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中國做了什麼讓英國人連連稱贊

中國做了什麼讓英國人連連稱贊

發布時間:2022-08-03 09:20:47

⑴ 求中國夢主題作文

雄雞發出響徹雲霄的打鳴聲,那是中華兒女齊呼喚;長江、黃河洶涌咆哮,那是中華民族眾志成城;萬里長城堅固不倒,那是中國龍昂首太空;北京故宮世界聞名,那一磚一瓦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築成的;嬌美艷麗的牡丹,那是民族之花的象徵,在我的心底里,隱藏著一個夢,那是一個美好的中國夢,那個夢聚集著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希望!承載著十三億顆中國心!我願:五十六個民族永遠團結在一起,在中國這個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離!
我喜歡聽一種笑聲,這種笑聲是中華民族一起發出的,這種笑是靦腆的,它蘊含了維吾爾族的羞澀;這種笑聲是爽朗的,它包含了潑水節的歡樂;這種笑聲是熱情的,那是土家族人的熱情好客;這種笑聲時傳統的,那是「世界民居奇葩」的傣家竹樓;這種笑聲是自豪、驕傲的,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欣喜不已!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在我國的各個省市,都閃現了民族團結的背影,苗家兄弟之間互幫互助排憂解難;維吾爾兄弟團結和睦,熱情俊朗……。無一不體現出表現了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
我們的祖國繁花似錦,五十六朵花兒爭奇斗艷,不分上下。「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是啊,我們的民族之家不正是這樣的嗎?一個民族綻放風姿多麼單調乏味啊!只有五十六個民族綻放風姿多麼單調乏味啊,若有五十六個民族之花共同展現獨特之美,才能花枝招展,引得外國人的連連稱贊,只有花團錦簇才能使民族之花處處點綴我們的祖國,才能使別人對中國贊不絕口,中國會日益強壯!
洪澇災害沖不垮萬眾一心的中華兒女,地震垮塌壓不垮突飛猛進的中國發展,狂風怒號吹不倒「中國五嶽」,蜿蜒的萬里長城會永遠守候著中國!雄雞驚天動地的叫聲震若雷霆,威嚴四射,展現了中華兒女鬥志昂揚的毅念!歲月的流河洗刷不去那屈辱的歷史,新晨的雨露映照著祖國璀璨的歷史光輝,折射出一縷縷刺眼的光芒,那光輝使外國人士對中國刮目相看,使中國巨龍矗立在世界的東方,昂天仰望。
我相信,我心目中的中國夢會實現。現在我播種下一粒種子,在歲月流逝的長河中,它會慢慢萌芽,直到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棵大樹將會是枝繁葉茂,它牽系著五十六個民族企盼的心。它將華夏兒女的心緊緊聯系在一起,是啊!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連心」才能共創美好明天,才能圓這份中國夢,才能不辜負十三億兒女的心,不枉費祖國母親的含辛茹苦。
民族團結一家親,這個夢想已經不遙遠了,它觸手可及。我們要共同努力,讓五十六個兄弟姐妹的笑聲灑滿每一個人的心中,灑滿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灑滿華夏大地!讓民族之花,開滿新疆,開滿祖國媽媽的心田!

⑵ 從波士頓傾茶事件到鴉片戰爭,是什麼讓英國人對茶葉情有獨鍾

茶葉與絲綢幾乎就能涵蓋了我國古代與外國所有的貿易,特別是茶葉,自從中西方貿易的開啟就受到了歐洲各國特別是英國的喜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隨著茶葉湧入西方,做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的英國自然從中賺取了高額的利潤,許多英國商人都因為茶葉與茶稅賺得盆滿缽滿。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利益關系,而且這份利益還非常非常的大,大到英國絕對不可能主動去出讓哪怕一點點的茶葉方面的利潤,大名鼎鼎的鴉片戰爭與波士頓傾茶也正是英國對於茶葉利潤極度執著的一系列必然表現!

