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不同王朝什麼關系

英國不同王朝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7-31 17:20:02

❶ 英國漢諾威王朝與溫莎王朝什麼關系

是血統上一脈相承的關系。漢諾威王朝第一代國王是喬治一世,而溫莎王朝時喬治五世在世改名為溫莎王朝。

2、溫莎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父系祖先為韋廷家族,起源於德國。因此,愛德華繼承的英王朝也改名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14年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與德國作戰,英王朝的這個德國姓氏遭到英國人異議,因而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宣布將王朝以英國的溫莎命名,改名為溫莎王朝。溫莎王朝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兩次都成功令英國成為戰勝國。而另一方面,英殖民帝國在二戰後迅速瓦解,殖民地陸續宣布獨立,令英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陸續失去愛爾蘭國王和印度皇帝等稱號。

❷ 英國歷屆國王是不是都有血緣關系,是不是同是家族的人在當國王

是。

王位繼承:

根據長子繼承權來決定的,即王位應先由現任君主的長子繼承,然後才依次序輪到其他兒子,最後才輪到女兒。

但是根據法律,英國王位的繼承不是自動的,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規定,王位應該傳給漢諾威選帝侯夫人索菲婭的有血緣關系的後代,而且繼承者不得是天主教徒,也不得嫁娶一名天主教徒。

一些人認為該規定與英國其他法律中禁止宗教歧視的條款有沖突。

不過實際上,絕大多數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都是基督教新教徒,而且在公開場合都大多宣稱自己是聖公會成員。

此外該法案還規定,王位的繼承是由議會來決定的,而非君主本人。2011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亞珀斯舉行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與會英聯邦各國首腦同意更改1701年《王位繼承法》,王室成員無論男女都將能擁有同等繼承權,不過這只會對查爾斯王子的後代產生影響,並不改變已有的王位繼承順序。

同時,英國君主不得與天主教徒結婚的禁令也被廢除,但君主本人還必須是新教徒。


(2)英國不同王朝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英國王室的權力: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王室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

雖然英王的確擁有實質性權力例如解散議會、宣戰、警告權等(與日本天皇沒有實質性權力的區別)。但英國國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統治者和三軍總司令,英國國王的權力早已在1689年《權利法案》讓予政府的實際領導人首相和議會(現時都是通過民選產生)。

首相可就重大事項與國王磋商,國王可以行使建議權、警告權,但決定權由議會和首相做出,不過最終也要在國王的同意權下認可生效。

❸ 英國歷史上有幾個王朝

英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有十個王朝。

一、 諾曼王朝 (1066-1154)

二、安茹王朝(1154-1216)

三、 金雀花王朝(1216-1399)

四、蘭加斯特王朝(1399-1471)

五、 約克王朝(1461-1485)

六、 都鐸王朝(1485-1603)

七、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八、 漢諾威王朝(1714-1901)

九、 薩克斯-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0)

十、 溫莎王朝(1910-至今)

目前的屬於溫莎王朝.

諾曼人征服英國後經歷10個王朝

一, 諾曼王朝 (1066-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

威廉二世(1087-1100)

亨利一世(1100-1135)

斯蒂芬 (1135-1154)

二, 安茹王朝(1154-1216)

亨利二世 (1154-1189)

理查德一世(1189-1199)

約翰(1199-1216)

三, 金雀花王朝(1216-1399)

亨利三世(1216-1272)

愛德華一世(1272-1307)

愛德華三世(1327-1377)

理查德二世(1377-1399)

四, 蘭加斯特王朝(1399-1471)

亨利四世(1399-1413)

亨利五世(1413-1422)

亨利六世(1422-1471)

五, 約克王朝(1461-1485)

愛德華四世(1461-1483)

理查德(1483-1485)

六, 都鐸王朝(1485-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

亨利八世(1509-1547)

愛德華六世(1547-1553)

瑪麗一世(1553-1558)

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

七,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詹姆斯一世(1603-1625)

