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首相和英國王室之間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女王最喜歡的、私交最好的首相是威爾遜無疑。威爾遜退休的時候女王破格去唐寧街參加首相主持的晚宴,除威爾遜外只有丘吉爾在退休時享受過這個待遇。可以說威爾遜是唯一和女王成為一般意義上的「朋友」的首相。
和丘吉爾關系比較好,但是女王對丘吉爾更多是敬重,老頭是她爺爺輩的政治家,所以兩個人的關系不像女王和威爾遜那樣親近隨意。不過,丘吉爾很重視和女王的關系,對她也是盡心輔佐,加上他自己在英國歷史上的崇高地位,可以說丘吉爾在女王心中是有特殊位置的,屬於良師益友。女王後來很為自己的第一任首相是這樣一位偉大人物而感到榮幸。
女王不喜歡布萊爾。布萊爾是六七十年代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英國人,價值觀和行事風格同女王格格不入,政策上兩個人也有很多分歧,女王對上議院改革、伊拉克戰爭都持懷疑態度(以及設立蘇格蘭地方政府,感謝補充)。
女王與其他首相的交往有深有淺,基本沒有關系明顯不好的。麥克米倫對女王來說有點像小號的丘吉爾,也屬於良師益友,因病退休的時候女王還專程到醫院探視,也是史無前例。
㈡ 英國王室和英國政府是什麼關系
現在的英國王室對英國沒有實際上的控制權力。作為對王室的犧牲讓步,英政府每年有對王室的專項撥款供他們使用,而且英國土地名義上是屬於英國王室的。
英國王室統帥全國的武裝力量。英國首相是由大選選出的,不過需要由女王來任命。英女王有權任免內閣首相。不過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期間,從來沒有使用過免內閣首相這個權利。女王有警告權,當她認為內閣的某些做法不妥的時候她可以發出警告。 爵位也是女王來封的。女王還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
英國女王是司法部門的首領。有權赦免犯人,減少刑罰,停止訴訟等。不過女王一般不會亂用。王室成員有很多法律豁免權,豁免上庭,不能被起訴等等。立法,修改憲法性文件等都要經過女王簽字。(估計也就是簽個字)
作為國家元首,女王的經濟來源里,政府會撥一定的款項。包括出訪費用,內務開支,以及宮殿維修費。之前聽一個英國人說,他們英國人很矛盾。既希望王室過的體面又尊貴,又覺得政府撥給他們的款項實在是太多了。 之後女王還有私人財產投資,以及她的地產運作得到的收益。
㈢ 英國皇室關系圖
以下是現任王室成員表
* 聯合王國女王(君主)
* 愛丁堡公爵(王夫)
o 威爾士親王與康沃爾公爵夫人(女王長子與夫人)
+ 威爾士的威廉王子(女王長內孫,威爾士親王長子)
+ 威爾士的哈利王子(女王內孫,威爾士親王次子)
o 約克公爵(女王次子)
+ 約克的比阿特麗斯郡主(女王內孫女,約克公爵長女)
+ 約克的歐吉妮郡主(女王內孫女,約克公爵次女)
o 威塞克斯伯爵與伯爵夫人(女王最小的兒子與夫人)
+ 路易絲·溫莎勛爵(威塞克斯伯爵的女兒;作為女王的內孫女,她可稱為「威塞克斯的路易絲郡主(Her Royal Highness Princess Louise of Wessex)」,但其父母選擇較低的稱號「路易絲·溫莎勛爵(The Lady Louise Windsor )」)
o 長公主(女王長女)
* 格洛斯特公爵與公爵夫人(女王堂弟與夫人)
* 肯特公爵與公爵夫人(女王堂弟與夫人)
* 肯特的邁克爾親王與親王夫人(女王堂弟,肯特公爵胞弟,與夫人)
* 雅麗珊郡主--奧格威夫人殿下(女王堂妹,肯特公爵胞妹)
㈣ 英國皇家屬地屬於誰皇室嗎另外英國皇室與英國政府有什麼關系
英國皇家屬地屬於英國皇室,根西島、澤西島以及馬恩島,這三個島不管是領土還是主權都不屬於英國,是英國皇室的私人屬地,稱為英國皇家屬地。島上的居民雖然擁有英國國籍,但英國的法律在這里不生效,島上的日常管理都是由各自的議會決定。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王室只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雖在法律下還具有較大的權力包括(解散議會任命首相等)但王室並不實際去運用權力。
首相可就重大事項與國王磋商,國王可以行使建議權、警告權,但決定權由議會和首相做出,不過最終也要在國王的同意權下認可生效。
(4)英國皇室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英國王室是現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每代君主的加冕儀式都嚴格奉行完全一樣的傳統,這使得英國王室的加冕典禮成為現存的、依然舉行的最古老的儀式。
英國的國家元首和理論上最高權力的擁有者是英國君主。女王只擁有象徵性的地位,其權力的形式受到慣例與民意的約束。在英國,擁有最高政治權力的人是內閣首相,他必須得到下議院的支持。「君臨國會」代表了英國的國家主權。
㈤ 英國皇室是怎麼回事,他們跟政府到底是什麼關系啊,現在怎麼還可以繼續存在