⑶ 在倫敦推廣中國美食的重慶少女,你願意給她點個贊嗎

在倫敦推廣中國美食的重慶女孩

第三屆中國美食節的格調和規模又邁上了新的台階,英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重慶火鍋協會、重慶中華食文化研究會紛紛前來助陣,10家火鍋企業在塔橋下炒起了火鍋底料,辦起了重慶火鍋品鑒會。很多商家主動給主辦方發郵件,希望在美食節開設攤位。他們不僅扭轉了“招商難”的困境,還可以從報名參加的商家中精挑細選。湖南、四川、雲南、香港、台灣等中國各地風味餐廳都加入到美食節當中,湖南炸臭豆腐、西安肉夾饃、雲南米線、台灣牛肉麵、重慶小面等特色美食讓各種膚色的“吃貨”們驚喜連連。“中國美食節”也成為一些准備開店的商家試水英國市場的跳板——先在美食節亮相,測試產品,做足宣傳後,再正式開店營業顯然是精明之舉。

展現中國美食文化的美好

在唐詩的印象中,第四屆中國美食節大概是最火爆的。由於天氣格外好,光顧美食節的客人也特別多。短短3天,前來品嘗中國美食的當地居民、外國遊客、留學生加起來大概有四五萬人次。不過,即使這樣,這一年結算下來他們卻仍然虧損。“其實前4年我們一直在虧錢,我們拉到的贊助,以及從餐飲公司收取的攤位費,遠遠不夠支付帳篷、安保、清潔等費用。好在每年的虧損都在減少。去年辦第五屆美食節的時候,長期合作的公司給我們降了價,我們終於收支平衡了。”唐詩說。

雖然每屆美食節只舉辦3天,然而他們卻要花上半年時間做籌備工作。唐詩說,准備工作非常辛苦,每次辦完活動,她都要休息很長時間才能緩過來。虧損和勞累讓唐詩“很多次想過放棄”,可是每當她看到美食節上遊人如織,看到外國食客們嘗到中國美食時興奮的表情,聽到他們打電話叫朋友過來品嘗中國美食的時候,她就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讓外國友人更多地了解美食背後的中國文化,是唐詩一直念念不忘的“初心”。“美食節是美食交流的平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把中國美食文化的美好展現給外國人,這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也是最想做的事情”。

從第一屆美食節開始,兩個年輕人就在動腦筋,怎麼把味覺之外的中國文化魅力也展示給外國人。舞龍舞獅、漢服表演或是書法演示等文娛活動,是每屆美食節上不可或缺的風景。食客們吃飽喝足之餘還可以穿上漢服,揮一揮筆墨,感受中國古代文人之樂;美食攤位旁搭建了臨時廚房,來自中餐學校的廚師現場教學演示,通過互動的方式讓對中餐感興趣的人在實踐中體驗中餐烹飪的奇妙。

去年舉辦的第五屆倫敦“中國美食節”還得到了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駐倫敦旅遊辦事處的協助。旅遊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播放“美麗中國”視頻,派發有中國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並進行相關旅遊推介,讓各國食客通過美食地圖了解華夏風光,並鼓勵他們踏上探索美麗中國的發現之旅。“旅遊辦事處准備了幾百把熊貓扇子,免費發送給來美食節的孩子。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追著問我要,讓我感覺非常自豪。”唐詩說。

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美食節”和倫敦其他活動一起都被按下了暫停鍵。不過,唐詩對明年美食節的內容已經有了規劃和設想。“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運用更多現代科技,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互動和體驗。”她還想開設美食學術論壇,從健康和養生角度更專業地介紹中餐,吸引更專業的美食人士。

