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王室葬哪裡

英國王室葬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31 08:14:06

① 英國皇室採用什麼葬法

土葬,大多數國家採用的都是土葬。

② 菲利普親王和伊麗莎白二世死後,葬在了什麼地方

這似乎是一種病態的想法,但無法逃避的現實是,伊麗莎白女王和菲利普親王總有一天會死去。由於他們都是英國王室成員,他們的去世將會引發一系列精心策劃多年的事件。

女王和她的丈夫都擁有永恆的遺產。但是皇室的粉絲們可以去哪裡向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領導人之一表達敬意呢?令人驚訝的是,菲利普親王和伊麗莎白女王可能被埋在不同的地方。


盡管有傳言說女王將被安葬在哪裡,但根據我們對她的了解,我們可以假設她會按照原計劃安葬。她深愛的父親和母親被安葬在聖喬治教堂,女王很有可能也想被安葬在那裡。

如果她這樣做了,那麼伊麗莎白女王和菲利普親王將被永遠放在一起。就像他們想的那樣。

③ 菲利普親王葬禮將於17日舉行,會在哪裡舉行葬禮

4月9日,白金漢宮宣布菲利普親王去世,享年99歲。當地時間4月10日,白金漢宮宣布菲利普親王的葬禮將於英國倫敦當地時間4月17日下午3點舉行。

菲利普親王,全名菲利普·蒙巴頓,1924年6月10號出生於希臘愛奧尼亞群島克基拉州基拉島,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是原希臘王子,封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結婚70多年,成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配偶。

白金漢宮稱,由於英國的防疫規定,參加者不能超過30人,而且公眾不能參加。並且女王還批准將9日到17日定為國喪期。

菲利普親王的去世對於英國人民和女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目前白金漢宮外聯合國已經降了半旗祭奠親王的離開,女王帶領其他王室和王室工作人員在進行內部默哀。

④ 菲利普親王的葬禮將在哪裡舉行

英國紋章院說,菲利普親王的葬禮將在溫莎城堡內聖喬治教堂舉行,不會舉行國葬和遺體瞻仰儀式。「這符合慣例,也是他的遺願。」路透社報道,這一安排符合菲利普親王低調行事的作風,同樣考慮到英格蘭仍在嚴格防疫。

菲利普親王去世消息傳出後,英國民眾前往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外獻花。英國首相對菲利普親王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女王和她所有家人致以慰問,「我們作為一個國家、一個王國,感謝菲利普親王、愛丁堡公爵卓越的一生與付出。」

(4)英國王室葬哪裡擴展閱讀

菲利普親王與女王相伴70餘年:

1947年,菲利普親王與尚未即位的伊麗莎白結婚,兩人育有4個孩子。菲利普親王與伊麗莎白二世相伴超過70年。伊麗莎白二世在1997年紀念他們結婚50周年的講話中說,菲利普親王給予她力量,這些年來一直伴她左右。