因為當時英國由封建王朝向資本主義國家轉變的時候沒有大的武力沖突,當時的英王同意讓出自己的統治權來換取保留王室是部分利益。也就是君主立憲制
也就是說現在的英國王室對英國沒有實際上的控制權力,作為對王室的犧牲讓步,英政府每年有對王室的專項撥款供他們使用,而且英國土地名義上是屬於英國王室的。
日本也是 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他們現在也保留了王室。
中國清朝的戊戌變法也是想走 君主立憲制 不過失敗了。
㈥ 英國王室和英國政府是什麼關系王室成員靠什麼生活
現在的英國王室對英國沒有實際上的控制權力。作為對王室的犧牲讓步,英政府每年有對王室的專項撥款供他們使用,而且英國土地名義上是屬於英國王室的。
英國王室統帥全國的武裝力量。大部分軍隊(也可能是全部)名字里都有royal或者是XX王室近衛團什麼的。女王有權宣戰。英國陸軍前面沒有皇家二字,根據維基,British Army ,在議會和王室的沖突中,陸軍一直是站在議會和人民這邊的,因此陸軍並沒有一個「royal」的稱號。 更多原因請參見 為什麼英國的陸軍稱為英國陸軍而不稱為皇家陸軍?
英國首相是由大選選出的,不過需要由女王來任命。英女王有權任免內閣首相。不過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期間,從來沒有使用過免內閣首相這個權利。女王有警告權,當她認為內閣的某些做法不妥的時候她可以發出警告。 爵位也是女王來封的。女王還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
英國女王是司法部門的首領。有權赦免犯人,減少刑罰,停止訴訟等。不過女王一般不會亂用。王室成員有很多法律豁免權,豁免上庭,不能被起訴等等。立法,修改憲法性文件等都要經過女王簽字。(估計也就是簽個字)
感謝@Raymond Wang, 「與美國不同,英國只有憲法性文件,但並沒有成文憲法,這種體系被稱作unwritten constitution,參見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
女王雖然是宗教上的最高領袖,不過實際上宗教上的精神領袖還是坎特伯雷大主教。
作為國家元首,女王的經濟來源里,政府會撥一定的款項。包括出訪費用,內務開支(工資LOL),以及宮殿維修費。之前聽一個英國人說,他們英國人很矛盾。既希望王室過的體面又尊貴,又覺得政府撥給他們的款項實在是太多了。 之後女王還有私人財產投資,以及她的地產運作得到的收益。
㈦ 英國王室和皇室有什麼關系王室是什麼皇室是什麼
英國王室和皇室是沒有區別的,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發揮作用,並不具備實質性權力。國王是名義上的統治者,由世襲產生。首相是英國政府的最高領導人,通過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力。成員雖然沒有嚴格的法律或者正式的定義,並且不同的名單會有不同的成員,不過擁有國王/女王陛下(HM)或者王子/公主殿下頭銜(HRH)的一般都被視為王室成員
女王陛下
愛丁堡公爵殿下(菲利普親王)(王夫)
王儲查爾斯王子(威爾士親王 女王長子)
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王妃)
劍橋公爵夫婦 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威爾士親王長子及妻子)
哈里王子殿下(王儲次子)
約克公爵殿下(女王次子)
比阿特麗斯公主殿下(約克公爵長女)
尤金妮公主殿下(約克公爵次女)
埃塞克斯伯爵夫婦殿下(女王幼子及妻子)
路易絲溫莎小姐(埃塞克斯伯爵夫婦之女)
瑟林子爵(埃塞克斯伯爵夫婦之子)
長公主殿下(女王之女)
格羅斯特公爵夫婦(女王堂弟及妻子)
肯特公爵夫婦(女王堂弟及妻子)
肯特的邁克王子夫婦(女王堂弟及妻子)
亞歷山德拉公主,尊敬的Ogilvy夫人(女王堂妹)
㈧ 歷代英國王室都是什麼關系
有血緣關系的,因為英國王室與我們中國古代的王朝傳位和更替不一樣,西方王室有一套嚴格的繼承順序。因為歐洲自古以來實行一夫一妻制,國王的婚姻要通過羅馬教廷批准,君主無合法後代是,就由其外姓人當國王。
㈨ 英國的皇室是怎麼回事
英國皇室起源及國王列表
起源
英格蘭曾經歷過羅馬帝國的統治,在羅馬人撤走後,進入了小王國、小部落聯盟混戰的時期,到6世紀,入侵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形成了七個王國(部落聯盟)。威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829年國王埃格伯特壓服了其它王國,成為英格蘭的共主。但與此同時,英國也進入了「恐怖的維京人時代」,遭到北歐海盜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埃格伯特的孫子阿爾弗烈德因為成功地抗擊丹麥人入侵,以及營建倫敦、組織編撰《阿爾弗烈德法典》、《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等功績而被後人尊為「大帝」(the great)。威塞克斯王朝傳了15代國王,到埃德蒙二世時,終於無力抵擋丹麥人,被迫與丹麥王克努特分治英格蘭。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並了整個英格蘭,開始了丹麥王朝的統治。但在1042年,威塞克斯王室後裔「懺悔者」愛德華以母系血統繼承了丹麥人的王位。