查理一世(1625-1649)

查理二世(1660-1685)

詹姆斯二世(1685-1688)

威廉三世(1688-1702)

瑪麗二世(1688-1694)

安妮(1702-1714)

八, 漢諾威王朝(1714-1901)

喬治一世(1714-1727)

喬治二世(1727-1760)

喬治三世(1760-1820)

喬治四世(1820-1830)

威廉四世(1830-1837)

維多利亞(1837-1901)

九, 薩克斯-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0)

愛德華七世(1901-1910)

十, 溫莎王朝(1910-至今)

喬治五世(1910-1936)

愛德華八世(1936)

喬治六世(1936-1952)

伊麗莎白二世(1952-至今)

現在仍是溫莎王室。

注意:這些王朝之間全部都有血緣關系!一般不出五服。比如,「安茹王朝」的第一個國王實際上是「諾曼王朝」國王的外甥;而「漢諾威王朝」的第一個國王喬治一世是「斯圖亞特王朝」詹姆斯一世的曾外孫。他們大部分的改朝換代都是法定繼承人的輪換,而不是暴力革命或者外族入侵的結果。換句話說,英國這10個朝代實際上約等於中國的一個朝代。英國朝代的名稱不同,多是因為祖上的地理關系或者他們曾經獲得的爵位名稱不同而已,並且很肯定地說,沒有一個英國的王朝是農民起義的結果。

❹ 誰能給我一份完整的英國各個朝代關系的表,就是誰是誰的兒子,誰是誰的外甥,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日耳曼民族分支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法蘭克(日耳曼帝國分裂三國之一)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王朝。

一、 諾曼王朝House of Norman (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後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後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後,「絕嗣斷統」,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斯蒂芬死後,由另一系繼位。)
· 威廉一世 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征服王"
· 威廉二世 King William II Rufus "紅毛王"
· 亨利一世 King Henry I Well-Ecated, Beauclerc "儒雅王"
· 斯蒂芬(King Stephen) (布洛瓦王朝)
二、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 (1154—1399年)
(斯蒂芬命歸西天後,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r
· 亨利二世 King Henry II Curtmantle "短斗篷王"
· 理查一世 King Richard I Coeur de Lion "獅心王"
· 約翰 King John Lackland "無地王" )
· 亨利三世 King Henry III)
· 愛德華一世 King Edward I Long Shank) "長腳王"
· 愛德華二世 King Edward II
· 愛德華三世 King Edward III
· 理查二世 King Richard II
三、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 (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約克公爵的後裔推翻。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徽號,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志。兩家爭奪王位的戰爭就叫作「玫瑰之戰」。 )
· 亨利四世 King Henry IV
· 亨利五世 King Henry V
· 亨利六世 King Henry VI
四、約克王朝House of York (1461—1485年)
(這個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 愛德華四世 King Edward IV
· 愛德華五世 King Edward V
· 理查三世 King Richard III
五、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 (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始者命名。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一支的後代,奪得王位後稱亨利七世。他與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兩家族從此合一。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後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
· 亨利七世 King Henry VII
· 亨利八世 King Henry VIII
· 愛德華六世 King Edward VI
· 簡·格雷 Lady Jane Grey
· 瑪麗一世 Queen Mary I the Bloody "血腥瑪麗"
· 伊麗莎白一世 Queen Elizabeth I
六、 斯圖亞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 (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後人,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後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60年,王朝復辟,後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 詹姆斯一世 King James I
· 查理一世 King Charles I
共和政府
· 奧利弗·克倫威爾
· 理查·克倫威爾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House of Stewart
· 詹姆斯二世 King James II
· 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
· 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King William III and Queen Mary II)
· 安妮女王 Queen Ann
七、 漢諾威王朝House of Hannover (1714—1901年)
(斯圖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女王。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
· 喬治一世 King George I
· 喬治二世 King George II
· 喬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
· 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
· 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
· 維多利亞女王 Queen Victoria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House of Sachsen-Coburg-Gotha
· 愛德華七世 King Edward VII
· 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
八、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 (1910年至今)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其子愛德華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國的封地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為王室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朝野反對德國,情緒激昂,迫使英王喬治五世宣布以行宮所在地溫莎作為國王家族新名。溫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及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 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
· 愛德華八世 King Edward VIII
· 喬治六世 King George VI
· 伊麗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❺ 從古至今,英國經歷了哪些王朝

