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留學如何擇校
在確認最終的學校名單前,我們要做大量的調研工作,這項工作不僅僅是了解學校的排名和錄取條件這么簡單。選校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而要做好選校工作,除了學校的排名和錄取條件,我們還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學校的個性特點、強勢學科、師資力量、地理位置等。
選校整體策略
1.每周預留時間,制定計劃
每周都預留一個時間段,制定本周你要完成的具體事項及其 DDL 。如果不制定一個具體的、有結構的計劃,拖延症發作的幾率會大大增加。這些需要完成的事項可以包括:語言考試的復習計劃、整理意向項目的錄取要求、和導師或者學長姐交談等等。
2.明確選校因素
開始查資料前,首先要明確在選校時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因素,並將其列成清單。這些因素可以囊括多個方面,比如,你喜歡喧囂的城還是幽靜的村?你想去偏文還是偏理的院校?你想去小 C 還是大 U ?你各方面的成績和背景能否支撐你申請這個院校……明確好種種這些因素之後,你可以縮小選校范圍,減少相應工作量,方便後續進行更全面細致的分析對比。
3.家人:重要卻又易被忽視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一人就足夠來應付選校的整個過程了。誠然,爸媽不一定比你了解申請事項;但是,與家人在留學這一人生大事上有一個共識,總歸不是壞事。更不用說,他們還是你最大的「金主」,縱然不行事決定權,也有知情權。所以,最好將你所掌握的、所傾向的院校相關信息坦率而清楚予家人知曉,特別是各個項目對應的申請費、學費等相關財務信息。
4.熟讀院校官網
記住,是熟讀,而不是瀏覽。為了了解更多關於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理念、學術嚴謹性等內容,你必須仔細查看每個 program 的官網——去看它們的核心課程、研究成果等信息。另外,要了解校風,你可以去深入了解院校的校訓、閱讀校報、了解他們為留學生提供的學術及職業支持。你甚至可以在官網來一次「實地瀏覽」,更直觀地體驗在校園里的感覺,現在很多院校官網都有提供這類技術。
5.與在校生、校友或教授建立聯系
「如果你想在在讀期間嘗試一個科研或者創業項目,會得到院校什麼程度的支持?」、「學校里的健身房、籃球場是否免費開放?」、「當你回國後,所學的專業有什麼樣的就業機會?」……這些問題只有在校生、校友以及教職工等和學校有直接聯系的人,才能給出較新、較真實、較權威的答案;而他們的答案,也可以是你在選校時較為靠譜的參考。
6.尋求導師或者顧問的幫助
首先,你要先了解如何選擇導師來指導度過定位選校這一復雜的過程。你可以針對意向的導師或顧問的工作方法、風格、日程等方面,列一個清單以供雙方參考,並以此決定候選人是否符合你自己的要求。當然,最重要的是要保證你的導師或者顧問是留學申請的 insider,即那些專注且致力於申請這一工作,能從學生的視角去分析整個申請過程的方方面面,知曉什麼樣的信息是有利於學生們的人。正確的指導,能夠大大提升你申請工作的效率。
7.參與校展 & 訪校
參加 College Fairs (交流展覽會),有條件的話可以來一次實地訪校游。理想情況下,深入了解院校的最佳方式就是實地參觀校園,很多海外院校也有提供免費的 Guided Tour (導游游覽),讓在校志願者帶著你游覽校園。在實地訪校時,你不僅可以直接與招生辦接觸,還可以與教職工、在校生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最直接地感受這所院校是否與你「氣場相合」。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或者機會的話,當然參加 College Fairs 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替代選擇,畢竟這也可以讓你通過與相應院校招生團隊的直接溝通,獲得申請相關的權威信息。
8.先發制人,時刻關注 DDL
在進行申請時,最理想的規劃通常是在開始申請前 2 - 3 年,就開始進行定位選校的相關信息搜集工作。一般來說,各大院校、各個項目的申請截止日並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因此,提前幾年開始准備可以幫助你更靈活、更充分地規劃申請過程中的其他重要事項,如語言考試、資金准備、背景提升等。
項目篩選指標
以上所說的這幾點,是關於在准備整個選校工作時需要注意的大方面。為了在選校、選 Program 時有一個更為直觀具體的參考標准,在這為大家提供篩選合適研究生項目的 7 個主要指標:
錄取要求:你是否符合所選研究生項目的錄取要求?如果不符合的話,具體是哪一項沒有達到要求?每一個知名院校的研究生項目都有相應的錄取要求,比如 GPA、托福 GRE 成績、本科專業等。一般說來,一個擁有高聲譽的研究生項目,通常都設置了較為嚴苛且全面的錄取政策。
錄取率&入學率:通常,我們會通過以下兩個硬指標來評估一個項目的招生情況——錄取率(Acceptance rate)和入學率(Yield)。大多數知名院校都會嚴格評估申請候選人,嚴格控制錄取率。斯坦福的 6%,哈佛 11% 的錄取率都證明了他們嚴苛且細致的篩選程序及極高的錄取標准。而入學率則是候選人再被錄取後,實際選擇入學報道的人數比例。若你申請的項目有著較高的入學率,那就說明從申請者的視角來說,這個項目是很受歡迎的。
就業數據:為什麼我們要申請高知名度、高聲譽的院校?因為這些名校的項目往往也代表著豐富的就業機會和良好的就業前景。因此,了解項目的就業數據,也是你判斷這個項目是否符合你預期的重要指標。當你去翻看在 2017 年 QS 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排名時,也可以發現它與各大機構發布的大學綜合實力排名相差無幾,排名前列的還是那幾所耳熟能詳的院校——斯坦福、 MIT 、哥大、伯克利、普林斯頓等。
校友文化:擁有一個強大的校友文化,能大大促進院校的生命力和效率。傑出校友和母校的相互連結,不僅能為院校既有的教育體系帶來新的活力,也能為仍在就讀的學生帶來許多額外的機會——你既可以與傑出校友們保持交流,還能獲得實習機會、工作機會等更直接的幫助。
師資力量:想像一下給你上課的教授是諾貝爾獎得主,或者是世界著名作家,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頂尖大學的師資團隊通常都是由這些最一流的人才組成的,他們不僅會為你提供深刻的見解,也會激勵你去探索課程以外的世界。跟著這個世界上最傑出的學者學習,上課還玩手機的話可以說是「石樂志」了。
基礎設施:從擁有最前沿的細胞研究設備,到配備齊全、規模龐大的數據實驗室,再到 24 小時開放的圖書館與健身房,我們總是希望能享受學校為我們提供的最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為學術研究帶來有力支持,還能為課餘生活帶來更多選擇。
學風:絕對嚴謹的學術、全情投入的授課、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同樣優秀的同學以及數不盡的個人提升機會,所有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最好的、最舒適的學習環境。在考慮一個項目相關環境時,可以重點考慮它的課程設計是否以學生為中心。課程設計包括教學風格、教學大綱、課堂活動在內的各種教學相關事項。你可以通過官網、學長姐等途徑了解以下具體這些方面,以判斷這個項目是否符合你對於「以學生為本」的要求:
- 概念學習(Conceptuallearning):應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 自學(Self-learning)與研究(Research)
- 同行項目(Peer project)與協作任務(Collaborative assignments)
- 實地考察(Fieldtrips)與短途旅行(Excursions)
- 持續而全面的評估流程(Continuous and holistic evaluation process)
- 交換項目(Exchange programs)
- 實習(Internships):頂尖院校通常會與各大知名的企業與組織合作,提供大量的實習項目,尤其是在暑假期間。
不同方向 不同策略
此外,不同的專業,在選校上又存在差異。例如,針對MIS/IS 方向的申請者,棕櫚專業導師「疾風知勁草(筆名)」就簡要給出如下確定申請 list 的方法——
(1)確定學校的專業排名和綜合排名。
對於專業排名,根據申請偏好的不同,參考 UTD 對商學院的排名列表
(http://jindal.utdallas.e/the-utd-top-100-business-school-research-rankings/search#rankingsByJournal)
和信息學院獨立構建的 ischool 成員的排名(http://ischools.org/members/directory/)確定。
針對學校的綜合排名,推薦參考遷木網提供的 US NEWS 排名
(http://www.qianmu.org/ranking/905.htm)。
(2)根據自身情況和目標學校目標項目的招生要求,將目標學校劃為三類。
對於 MIS/IS 專業,在目標學校的官網 admission → program → information system 部分或者在目標項目所在的學院官網,通常能夠找到相應的招生要求和往年的招生信息。在這種情況下,申請者可以對比自身的申請背景,劃分學校申請等級。
