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默克爾在英國做了多少年

默克爾在英國做了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8-06 15:07:55

① 安格拉·默克爾的介紹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德國女政治家,現任德國總理、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11973年至1978年在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壇,加入原民主德國「民主覺醒」組織,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成功當選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並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2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12015年3月11日,安格拉·默克爾在各國領導人工資中,排名第三位。3同年4月,安格拉·默克爾在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人物」 排行第25,獲得0.9%的選票。42015年11月4日,默克爾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第二位。52015年12月,默克爾當選《時代》年度人物

② 默克爾曾被稱為政治花瓶,為何能夠十幾年連任總理

因為默克爾執政期間經濟發展最快,政策最開放,GDP遠超英法兩國,她被稱之為德國最偉大的總理之一。她做的一切都是以德國利益為先,她緊跟著美國走,也敢懟美國,既得到利益,又堅持了底線。

③ 歐洲「鐵娘子」已任總理14年,為何對生活46年的「祖國」東德抵觸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歐洲的鐵娘子就是撒切爾的夫人,其實在歐洲還有一個人也被稱作是鐵娘子,他就是德國的總理默克爾。自從默克爾在當上了德國總理之後,她在總理一直也是一直任職了14年,在這14年裡將歐洲德國打理得還是比較不錯的,在歐洲也經常能夠看到默克爾的身影。

默克爾作為德國的總理也是擔任著了重要的角色,它雖然是東德出生的,但是他卻將整個德國治理的井井有條。雖然說之前東德的民眾生活水平不如西德,默克爾還在這種環境和輿論下成長,如果換做是我們中的一個人,在這種環境下成長都會發生變化。兩德統一之後,默克爾已經四十六歲,她還是繼續從政,但是默克爾適應能力比較快,很快就融入了西方體制的各項工作。

④ 默克爾為何能長盛不衰

1961年8月13日柏林牆建成,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安格拉·默克爾一家從地域上被劃入東德,她最初的政治記憶就定格在這一天。

28年後,柏林牆倒塌,那一年默克爾35歲,在東德做研究員。在柏林牆倒下第二天,她就帶著妹妹到西柏林百貨公司「朝聖」,首次品嘗到了來自義大利的乳酪。但她也承認:「當時很多西德人表現出的高傲讓東德民眾深感厭惡,有西德人嘲弄我們到西方來『是要找香蕉』,這樣的言論令人震驚。」

上任伊始,默克爾僅用了短短兩天,就說服了英國首相布萊爾,同意英國捨去105億歐元的退返款,一下子解開了歐盟的死結。鑒於她的果敢作風,人們更願意把她與撒切爾夫人作比較,把她稱為德國的「鐵娘子」。對於撒切爾,默克爾在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說:「我非常欽佩撒切爾夫人,但她並沒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 看來,這位德國總理比昔日的英國首相更有雄心。責任心、果敢、雄心,可能是她「長青」的原因。

⑤ 默克爾做首相多久了

2005年11月成功當選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並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

⑥ 默克爾或將開啟第四任期嗎

9月24日消息,當地時間24日,德國大選將開始投票。由於其所領導的基民盟選情領先,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被認為沒有勢均力敵的對手,正「坐等」連任。如果成功連任,這將是她作為總理的第四個任期,追平前總理科爾創下的在任16年的紀錄。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見女子足球聯賽的選手,並收獲簽名足球。

積極接觸青年文化的「鐵娘子」

2005年,51歲的默克爾第一次當選時,頂著「德國首位女總理」、「現代德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等頭銜上任。

12年過去了,西方大國領導人幾乎如走馬燈一般換了一遍。這12年間,經歷了三位美國總統、四位英國首相和四位法國總統,而默克爾仍巋然不動,甚至有望創下新的「紀錄」。

2017年的大選民調,默克爾依然支持率穩居前列。分析人士指出,默克爾是個非常成熟、有政治手腕的政客。她擅長吸收各派政策精髓而形成自己的主張,寬容和開放的態度能夠吸引左右兩派對她的支持。

雖然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成員平均年齡已經達到60歲,但默克爾從不忘與年輕一代拉近距離。在2015年及本次2017年的競選期間,她都主動接受年輕「網紅」的采訪,積極接觸青年文化。

此外,在歐洲各國遭受恐怖襲擊、難民危機之時,德國社會總體平穩,安全問題相對較好,經濟也蒸蒸日上。多數德國人認為在默克爾的穩步領導下,德國成為「幸福的孤島」,認准默克爾就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

真不愧是鐵娘子啊!

