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有多少年歷史
英國歷史概況
英國歷史是一部征服與合並和的歷史。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1535年威爾士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並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蘇格蘭歷史簡介
蘇格蘭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之北。蘇格蘭的歷史的正式記載是在古羅馬人入侵不列顛之後的一些紀錄。公元5世紀,愛爾蘭北部的蓋爾人(凱爾特人的一支)移居蘇格蘭,曾在阿蓋爾郡和比特郡地區建立達爾里阿達王國。此後向東擴張到阿瑟爾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擴張到埃爾金地區。公元843年達爾里阿達國王麥卡爾平兼任皮克特王國的國王,建立阿爾巴王國,王號為肯尼思一世,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蘇格蘭王國逐漸成形。此後,蘇格蘭歷經鄧凱爾德王朝、坎莫爾王朝、巴里奧爾王朝、英格蘭佔領、布魯斯王朝以及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至1707年與英格蘭王國合並成為聯合王國。
威爾士歷史簡介
威爾士位於大不列顛島西南部,英格蘭以西。
距今約29,000年便有人類定居於威爾士。至古羅馬人進入了大不列顛島後,威爾士屬於不列顛行省
公元5世紀,隨著羅馬人的撤離,盎格魯撒克遜人大舉入侵大不列顛,直至到11世紀,威爾士人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高壓統治與入侵中度過,而同時布靈頓人開始稱自己威爾士人。
公元8世紀,傳說中的亞瑟王(King Arthur)領導布靈頓人抗擊盎格魯撒克遜統治。
公元9世紀和10世紀維京入侵使威爾士王國進一步統一,成為一個實體,但同時亦使威爾士落入英國皇室統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爾士國皇承認盎格魯撒克遜國王阿瑟斯坦保護威爾士的主人。在隨後的11世紀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這種先例,在威爾士邊境建立的強大而野心的封建領地制度。
公元1282年,英格蘭王愛德華一世征服最後一個威爾士北部和西部的威爾士公國
公元1284年,威爾士正式被英格蘭合並,愛德華一世以《羅德蘭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確立自己在該地區的統治。
公元1535年,《聯合法案》完成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統一,劃分後者為13個郡,並規定英格蘭法律通行全威爾士,英文為其官方語言。大部分威爾士人因此無法擔任政府公職,但可以派代表參與英國國會。
北愛爾蘭歷史簡介
北愛爾蘭是英國的一個地區,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後,人類開始在愛爾蘭島定居。現在的愛爾蘭人是古代凱爾特人的後裔,世代居住在愛爾蘭島上。公元5世紀的時候,隨著羅馬天主教的傳入,愛爾蘭人逐漸信仰了天主教,並形成了由修道院、傳道士和王國組成的文化。公元8世紀末,愛爾蘭島上出現了統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還沒有出現統一的國家。
公元12世紀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愛爾蘭的分裂局面,率軍在愛爾蘭島登陸,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區,建成「愛爾蘭領地」,交由其四子約翰統治。但到1609年為止愛爾蘭仍然是由許多王國組成的,一直到1609年英格蘭才完全佔領愛爾蘭。
在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愛爾蘭人發動了大規模的反英起義。英國當局進行了殘酷的鎮壓。1801年愛爾蘭議會被解散,愛爾蘭成為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1921年,經過一系列政治和武力斗爭後,愛爾蘭島南部的26個郡從英國獨立,愛爾蘭共和國成立,北部的其它郡依然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大多數北愛爾蘭人(聯合派)希望留在英國,但一個舉足輕重的少數派(民族派)希望加入愛爾蘭共和國。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兩派之間的斗爭武裝化。1972年北愛爾蘭的自治權為此被取消。從1990年代中開始,兩派的主要半軍事組織達成一個不十分可靠的停火協議。
2002年10月14日,英國政府宣布,中止北愛地方自治政府的運作,把北愛爾蘭地區的控制權重新收歸中央政府。2007年5月8日,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宣誓就職,這意味著北愛正式恢復分權自治政府。
英格蘭歷史簡介
英格蘭是英國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地處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威爾斯以東,蘇格蘭以南。
公元前55年,當時的羅馬高盧總督的愷撒,帶領數萬軍隊、對不列顛群島發動了兩次武力侵略,卻困於不列顛人的戰術無功而返。
公元43年,羅馬第三任皇帝克勞狄終於征服了不列顛地區,納為行省,並進行軍事統治和軍事移民。
公元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顛島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牆以防衛北方蠻族,此即著名的「哈德良長城」。
公元407年,隨著羅馬帝國勢力衰退,最後一批羅馬軍隊於撤離不列顛,結束統治。
羅馬軍隊撤離不列顛後,一支來自歐洲大陸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征服了不列顛,建立了許多國家。此後,英國才被稱為「英格蘭」(意即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
公元1066年,來自諾曼底的公爵威廉打敗了英王哈羅德二世,建立諾曼王朝。威廉一世下令編輯末日審判書(相當於現在人口、財產普查,根據其中的調查結果,英格蘭約有150萬人口,其中90%以上是農民),以便日後管理英格蘭。威廉一世引入了歐洲大陸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時藉由領主效忠、強化了英王王權。
公元12世紀,英格蘭進入由亨利二世所開創的,也是英格蘭中世紀最強大的一個封建王朝-金雀花王朝--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亨利二世改革了英格蘭司法體系,廢去不合時宜的審判方法,採用習慣法並首創陪審團制度。
公元1215年,屢戰屢敗又不得人心的約翰王遭貴族階級強迫簽下限制王權的「大憲章」,是為英國不成文憲法的濫觴。
公元1295年,愛德華一世召開議會,確立了包含貴族、騎士和教士的議會制度。
公元1337年,由於領地和王位繼承權的紛爭,英格蘭和法國之間掀起了斷斷續續長達116年的「英法百年戰爭」。百年戰爭造成大量平民死傷、流離失所,也引領戰術、武器方面的革新。最終英格蘭幾乎失去了歐洲大陸上所有領地;法國則藉此完成了民族統一。
公元1399年,蘭開斯特公爵亨利趁國王理查二世遠征愛爾蘭時,奪去王位,成為蘭開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國君,英格蘭開始了蘭開斯特王朝的統治。蘭開斯特的名字是來自於該王朝的成員均為第一代蘭開斯特公爵約翰的後代,而紅玫瑰為王朝的象徵。
