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脫歐談判目前存在哪些變數
據報道,當地時間19日上午11時,英國脫歐談判正式啟動。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與歐盟英國「脫歐」事務首席談判官米歇爾·巴尼耶首先交談了90分鍾,隨後共進工作餐,專家表示這場曠日持久、牽扯多方的談判面臨著三大變數,甚至可能出現出人意料的結局。
第三大變數是歐盟未來改革方略。歸根到底,英國決定「脫歐」,在於不看好繼續留在歐盟內的發展前景。當前,歐盟已提出多種改革方案,期望緩解自身面臨的「生存危機」。因此,未來幾年,歐盟能否在改革上取得成效,能否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也會影響到「脫歐」談判的結果。
數據顯示,英國公眾中「硬退歐」的反對者正在增加。只有35%的被調查者認同特蕾莎梅在退歐談判中「不利協議不如不要協議」的立場。69%的被調查者反對英國離開歐盟關稅同盟。
Ⅱ 英國會議否決脫歐時間表,照此情形發展,英國脫歐的概率有多少
照此情形發展下去,英國脫歐成功的概率將很小。早在之前卡梅倫就留下了脫歐的爛攤子給特蕾莎-梅收拾。,英國人民一時沖動投票之後脫歐成功,但是最後具體涉及到怎麼脫歐,要給歐盟多少分手費,脫完歐之後會給英國造成何種不利的影響?這些問題都十分棘手,最終也留給了這些倒霉的英國政客。
但事實上議會卻否決那這一協議最後的結果是脫歐脫不成,梅姨也可能要下台了,432票的反對票,不僅給脫歐之路設置了巨大障礙,同時也讓為脫歐耗盡心血的梅姨痛苦不堪。要偷的也是這群人,現在反對拖的也是這群人,英國人真難搞。
Ⅲ 英國能脫歐嗎
脫歐的話,對歐洲一體化,是一個打擊。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到歐盟內部的成員國。畢竟,破窗效應一旦生效,就很容易有其他窗戶被打破。
所以,現在他們英國,是處於一種,要脫歐,但是不能這么快脫歐,害怕脫歐後的問題來的太快,他們沒辦法一下子處理好。
對於英國來說,脫歐的話一開口,已經很難收回了。
而歐盟,他們對於英國,也是覺得脫歐後,可能會對歐洲經濟有影響。
Ⅳ 英國硬退歐,會不會帶動愛爾蘭、蘇格蘭脫離大不列顛共和國
我認為英國硬脫歐盟組織,很有可能帶動蘇格蘭和愛爾蘭也隨之脫離大不列顛共和國。
任何事情都有雙面性。英國脫歐有可能是使他們成為更加強大的經濟大國,也可能會使他們的經濟有所下降,但是任何改變都無法改變它是一個很強的國家,這個事實。愛爾蘭和蘇格蘭是否選擇脫離大不列顛共和國,都有他們的理由,或許愛爾蘭和蘇格蘭脫離大不列顛共和國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讓他們可以在經濟上獨立,並且政治獨立,很有可能將給他們的國家帶來更不同的發展,但是,脫離也有可能是壞的影響。不論是好是壞,都需要時間來證明,所以他們是否會脫離英國,我們可以持續關注的話題。
愛爾蘭和蘇格蘭未來的形勢將是如何,英國脫歐之後的經濟將如何,愛爾蘭和蘇格蘭是否會因為英國脫歐就選擇脫離大不列顛共和國,這都是我們可以共同關注的話題,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Ⅳ 英國確定脫歐了嗎
據外媒16日報道,正當英國對與歐盟達成過渡性退歐協議的想法表現出回心轉意之際,它可能發現歐盟領導人的立場已經變得強硬。
數月來歐盟官員一直認為,如果不達成一個過渡性的協議處理雙方的貿易關系,到2019年截止期限時不可能完成英國退歐。
這想法得到兩岸企業界的認同,他們希望將不確定性降至最小。肩負談判任務的技術官員也支持這個看法,他們認為最終協議不可能及時達成。唯一不買賬的似乎是倫敦的強硬派,他們說傾向於徹底退出。
就算是到明年就資金、國籍和法律等問題達成基本協議,時間也很緊迫,因此臨時協議應盡量簡潔,「正式分手條款太難談了,所以我認為不可能為過渡性協議舉行談判,」來自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之一的英退主要談判代表說,「時間表真的非常緊張。」