1、西薩克森王朝(829-1016年)

2、諾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

3、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4、約克王朝(1461—1485年)

5、都鐸王朝(1485-1603年)

6、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1714年)

7、漢諾威王朝(1714年-1901年)

8、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年)

9、溫莎王朝(1917-至今)

(5)英國不同王朝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君主:

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爾沃夫(839-858在位)

3、埃塞爾巴德(858-860在位)

4、埃塞爾伯特(860-866在位)

5、埃塞爾烈德一世(866-871在位)

6、阿爾弗烈德大帝(871~899在位)

7、長者愛德華(900-924在位)

8、埃塞爾斯坦(924-940在位)

9、愛德蒙一世 (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殉教王愛德華(975-978在位)

14、埃塞爾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16、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

17、哈羅德二世(1066在位)

丹麥王朝(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麥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麥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羅德(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麥王兼) (1040-1042在位)

諾曼底王朝(1066—1154年)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蘭國王1066-1087在位)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蘭國王1087-1100 )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蘭國王1100-1135)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蘭國王1135-1154)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蘭國王1154-1189在位)

2、理查一世(獅心王)(1157-1199)(英格蘭國王1189-1199)

3、約翰王(失地王)(1167-1216)(英格蘭國王1199-1216)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蘭國王1216-1272)

5、愛德華一世(1239-1307)(英格蘭國王1272-1307)

6、愛德華二世(1284-1329)(英格蘭國王1307-1327)

7、愛德華三世(1312-1377)(英格蘭國王1327-1377)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蘭國王1377-1399)

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蘭國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蘭國王1413-1422)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蘭國王1422-1461,1470—1471)

約克王朝(1461—1485年)

1、愛德華四世(1442-1483)(英格蘭國王1461-1483)

2、愛德華五世(1470-1483)(英格蘭國王1483)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蘭國王1483-1485)

都鐸王朝(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蘭國王1485-1509在位)

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蘭國王1509-1547)

3、愛德華六世(1537 – 1553)(英格蘭國王1547-1553)

4、瑪麗一世(1516—1558)(英格蘭女王1553—1558)

5、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蘭女王1558-1603)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蘇格蘭國王1567-1625,英格蘭國王1603-1625在位)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蘭國王1625-1649)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查理二世(1630-1685)(蘇格蘭國王1651-1685,英格蘭國王1660-1685在位)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蘭國王,蘇格蘭國王1685-1688)

3、瑪麗二世(1662-1694)(英格蘭女王,蘇格蘭女王1689-1694)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蘭國王1689-1702)此時為瑪麗二世與威廉三世共同加冕英國國王。

4、安妮女王(1664-1714)(英格蘭.蘇格蘭女王1702-1707,聯合王國女王1702-1714)

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1、喬治一世(1660-1727)(聯合王國國王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1683-1760)(聯合王國國王1727-1760)

3、喬治三世(1738-1820)(聯合王國國王1760-1820)

4、喬治四世(1762-1830)(聯合王國國王1820-1830)

5、威廉四世(1765-1837)(聯合王國國王1830-1837)

6、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聯合王國國王1837-1901)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

1、愛德華七世(1841—1910)(聯合王國國王1901-1910在位)

2、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在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喬治五世為了安撫民心,舍棄了自己的德國姓氏,將王室改稱「溫莎」,1910-1917年作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國王)

溫莎王朝(1917-至今)

1、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1894-1972)(聯合王國國王1936)