⑦ 關於德國總理默克爾

安格拉·默克爾簡歷

1954年7月17日出生於漢堡的一個牧師家庭

1973年—1978年在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

1986年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1989年秋參加民主覺醒組織

1990年12月2日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

1991年當選為基民盟唯一的副主席

1991年1月—1994年11月17日任婦女和青年部長

1994年11月17日—1998年9月任環境部長

1998年11月7日當選為基民盟秘書長

2000年4月10日當選基民盟主席

2005年5月30日被正式提名為總理候選人

從小愛學習

默克爾1954年7月出生於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原名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納,父親是一名路德教會牧師。
母親曾經是位英語和拉丁語教師。出生6星期後,她隨父親遷往東德小鎮滕普林,並在那裡長大。默克爾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大的。

默克爾的童年在一所又大又舒服的房子里度過。那所房子建在一所神學院的青青校園里。校園里還有一個智障人教會學校。默克爾的爸爸是神學院院長。

默克爾的父母對她期望頗高,總希望她出類拔萃。默克爾沒辜負父母厚望。她是個非常勤奮的學生。她會利用等校車的時候學俄語,如今已能說得一口流利的俄語。

默克爾小時候就顯露出科學方面的天才。1973年憑著數學、科學和語言幾門功課的優異成績,默克爾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物理學。那時的默克爾已經是原東德「自由德國青年」組織的地區領導,該組織鼎盛時期一度有300萬名成員。因此,有人說這個組織是默克爾的第一個政治舞台,是她成為組織者和戰略家的訓練場。

1986年她獲得萊比錫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她的論文是關於碳氫化合物反應的速度常數計算。畢業後,她在原東德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中心從事科研工作。

默克爾經歷過兩次婚姻。第一次結婚是在1977年,但婚姻僅維持了5年。1998年,她與現任丈夫、55歲的化學教授約阿希姆·紹爾結為伉儷。

兩人當初都在科學院工作,如今紹爾繼續從事科研工作,默克爾卻成為叱吒德國政壇的人物,兩人一年也見不上幾面。盡管如此,夫婦兩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外界能看見他倆公開露面的機會,大多是一年一度的拜羅伊特音樂節。

有時人們也見到夫妻倆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飯館相會。這是家以煎肉排為招牌菜的餐館,不少知名人士經常光顧。兩人相聚時,多是默克爾滔滔不絕地講,紹爾默不作聲地傾聽。每到周末,夫婦倆則喜歡去他們在滕普林的寓所度假。在那裡,她做飯,他講述他的科研。這是他們二人世界的一部分。

平步青雲路

1989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90年,她隨該黨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在時任基民盟領袖、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提攜下,默克爾先後出任德國青年婦女部長、環境部長、基民盟秘書長和副主席等職。同僚眼中,默克爾女士沉穩、務實、工作勤奮。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獻金丑聞,默克爾被推選為基民盟主席,成為該黨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黨領袖的女性,也成為德國戰後首位女性大黨領袖。當時就有人猜測,默克爾可能會顯露鋒芒,爭奪總理職務。但2002年總理選舉,默克爾主動「讓路」,由基民盟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主席施托伊貝爾出面挑戰施羅德,未能成功。但是,此舉鞏固了默克爾在聯盟黨(基民盟與基社盟兩黨合稱聯盟黨)內的絕對領導地位。從2002年9月起,她兼任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

之後,她率領基民盟在地方選舉接連獲得勝利,特別是今年5月20日在北威州的選舉中,一舉拿下施羅德所在社民黨執政39年的大本營,引發德國政治地震。

立鴻鵠之志

今年5月底施羅德被迫宣布提前舉行全國大選後,51歲的默克爾在聯盟黨聯席會議上未經投票表決即被正式提名為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克爾會後表示,德國大選是為了德國未來,「我願意為德國效力」。默克爾將作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候選人,在今年9月的大選中與施羅德一決高下。