雖然正式談判啟動前各方都只是在就自身立場作出暗示,但歐洲大陸國家一直在提醒英國,歐盟條約第50條規定的截止期限賦予了他們優勢。不管談判能否就退歐條件達成協議,兩年時間一到,英國都會被請出歐盟。
一位德國高官稱,英國應當要求在歐洲經濟區(EEA)留上幾年。這需要英國接受來自歐盟國家的人員自由流動,並向歐盟預算出資,以求能延續自由貿易。
這位德國官員稱,特雷莎•梅應當先要求有過渡協議,以避免在談判中中無路可走,「風險在於,兩年時間耗光了,卻沒有協議」。
特雷莎·梅說,英國脫離歐盟不會是「突然和單一的撤退」,英國將繼續與歐盟保持密切關系。希望脫歐過程給商界帶來最小的干擾,這不僅對英國很重要,對歐洲整體也很重要。
其他27國的領導人已經表明決意要團結一致,不顧國內商界領袖的抱怨,堅持要讓英國付出硬退歐的代價,而不是允許可使他國效仿英國退歐的軟性選項。
上周,馬爾他總理Joseph Muscat呼籲要有過渡協議,主要是因為倫敦仍是歐洲的主要金融中心。馬爾他是2017年上半年歐盟輪值主席國。
但Muscat也表示,這將意味著英國接受歐盟法庭繼續「作出裁決」。將在2020年前尋求連任的特雷莎•梅,恐怕很難說服那些不耐煩的退歐人士接受這點。
不過另一位歐盟官員稱,特雷莎•梅可能在選舉前設法倡議部分退出,甚至可能包括繼續向歐盟預算出資。
「如一些人所希望那樣,這或許與成員國身份無異,」該官員稱。「但這是一步,接下來的方向也明晰了。特雷莎•梅會繼續受制於退歐強硬派,但她也將不得不有所作為。」
Ⅵ 英國脫歐成功了嗎
英國脫歐成功了。
根據BBC報道,退歐選票佔比51.9%,約有1741萬人支持退歐,留歐選票佔比48.1%,約有1614萬人選擇留歐。英國將不再保留維持了43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這一公投結果也使英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
英國脫歐過程:
1.卡梅倫正式提出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正式就英國與歐盟關系前景發表講話。卡梅倫承諾,如果他贏得預定於2015年舉行的大選,會在一年內批准所需法律,制定與歐盟關系的新原則,然後就脫歐問題舉行全民公投,讓人民有機會選擇繼續留在或退出歐盟。卡梅倫稱,如果歐盟不採取措施解決核心問題,英國將有可能退出該組織。當時預計公投在2017至2018年間舉行 。
2.媒體假設公投搞民調
2013年1月29日至2月6日,英國《金融時報》進行了一項名為假設明天就舉行英國去留歐盟的公投,共有2114名成年人參加。民調結果顯示, 50%的英國人對舉行全民公決表示贊同,21%的受訪者表示反對。不到一半的受訪者(45%)認為,歐盟成員國資格對英國有利,而34%的英國人持相反觀點。2000餘名受訪者中有一半表示,會投票贊成英國脫離歐盟,33%的受訪者表示會投票贊成留在歐盟。47%的脫歐支持者表示,如果英國能在與歐盟合作夥伴的談判上捍衛自己的權益,那麼「可能」改變主意。絕大多數受訪者希望歐盟改變在移民和司法領域的政策。該民調結果顯示,英國民眾支持退出歐盟情緒正在擴散 。
3.卡梅倫提前公投計劃
2015年1月4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如果有可能,將原計劃於2017年進行公投提前舉行。公投必須在2017年年底前舉行。如果能早點進行更好。越快履行重新談判的承諾舉行公投越好。
2015年3月17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如果他贏得5月的選舉,那他將英國歐盟成員國地位公投提前到2015年的可能性「很小」。卡梅倫承諾重新協商英國與歐洲的關系,包括移民等問題,然後在2017年以前舉行公投,希望防止對歐盟的懷疑情緒上升,這樣的情緒導致一些保守黨選民轉投反歐盟的英國獨立黨。
4.公投正式開始
「脫歐」公投投票於英國當地時間2016年6月23日上午7點(北京時間6月23日下午3點)開始。此次投票將持續15小時,公投結果將直接影響英國未來是否留在歐盟。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留歐」和「脫歐」的支持率不相上下,懸念看來要留到最後一刻。除了加大公投本身的難以捉摸的程度,還給全球市場平添了一層不確定性。 最終的計票結果,支持脫歐選民票數17,176,006票,占總投票數52%。支持留歐選民票數15,952,444票,占總數48%。
