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通過條約得到多少錢

英國通過條約得到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8-03 03:54:39

Ⅰ 《南京條約》中向英國賠款多少元

賠款2100萬元

Ⅱ 《南京條約》中賠償英國2100萬元的元相當於多少銀子

不一樣,《南京條約》中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
清末中國自鑄銀幣的通稱。清代,把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稱為洋錢,把中國自鑄的銀幣稱為銀圓(元)。
1911-20年間,上海的米價恆定為每舊石(178斤)6銀圓,也就是每斤米3.4分錢;1銀圓可以買 30斤大米;豬肉每斤1角2分-1角3分錢;1銀圓可以買8斤豬肉;這時「一塊錢」大約摺合20世紀90年代中期人民幣45-50元;摺合今(2007年)人民幣60—70元。

Ⅲ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獲取的賠款總數究竟是多少

第二次鴉片戰爭賠款關平銀1600萬兩,含中英《北京條約》中規定的英軍軍費銀600萬兩、商虧銀200萬兩;中法《北京條約》中規定的法軍軍費銀700萬兩、商虧及撫恤費銀100萬兩。

Ⅳ 南京條約賠償了多少錢

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

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是: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4.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6.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7.以口頭協議決定中英民間「訴訟之事」,「英商歸英國自理」;中國的司法主權開始受到侵害。

8. 中英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

(4)英國通過條約得到多少錢擴展閱讀:

南京條約的簽訂背景:

公元840年(道光二十年)6月,英國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發動侵華戰爭,史稱「鴉片戰爭」。英軍攻佔定海,北上天津。清廷恐懼,派琦善與義律和談。

和談期間,英軍突襲並攻佔大角、沙角炮台(沙角之戰),迫使琦善與之初步達成《穿鼻草約(約定對英賠款六百萬元等),後又攻佔香港島。

道光帝因沙角之戰而愈加震怒,於1841年1月27日(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五日)下令對英宣戰,繼而得知香港被攻佔,又下令加派奕山為剿逆將軍,增兵廣州,否認《穿鼻草約》。

然而,英軍在虎門之戰、廣州之戰中均獲得勝利,於是奕山又與英方達成《廣州和約》,仍是對英賠款六百萬元(另賠償夷館損失三十萬元),作為「贖城費」;並對道光帝加以欺瞞,宣稱是行商累積的欠款,企圖敷衍了事。盡管如此,英方仍蓄意擴大戰爭與戰果。

在巴麥尊等人的推動下,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4月30日,英國內閣否認草約,並以璞鼎查(Sir Henry Pottinger)替換義律。英軍再度北上,先後攻陷廈門、定海(第二次攻陷)、鎮海、寧波。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英軍擊敗奕經的反攻。浙江巡撫劉韻珂見事不可為,請求派遣與英方有過交涉的伊裡布前赴浙江。

道光帝迫於無奈,派遣耆英擔任杭州將軍,伊裡布隨往。5月18日,得到增援的英軍又攻陷乍浦,繼而於6月16日攻陷吳淞,7月21日攻佔鎮江,以切斷京杭大運河。8月4日,英國軍艦駛抵南京下關江面,英軍從燕子磯登陸,察看地形,揚言進攻南京城。

Ⅳ 鴉片戰爭英軍其實花費一千二百萬銀子,為何只索賠八百萬

鴉片戰爭英軍其實花費一千二百萬銀子,卻只索賠八百萬的原因在於英國的真正目的是打通中國的市場,這其中可以賺取的利益才是主要的,其次就是英國也明白,做事不能太絕,中國當時雖然衰弱,不過也是地大物博,英國也害怕一下子徹底激怒中國。

雖然現在中國逐漸強大起來,但我們應該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來作為我們前進路上的警鍾,中國的崛起已經不是誰就能阻擋的了,只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保證人民不受外界欺凌。

Ⅵ 鴉片戰爭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陪了多少黃金和土地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南京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是:
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以口頭協議決定中英民間「訴訟之事」,「英商歸英國自理」;中國的司法主權開始受到侵害。
中英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太多了不方便表述