3、喬治六世(1895-1952)(聯合王國國王1936-1952)

4、伊麗莎白二世(1926-)(聯合王國國王1952-至今)

❻ 英國王朝的順序和國王及關系

諾曼王朝、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等,在諾曼王朝里國王分為威廉一世、威廉二世、亨利一世等。
歷史年表是一種歷史邊界記錄方式。英國歷史年表是英國的紀年的史冊,其歷史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至今,但中間有其有歷史的漏洞,就現有文獻很難將英格蘭歷史完整的記述下來。
諾曼王朝,威廉一世征服王,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威廉二世·魯弗斯約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國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亨利一世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諾曼底王朝國王1100年—1135年在位。斯蒂芬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❼ 英國都有哪幾個王朝

英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10個王朝,分別是西薩克森王朝、諾曼底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溫莎王朝。

1、西薩克森王朝

919年亨利一世(919~936在位)被選為東法蘭克國王。

其統治政策以鞏固和擴展王權為標志,他扶植教會勢力,依靠騎士、家臣,同大封建主作斗爭,並通過反對馬扎兒人入侵以及向易北河以東斯拉夫人地區的擴張,使他的王權在全國得到承認。

其子奧托一世(936~973在位)依靠教會、封建主和中小世俗封建主,反對世俗貴族,進一步加強中央權力,鞏固了德意志封建國家。

951年,奧托一世應教皇約翰十二世(955~964在位)的要求侵入義大利,並佔領義大利大部分地區。

955年,又在萊希費爾德擊敗馬扎兒人的入侵。

962年,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成為羅馬教皇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開創了神聖羅馬帝國,取得了在中歐和西歐的霸權。

972年,其子奧托二世(973~983在位)同拜占庭公主西奧法諾結婚,拜占庭皇帝正式承認薩克森王朝的皇權。奧托二世鎮壓了其堂弟巴伐利亞公爵亨利(爭論者)的叛亂,並擊退西法蘭克人的進攻。

其後的奧托三世(983~1002在位)傳位於亨利二世(1002~1024在位),他藉助教會力量加強中央權力,3次入侵義大利並再度鞏固帝國的中央權力。

亨利二世死後無男嗣,奧托一世的玄外孫康拉德二世(1024~1039在位)被推為國王,薩克森王朝結束而終結。

2、諾曼底王朝

11世紀中葉英國國王叫哈羅德。哈羅德是英國本土貴族,他不喜歡和英國以外的國家交往,也不喜歡諾曼底人,他覺得英國遠離歐洲大陸,和那些國家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來往,只要守著自己的國土就可以了。

哈羅德的想法太天真了。歐洲大陸上的許多國家正急於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開拓更大的疆土。

其中,位於法國的諾曼底公國的公爵威廉早就看上了英國王位,他發現哈羅德不懂外交,盲目自大,決定用武力征服英國,建立自己的王國。

同哈羅德截然不同的是,威廉很懂得運用外交手段,懂得爭取更多的同盟者。首先,他派使節前往羅馬,游說當時在歐洲最有影響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爭取他們的支持。

教皇聽信了威廉的話,支持威廉的行為,還賜給他一面「聖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出兵幫助威廉。接著,威廉又說服他的鄰國丹麥國王,許諾和丹麥結成友好同盟。

丹麥國王出於個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就組成了一個反對哈羅德的歐洲聯盟軍。當一切准備就緒,威廉拉開了攻打英國的大幕。

威廉的聯盟軍已經大軍壓境了,哈羅德還是懵懵懂懂,毫無准備。哈羅德正在英國北部的約克城開心地慶祝自己的進兵英格蘭北部的勝利。

這時,威廉率領的遠征軍乘著涼爽的南風駛向海峽對岸,未遇任何抵抗就在英國東南的海岸登陸了。

此時,英國東南沿海地區門戶被打開,在通往倫敦的沿途都沒有重兵防守,威廉的軍隊長驅直入,一直抵達倫敦附近的黑斯廷斯。

哈羅德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飛馬趕回倫敦。由於事發突然,哈羅德根本來不及大規模調動軍隊,只能帶著還沒休整過的5000多人匆忙迎戰威廉。