26日,由於不滿英國脫歐公投結果,當地民眾發起聯署簽名請願,要求英國議會重新考慮這次公投的有效性,呼籲二次公投。
2018年6月12日和13日,英國議會下院就《退出歐盟法案》進行辯論,並就上院提出的一系列修正案進行表決。令特雷莎·梅政府欣喜的是,議會下院否決了多項對政府不利的修正案。
「5.府院」之爭
2018年6月19日,下院議員以324票反對、298票支持的結果否決了這一修正案。在另一個重要表決中,下院議員以327票反對、126票支持的懸殊結果否決了上院提出的「英國在『脫歐』後繼續留在歐洲共同市場內」的修正案。此外,下院議員以326票反對、301票支持的微弱優勢否決了上院提出的「將2019年3月29日正式『脫歐』日期從法案中刪除」的修正案。
參考鏈接:網路-英國脫歐
Ⅶ 英國脫離歐盟了它還是歐洲國家嗎歐洲幾個國家已經想脫離歐
當然還是歐洲國家。脫歐指的是脫離歐洲聯盟,不是脫離歐洲,兩張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這里的"歐",指的是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沒有道理的。歐洲國家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歐盟國家,是一個國際社會概念。
換句話說,歐盟的歷史很短,而英國和歐洲國家,是自古以來,就是地理上的存在。
歐洲幾個國家已經想脫離歐盟了,英國這次只是做了醜人
歐盟現在矛盾已經很明顯了,窮國白拿錢,財富一邊倒,已經違背了當初的原則了。下面幾個國家其實都已經開始和准備公投了。歐盟5年內必垮,美國削弱德國的目的也達到了。
瑞典
報道稱,瑞典把自己看作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英國」,拒絕引入歐元作為貨幣,並且,在歐盟的政治方面,英國和瑞典在90%的問題上都持相同意見。大部分瑞典人對歐盟仍保持積極的態度,但這可能會因為英國退歐而發生改變。瑞典可能會懷疑作為沒有使用歐元的小國,他們在歐盟是否仍有話語權。
丹麥
文章稱,丹麥去年12月曾舉行全民公投,決定不移交更多的權力給歐盟。現在,可能導致丹麥投票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許多丹麥人擔心更多地移民或難民的湧入可能會威脅該國的福利系統;二是丹麥至今為止在與歐盟協商方面過於依賴英國,把英國當成強大的盟友,因為兩國有相似的政治立場。
希臘
報道稱,希臘《每日新聞報》(Kathimerini)表示,希臘的債務危機和英國退出歐盟最終將威脅其歐盟成員國的地位。該報說:「希臘的主要擔心是,英國退歐的勝利會削弱歐元區支持希臘地位的決心,希臘使用單一貨幣,需要更高程度上的一體化,而不是退出歐盟。」因此,希臘最擔心的不是受右翼政黨影響呼籲反歐盟公投,而是歐盟為了增強其他成員國的凝聚力而將希臘移出歐盟。
荷蘭
報道稱,荷蘭《每日匯報》曾針對英國公投發表文章:「不要這樣丟下我」。荷蘭右翼自由黨主席基爾特•威爾德斯曾表示支持英國脫歐,並希望荷蘭也舉行類似的全民公投。「如果我們想作為一個民族生存下去,我們就必須阻止移民和伊斯蘭化,」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不能在歐盟內部做到這些。」
匈牙利
報道稱,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一直因為與歐盟不友好而聞名,他最近勸英國留在歐盟,但他這么做有可能是因為歐盟懷疑英國是匈牙利的重要夥伴。歐爾班正計劃在匈牙利舉行會損害歐盟的凝聚力的全民公投。在匈牙利,可能不會出現明確的「保留還是退出「的全民公投,但可能會出現用來間接挑戰歐盟權威的公投。
法國
報道稱,法國是歐盟最大的懷疑論者之一,有61%的人不支持歐盟。法國面臨著許多問題,包括疲軟的經濟和恐怖主義的威脅,法國將很多問題的根源都歸咎於歐盟或其成員國。