Ⅶ 恥辱 不平等條約一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

1. 中英 廣州和約 余保純 六百七十萬兩 27-5-1841;

2. 中英 南京條約 耆英,伊布里 二千一百萬兩 29-8-1842;

3. 中英 南京條約補充條款 耆英 22-7-1843;

4. 中英 虎門條約 耆英 8-10-1843;

5. 中美 望廈條約 耆英 3-7-1844;

6. 中法 黃埔條約 耆英 24-10-1844;

7. 中俄 瑗琿條約 奕山 六十萬方公里 28-5-1858;

8. 中俄 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13-6-1858;

9. 中美 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18-6-1858;

10. 中英 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26-6-1858;

11. 中法 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27-6-1858;

12. 中英 天津條約補充 桂良 8-11-1858;

13. 中英 北京條約 奕欣 一千叄百萬兩 24-10-1860;

14. 中法 北京條約 奕欣 25-10-1860;

15. 中俄 北京條約 奕欣 四十多萬方公里? 4-11-1860;

16. 中俄 勘分西北界約記 明誼 四十四萬方公里 10-7-1864;

17. 中美 增續條約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18. 中英 新修條約普後章程 不詳 23-10-1869;

19. 中日 修好條約 李鴻章 13-8-1871;

20. 中日 北京條約 奕欣 31-10-1874;

21. 中英 煙台條約 李鴻章 13-9-1876;

22. 中俄 里瓦幾亞條約 崇厚 2-10-1879;

23. 中俄 伊黎條約 曾紀澤 七萬方公里 二百八十萬兩 24-2-1881;

24. 中法 會議簡明條款 李鴻章 11-5-1884;

25. 中日 天津條約 李鴻章 18-4-1885;

26. 中法 新約 李鴻章 9-6-1885;

27. 中英 煙台條約 續增條約 不詳 9-6-1885;

28. 中葡 北京條約 奕□ 1-12-1887;

29. 中英 印藏條約 升泰 17-3-1890;

30. 中美 華工條約 楊儒 7-3-1894;

31. 中日 馬關條約 李鴻章 二億兩 7-4-1895;

32. 中日 遼南條約 李鴻章 叄千萬兩 8-11-1895;

33. 中俄 密約 李鴻章 3-6-1896;

34. 中德 膠澳租借條約 李鴻章 6-3-1896;

35. 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條約 李鴻章 9-6-1898;

36. 八國聯軍 辛丑條約 李鴻章 十億二千二百七十萬兩 7-9-1901;

37. 中英 續定印藏條約 羅生戛爾曾 7-9-1904;

38. 中日 會議[滿州善後條約] 22-12-1905;

39. 中日 二十一條條約 陸征祥 9-5-1915;

40. 中日 軍事協定 □雲鵬 16-5-1918;

(所謂和約,都是槍炮架在脖子上不得不簽的強迫條約,沒有談判餘地, 唯有畫押而已。所謂民主愛國之流,是否忘了上述和約抑或不知道有上述置中國於死地的和約?醒悟吧朋友!別上了強權的當而不自知!)

資料來自辭海及"出賣中國"一書。

註:

一. 辛丑賠款本為四億五千萬兩,平均每名中國人賠款一兩,卅九年還清,年率四厘,母子利息,共約十億兩庫平銀。另加民間賠款二千多萬兩。以關稅,鹽稅作保。中國從此失去關稅主權,國內工業倍受摧殘。

二. 以上是我所能收集到的較為重要的條約資料。

三. 中美增續條約是美前公使蒲安臣未經中國政府同意而私自簽定的,當時他任中國顧問。

四. 更須估計當時貨幣的購買力,如以現時貨幣計算,可能是百倍或千倍之巨。

五. 列強所強加於中國的災難是無限的,敬希同胞慎思。

六. 根據璦琿歷史陳列館的檔案,在北京條約中失去領土四十餘萬方公里。外蒙未分界中有廿餘萬方公里被強奪。加上外蒙的獨立,中國共失領土約叄百卅餘萬方公里。

七. 根據辭海記載:根據北京條約的內容,才有勘分西北界記約。故兩條約中的失地只一次,即四十四萬平方公里 (不知那一項符合史實)。

恥 辱
1.不平等條約一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主要內容
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主要內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
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內容
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增開沿海沿江是10處商口岸
3.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
5.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主要內容
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天津條與北京條約的共同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至19世紀80年代 ,侵佔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辛丑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對我有幫助
36