(3)精確篩選各個級別的學校項目。
在確定申請學校類別之後,MIS/IS 方向的申請者,可以通過前文提高的出國留學論壇、目標官網提供的學長學姐信息以及目標學校目標項目具體培養方式和目標介紹,結合自身的申請偏好,進一步地篩選申請 list。
完美的規劃,是申請成功的一半。在選擇留學項目時,全面而細致地審查該項目是否符合上述這些標准,能讓你的選校過程更為合理且高效。當然,除此之外,你可能還會考慮地理位置、住宿條件等其他因素。但請記住,永遠對選校保持開放的態度。最終的選校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你也將在這個過程中收獲許多之前未知的 insights 。
❷ 怎樣選擇英國留學中介
很難說清楚到底哪家中介好,其實機構固然重要,但是機構的顧問更重要。要注重機構的資質和顧問老師口碑。
❸ 英國留學如何選擇城市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英國留學城市,能讓你的留學生活更美好。那麼,該怎麼選擇英國留學的城市呢?今天,天道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些攻略。
一、城市規模
在中國呆久了,或者去的城市多了就發現國外的城市非常小。很多城市20萬就敢說是個城市,在中國最多也就是個小縣城。像北京一個小區可能就有40-50萬人。去英國的學生就形象的比喻所在的城市為村。比如謝菲爾德就稱謝村,卡迪夫是卡村。這還算中型城市,有的大學其實就是孤零零的。很多學校所在的鎮或村就是以大學為中心形成的。比如牛津和劍橋。因此英國稱的上大城市估計就只有倫敦了,其他所謂的第幾大城市比如伯明翰、曼城、利茲、愛丁堡之類的最多相當我們一個地級城市。
城市規模的大小直接決定他所在的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多少。如果城市活躍度不足,我們很難從中去感受其文化和社會活動影響。比如在倫敦有幾千家博物館和美術館,每天都有各種會議、展覽、歌舞劇、商業活動。甚至示威遊行,BBC的政治新聞。作為英國的政治經濟金融藝術等各種中心。在歐洲甚至在世界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里可以有各種你可以有近距離的接觸和感受。
二、社會治安
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存在治安的問題,如果是一個女生,可能會關注很多。如果一個城市是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就很容易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種族聚居就存在文化沖突和貧富不均。在英國很多城市能明顯感覺到有富人區和貧民區,貧民區社會治安明顯不高。同時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也決定一些城市整體素質不高。比如伯明翰作為英國的第二大城市,本身就是舊的工業城市發展起來。工人階層是整個城市的主力,你會明顯感覺當地的印巴人就很多。英國這樣歷史的城市很多,現在工業已經消失了,都開始城市轉型。比如利茲是一個多民族的城市,有小倫敦之稱,一直被很多人說治安不好,這個和倫敦真有相似之處。
三、語言環境
口音的問題是很多學生選擇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人覺得蘇格蘭和威爾士有當地口音。因此中國學生都喜歡去英格蘭地區讀書。如果細細考究,英格蘭也是各種口音混雜。傳統上,倫敦和倫敦以南地區,口語比較純正,像北部的紐卡地區,就接近蘇格蘭的口音。這個就和我們中國的各地方言非常類似,相距不遠的城市,口音差別很大。如果按照英國口音的等級,又分貴族英語、倫敦音、鄉下英語等。我們看重的是口音的標准,而英國人能通過的口音判斷出你的階層和出生地。很多人對工人語言、或者小地方的鄉下語言表示不屑。有次在南安一個聚會,一個中國學生私下裡和一個本地人交流,說誰英語不錯,對方馬上表達,那個人一聽口音就是約克鄉下口音,土裡吧唧的。
四、消費水平
這個我們比較好理解,城市越大消費水平越高,旅遊城市消費水平高。城市之間的差別甚至達到一倍。比如同樣作為地區首府。倫敦1年的消費就達到1萬鎊,卡迪夫作為威爾士首府正常在6000鎊就差不多了。
那麼針對城市的選擇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標准呢?我覺得沒有什麼都是絕對的:
一、看個人性格和愛好。