⑷ 哈同的中國經歷

世紀初上海的市面,南京路河南路以東是中心,河南路往西靠近西藏路就偏僻了,可是哈同堅持認為中心會擴張,也難怪他有猶太基因,他大片吃進洋場向西的地皮,南京路西邊的地皮大片大片的劃入他的名下。
哈同做了小富翁,入了英國籍(事實上非英國正式公民,托關系拿到類似一張英國暫住證),改名歐斯.愛.哈同。後來哈同就認准戰時,發鴉片和地皮財,上海租界也果然如他所料,一步步向西發展(法租界兩次大規模擴張),哈同的地皮也趕驢打滾一天一個價。
哈同不僅眼光獨到,而且也很會做秀。某年,他拿出六十萬兩銀子,用鐵藜木從外灘到西藏路把南京路全部鋪成平展的的馬路。鐵藜木結實,先截成二寸見方的塊子,浸了瀝青,然後細細碼成馬路,再噴上一層柏油。這段路用了幾百萬塊的鐵藜木,一塊估價六七角,可買白米三四斗,可以吃上一頓像樣的大餐。哈同秀大,說鐵藜木結實,還有彈性,踩上去忒舒服,下了雨水一下子就吸幹了。消息傳到外地,不由添油加醋,鐵藜木變成了紅木,從此南京路的價格飛也似的往上漲。 西湖美景名滿天下,「平湖秋月」更是西湖新老十景中的佼佼者。可是在今天,無論你是本城民眾還是外地遊客,在「平湖秋月」景點中品茗賞月的時候,你可曾會想到,若是時光倒流八十多年,此處包括現在「西冷書畫院」那古色古香的小樓在內的一大片靠湖的土地,竟是一所高築圍牆私家宅院-羅苑。 從當時的房產契約上來看,這所宅院的主人是一個名叫羅友良的人,可是一深究,就發現其人大有來頭,這個羅友良的的姑媽正是曾被光緒帝的皇後即隆裕太後收作乾女兒,後被宣統帝特封為「大清國正一品夫人的羅迦棱。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羅氏就是被上海人稱作「地皮大王」的洋人哈同的夫人。 「羅苑」在當年的杭州人口裡就被俗稱為「哈同花園」。想當初,不名一文的猶太小子哈同來到上海僅是一個洋行小職員,其在1885年中法戰爭中法方戰敗後法租界內外僑恐慌之際,力勸其老闆大肆以低價收購房產,待到風潮過後,房產果然回升使其老闆大賺一筆。哈同本人因此名聲大噪,被選為公共租界董事。之後他又從事鴉片販運,賺得資本實力,從此走上了地皮炒賣、地產經營的青雲路,成為20世紀前20年中,被中外人事奉為十里洋場「一隻鼎」似的人物。
就像普通人那樣,一旦有了名又有了錢之後,就要為自己找一個安樂窩去好好享受,哈同更是不會例外。其在北京、上海都有自己的豪華別墅。尤其是在上海今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原名靜安寺路)和銅仁路(原名哈同路)的交口的「大本營」,有著「大觀園」的稱號,據稱佔地超過200畝,一時名流雲集。在北京的宅院則是復辟帝制失敗的軍閥張勛的府邸。
而較鮮為人知的便是在杭州西子湖畔的這所「羅苑」,大約是因為其存在時間不到8年,期間又有著扯不清的官司,哈同夫婦並不來常住的緣故吧。「羅苑在孤山路,現並入平湖秋月景點,其名不存。」《西湖新志》卷八曰:其在平湖秋月右,重樓疊閣,玲瓏水次,消夏最宜。惜苑址與湖堤相接,狹長如帶,不能廣栽花木耳。又名『環瀛小築』。 民國六年(1917)年春,哈同夫婦游杭,就親自勘址,想在杭州修建別墅。他們先後看了岳墳附近和金沙港兩處,因為不臨西湖,沒有相中。次年,哈同用數百兩銀子賄賂了北洋政府當地官產清理處的官員,要購買今天平湖秋月旁的公共地塊,不想杭州民眾抓住當時「外國人不許在中國境內有不動產的所有權」的法律規定向政府提出抗議,於是,老奸巨滑的哈同立即變換手法,接著,就出現了我們上文所看到的:地契名字變成了中國人羅友良,土地還是到了哈同手裡。但是,長不足200尺,寬僅20尺的地塊上如何造的起偌大的庄園呢?自然,我們是不必為這位猶太商人擔心的,隨後,他故伎重演,繼續賄賂地方政府,先後侵佔左邊的蓮花庵、右邊的西湖春茶館,擴大苑址,又藉助當時浙江督軍楊善德的勢力,填湖打樁三千根,臨湖的水榭伸出湖面三米多,佔了近一畝湖面,在建園造屋同時,還不忘沿馬路樹二丈余高牆。