在黑斯廷斯,威廉和哈羅德展開了決戰。哈羅德佔據著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第一次交鋒,英國人守在山頂上,向沖鋒的諾曼底人投擲石塊、標槍,打退了諾曼底人的進攻。

可是很快,威廉就調整了進攻的戰術,假裝潰退,將英軍引出堅固有利的陣地。哈羅德沒有識破這一計謀,命令英軍追下山去,正好沖進了威廉設好的包圍圈。

威廉抓住這一戰機發動反攻,哈羅德在混戰中中箭身亡(一說是被劍砍死),英軍陣腳大亂,全線崩潰。

威廉取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勝利。

威廉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英國的國王,從此英國歷史上開始了諾曼底王朝的統治。

威廉一世死後相繼由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繼位。亨利一世在其獨生子溺斃以後,立女兒馬蒂爾達公主為繼承人。

但亨利死後,威廉一世之外孫斯蒂芬繼承了王位,並一直與馬蒂爾達派作戰。1153年,雙方達成沃林福德條約。

規定斯蒂芬死後王位須由馬蒂爾達的兒子安茹伯爵亨利繼承。第二年,斯蒂芬去世。亨利即位,從此金雀花王朝取代了諾曼底王朝。

3、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王室家族是一個源於法國安茹的貴族,從12世紀起統治英格蘭,首任英格蘭國王是亨利二世。

除家族原有世襲領地安茹伯國(1060年–1203年),該朝曾統治過諾曼底公國(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蘭王國(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國(1153年–1453年)。

一度擁有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廣大統治版圖,後世稱此時期的英格蘭王國為「安茹帝國」。

金雀花王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統治著1154年–1399年的英格蘭。

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後的英格蘭由該朝的兩分支系——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先後統治,而這兩家族因為王位爭奪而爆發了15世紀後半葉的玫瑰戰爭。

4、蘭開斯特王朝

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金雀花王室的幼支。在15世紀中出現3位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

1267年亨利三世的幼子駝背埃德蒙( 1245~1296 )被封為蘭開斯特伯爵時 ,這個家族的名稱第一次出現。

在埃德蒙的第二個妻子阿圖瓦的布朗歇所生的兒子中,有兩個人繼承了這個稱號:蘭開斯特伯爵托馬斯(1322卒)和蘭開斯特伯爵亨利(1345卒 )。

亨利的兒子蘭開斯特第一公爵亨利(1361卒)去世時,只有兩個女繼承人。長女莫德嫁給巴伐利亞公爵,無後。

於是蘭開斯特的繼承歸於次女布朗歇和她的丈夫岡特的約翰。1399年岡特死後,他的兒子蘭開斯特的亨利廢黜了理查二世,自立為國王,稱亨利四世。

他即位後,蘭開斯特的公爵領地便並入王室,於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代表蘭開斯特王室統治英格蘭60多年。

5、約克王朝

約克王朝是英國的一個王朝,在15世紀後半葉與蘭開斯特王朝爭奪王位,起因是約克王朝和蘭開斯特王朝同屬於金雀花王朝的旁支,最後這場爭奪導致了玫瑰戰爭。

約克家族是1385年建立的,當時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個兒子蘭利的埃德蒙被封為約克公爵。亨利六世在位時約克公爵三世金雀花的理查提出他應該是真正的英國國王。

亨利六世是愛德華三世的三子岡特的約翰的曾孫,也是蘭開斯特王朝的首領。金雀花的理查的王位要求的理由是他的外祖父羅傑·莫提梅的兒子埃德蒙·莫提梅可能曾被理查二世立為繼承人。

