承人約克的伊麗莎白為妻來鞏固他的統治。

這樣,他重新統一了兩個王族,把紅玫瑰和白玫瑰這兩個對立的符號合並到紅白都鐸玫瑰的徽章中。亨利通過一有機會就處決其他可能的王位繼承人來確保他的地位,其子亨利八世繼續了這個策略。

很多史學家以亨利七世繼位為玫瑰戰爭結束的標志。其他人則認為玫瑰戰爭直到1487年的斯托克戰役(Battle of Stoke)之後才結束,該戰役因一名王位的偽冒者的出現而發生,一個名為蘭伯特·西姆內爾(Lambert Simnel)的男孩長得很像約克家族最佳的男繼承人沃里克伯爵。

偽冒者的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因為年輕的伯爵還活著並被亨利國王所拘禁,所以沒人真正懷疑過他除了是騙子還能是什麼。

在斯托克,亨利擊敗了林肯伯爵約翰·德拉波羅的軍隊(John de la Pole,Earl of Lincoln) —— 他被理查三世任命為繼承人,但是在博斯沃思(Bosworth)戰役之後被亨利廢黜——這樣約克家族剩餘的抵抗實際上被除掉了。西姆內爾(Simnel)在叛變中的活動被赦免並被送去王室廚房工作。

(9)紅白玫瑰之戰給英國帶來什麼擴展閱讀

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也叫薔薇戰爭。在1455到1485年之間,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進行了斷斷續續的內戰。

這兩支後裔分別是約克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蘭開斯特家族的族徽為紅玫瑰,約克家族族徽為白玫瑰。在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志戰爭的開始後,玫瑰戰爭成為普遍用語。

在1337年到1453年,英法之間進行了長達百年的戰爭,史稱百年戰爭。百年戰爭之中,英國的封建貴族們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裝,在戰爭結束後,這些武裝就成了隱患。

這些封建貴族蠢蠢欲動,對國家政權充滿企圖。在分化組合一段時間之後,分別形成了以白玫瑰為族徽的約克家族和以紅玫瑰為族徽的蘭開斯特家族。

這兩個家族從1399年英王理查二世被其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四世推翻開始,原因反正就各種繼承權不符合啊各種家族親戚的糾結關系啊不說了太復雜了,反正只要知道在1422年亨利六世上位之後,兩個家族對立達到頂峰了。

玫瑰戰爭中,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同歸於盡,大批封建舊貴族在互相殘殺中或陣亡或被處決。新興貴族和資產階級增長,為都鐸王朝的君主專制政體的建立提供了支柱。

這場戰爭使英國專制政體確立之前的最後一次戰爭,為英國後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戰爭說明

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以倫敦坦普花園的兩朵玫瑰被拔標志戰爭的開始。

該戰爭大部分由馬上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

玫瑰戰爭所導致的貴族的大量傷亡(男爵以上貴族陣亡約65人,中小封建主數以千計,家兵80000餘人),是貴族封建力量的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了都鐸王朝控制下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制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紅白玫瑰之戰給英國帶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膠水廠商在越南有工廠 瀏覽:952
美國為什麼不救義大利 瀏覽:179
中國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瀏覽:373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瀏覽:413
一般去義大利都代購什麼 瀏覽:861
義大利剎車片品牌有哪些 瀏覽:164
義大利ac怎麼發音 瀏覽:868
越南咖啡怎麼沖水 瀏覽:754
小印度是哪個城市 瀏覽:113
印度為什麼停止購買戰斗機 瀏覽:280
如何辦理中國移動英國卡 瀏覽:236
英國斯諾克純手工桿多少錢 瀏覽:307
中國有多少個衛隊 瀏覽:156
英國征服印度了多少人 瀏覽:446
1元換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183
伊朗人伊拉克什麼關系 瀏覽:186
越南為什麼打贏了戰爭 瀏覽:908
越南話不對怎麼說 瀏覽:60
加勒萬河谷沖突中國傷亡多少人 瀏覽:321
伊朗的遜尼派有多少人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