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議會兩院分別是哪兩個
英國議會由上院 (貴族院)、下院(平民院)和君主共同組成,行使國家的最高立法權。英國議會創建於13世紀,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議會之母」。
自有議會以來,通常在倫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築——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舉行會議。每年開會兩次,第一會期從3月末開始,到8月初結束,第二會期從10月底開始,到12月聖誕節前結束。
君主立憲:
(1)英國國王:
英國國王只是一個「虛位元首」。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級官員,有權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有權批准法律,但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國王受到許多法律和慣例的嚴格限制,僅具有象徵性的地位。
(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
英國君主立憲制國家的主要機構有國王、議會和內閣。國王按內閣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權力,承擔國家元首等禮儀性職能。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監督者的角色。內閣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從議會產生,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組成,並對議會負責。
(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國王、議會和內閣之間雖有分權,也有制約。
B. 什麼時候英國議會有三個部分:國王,貴族院和平民院
貴族院又稱上議院,平民院又稱下議院,出現在14世紀
上議院始創於14世紀,並幾乎存續至今。
下議院大約在14世紀出現,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在歷史上,下議院的權力曾遠遜於上議院,時至今日,下議院在兩院中佔主導地位。現時下議院的立法權力能夠超越上議院,而根據《1911年國會法案》,上院駁回大部份議案的權力被削減為僅僅拖延議案通過。此外,英國政府亦需要向下議院負責,首相若果失去了下院的支持,就要下野。
C. 高中歷史:關於英國的議會的多數黨
席位指的是國會中的人數。英國的國會議員叫MP是直選的,也就是說多數黨是日內各國人民選出來的。然後由議會中的多數黨組閣,多數黨領袖成為首相。在下次選舉之前,多數黨可以更換領袖。像托尼布萊爾退休後,戈登布朗被選為工黨領袖和並成為首相。
這點與美國不同,與日本相似,美國是直選總統的。
目前執政黨是工黨,第二大黨是保守黨。英國共產黨一般有0到2個席位。
D. 什麼是英國政府的三個分支機構和各自的功能
英國是議會制國家,不存在三權分立。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同時也是最高立法機構。內閣由議員組成,向議會負責,內閣集體行使行政權。聯合王國最高法院是全國法院的最高審級。
E. 英國議會的組成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英國的國會為兩院制,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
上議院又稱貴族院,主要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的重要人物組成。上議院議員不由選舉產生,部分是世襲貴族。
上議院是英國最高司法機關,議長由大法官兼任。和下議院相比,上議院的權力相對有限,保留著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司法權,有權審查下議院通過的法案,並通過必要的修正案,還可以要求推遲它不贊成的立法,最長可達一年。
下議院又稱平民院或眾議院,其議員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下院的主要職權是立法、監督財政和政府。
英國全國被劃分為多個選民人數基本相同的選區(選區的劃分由一個獨立的委員會決定),每個選區選舉一名下議院議員。大多數選區議員是一個政黨的成員,但是沒有政黨背景的人士也可以參加選舉。
通常情況下,英國下議院總有一個擁有絕對多數的政黨,該黨領袖被國王任命為首相。下議院第二大黨的領袖則成為反對黨領袖
英國沒有什麼眾議院,元老院是以前的說法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56513.htm
F. 英國議會由三大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君主、作為上院的上議院,以及下議院,當中又以下議院最具影響力。在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