公元15世紀,蘭開斯特王朝與約克王朝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爆發了玫瑰戰爭,紅玫瑰代表蘭開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約克王朝。這兩個王朝之間的競爭,也導致於現今蘭開斯特郡與約克郡之間也保持著友好的競爭關系。
公元1485年,玫瑰戰爭結束,亨利·都鐸奪得王位,都鐸王朝開始。其繼位者亨利八世則因離婚問題與羅馬教廷決裂,另創政教合一的英國國教派(又稱英格蘭國教會,英國聖公會或英國教會)。
公元1603年,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伊麗莎白一世去世,都鐸王朝結束。這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鐸王朝時代是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由於伊麗莎白一世生前未曾留下任何子嗣,所以由她血統上最接近的男性新教徒的親戚,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
公元1642年,查理一世與議會一連串的沖突與紛爭導致英國爆發了內戰。
公元1645年6月,國會的軍隊戰勝了查理一世的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第一次內戰結束。
公元1647年初,查理一世也成了議會的階下囚。查理一世在第二次內戰結束後被當眾處決。
公元年克倫威爾成為護國公,而英國成為了英格蘭聯邦,克倫威爾過世後,其子理查·克倫威爾接任護國公之職,但沒多久就被撤職。在1660年,英國王室復辟成功,英王查理二世回到倫敦。
公元1665年,倫敦爆發大規模的瘟疫,次年,倫敦又發生了大火,這場火災連續燒了5天,大約燒毀了15,000棟建築物。
公元1688年,由於詹姆斯二世的荒亂統治,議會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廢黜國王之後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國執政。11月5日威廉率領1.5萬人,400艘運輸船,53艘軍艦在托爾灣登陸。詹姆士二世倉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獲,後流亡法國。因為這場革命沒有人命傷亡或者受傷,故史稱光榮革命。
公元17-18世紀,英荷三次戰爭,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取得了海上,殖民以及經濟霸權。
公元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
英國近代史
公元18世紀30年代,英國在北美建立了13個殖民地。
公元18世紀中葉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1765年珍妮紡紗機,1771年,水力紡紗廠,1782復動式蒸汽機,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進程,19世紀初,汽輪胎和火車誕生,19世紀30,40年代,機器製造業出現,標志著工業革命(完成)。
公元1721年,沃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議會內閣制的標志。
公元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並,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公元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的代表成為下院主導力量。
公元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步入了鼎盛時期,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號稱「日不落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公元1928年,擴大選舉權威性歲,議會成為最高權利機構,兩黨輪流執政。
公元1931年,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標志英帝國轉變為英聯邦
公元1945年,實施《貝茀理奇報告》建設福利國家,推行國有化。
公元20世紀70年代,撒切爾擔任首相,進行改革。
Ⅱ 英國建國多少年
1688年。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
(2)英國帝國多少年擴展閱讀:
國名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主體是英格蘭,所以習慣上稱英國(英國本來是英格蘭王國的簡稱),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大英帝國(後改稱英聯邦)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倫三島是指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Scotland)和威爾士(Wales),由於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位於愛爾蘭島,其餘眾多島嶼面積過小,所以不包括在內。
國旗
英國國旗(英文:Union Jack)呈橫長方 形,長與寬之比為2:1,被稱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
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底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愛爾蘭的白底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形成一個「米」字。而威爾士的旗幟並沒有被融入英國國旗,威爾士的是綠白各半的底和一個紅色火龍。
Ⅲ 英國多少年的歷史
截止2022年,英國有221年的歷史。
英格蘭與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大英帝國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
由此可見,從1801年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到2022年,英國已經有221年的歷史。
英國的經濟發展:
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Ⅳ 英國有多少年歷史
英國有大約4000年的歷史。
英國歷史始於日耳曼人與凱爾特人,英國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短時間內仍難撼動,英國也是全球最大金融服務凈出口國,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其源頭可追溯到統治時期。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通過七年戰爭英國奠定日不落帝國的基礎,並獲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拿破崙戰爭後英國完成了日不落帝國的霸業。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聯合王國分合
英國(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歷史發展以英格蘭王國為核心,逐次並入威爾士公國、蘇格蘭王國和愛爾蘭王國。聯合王國的領土包含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
Ⅳ 英國歷史有多久
有3000多年歷史。