英國媒體當時統計,菲利普親王代表英國王室單獨出席活動超過2.2萬場,獨自出國訪問637次,發表講話約5500回。

⑤ 誰能介紹一下溫莎古堡

溫莎古堡位於英國倫敦以西32公里的溫莎鎮,是英國王室的行宮之一。早在11世紀,征服者威廉一世為防止英國人民的反抗,在倫敦周圍郊區,建造了9 座相隔32公里左右的大型城堡,組成了一道可以互相支援的碉堡防線。溫莎古堡是9座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坐落在泰晤士河岸邊一個山頭上,建於1070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1110年,英王亨利一世在這里舉行朝覲儀式,從此,溫莎古堡正式成為宮廷的活動場所。經過歷代君王的不斷擴建,到19世紀上半葉,溫莎古堡已成為擁有眾多精美建築的龐大的古堡建築群。溫莎古堡佔地 7 公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尚有人居住的占堡式建築。所有建築都用石頭砌成,共有近千個房間,四周是綠色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古堡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面的「上區」為王室私宅,包括國王和女王的餐廳、畫室、舞廳、覲見廳、客廳、滑鐵盧廳、聖喬治堂等。這里以收藏皇家名畫和珍寶著稱。滑鐵盧廳是為慶賀滑鐵盧戰役勝利而建的,在寬敞高大的長方形大廳內,牆壁上掛滿在滑鐵盧戰役中立下戰功的英國戰將的肖像,屋頂上懸掛著巨大的花形水銀吊燈。西面的「下區」,是指從泰晤士河登岸進入溫莎堡的入口處,這里有兩座著名的教堂。聖喬治教堂在西區中部,始建於1475年,是一座當時盛行的哥特式垂直建築,其建築藝術成就在英國僅次於倫敦市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國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里。自18世紀以來,英國歷代君主死後都埋葬在這里。此外,還有許多王後、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員的陵墓。教堂內廳是舉行宗教儀式和舉行嘉德騎士勛章(theOrderoftheGarter,其標記為藍色天鵝絨襪帶勛章)獲得者每年朝覲國王的慶典的場所。嘉德騎士勛章是英國的最高榮銜。每一位嘉德騎士在廳內都有固定的席位,席位後面的牆壁上懸掛著每位騎士的盔甲、佩劍和旗幟。艾伯特教堂在西區東部,原作為亨利七世的墓地而建,後由維多利亞女王改為安放其丈夫艾伯特遺體的教堂。教堂內有艾伯特親王紀念塔。在溫莎古堡中央的高崗上,聳立著一座12世紀建造的圓塔,是古代的炮壘,現在城垣上還設有古炮。後經喬治四世在其上增建了巍峨的冠頂部分,使之成為古堡內的最高建築。登上塔頂,可觀溫莎鎮全景。古堡內還有一個大圓桌,傳說5世紀時亞瑟王與他的12個圓桌騎士曾在這里環坐開會。著名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曾應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邀請來到古堡,並寫出了《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一劇。溫莎古堡的東北兩面環繞著霍姆公園,南面是溫莎大公園,裡面有森林、草地、河流和湖泊。平時,溫莎古堡全部對外開放。每當女王來到的時候,只有山頂上最大的那座宮殿留給她,而其餘的地方仍然允許參觀。

溫莎古堡(Windsor Castle)是英女王的行宮之一,不過據說這里也有不少鬼魂,其中最著名的是亨利8世。據說有人曾見過亨利8世的鬼魂在古堡的走廊里游盪,同時還聽得見他的腳步聲和呻吟聲。其他據說曾出現在溫莎古堡的鬼魂包括:薩克遜·亨特·赫爾納(Saxon Hunter Herne)、查爾斯國王(King Charles)、安妮·博林等等。

溫莎堡坐落在泰晤士河畔,距離倫敦30多公里,可從倫敦乘巴士或火車前往,是英國最大的古堡。它之所以盛名遠播,完全是因英王愛德華八世為其所愛的人而毅然放棄了王位所致,「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傳誦千古。
話說當年愛德華八世邂逅了一位美國有夫之婦,被她的美貌和高雅的氣質深深吸引,而這婦人也對他傾慕不已。最後這婦人為他離婚,而這位多情種子也為她向國民宣布遜位,降為溫莎公爵。婚後,他們雙雙在溫莎堡中廝守了數月,才去法國定居,直至老死。這個20世紀著名的愛情故事,一直傳為佳話。而1992年的一場大火,更令溫莎堡舉世矚目。
這幢富有歷史性的建築物由威廉一世興建,到亨利一世時才作為王家居所,它用堅厚的大石堆砌而成,外型宏偉庄嚴,甚具王者氣派。
到達溫莎堡,第一眼看見的就是維多利亞女王銅像,它屹立於通往溫莎堡的大路中央。溫莎堡由多個堡壘組成,圓塔是溫沙堡的標志。
宮殿內對外開放的部分,最值得參觀的是富麗堂皇的聖佐治禮拜堂及瑪麗王後娃娃屋。聖佐治禮拜堂乃英國首屈一指的垂直哥德式建築,外形瑰麗。瑪麗王後娃娃屋內陳列了當年瑪麗王後曾玩過的娃娃,非常精緻。
溫沙堡每天上午10點舉行御林軍換班儀式,若想看得清楚,必須早去以爭取有利位置。