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臨終前授意賢人會議選舉哈德羅二世為王。但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蘭,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王朝。威廉一世將大批諾曼貴族分封到英格蘭,通過全國普查編制《土地賦稅調查書》,加強了英格蘭的王權。威廉一世的兒子亨利一世因為沒有子嗣,死後被外甥斯蒂芬奪得王位,但亨利一世的女兒瑪蒂爾達及其子亨利二世不服,打敗了斯蒂芬,迫使斯蒂芬立亨利二世為繼承人。
金雀花王朝
1154年,亨利二世開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統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名君輩出的黃金時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學造詣,對英國的法律體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其子理查一世繼位後,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一度打敗了薩拉丁而名聲大噪,獲得了「獅心王」的稱號。理查一世之弟「無地王」約翰繼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敗喪失了在法國的大片領地,但1215年在大貴族脅迫下簽署的「自由大憲章」是世界憲政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無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間,同樣被大貴族所脅迫通過了《牛津條例》和《威斯敏斯特條例》,開設了立法機構議會。亨利三世之子「長腿」愛德華一世在位期間,議會制發育成熟,並完善了英格蘭法律體系,還吞並了威爾士、遠征蘇格蘭,為英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到愛德華一世之孫愛德華三世時代,因對法國王位提出要求,揭開了英法百年戰爭的序幕,並屢敗數倍於己的法國騎士軍團。愛德華三世的孫子理查二世被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廢黜,金雀花王朝被蘭開斯特王朝取代。實際上亨利四世也是愛德華三世的孫子,是受封為蘭開斯特公爵的王子岡特之子。
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開英法百年戰爭,蹂躪了大半個法國,迫使法王承認他為繼承人,可惜暴病死在法國戰場上。他的兒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歲就成為英、法兩國的國王,但聖女貞德的出現扭轉了法國的戰局,英國人被趕出了法蘭西。亨利六世在英國的統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愛德華三世孫女菲麗帕的後代、約克公爵起兵造反,這場戰爭史稱「紅白玫瑰戰爭」,亨利六世廢而復立,立而復廢,最終敗於約克家族之手。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繼位,建立了約克王朝。但玫瑰戰爭仍未結束,1485年,蘭開斯特公爵岡特曾孫女的兒子亨利七世從國外攻回英國,殺了約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鐸王朝。
亨利七世之子亨利八世因廢後問題,同羅馬教皇決裂,在英格蘭推行宗教改革,英格蘭國王從此成為「國教的領袖」,亨利八世的女兒伊麗莎白一世時期,使英格蘭順利度過宗教改革的混亂時期,並在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但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婚,沒有後嗣,都鐸王朝結束,她的表侄孫(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稱詹姆士一世,英格蘭、蘇格蘭歷史上第一次由同一國王統治,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