英國脫離歐盟了 它還是歐洲國家嗎 - : 當然還是歐洲國家.脫歐指的是脫離歐洲聯盟,不是脫離歐洲,兩張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這里的"歐",指的是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
英國是脫離歐盟還是歐洲 - : 英國退歐,指的是退出歐洲政治、經濟共同體這個歐盟組織,並不是退出歐洲. 這里的"歐",指的是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
英國脫歐是脫離歐洲還是脫離歐盟 : 只是退出歐盟,並不能說它不是歐洲國家,這個是地域問題
英國脫歐是脫離歐盟還是脫離歐洲 - : 歐盟!各大洲的區分是通過地理.歐盟作為經濟體,英國之前有參與,所以才有脫歐一說
英國卻認脫離歐盟,但仍是歐盟的一員對嗎 - : 嚴格說,既然英國的脫歐公投具備法律效力(盡管未啟動脫歐手續),那英國就已經不是歐盟的一員了.你一定注意到了,前兩天歐盟召開會議,英國首相卡梅倫僅僅是上講台講了脫歐公投結果後,就立即離開會場,其他的歐盟首腦繼續開會,完全排除了英國.所以,從法律上和事實上,英國已經不是歐盟成員國了.
英國脫歐了還在歐美的范疇嗎 - : 英國脫歐指的是脫離歐盟,改不了它的地理位置,當然還屬於歐美國家.
英國現在脫歐了,那它是不是已經不屬於歐洲國家了 - : 不屬於歐盟國家,但依然屬於歐洲國家.
英國目前是已經脫離歐盟了,還是還在待定 - : 根據《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規定,要取消歐盟會員的資格,須經歷至少兩年的談判.一般認為,2016年~2018年,英國會就很多協議的細則與歐盟協商.除此之外,剩下的歐盟國家將會和英國政府單獨談判,以達成獨立的雙邊協定.但看起來,這些國家都不太會樂意給英國任何好處,談判中提出的條件可能會很苛刻.可能要一直到2020年以後,英國才能正式離開歐盟.
英國是退出歐盟還是歐元區 - : 英國不屬於歐元區,目前歐元區有17個國家,不過由於歐債危機,歐元區推進財政聯盟可能會影響到英國,有傳聞說如果對英國有害的話,可能會尋求退盟,不過這個只是政治外交詞,我相信英國不會退盟的.
英國脫離歐盟了嗎 - : 名義上已經脫了,但是實際從他宣布脫歐到實際上完成脫歐還有大概一年才能完成,要走程度.
Ⅷ 英退歐分手費或達600億,長此以往是否會重創英國經濟
英國推出歐盟的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個很不明智的事情,但是現在英國持續發酵的退歐情緒之下,英國似乎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現在有i消息說英國退出歐盟的話,那麼分手費或達600億歐元,這個數目之龐大,是英國人應該沒有想到的事情。
自從英國開始退歐以後,應該的通脹率也開始增加,到目前為止翻了四倍多,這使得消費者的信心出現動搖,最近有調查顯示英國的消費者信心大為下降。所以英國退出歐盟的話,600億歐元的打擊,絕對是致命的,但是英國政府現在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Ⅸ 英國脫歐公投要多少票。是要半數票嗎
根據BBC報道,退歐選票佔比51.9%,約有1741萬人支持退歐,留歐選票佔比48.1%,約有1614萬人選擇留歐。英國將不再保留維持了43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這一公投結果也使英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
Ⅹ 英國「脫歐」還能「來硬的」嗎
在英國「脫歐」公投舉行近一年之後,來自英國和歐盟的談判代表終於在6月19日坐到談判桌前,開始了這場「世紀談判」。然而,此時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面臨著空前的政治壓力:政治「豪賭」的意外失利讓她飽受詬病,倫敦城西的一場大火更是把民怨燒到沸騰。
從宣布提前大選到最後投票不過是數周的時間,但是英國政治格局已非昨日。在如何「脫歐」的問題上,英國首相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