自從威廉征服王在俯瞰泰晤士河的高崗上興建城堡以來,溫莎以附庸城身分繁盛,被稱為「王城」,是一個典型的英國小鎮,到處可見英式風格的屋舍,這里的大街小巷上終年被四處而來的遊客擠滿。這座小鎮的歷史比城堡的歷史要悠久的多,最早建造於羅馬人統治時期,那時這里曾一度被稱為「Winding Shore」,幾經演變才演化成今天的溫莎。
這里的溫莎城堡目前依然是伊莉莎白女王最喜愛的居城之一。它之所以盛名遠播,完全是因英王愛德華八世為其所愛的人而毅然放棄了王位所致,「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傳誦千古。
話說當年愛德華八世邂逅了一位美國有夫之婦,被她的美貌和高雅的氣質深深吸引,而這婦人也對他傾慕不已。最後這婦人為他離婚,而這位多情種子也為她向國民宣布遜位,降為溫莎公爵。婚後,他們雙雙在溫莎堡中廝守了數月,才去法國定居,直至老死。這個20世紀著名的愛情故事,一直傳為佳話。而1992年的一場大火,更令溫莎堡舉世矚目。
周邊漫遊:溫莎城堡向南就是這里另外一處著名的景點——溫莎公園。這里是一個佔地5000多英畝的大公園,它曾經是王室的狩獵苑,花園內都是自然景觀,少見人工建築,處處是靜寂的綠地和森林,一些小動物穿梭其間,十分愜意。園中有一條向南的林蔭,連接著著名的阿斯科特賽馬場(Ascot),在這里每年都會舉辦皇家四天賽馬會;隔著泰晤士河對岸有一座擁有著名的伊頓中學名校的伊頓鎮。
交通:旅客可從倫敦乘搭火車或巴士前往。火車可在滑鐵盧(Waterloo)站上車。租車旅遊者則可取道M4公路,在第6個出口處下交流道,循交通標志前往。參觀溫莎堡約需兩小時。綠色線路:700,701,702,703
住宿:溫莎是個非常適合度假歇腳的地方,旅客不妨下榻那裡的旅館,既可就近到溫莎堡參觀,又能以此為中心前往鄰近小鎮遊玩。
開放時間:4月~10月 10:00~17:30,11月~3月 10:00~15:00
票價:10英鎊
溫莎堡讓中國人覺得似曾相識,恐怕是溫莎公爵「愛江山不愛美人」的故事流傳太廣的緣故,不過,倒是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是眾多英國王室成員出生和安葬的地方。

溫莎堡是公元1070年由諾曼底的征服者威廉一世首先創建的。900多年前,查理二世時,溫莎堡正式成為英王室的重要居住地之一。直到今天,包括女王在內的英國王室成員每年都會在溫莎堡里住上一段日子。這里也就成了仍有人居住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城堡。

一進溫莎堡大門,面前就是溫莎堡兩大區中的「低區」,中世紀的古建築在陽光下呈現土黃色,一股古意撲面而來,古堡內部的空地上有大片的草地,顯得十分空曠愜意。停放和安葬王室成員的聖喬治教堂直沖大門,這座教堂始建於1474年,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座典型的垂直結構建築。教堂南北兩側的牆上點綴有代表英國王室的動物圖案和盾牌紋章。教堂的窗戶上還繪制著75個人物,分別代表英國宗教與世俗界的不同組織。喬治六世等10名英國先王以及王太後等眾多英國王室成員的陵墓就安置在聖喬治教堂北側。那裡相對隱秘,不隨便對外開放。據說陵墓中最華麗的要數喬治五世和瑪麗女王的靈寢,而被砍頭的查理一世的紀念徽旗也可以在這里看到。

溫莎堡中可以觀賞的地方還很多,比如「高區」中裝飾豪華、收藏有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名家真跡的國家宴會廳和充滿趣味的嘉德廳。嘉德廳是當年愛德華二世國王建立嘉德協會(TheOrderofGarter)並授予王室成員或貴族「嘉德騎士」封號的地方。「嘉德騎士」是騎士勛爵中的最高級別,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就位列「嘉德騎士」勛爵的首位。不過,這一稱呼的來源卻十分好笑。「嘉德」(Garter)的英文原意是「吊帶襪」,據說當初在一次慶典上某貴婦人把自己的吊帶襪弄掉了,成為一時笑談,而愛德華國王竟從這件事上受到啟發,設立了「嘉德騎士」爵位,以鼓舞日漸沒落的騎士精神。