經過一年多設計施工,建成別墅,哈同以妻羅迦陵之名,取名羅苑。所附的老照片展現給我們的是:「羅苑」遠看青山、近觀綠水,雕欄玉砌、水榭歌台,周圍碧波盪漾、浮光掠影,可謂美輪美奐。即便是放在今天,都可以感受的到「羅苑」那豪華和秀美的身姿。 正當一切都以為安排停當的時候,這座美麗的庄園的麻煩也接踵而來了。首先就是它高大的圍牆擋住了徐錫麟烈士墳墓(在孤山上)到西湖邊的原有道路,同時又在距離「羅苑」幾公尺外的湖面上打下暗樁數十條,禁止遊船靠近。而當時杭州風景區的傳統習慣,就是不論是公共場所還是私人花園、別墅,遊人都可以游覽,但唯有 「羅苑」高掛「敬辭游覽」的牌子。如此行徑,激起杭州市各階層人民的更大憤慨,學界的著名人士為此寫詩作文斥責哈同,有些學生在圍牆上寫標語,徐錫麟烈士的兒子提出質問,幾十名社會人士也聯名向官府提出抗議,但更大的反抗隊伍是市民和遊客,他們要求政府收回「羅苑」。當時的《浙江日報》、《全浙公報》、上海的《時報》等都曾登載此消息,可是政府卻拖延不理,被激怒了的群眾就堅決斗爭到底。民國十六年(1927),杭州地方鄉紳以當時政府有明文規定「外國人不得在西湖置產」為由,屢經交涉,迫使國民黨浙江省省務委員會作出「接受民意,收回羅苑」決議(此前已有英國人梅滕更勾結官商,占據寶石山用作肺病療養院建設,實為經營地產牟利,後受杭州民眾討伐而被迫出讓的先例),由杭州市政府收回移作西湖藝術專科學校(美院前身)教職員工宿舍,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撥給浙江大學,作浙大校舍和教職員工宿舍。1956年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拆除哈同花園圍牆,並擴建和改造了八角亭、「湖天一碧」樓和四面廳,這些一同組成了今天的平湖秋月景點,使之真正成為人民的財產。人民的力量洗滌了當年西湖邊上的污點,使平湖秋月恢復了「萬頃波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美麗面貌。 孫中山和陳其美、黃興等在愛儷園得到哈同夫婦的盛情款待。午宴後,就由國民交涉總長伍廷芳邀去互商要政;下午又到法租界寶昌路寓所接見《民立報》記者,暢談武昌起義後形勢,指出:從前種種困難雖幸破除,而來日大難尤其於昔。再回到愛儷園召開同盟會領導人會議,哈同夫婦又設宴慶祝,並邀請在滬的革命黨人參加。不料開席不久,一個自稱來自北京的伶人李方行,特地來上海迎接孫中山。姬黨彌帶他進大廳,他剛踏進門,站在李燮和身後的兩位女將--尹氏姊妹早有警惕,這時輕捷飛快地縱身而出,一個去保護孫中山,一個跳到那伶人身前,說一聲你找錯人了,一手擊落對方從袖內拔出的手槍,一手將他的手反拗過來,推出廳外。這個驚險的行刺場面,就被兩位女俠以飛速利落的動作處理結束。孫中山也像沒發生過什麼事,仍坦然地與宋教仁爭論體制問題。宴畢,烏目山僧等覺得愛儷園不很安全,就請孫中山去寶昌路408號安宿,住宅內外都由西捕、安南捕站崗、巡邏。
三天之後,傳來各省代表在南京一致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全上海高懸起象徵民族大團結的五色國旗,慶祝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歡送孫中山離開上海到南京去榮任臨時大總統。上海人民夾道歡呼,哈同夫婦恭敬地直送到愛儷園門口。
哈同在接待孫中山的過程中,目睹這位革命領袖儀態端莊,和藹可親,又聆聽到他胸懷大志、敢負重任的宏論,就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對太太羅迦陵連連稱贊說:這位孫先生真是你們中國偉大人物!