性格外向,喜歡熱鬧的人。這類性格人活潑好動,善於交際。如果讓他選擇一個小城市,真能把人憋死,很多人用逃離來形容。一個在華威讀書的學生說,我們周圍是大片綠草茵茵的草地,一到晚上,商店關門打烊,整天是上課宿舍圖書館,無聊死了,沒人玩,沒地方玩,交通也不方便,在這里讀了1年書,人整個變傻了。打死不會繼續選擇這里了。
性格內向,喜歡安靜的人就是另一種理解:有個學生住在倫敦,跟我說,這里什麼都貴,平時也不敢出門,看到好東西只能過眼癮,消費這么高,傷不起。雖然在倫敦呆了1年,都沒怎麼出去,這個花花世界不屬於我,還不如找個小地方安靜的學習。
二、當然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好處,不同的人的理解也不同。
一個在蘭卡的學生說,英國的很多大的國際會議或者學術研討會,基本大多在倫敦這樣的大城市,很少來我們蘭卡這種小地方,很像美國的康奈爾大學,也是因為位置偏,很多會議不會選擇小地方。同樣一些大的招聘說明會,我們這里來的也是不多,不像倫敦,整天都是走馬燈似的面試和職業介紹。我們感覺都被忽視了。找實習工作機會渺茫。另一個蘭卡學生說,蘭卡真是太棒了。學校環境優美,沒有大城市的囂鬧,我厭倦在北京的堵車,就喜歡在這里悠閑和安逸,享受生活。蘭卡對於讀博士有豐厚的獎金,我可以在這里安心的從事我喜歡的學術研究。
一個在倫敦政經讀書的學生說,LSE就是像個公司,就幾個樓,一下課多走幾步,不小心就走到大街上,宿捨得抓鬮,圖書館得靠搶,上課早到還得在校內的大街站著。卡斯商學院的學生說,我們上課跟上班似的,西裝革履的,不是學校學術氛圍,而是公司辦公室風格。當然也有學生喜歡這里。因為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就開設大大小小的職業介紹,學哥學姐的經驗介紹,無數工作機會等你去競爭,你面對的是一大片精英,那些豐厚的薪水讓你心馳神往。
三、善於利用就有價值,不利用和沒有一樣。
在英國有些學校實行學院制。比如牛津、劍橋、杜倫大學,很多外行人對這個並不了解。有的人把他看成學生宿舍了,有的以為是什麼二級學院。其實這個理解都不準確。學院製表面上是管理學生的吃住,好像就是學生宿舍和食堂,但這里有很多文化,不同的學院有非常強的文化色彩和歷史背景,這里匯集很多不同類型的人,在會餐的時候,你會有機會接觸很多名人,知名學者,甚至你的教授。這些接觸多了,你會得到很多指點,甚至是機會。雖然你會接觸不同專業領域的人,但這種撮合見面機會越多,你的交際機會就越大。另外有人理解相當一個獨立的二級學院,其實大學的學術管理都歸系管理,和學院根本沒有交集,這里的人會來自不同的系,可能一個你專業的同學都沒有。
而來自國內的申請者並不了解這些學院,也沒有研究,等者被分配,往往都被分配一些新成立的,無人問津的學院。或者你選擇不恰當的學院,你只會得到吃飯睡覺的機會了。有的即使獲得好的學院錄取機會,整天不積極參加學院活動和討論,只忙於自己回宿舍研究,那你也是浪費這些寶貴的資源了。
總結:
出國讀書目的不同,選擇也不同。我們不能說那個地方不好,只是說不同的地方適合不同的人。
1、 如果你喜歡,金融、傳媒、投資、設計,當然倫敦是最好的地方,這里匯集了各種學習機會和就業機會。
2、 如果你承受不了高昂的費用,喜歡安靜的田園生活,你可以選擇小城市。
3、 如果你喜歡治安好的,白人區、富人區,你可以考慮倫敦和以南的地區,比如布里斯托南安普頓等。
❹ 英國留學學校如何選擇
這么說家庭條件不錯了~ 8所學校有獎學金嗎 肯定沒有吧 英國的大學學費還是相當昂貴的 我想現在你應該才上高三吧也許是高三畢業了 如果現在還沒畢業 建議還是選擇去美國吧
一般海外背景回國留學生回國發展和就業基本上比國內學生好很多 說真的 不建議回國發展 應該繼續深造
理工科是歐美的強項 具體就不多說了
如果決定去美國 得先去HK考一下SAT 推薦學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 ②/ Pur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⑧/ 這兩所學校土木專業全美前十 可以說比下面學校好申請一些【強烈建議你申請這兩所】
如果考了SAT2 申請范圍可以擴大 比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戴維斯分校 加州理工學院 弗吉尼亞理工 德州A&M Wisconsin-Madison
如果綜合實力比較強 有一些學術背景 競賽獲獎 課外活動etc.
❺ 英國留學應該如何選擇學校
去英國留學,很多同學最容易迷茫在選校的過程中。學校那麼多,如何在英國的眾多院校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呢?
我經常被一些家長和同學私信以下問題:
為什麼曼徹斯特大學在世界大學很不錯,但英國大學排名不高呢?
倫敦國王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我該選哪個?
曼徹斯特和利茲大學哪個更好?