當然,圍繞著溫莎堡的故事遠不止這一個。最令人覺得浪漫的當然要算溫莎公爵動人的愛情故事。愛德華八世為了能娶心上人辛普森太太為妻,不惜遜位,降為溫莎公爵,將大英江山拱手讓人。他遜位後曾與心上人在溫莎堡廝守數月,然後遠走他鄉。多年以後,他們合葬於斯。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在溫莎堡找到浪漫的結局。「平民王妃」黛安娜也是在溫莎堡第一次遇見查爾斯王子的,但待到戴妃辭世之時,她已和查爾斯王子勞燕分飛,喪失了在溫莎堡留下香冢的權利。不然今日的溫莎堡應該會更加遊人如織,惹人感懷了吧。

⑥ 英國皇太後去逝後火葬嗎

嗯,英國皇太後去世以後是不會進行火葬的,英國王室成員都會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⑦ 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ey)的歷史人物

1、傑弗雷·喬叟

傑弗雷·喬叟(1343-1400年10月25日),英國小說家、詩人。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喬叟出生於倫敦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受過大學教育,熟悉法語和義大利語。1357年開始出入宮廷,後常出訪歐洲,在義大利接觸到了但丁、薄伽丘等人的作品,這影響了他後來的文學創作。

喬叟於1400年在倫敦去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之角」。

2、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 。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1727年3月31日(格蘭歷),偉大的艾薩克·牛頓逝世,與很多傑出的英國人一樣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鐫刻著:讓人們歡呼這樣一位多麼偉大的人類榮耀曾經在世界上存在。

3、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麗莎白·都鐸,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

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1558年11月,伊麗莎白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伊麗莎白繼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麗莎白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

伊麗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

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間開始確立。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在英國歷史上在位時被稱為「黃金時代」。

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末期,英格蘭經歷了許多考驗,曠日持久的英西戰爭形勢惡化、愛爾蘭危機、埃塞克斯伯爵叛亂、農業歉收和飢荒、議會反專利權的風暴,不健全的地方政府及中央官僚機構的腐敗,社會下層的貧困、流離失所的流民。

這一切給這個輝煌時代染上黯淡色彩。伊麗莎白一世在其輝煌的建樹之後,給後人留下了少得可憐的財富和龐大的債務。

1603年3月24日,伊麗莎白一世死於倫敦的里士滿王宮。由於伊麗莎白從未結婚,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伊麗莎白一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右面。她的繼承人是詹姆士一世。都鐸王朝為斯圖亞特王朝取代。

4、查爾斯·狄更斯

查爾斯·狄更斯,全名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國作家,日爾曼人。

主要作品有《大衛·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雙城記》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於朴次茅斯市郊, 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後被迫到工場做童工。15歲以後,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

20歲開始當報館采訪員,報道下議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是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創作。

後來創作才能日漸成熟,先後出版了《霧都孤兒》、《老古玩店》、《董貝父子》、《大衛·科波菲爾》、《艱難時世》、《雙城記》、《遠大前程》等。

1870年1月,在倫敦舉行十二場告別朗誦表演。3月9日,受維多利亞女王接見。4月1日,《德魯德之謎》開始分段發表(計劃分12段,逝世時僅完成6段)。

6月9日,因患腦溢血在蓋茨山莊逝世。他去世後被安葬在西敏寺(即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角,他的墓碑上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

5、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

曾經乘坐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

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

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享年73歲,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傑弗雷·喬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艾薩克·牛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麗莎白一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查爾斯·狄更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⑧ 威斯敏斯大教堂和聖保羅大教堂哪個是加冕哪個是婚葬

英國王室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辦大多數重要婚禮、洗禮和葬禮,只有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的婚禮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又是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還是一個國葬陵墓。

從11 世紀勝利王威廉開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當今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於 1953 年6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舉行加冕典禮的。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還是英王的墓地。1066 年撒克遜王愛德華死後就埋葬在這里。從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的 20 多位國王都埋葬在這里。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國王亨利七世的教堂和陵墓,它位於中軸線正中的最後方,占據了整整三分之一的面積。在它的右面,是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陵墓;左面是被伊麗莎白一世處死的蘇格蘭瑪麗王後的陵墓。