⑸ 川菜為什麼可以火遍全球,連外國人都贊不絕口

川菜之所以能夠火遍全球,就是因為這些菜色香味俱全,每一個人都是潛在的吃貨,外國人在品嘗了川菜之後也都贊不絕口。在北京冬奧會期間,食堂內的飯菜種類是非常多的,不僅有中國美食,還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那些運動員也特別喜歡吃中國菜,巴赫主席也喜歡吃比較辣的菜,那麼他應該多試一試川菜。

三、結束語

美食文化也是一種藝術,運動員在比賽期間也會品嘗各種各樣的美食,也希望他們在比賽過程當中多品嘗中國的食物,在回國之後也能向周圍的人宣傳中國的美食文化,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愛上中國,祝每一個人都能夠打破自己的記錄。

⑹ 英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怎麼說呢,上了年紀的女性的英國人很好,你問什麼,她會很耐心的,而上了年紀的英國男人(30到50)比較有優越感,喜歡亞洲的日本,韓國更甚中國,而年輕一代的英國人還是比較能夠接受中國朋友的,不乏熱情的,也不乏有種族歧視的,大部分還是熱情的,時間接觸久了,有些熱情是很虛假的也正常。僅僅是我的看法、

⑺ 英國人喜歡中國的什麼禮品

英國人喜歡的中國人的禮品可能會是一些有意義的禮物。

原因有以下幾點:

1.英國人可能會覺得貴的東西是賄賂,所以挑選有意義的禮物就好。

2.不需要多好,但是一定要用心,把禮物包裝得好好得,多花點心思。

那麼送什麼禮物會比較好呢?

1.銀器Silverware

英國生產的銀器非常完美,是因為它的製造工藝十分精良,包括蠟燭台、刀叉、碟子等等也好,所以挑選這么就是不錯的選擇。

2.威士忌

中國有茅台、二鍋頭,英國有威士忌。蘇格蘭的威士忌絕對是首屈一指的特產。再加上蘇格蘭人非常嚴格的釀造技藝,從而造就了這里的威士忌「液體黃金」的美譽。或者你挑選中國的酒送給他試試也是個選擇,用心挑選。

3.皮革製品

英國的皮革製品也是歷史悠久的,最早是在小手工作坊生產的,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已經十分成熟,中國的手工藝也不錯,你也可以挑選中國的手工藝禮物給他。

⑻ 中國的什麼菜英國人可能會喜歡呢

英國人不喜歡帶骨頭的菜,如雞鴨等。他們喜歡吃牛肉,切得很薄。你可以做一餐火鍋,把各種菜讓他自己涮,你就可以觀察到他的愛好,同時火鍋你可以准備很多菜品,總有他喜歡的。