Ⅷ 中英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一共賠款多少元

《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政府代表在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亦譯作皋華麗號)上與英國簽署《中英南京條約》。 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3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 。
馬關條約》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下關市)簽署的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馬關條約》的簽署標志著甲午戰爭的結束。清朝代表為李鴻章和李經芳,日方代表為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該條約是繼《北京條約》以來侵略者強加給中國最刻毒的不平等條約,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適應了帝國主義各國向中國輸出資本願望。條約簽訂後,由於俄、德、法三國的干涉,日本將遼東半島退還給中國,中國付給日本「酬報」銀三千萬兩。
《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是中國清朝政府與英國、美國、日本、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匈、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和平協定。被認為是中國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之一,是一喪權辱國的條約。條約簽定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洋歷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9.8億兩。

Ⅸ 所有不平等條約一共賠了多少兩白銀

《南京條約》為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摺合1491萬兩白銀;
《中英天津條約》為清朝賠償英國四百萬兩;
《中法天津條約》為清朝賠償法國二百萬兩白銀;
中英《北京條約》為增加天津條約的賠款至800萬兩,也就是又賠了四百萬兩;
中法《北京條約》為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條約,賠款增為800萬兩,也就是又賠了六百萬兩;
《馬關條約》為中國支付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約3億日元),賠償威海衛駐軍費150萬兩;
《中日交還奉天省南邊地方條約》(《遼南條約》)為清廷須繳付日本三千萬兩「贖遼費」作為補償;
《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中國共付各國戰爭賠償四億五千萬兩銀,分三十九年付清,每年利息為四厘,由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來償付,若包括利息支付則高達8億5千萬兩,後根據協議,賠款部分免除與廢除,最終合計賠款6億5千萬兩;
中日《北京專約》為中國給予難民撫恤銀十萬兩,購買日軍修築之房舍道路,銀四十萬兩(而非賠償兵費);
中英《煙台條約》為清政府對馬嘉理事件及以前中英之間的案件各賠償20萬兩白銀,也就是四十萬兩;
《中俄伊犁條約》為中國向俄國賠償白銀280萬兩;
找到的這些共計91611萬兩白銀(以最終賠款算)。

Ⅹ 1860年簽訂的條約一共賠款多少

1.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賠款2100萬銀元 2.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3.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4.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5.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6.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7.辛丑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閱讀全文

與英國通過條約得到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傢具有哪些 瀏覽:284
中國播音學是屬於什麼樣的專業 瀏覽:620
5萬越南幣等於中國多少錢 瀏覽:901
印尼醫療和中國哪個好 瀏覽:661
印度白糖什麼時間種植 瀏覽:831
越南春卷里的豬肉如何做 瀏覽:131
去印尼怎麼打電話便宜 瀏覽:899
伊朗總理和總統哪個權力大 瀏覽:288
伊朗最高戰略是什麼 瀏覽:525
中國式離婚冷靜期多久 瀏覽:59
唱中國的歌曲有哪些歌曲 瀏覽:669
義大利英語音標怎麼寫 瀏覽:835
義大利vs西班牙在哪個場地 瀏覽:375
怎麼評價印尼這個國家 瀏覽:1001
印尼市場適合賣什麼 瀏覽:924
印尼椰蒂盤了是什麼顏色 瀏覽:383
大連海中國房子怎麼樣 瀏覽:628
越南斗雞體型多少錢一隻 瀏覽:98
在義大利生活拍自媒體的有哪些人 瀏覽:860
印尼要用什麼轉換插頭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