教堂內的「詩人之角」因埋葬 14 世紀詩人喬叟和文藝復興時期詩人斯賓塞而得名。後來,英國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如莎士比亞和狄更斯、哈代等,都在這里建有墓室或墓碑。此外還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如達爾文、牛頓、克倫威爾、丘吉爾等。

⑨ 英格蘭約翰國王的寶藏在哪裡

幾百年來,世世代代的英格蘭人都無法忘記理查一世和約翰這兩位國王,但原因截然不同。人們懷念理查是因為他和薩拉丁之戰中所顯示的騎士風度及人格魅力,而薩拉丁的誠實和俠義,也被東西方贊譽為俠士風度,所以他們永遠受到後人的崇敬和熱愛。人們無法忘記約翰有兩個原因,一是據說這位不得人心的國王是狼人。他死後,當年的僧侶們曾在日記中詳細記述了他們是如何聽到約翰在墓穴里發出聲音,最後不得不把他的屍體掘出來移走。二是因為他把價值連城的英格蘭王室的寶藏陷在了沼澤地里,使得後人幾百年來搜尋不已、眾說紛紜。

1189年,理查一世繼位後,封他弟弟約翰為莫頓伯爵和愛爾蘭公爵,但他要求約翰答應在理查十字軍東征期間不進入英格蘭。然而,當理查1190年啟程東征後,約翰立即違背自己的誓言。1193年理查在德意志被拘留時,他趁機奪取王位未成。1199年理查一世死後,他終於成為王位的繼承人。

繼位以後,約翰陷入了沒完沒了的對外對內爭端之中。先是英法兩國重啟戰端,好不容易與法國的戰爭才結束了。1206年坎特伯雷大主教死去,約翰反對任命朗頓為大主教,因而與英諾森三世發生爭吵,被教皇判處絕罰。這時的英格蘭國內怨聲載道,內戰終於在第二年爆發。1215年5月叛軍佔領倫敦,1215年6月15日,約翰不得不簽字接受貴族們提出的大憲章。

不久戰火復燃,法國路易親王侵入英格蘭。1216年,約翰向教皇表示屈服並向教皇納貢稱臣,這場糾紛才算和解。約翰與教皇重新和解後,在教皇的支持下,他開始了向貴族們復仇的行動。

約翰率領一支僱傭軍洗劫了自己的國家,佔領了一座又一座城市,只有倫敦能倖免。在這種情況下,貴族們決定向法國求助,並願意讓法國皇儲路易斯登上英國的王位。1216年5月12日,法國皇儲帶領軍隊在多佛登陸。

在約翰佔領的城市中,他建造了20多個官邸,但沒有一個能成為他長久的家,一年到頭,他總是在每個地方只待幾天。其全部的貴重物品也都被帶在旅途中,分裝在無數個大箱子里,在各地不停地輾轉。

盡管這位國王一生名聲不佳,死後更多貶詞,但他畢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有極高的文化修養和高雅的品味。約翰最大的特長是鑒賞珠寶,他收集了很多非常珍貴的珠寶。還有,因為他喜歡到各地遊玩打獵,常年在各地接觸民眾,所以他非常熟悉英格蘭國情,在位期間司法清明,國庫充盈,稅收和軍事都有所改進。

約翰不斷地擴大他的收藏品,在他搜集的珠寶中,有幾件稀世珍品是他在歐洲大陸通過經紀人手中買下來的。出於喜愛,他總把這些珠寶帶在身邊,還為此製作了特別的箱子。但有時為了安全起見,他也把收藏中的一部分分散到全國各地的修道院保管。但他要求手下的人,必須非常仔細地在清單中標出。在他託人保管的珍寶中有他的祖母、德國皇帝海因里希五世的遺孀艾姆普瑞斯•瑪蒂爾德女士加冕時皇權的象徵物:一頂來自德國的大皇冠,紅衣主教的短袖束腰長袍,鑲嵌著寶石的腰帶,一塊海因里希五世加冕時披戴的真絲幔帳,一顆巨大的藍寶石,帶有金色鴿子的金節杖,兩柄寶劍,還有金杯和金十字架。

1216年夏末,英格蘭的貴族們終於認識到,法國軍隊不是他們的同盟者,他們來英格蘭的目的只是希望得到更大的利益,於是貴族擁護法國軍隊的越來越少,約翰感到機會來臨,便於1216年9月中旬轉入反攻,向那些把他的東西交給法國人的人進行報復。