⑼ 理想 作文 500-600字

理想是燈,照亮漆黑的夜晚;理想是帆,在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人生因為有了理想而有意義,生活因為有了理想而豐富多彩。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五彩斑斕的理想,工人、教師、警察、醫生……每一個理想都那麼美好,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執著。為了理想,每個人都努力不懈地去實現,把瑰麗的理想成為現實。而我的理想是當一位花店老闆.
花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能化解你我心中的怨恨,溫暖你我的心靈,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燦爛的太陽。 「夢里眼前花簇簇。已化蝴蝶,對影翩翩舞。共效晨光承雨露,香飄日暖春風渡。醉醒方覺濕滿淚。猶憶心甜,輕嘆身如故。不願此生終老去,只求雙如梁祝。」這是與花息息相關,贊美梁祝堅貞不虞的愛情故事的。怎麼樣?是不是很有優雅的氣息呢!其實花帶給人的感覺就是十分優雅的呢!你們說是不是呢!我想當花店老闆不僅僅是因為花擁有優雅的氣息,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記得有一年,我去參加追悼會,我的工作是負責獻花。那束花雖然沉甸甸的,但是,撲鼻而來的花香十分清香,給人帶來一種愉快的心情。當我把花束遞給死者太太時,我發現她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從此,我便知道了一個小秘密-----花原來是一個魔法師,她會幫每個人變一個燦爛的笑臉。從此,我便希望開一個花店,讓每一位來買花的顧客都能開心接過花束。當然,每天被可愛的花香孩子陪伴玩耍的我也能十分開心,笑容滿面。
光有理想是不切合實際的哦!俗話有說,「沒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無舵的孤舟,終將被大海吞沒;不肯為理想奮斗的人,就像一顆黑夜的流星,不知會隕落何方。所以,如果我有了當花店老闆這個理想,就應該開始奮鬥了!
為了達到理想,前提當然是認真學習,打好基礎的知識分才可以嘛!我的理想是當花店老闆,首先應該認識花。我時常會去公園觀察植物,認識很多不同的奇花異草,大概地知道了他們的形狀,顏色,花香,品種和開放法時間。除了實際地觀察花,還需要花方面的知識,我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去閱讀花知識,花標本,花品種方面的圖書。這樣不僅實際接觸到花,還在豐富的書海中了解到花的知識,就能更加透徹地認識花。其實 花語是指人們用花來表達人的語言,表達人的某種感情與願望,花語雖無聲,其中的涵義和情感表達甚於言語。所以我必須認識很多花語才可以供應每位顧客的要求。比如百合:順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貴;山茶花:可愛、謙讓、理想的愛、了不起的魅力;康乃馨(黃):長久的友誼、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等等有趣的表達。
雖然我的理想可能離我很遙遠,但是為了我的理想,我一定會努力地奮斗,一步一步向理想邁進。我真的好想每天嗅到花香,每天將幸福傳達給世界的每一個人,可以每天看到顧客欣慰的笑臉就是我將來一生的幸福了,所以我一定要完成我的理想!

⑽ 祖國出了哪些英雄豪傑要事例

報效祖國宏願——華羅庚

華羅庚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他僅有初中文憑,因一篇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得到數學家熊慶來的賞識,從此華羅庚北上清華園,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可是華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我來劍橋是求學問的,不是為了學位。」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並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眾的智慧與能力。 1946年,華羅庚應邀去美國講學,並被伊利諾大學高薪聘為終身教授,他的家屬也隨同到美國定居,有洋房和汽車,生活十分優裕。當時,不少人認為華羅庚是不會回來了。 新中國的誕生,牽動著熱愛祖國的華羅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回到了祖國,而且還給留美的中國學生寫了一封公開信,動員大家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顆愛中華的赤子之心:「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雖然數學沒有國界,但數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華羅庚從海外歸來,受到黨和人民的熱烈歡迎,他回到清華園,被委任為數學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從此,開始了他數學研究真正的黃金時期。他不但連續做出了令世界矚目的突出成績,同時滿腔熱情地關心、培養了一大批數學人才。為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為應用數學研究、試驗和推廣,他傾注了大量心血。 據不完全統計,數十年間,華羅庚共發表了152篇重要的數學論文,出版了9部數學著作、11本數學科普著作。他還被選為科學院的國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家的院士。 從初中畢業到人民數學家,華羅庚走過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人生道路,為祖國爭得了極大的榮譽。