詹姆士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在英國1640—1648年革命中被推翻,並最終送上了斷頭台,由克倫威爾擔任護國公。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於1660年復辟了斯圖亞特王朝,但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後,不顧英國大多數人已皈依新教的國情,企圖恢復天主教的主導地位,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他的女兒瑪麗二世和女婿威廉(即荷蘭執政威廉三世)在國內新貴族的邀請下,攻入英國,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統治,但他們在接受議會的《權利法案》的前提下才得以即位,規定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徵收賦稅等。這一事件史稱「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瑪麗二世的妹妹安妮繼位之後,宣布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並為同一個王國。安妮無嗣而終,斯圖亞特王朝終結。
1714年,英國議會邀請詹姆士一世外孫女的兒子、德意志漢諾威家族的喬治繼承英國王位,開始了漢諾威王朝。漢諾威王朝時期是英國大力向海外拓展殖民地,並開始工業革命的黃金時期,到了第六任國王——維多利亞女王手裡,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達到3300多萬平方公里,號稱「日不落帝國」,同時在工業革命推動下新生事物不斷產生,社會生活日新月異,大英帝國達到全盛。但與此同時英國王室的實權卻不斷萎縮,到了20世紀,幾乎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橡皮圖章」。
溫莎王朝
維多利亞女王與德意志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的阿爾伯特結婚,其子愛德華七世繼位之後,也以父姓稱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愛德華七世之子喬治五世在位時期,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願再使用敵對國德國的姓氏,將王室改姓為「溫莎」(因為王室行宮「溫莎堡」),朝代名稱也改稱為「溫莎王朝」。溫莎王朝一直延續至今,當前在位的伊麗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國王。
英國王室盡管經歷了許多王朝,但實際上前後王朝之間都有或近或遠的血緣關系,王室血統一直沒有中斷過。
㈩ 英國王室成員關系圖
英國王室成員關系圖如下:
(10)英國皇室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英國王室的王位繼承根據長子繼承權來決定,即王位應先由現任君主的長子繼承,然後才依次序輪到其他兒子,最後才輪到女兒。但是根據法律,英國王位的繼承不是自動的,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規定,王位應該傳給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婭的有血緣關系的後代,而且繼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
2011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亞珀斯舉行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與會英聯邦各國首腦同意更改1701年《王位繼承法》,王室成員無論男女都將能擁有同等繼承權,不過這只會對查爾斯王子的後代產生影響,並不改變已有的王位繼承順序。同時,英國君主不得與天主教徒結婚的禁令也被廢除,但君主本人還必須是新教徒。
第一繼承人:查爾斯王子(威爾士親王)(女王長子)
第二繼承人:威廉王子(劍橋公爵)(查爾斯長子)
第三繼承人:喬治·亞歷山大·路易斯(威廉長子)
第四繼承人:夏洛特·伊麗莎白·黛安娜(威廉長女)
第五繼承人:路易斯·亞瑟·查爾斯(威廉次子)
第六繼承人:哈里王子(薩塞克斯公爵)(查爾斯次子)
第七繼承人:阿爾奇·哈里森·蒙巴頓-溫莎
第八繼承人:安德魯王子(約克公爵)(女王次子)
第九繼承人:比阿特麗斯公主(安德魯長女)
第十繼承人:尤金妮公主(安德魯次女)
第十一繼承人:愛德華王子(威塞克斯伯爵)(女王幼子)
第十二繼承人:詹姆士子爵 (愛德華長子)
第十三繼承人:路易絲·溫莎勛爵(愛德華長女)
第十四繼承人:安妮長公主(女王長女)
第十五繼承人:彼得·菲利浦斯(安妮長公主長子)
第十六繼承人:扎拉·菲利浦斯(安妮長公主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