9月17日,約翰來到劍橋,拜訪了兩座歷史悠久的城堡,緊接著向林考恩前進,隨後前往諾福爾克伯爵領地。10月9日、10日,他停留在沃施河南部(即今天的金斯•雷恩)。

10月11日,約翰從雷恩前往維斯拜赫,第二天向斯維納海得方向行進。在約翰到達雷恩城時,他從各地搜刮來的戰利品已經多得不計其數,龐大的軍隊中那些結實的箱子里珍寶越來越多,他不得不下令把那些行李留在了雷恩。

隨後,約翰的隨從們接到命令:為了與國王在斯維納海得匯合,他們要走直接通過維爾斯特雷姆河的路,並橫穿河口,因為此地的流沙充滿了陷阱,所以極其不安全。收集13世紀英國歷史資料最豐富的編年史大修道士馬特烏斯•帕里金西斯記下了這一重大事件:「當時渡河時霧很大,車輛通過沙地開始步履艱難地穿越這個危險地帶,可能先頭部隊陷入了淤泥中,那些很快淹沒回來的水又攔住了他們的退路,使他們進退兩難。」英格蘭國王約翰本人就在現場,他眼看大事不好,便想去找人求救,但被靠近的河水逼得退了回來。

這時,約翰突然發現,水中的土地突然裂開,漩渦把所有一切,人和馬,卷到了水底。轉眼之間,這位英格蘭國王不但失去了他的軍隊、車馬,也失去了他費盡心機多年搜集來的所有的珠寶和從修道院儲藏室中取出的貴重物品,所有的一切都沉入了維爾斯特雷姆河的流沙中。

據估計這些財寶今天的價值大約為200萬英鎊。這位國王本來就得了痢疾,轉眼間就丟失了所有的珠寶,連急帶氣,很快病入膏肓。

克羅克斯頓修道院院長聽取了國王的臨終懺悔,並為他舉行最後的塗油禮。1216年10月19日,約翰在紐沃克去世,被安葬在沃爾柴郡的大教堂。

在以後的700年間,這批王室的寶藏被遺忘在沼澤地里。

直到1906年2月15日,倫敦文物研究者協會秘書約翰•豪普做了題為「國王約翰的行李隊伍的丟失」的報告,這才引起公眾對約翰遺失物品的興趣。

《每日郵件》日報的創辦者,同時也是業余考古愛好者的沃德•克里夫讓他的部下庫爾諾克來尋找這段傳奇痕跡。經過一段周折,庫爾諾克找到了另外兩個尋寶者阿維克多和蘇格蘭工程師威廉。威廉曾在荷蘭從事過蘇伊德湖的排水工作。

3個人開始進行系統的尋找。經過幾年的調研,他們得出結論:寶藏在地下大約一平方公里左右的矩形范圍內,但此地已經被湖水淹沒很久。威廉鑽了一個孔,發現寶藏沒有沉到22米深的堅硬的河床底部,他估計大概沉到了深度在11~12米間的流沙中。

1929年底和1930年底英國政府分別頒布了兩個尋寶許可證,一個在薩頓橋附近;另外在薩頓附近的一個佔地面積達440公頃的叫做「東方的薩頓橋」的地區,許可證明文規定,在扣除尋寶所需的所有費用後,寶藏的凈利潤由王室與尋寶者之間均分。但令人疑惑的是後來這事情沒有了下文。

1929年夏天,來自巴爾的摩的富有的美國人約翰•赫特•博納獲悉此事,便決定為尋找寶藏籌措經費。後來他認識了一位叫龐森拜的人,並任命他擔任新成立的委員會的頭兒。

1932年10月6日,他們得到許可證,有效期限為3年或者乾脆直到發現寶藏為止。兩個月後,他們以「沼澤研究界限」為名注冊了一家股份公司,它的股份投資為1000英鎊,被分成1000張一英鎊的股票出售。