中國第一飛機設計師 製造家和飛行家馮如

馮如(1884-1912),原名馮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緒九年農歷十二月十五日)出生於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曾在鄉間私塾就讀數年,輟學後居家務農。
1898年,馮如16歲時,父母就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崗坪鄉竹林村梁三菊。
由於生活困難,馮如在1899年辭別了父母和婚後不久的妻子,跟表親伯母的弟弟吳英蘭,遠涉重洋到美國三藩市(舊金山)謀生。
天資聰穎多幻想
馮如在村中的私塾讀書時,非常勤奮,學習成績在同班同學中名列前茅。他在寫作時常常流露出許多幻想,並提出許多令人思考的問題。如小鳥為什麼會飛上天呀,為什麼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為什麼可以飛快飛慢,甚至有時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師看到他的這些作文,稱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
馮如還經常創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製作一隻像大鳥的風箏,兩只翼吊著兩個小木桶,當風箏乘風徐徐升上天空後,小木桶變成小風袋,起到平衡飛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連連稱奇。他還用一個火柴盒造一隻小船,放在魚塘中,讓風吹著飄來飄去,人們都稱贊他有辦法。
醉心飛機製造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創制飛機成功的消息轟動世界。20歲的馮如被這一發明所吸引。他身在海外,感受到被列強欺凌的滋味。他想到,列強之所以敢欺凌我們,就是憑借那些堅船利炮。飛機在軍事上的作用很大,於是他決心獻身飛機製造事業,將來好為祖國發展航空事業服務,使祖國強盛起來。從此,他有空就到圖書館、書店和朋友家中,搜集、查閱有關飛機原理的圖書資料,開始研製飛機模型。
年青的馮如雖有創業的雄心壯志,但沒有創業的資本。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於1906年從紐約來到三藩市,動員僑胞投資開設機器廠製造飛機。馮如的赤誠之心,激發了華僑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台山人)、司徒碧如(開平人)等人的為國創業之心。他們不僅願意出錢,而且願意做徒弟跟著馮如一起研製飛機。在華僑的支持下,馮如他們終於辦起了飛機研製廠。在工廠里,師徒們晝夜不息,埋頭在設計的圖紙堆中,圖紙出來了,就製造模型,在師徒們的努力下,飛機的內燃機首先製成了。
1908年5月,第一架飛機製成了。他們異常興奮,馮如更好似自已的孩子出生那樣高興。他認真思考和策劃著試飛的事情,其他人也認真做准備工作,隨後,他們把飛機運到打林可市的麥園試飛。但是飛機試飛失敗了。
1908年9月,第二架飛機製成後,他們又進行試飛——改進——再試飛,但一連五次都沒有成功。最後一次,飛機飛起幾丈高就摔下來,飛機毀壞,幸未傷人,但讓馮如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很多資助者看到屢屢失敗,也喪失了信心,不願再資助了。在處境極端艱難時,馮如又接連收到父母的來信,催促他回國。「飛機造不成,誓不回國」,馮如立下了誓言。馮如毅然給父母回信說:「望雙親原諒,待飛機造成後,即可回國。」他帶領徒弟們節衣縮食,繼續籌集資金,改進飛機設施。
但是,飛機又該怎樣改進才可達到要求呢?一天,他偶然看到幾只老鷹在空中展翅盤旋,升降自如。他沉思良久,突有所悟,迅即向鄰居借來一隻白鴿,仔細地用尺計量鴿子身軀和兩翼長度的比例,從中得到了啟發。於是他高興地對徒弟們說:「這下飛機有成功的希望了!」
成就轟動海外
1909年秋,一架聽人操縱、升起降落達到設計要求的飛機製造成功了。9月16日、22日兩天,馮如駕著新改進的飛機在皮德蒙地區作了兩次成功的短程飛行,23日《舊金山觀察報》在第一版用大字型大小標題加以報道,稱馮如為「天才人物」,並驚嘆:「在航空方面,白人已落後於華人」那時,孫中山先生適在美國,也親臨現場觀看。他贊揚馮如愛國圖強的精神,並高興地說:「愛國救國,大有人在!」孫中山的話,給馮如以極大的鼓勵。那些以前曾資助過馮如製造飛機的華僑,又恢復了信心。在華僑的支持下,一家以製造飛機為主的「廣東製造機器公司」正式成立了,馮如擔任總機械師。
果然,馮如沒有辜負孫中山先生及廣大僑胞的期望。1910年10月,美國人在舊金山舉辦「國際航空飛行比賽」。馮如駕著他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參加比賽,馮如的飛機以211米的高度、時速105公里、飛行32公里的成績,超過所有參加比賽的飛機,奪得比賽第一名,國際飛行協會發給他優等證書。當時,各地報紙均突出地報道了馮如這一奇跡,馮如的名字也轟動海外,華人因此而揚眉吐氣。
當時,美國人想用重金招聘他,把他永遠留在美國;英國一個航空業老闆也想用黃金購買他的飛機設計技術資料,馮如都拒絕了。後來美國人竟企圖否認馮如設計製造飛機的專利權。馮如據理駁斥,對這些美國人嗤之以鼻。他只想為中國人爭氣,報效祖國。
技術獻給祖國
1911年2月,馮如帶著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碧如等全體製造廠的人員、飛機設備和造好的飛機,返回祖國。他們計劃在廣州舉行飛行表演,藉以向祖國人民宣傳飛機製造工業的重要意義。但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竟指責他與革命黨人有聯系,而不準他表演。
馮如和「廣東製造機器公司」的股東們,振興中華航空事業的愛國熱情雖受打擊,但他們仍以「壯國體,挽權利」為宗旨,把從美國搬遷回來的「廣東機器製造公司」在廣州掛牌,製造機器和飛機。公司改名為「廣東飛行器公司」,馮如是創辦人之一,並擔任總機械師。
曾立下「飛機造不成,誓不回國」誓言,也向父母許下「飛機製成,即可回國」諾言的馮如,在「廣東飛行器公司」安排就緒後,於1912年5月左右,回到久別的故鄉,探望離別十多年的雙親和妻子。一家團聚,馮如十分高興,他帶齊家人,跑到恩城「艷芳」照相館照相留念。
不幸失事犧牲
辛亥革命爆發,馮如毅然投身革命。清王朝倒台,中華民國成立,馮如有了新的希望。
1912年,馮如向當時的陸軍司令申請做飛機飛行表演,喜獲批准,同年8月25日上午11時,廣州上空陽光燦爛,近郊的瘦狗嶺、燕塘,成千上萬的人翹首觀望。
馮如心情激動地駕著飛機,凌空而起,翱翔自如。地面上歡聲雷動,掌聲不絕。
這時,馮如正讓飛機飛得更高,只見機身急劇震動,頭高尾低,失去平衡,機身傾側。當時又沒有控制身體的座帶和降落設備,致使馮如被拋出機座墜地,身受重傷。他在醫院醒過來對徒弟們說:「我死之後,你們不要為這次事故而喪失信心。」馮如終因救治無效而犧牲,時年28歲。
事後檢查,這架飛機因閑置一年,有些機件生銹,以致操縱器失靈而發生事故。
馮如殉難後,9月24日,軍政府舉行追悼大會,並對其家屬予以撫恤。11月16日,臨時大總統發出命令,「以少將陣亡例給恤」。
馮如遺體葬於空軍墳場,現遷葬於黃花崗七十二烈土墓左側,建有紀念碑一座,供後人瞻