埃德蒙·莫提梅無子,他死後他的繼承權就合理地落到了他姐姐安娜·莫提梅的兒子,即金雀花的理查的頭上了,因此他金雀花的理查作為王位繼承人比亨利六世更加合理。

最後金雀花的理查與亨利六世達成了一個協議,在這個協議中亨利六世承認理查的王位合理性,而理查則承認亨利六世是當時的在位國王,他不希望在位國王被廢黜,亨利六世死後約克王朝繼承王位。

英國議會批准了這個協議。

6、都鐸王朝

都鐸王朝(英語: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後,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

伯爵亨利·都鐸於1485年8月,在法國援助下殺死理查三世,奪取王位,建立都鐸王朝,史稱亨利七世。

都鐸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直到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為止,歷經118年,共經歷了五代君主。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7、斯圖亞特王朝

斯圖亞特王朝(英語:The House of Stuart/蓋爾語: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和1603年至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朝。

而在英國本土,最後三位斯圖亞特君主均無子嗣成活至成年。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一,兩國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

而在1714年,安妮女王駕崩。根據《1701嗣位法》,斯圖亞特家族成千上萬的天主教男嗣無權繼承王位。

而新教徒,斯圖亞特家族的女嗣後裔,排名在五十位以外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路易繼承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喬治一世。

自此,斯圖亞特王室男性後裔對英國的統治正式終結,女性後裔的統治開始。

8、漢諾威王朝

漢諾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是於1692-1866年間統治德國漢諾威地區和在1714-1901年間統治英國的王朝。

由於在英國本土,最後三位斯圖亞特君主均無子嗣成活至成年,但斯圖亞特家族一位公主嫁到了德國漢諾威,她的漢諾威後裔因此擁有了英國王位繼承權。

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一,兩國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而在1714年,安妮女王駕崩。根據《1701嗣位法》,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路易繼承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喬治一世。

自此,斯圖亞特王室男嗣對英國的統治正式終結,[改由斯圖亞特家族女兒後裔的漢諾威王朝統治。

9、薩克森-科堡-哥達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英語: Saxe-Coburg and Gotha,德語: Sachsen-Coburg und Gotha)是一個源自德國。

曾經統治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1826年-1918年),比利時(1831年至今),葡萄牙(1853年-1910年),保加利亞(1887年-1946年)和英國(1901年-1917年)的歐洲王室。

10、溫莎王朝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統治英國和其海外領地的家族,其前身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而其家族實際姓氏為韋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與德國作戰。

由於經歷多年復雜的聯姻,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關系。但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令英國人覺得不順。

為安撫民心,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布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

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據聞是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選址奠基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王室

❽ 歷代英國王室都是什麼關系

有血緣關系的,因為英國王室與我們中國古代的王朝傳位和更替不一樣,西方王室有一套嚴格的繼承順序。因為歐洲自古以來實行一夫一妻制,國王的婚姻要通過羅馬教廷批准,君主無合法後代是,就由其外姓人當國王。

❾ 英國歷史上的各種「王朝」是什麼

英國王朝一直備受全世界的矚目,也是現在的國家中為數不多的君主制國家。英國是歷史悠久的君主制國家,直到今天,君主在名義上仍然是這個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


縱觀英國歷史,雖然英國王朝前後更替次數很多,但是英國歷代王朝或多或少都與前代王朝有一定血緣關系,可以說王室的血統一直流傳至今。

❿ 英國王朝的人物關系表。。急!!!