再舉一個例子,愛丁堡的藝術專業和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怎麼選?如果是偏向學術的研究和理論比較,那愛丁堡大學顯然更合適,如果要學習最實用的知識,每天都泡在具體的項目里,那麼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更加具有優勢。
選校的四個原則,如果你從第一步能夠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那麼走到第四步,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豁然開朗,也不再糾結自己該選擇哪所學校了。
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我希望你能盡快找到答案,因為上什麼學校並不重要,知道自己要什麼,並用餘生為之努力更重要。
歡迎關注北美留學帝,提供給你最有價值的留學信息。
❻ 怎樣選擇英國的大學
1.挑選獎學金最多的大學。
2.選址也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比如說這座城市的生活花費可以接受嗎?文化價值符合嗎?地理氣候適應嗎?有奇葩的的風俗習慣嗎?
3.聯系並參觀大學。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考慮在大學開放日那天去到大學參觀。
4.嘗試了解學生生活的更多信息。
❼ 留學英國,如何根據各種排名正確的選擇學校
可以看出,各類英國大學排名的評比角度不同,如《泰晤士報》從學術角度,《衛報》是就業角度,建議同學將兩份排名結合使用。目前在中國國內最具知名度的排名,首推《泰晤士報》排名。
相對來說,專業排名相對綜合排名更重要一些。在英國,大部分人尤其是用人企業更重視的是個人的成績和經驗,所以,留學英國選擇一個好的專業比選擇一個排名靠前的大學重要得多。
學生在進行大學的選擇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和興趣,然後從專業角度進行了解,最後根據自己的需要了解大學的綜合排名、地理位置、學術實力等,千萬不可僅看綜合排名就決定留英去向,讓自己得不償失。
❽ 留學英國專業選擇有哪些
留學英國的專業選擇有:
一、會計與金融
英國的金融業發展相當發達,英國幾乎擁有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國際銀行和金融機構總部或者是分支機構,開放的經濟環境使得英國商學院特別是金融學享譽全球。英國的會計與金融專業是針對性很強的專業,涉及到會計、財務、金融、保險、稅收、工商企業等專業的內容。
就業方向:銀行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行業,金融碩士畢業生回國之後可以在金融控股集團、資產管理公司、高等院校金融專業教師、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財政、審計、海關等部門)等機構從事相關工作。
二、傳媒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更新迭代,國內新興媒體產業發展迅速,特別是抖音、快手等社交短視頻APP的出現,更是催化了這個行業的加速發展,因此選擇傳媒專業的學生近年來逐漸形成增長趨勢。英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BBC,專業方向涉及數字電視、多媒體、廣告學等新興傳媒領域。
就業方向:營銷廣告類(廣告、市場營銷、文化政策、文化研究等)、創作表演類(創造性寫作、表演藝術、劇院藝術等)、媒體發布類(桌面發布、媒體產品、電影與媒體研究等)、傳媒類(如傳媒、公共關系)等方向。
三、計算機專業
英國計算機行業長期以來都是以優良的研究和學術的創新聞名全球,是一門包含各種多種計算和信息處理相關主題的系統學科。據了解當今全球內IT行業公司多運用了英國高校國際水準的研發技術、尤其是在並行處理,人工智慧和多媒體領域展示自身實力。
就業方向:公共服務事業、無線通信、軟體開發、IT技術管理、網路支持、晶元公司等方向。
四、翻譯
國內現有從業翻譯行業的從業人員高達50萬,然而職業翻譯才區區4萬多人,受過專業訓練的翻譯人才則是更少,尤其是在商務口譯、聯絡陪同、會議口譯、法庭口譯、口譯和文書翻譯這五類翻譯人才。英國的翻譯專業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置身英國環境,能學到專業知識。
就業方向:筆譯人員、外文網站編輯、外文報刊雜志社、口譯人員、電視台、留學咨詢公司等方向。
五、教育學
英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教育傳統的國家,其教育體系經過了幾百年的改革與發展,教育體系十分完善,培養出眾多學術精英也是享譽世界,從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在注重教學和教育的同時,也會學習眾多科目以用於拓展視角,還會注重學生的創造力和心理素質。
就業方向:中小學校、特殊教育機構、普通高校、出版社、報社、外語培訓機構、新技術教育領域等方向。
去英國留學的建議如下: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因此要結合留學者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選擇較易發揮和把握的專業,這樣可以學得比較輕松,而且成功的機率也較大。
選專業要提前為就業做准備,要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和就業市場的走向,選擇有發展潛力的專業。建議先在國內工作一兩年時間,對相關工作有一定了解後再出國留學,這樣選擇專業時更有的放矢。
在國外,綜合實力不強的學校並不意味著沒有好的專業,而綜合實力很強的學校也並非所有的專業都名列前茅。因此,先選定專業,然後才考慮在相關專業教育領域有優勢的院校。無論是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都不會一成不變。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杭州英國留學的五大熱門專業及就業方向分析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明年英國留學搶手專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