文天祥 寧死不屈
董存瑞 捨身炸暗堡
李四光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鄧亞萍小球(乒乓球)為國家賺來無數榮譽;
抗日英雄趙一曼
陳露,中國第一位世界女單滑冰冠軍

閱讀全文

與中國做了什麼讓英國人連連稱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的皇家橡樹是什麼 瀏覽:644
英國人是怎麼做生意的 瀏覽:463
義大利圖片驗證碼怎麼輸入 瀏覽:473
印度有哪些葯品是正品 瀏覽:184
印尼開齋節都干什麼 瀏覽:458
拜登為什麼打伊朗 瀏覽:34
英國死亡人員有多少 瀏覽:386
印尼生肖煙多少錢一包 瀏覽:382
10萬伊朗幣多少錢 瀏覽:902
在印度說元氣周期爆棚是什麼意思 瀏覽:205
義大利妹子教你怎麼學習中文 瀏覽:400
越南留學生簽證怎麼辦理 瀏覽:736
達芬奇出生在義大利的哪個小鎮 瀏覽:517
在越南投資有什麼優惠 瀏覽:877
印度人做雞心怎麼做 瀏覽:490
如何做英國的餅 瀏覽:317
越南約會吃什麼 瀏覽:148
印度收視率為什麼那麼高 瀏覽:462
伊朗的波斯人信什麼教 瀏覽:884
印尼怎麼打入中國移動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