英國歷史始於日耳曼人與凱爾特人,亦是後來的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其源頭可追溯到羅馬統治時期。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王權空前強化。舊貴族在玫瑰戰爭中自相殘殺殆盡;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於發展經濟。
亨利七世利用這些條件,實行絕對專制統治。他解散封建貴族的家臣,設「星室法庭」,懲治不馴順的貴族。亨利八世時正式成立樞密院,聽命於國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則受樞密院監督。
專制王權的統治首先依靠新貴族,多從他們中間選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興的城市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大商人和銀行家等。都鐸王朝一貫執行重商主義政策,保護和獎勵工商業和航海業,以增強國力。
1527年,亨利八世國王要求離婚遭教皇拒絕,由此觸發同羅馬教廷的公開沖突。
從1529年起,他指使議會通過一系列法令,割斷英國教會對教廷的宗屬關系,禁止英國教會向教皇繳納貢賦;1534年,議會通過《至尊法令》,規定英王為英國教會之首,有權任命教職和解釋教義,英國教會遂成為國家機構的一部分,英國國教就此確立。
宗教改革客觀上符合建立民族國家的願望,得到多數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還大量沒收寺院財產,把沒收的土地投入市場拍賣。這也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途徑之一。
Ⅵ 英國歷史有多少年
大概2000多年。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
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
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搜索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歐洲西部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3.9%。
區域位置:
英國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島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聯邦制島國。
Ⅶ 英國歷史有多少年
大概2000多年
http://ke..com/view/3565.html?wtp=tt#3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而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後來英格蘭和威而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為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瞻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後瞻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大不列顛是個島,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而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Ⅷ 英國建國多少年
英國建國500年。
英國可以追溯到史前不列顛時期,舉世聞名的巨石陣則出現於公元前三千年到一千年間,那時已經是島上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了。一般相信,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於16世紀,在此之前,已具備雛形。
英帝國曾是整個人類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亦是最強大的帝國),全盛期最大領土面積為3370萬平方公里。統治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
Ⅸ 英國多少年的歷史
英國有大約4000年的歷史。
英國歷史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至2019年,但中間有其有歷史的漏洞,就現有文獻很難將英格蘭歷史完整的記述下來。
1、早期文明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2、羅馬入侵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
3、專制王權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英國王位,稱詹姆士一世,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
4、殖民擴張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5、世界大戰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逐漸喪失工業壟斷地位。後起的美國逐步趕上並超過英國,導致相互間矛盾的空前激化。
6、戰後時期
戰後英國於1947年參與擬定並接受馬歇爾計劃,從美國得到大量援助,經濟逐步復甦。
7、2018年6月2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了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最重要的脫歐法案。
(9)英國帝國多少年擴展閱讀:
英國的歷史發展核心: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歷史發展以英格蘭王國為中心,逐漸並入威爾士公國、蘇格蘭王國和愛爾蘭王國。英國的領土包括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
1535年,英格蘭王國以《聯合法案公章》合並威爾士公國,然後《1707年聯合法案》合並蘇格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再以《1800年聯合法案》合並愛爾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脫離英國,但北愛爾蘭仍然存在。1927年,愛爾蘭共和國成立時,英國的名字改為今天的名字(愛爾蘭改為北愛爾蘭)。
Ⅹ 英國成立多少年了
到2019年成立了206年。
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
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
(10)英國帝國多少年擴展閱讀;
英國人注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但注重營養。由於氣候原因,英國人特別喜愛陽光,喜歡日光浴、在日光下讀書等活動。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和園藝,酷愛運動,也喜歡外出旅遊度假。
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作、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英國人一直頂著個紳士的頭銜,他們也確實很注重禮儀和儀表。不過英國人最引以為豪的是他們的幽默感,泡酒吧是家常便飯,聊天氣則是人們見面時不可或缺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