。。。。。。是王朝分割線,共十個王朝! 分別是諾曼王朝、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和溫莎王朝。
下面是人物關系:

威廉一世(征服王)

威廉二世(威廉一世次子) 亨利一世(威廉一世四子) 阿黛拉(威廉一世三女)

瑪蒂爾達(亨利一世次女) 斯蒂芬(阿黛拉三子)
。。。。。。。。。。。。。。。。。。。。。。。。。。。。。。。。。。
亨利二世(瑪蒂爾達之子)

理查一世(亨利二世次子) 無地王約翰(亨利二世四子)
。。。。。。。。。。。。。。。。。。。。。。。。。。。。。。。。。。
亨利三世(無地王約翰長子)

愛德華一世(亨利三世長子)

愛德華二世(愛德華一世長子)

愛德華三世(愛德華二世長子)

黑太子愛德華 蘭開斯特公爵 約克公爵
(愛德華三世長子) (愛德華三世三子) (愛德華三世四子)

理查二世 亨利四世 劍橋伯爵
(黑太子愛德華次子) (蘭開斯特公爵長子) (約克公爵次子)
。。。。。。。。。。。。。。。。。。。。。。。。。。。。。。。。。。
亨利五世 約克公爵理查
(亨利四世之子) (劍橋公爵之子)

亨利六世 愛德華四世 理查三世
(亨利五世獨子)(約克公爵理查之子)(約克公爵理查之子)
。。。。。。。。。。。。。。。。。。。。。。。。。。。。。。。。。。
亨利七世 愛德華五世
(亨利六世侄子) (愛德華四世長子)

亨利八世 瑪格麗特
(亨利七世次子) (亨利七世長女)

瑪麗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 愛德華六世
(亨利八世女兒)(亨利八世女兒)(亨利八世獨子)
。。。。。。。。。。。。。。。。。。。。。。。。。。。。。。。。。。。
簡·格雷 瑪麗·斯圖亞特
(亨利八世妹妹之女) (瑪格麗特孫女)

詹姆斯一世
(瑪麗·斯圖亞特獨子)

查理一世
(詹姆士一世次子)
。。。。。。。。。。。。。。。。。。。。。。。。。。。。。。。。。。
索菲亞 瑪麗公主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
(詹姆士一世外孫女) (查理一世長女) (查理一世長子) (查理一世次子)

喬治一世 威廉三世 安妮女王 瑪麗二世
(索菲亞之子) (瑪麗公主之子) (詹姆斯二世次女) (詹姆斯二世長女)
。。。。。。。。。。。。。。。。。。。。。。。。。。。。。。。。。。
喬治二世
(喬治一世獨子)

喬治三世
(喬治二世孫子)

喬治四世 威廉四世 肯特公爵
(喬治三世長子) (喬治三世三子) (喬治三世四子)

維多利亞女王
(肯特公爵之女)
。。。。。。。。。。。。。。。。。。。。。。。。。。。。。。。。。。
愛德華七世
(維多利亞女王長子)

喬治五世
(愛德華七世次子)
。。。。。。。。。。。。。。。。。。。。。。。。。。。。。。。。。。
愛德華八世 喬治六世
(喬治五世長子) (喬治五世次子)

伊麗莎白二世(即現在的伊麗莎白女王)
(喬治六世長女)

閱讀全文

與英國不同王朝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印度人叫印度三哥 瀏覽:94
人民幣五千可以換多少越南幣 瀏覽:873
中國有哪些疾病和災難 瀏覽:453
中國代工的耐克如何 瀏覽:854
義大利的餐館在哪裡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40
肯塔里在印尼什麼省 瀏覽:118
印尼買房子需要多少錢 瀏覽:519
在越南出國工作如何 瀏覽:801
越南網站看延喜攻略網址是什麼 瀏覽:307
越南紅雞一斤多少錢 瀏覽:429
義大利進口電腦裁床有什麼牌子 瀏覽:849
20歲以下的中國人有多少人 瀏覽:284
在哪裡有批發便宜的越南泡沫拖鞋 瀏覽:414
佩奇義大利面視頻怎麼做 瀏覽:952
伊朗藏紅花什麼人不能吃 瀏覽:730
藝術鑒賞常識中國畫如何欣賞 瀏覽:206
印度和主要流經哪個平原 瀏覽:207
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哪個簡單 瀏覽:996
韓國伊朗和義大利哪個發達 瀏覽:984
如何通過中國農業銀行atm轉賬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