1933年6月,博納遇到了一個從德國逃亡來的化學家卡爾•格拉特維茨,他向博納承諾用他自行設計的一種金屬探測器——探礦杖,可以最快速地定位寶藏,並能加快它們的挖掘。格拉特維茨馬上著手進行工作,經過到沼澤地實地考察,他准備要大約500英鎊,也就是相當於現在10000馬克的酬勞。然後他拿著自製的金屬探測器進行了不同的測量,這種金屬探測器是由一根插在軟木塞上、兩端掛在細線上的針組成的。9月15日他做了如下報告「在薩頓橋邊的一個長8米、寬1米的地方,在距離下沉的河床50碼的地方,至少有24輛裝有銀子和其他貨物的車,200匹馱著金袋子的馬及士兵們,在沼澤地里被陷進去,人數大約在800~3000人之間,這些車上裝的是金子和銀子。」

盡管這篇報道引起轟動,除了博納在1934年春天確知他事先支付的20000英鎊早已被花完以外,尋寶一事接下來就沒有了下文。不久,公司解散時,其財務狀況已經無可救葯,很快在繁多的訴訟官司中走到了盡頭。

1950年,英國又成立了「沃施河研究委員會」,對國王約翰寶藏的定位嘗試才重新開始。這個公司把找到曾經在中世紀用來穿越流沙的黏土堤壩作為它的首要目標。這一地帶歷來就潮濕、低窪、多水,再加上自中世紀以來這片土地的外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潮水的漲落維爾斯特雷姆寬闊的河口變成了乾涸的土地;原來的那條河也早已消失,以至於人們根本不清楚,沼澤地在哪裡結束,海從哪裡開始。

不久,來自迪肯海穆的電子測量工具專家塔克博士,在倫敦一家公司的資助下,研製出一種叫做「高阻表抵抗力米」的在土壤中測量電阻的儀器。「沃施河研究委員會」向塔克博士提出,用他提供的儀器去尋找黏土堤壩,塔克博士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1954年秋天,塔克博士帶著儀器與他的隊伍第一次前往沼澤地。他在後來的工作報告中談到:約翰國王的隊伍選擇了一條比較堅固的淺灘來穿過維爾斯特雷姆河,這個淺灘直到16世紀仍被人們使用。但現代人必須清楚,從前維爾斯特雷姆的河岸與今天我們所知道的沃施河是完全不同的。這個地區的大部分已成為流沙。在近3年的研究工作中,他們對這種特殊的電阻測量法不斷地進行完善。具體的工作是:在一條直線上將30個電極以同等間距插入地中,然後在兩個最外端的電極處通過地面以一個已知電流值,同時測量中間兩個電極間電的差。因為特殊的電阻通過電極間距的改變而改變,由於土質不同從這些變化中人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在年復一年的探測中,他們共用了大約30條橫線列出了2平方公里多的范圍,得到了1000多個不同的值。最終證明了這一地區確實曾經有馬車經過。在所有的測量結果之後,結論是,在約翰王時代確實有一支隊伍橫穿河口。

後來呢?30年的工作,難道就為了得到這個結論嗎?「約翰王」的那些珍貴寶藏到底埋藏在哪兒呢?

也許,將來我們還會找到那批寶藏,也許它們會永遠沉睡在那裡。

⑩ 英國安葬皇室的地方

主要有兩個,一個在溫莎城堡的地下王室陵墓,還有一個就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閱讀全文

與英國王室葬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肯塔里在印尼什麼省 瀏覽:116
印尼買房子需要多少錢 瀏覽:517
在越南出國工作如何 瀏覽:799
越南網站看延喜攻略網址是什麼 瀏覽:305
越南紅雞一斤多少錢 瀏覽:427
義大利進口電腦裁床有什麼牌子 瀏覽:847
20歲以下的中國人有多少人 瀏覽:282
在哪裡有批發便宜的越南泡沫拖鞋 瀏覽:412
佩奇義大利面視頻怎麼做 瀏覽:950
伊朗藏紅花什麼人不能吃 瀏覽:728
藝術鑒賞常識中國畫如何欣賞 瀏覽:204
印度和主要流經哪個平原 瀏覽:205
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哪個簡單 瀏覽:994
韓國伊朗和義大利哪個發達 瀏覽:982
如何通過中國農業銀行atm轉賬 瀏覽:399
印尼用什麼發電 瀏覽:246
英國跟團旅遊簽證多久出簽 瀏覽:853
印尼卡怎麼使用 瀏覽:844
印度用什麼樹最好 瀏覽:222
英國人一年能賺多少錢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