兩個月後,默克爾迅速推出自己的經濟改革方案,應對當前德國經濟持續低迷狀況。她承諾實施改革,創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環境,採取措施降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維持高社會福利開支等。

同時,默克爾還可能對對外政策作出相應調整,這一點將與施羅德的對外政策有所不同。分析家指出,施羅德強烈反對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默克爾可能會在處理與英美兩國關系方面有所變化,逐漸改善與這兩個國家的關系。而在土耳其加入歐盟問題上,她持反對態度。

許多人批評默克爾過於渴望權勢,對此,默克爾表示,這種批評並沒有對她造成任何困擾。

「也許這是因為目前政治地位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將這種批評看作是說我對權力有著較強判斷力的一種恭維。如果對權力判斷力差的話,我將無法勝任總理的工作。」

「科爾的女孩」

德國前總理科爾任職期間,對來自東德的默克爾頗為重視。德國媒體甚至將受寵的默克爾稱為「科爾的女孩」。但是,堅持原則的默克爾用能力證明,自己絕不是政治花瓶。

2000年科爾和時任基民盟主席的朔伊布勒先後捲入政治獻金丑聞後,默克爾立即公開表示反對科爾。在朔伊布勒被迫辭職之後,默克爾當選主席,開始統帥基民盟。此後幾年中,默克爾不僅迅速領導基民盟克服危機,並且出人意料地一次次成功應對挑戰,穩坐主席一職。她的政治領導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逐漸顯露。堅強自信的默克爾,名副其實地榮膺德國政壇「鐵娘子」稱號。

法新社援引最近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默克爾的民眾支持率更勝一籌。這也意味著她極有可能在9月大選中刷新政壇紀錄,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因此,人們更是將這位「鐵娘子」與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相提並論,而她們之間也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

撒切爾夫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英國唯一的女首相。對於這位女強人,默克爾表示欽佩,但她也坦率講述了自己對「鐵娘子」的看法。

「我們都是女人……都是科學家,這些相似之處很有趣。」默克爾接受德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說:「我非常欽佩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但她並沒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國鐵路系統私有化。」

默克爾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自己與美國前第一夫人、現任聯邦參議員希拉里(專題,圖庫)·柯林頓(專題,圖庫)的相似之處。她說,當她翻閱希拉里的回憶錄《親歷歷史》時,發現她們兩人之間有著「有趣的」相似之處,例如,媒體都曾高度關注她們發型的改變。

默克爾說:「它(《親歷歷史》)使我想起我的外形也曾引起許多討論。」

自決定競選總理以來,一向自嘲缺乏魅力的默克爾幾乎與希拉里作出了同樣多的改變。同時,她們的改變也都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為了一展女性領導人特有的魅力,默克爾選擇了較為柔和的發型,更注意化妝,著裝的顏色也艷麗起來。

默克爾12歲在游泳課上練跳板時,她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鍾才鼓足勇氣起跳。她幾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起這個童年小插曲時說:「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氣。」她說自己是那種「需要很多准備時間,盡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默克爾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眼裡從來不是個做領袖的材料,甚至讓人覺得平淡乏味。

美國《時代》周刊指出,默克爾是個強硬並善於在機會出現時抓住機會的人,而施羅德剛好給默克爾獻上了機會。雖然經常有人批評默克爾膽小和不夠鼓舞人,但是默克爾得到的勝利已經超過了她應得的份額。她已經從一個普通物理學家變身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她正在精心計劃,並會毫不留情地出擊。

兩黨瓜分內閣

根據權力分配協議,社民黨將獲得內閣外交、財政、勞工、司法、衛生、運輸、環境和發展部部長職位。而聯盟黨成員將入主國防、內政、農業、家庭和教育等部門。

現任經濟和勞工部長沃爾夫岡·克萊門特說,基社盟主席、德國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巴伐利亞州州總理施托伊貝爾將取代他出任經濟部長。達成權力分配協議後,社民黨將在制定預算和勞動力市場政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將繼續影響德國的外交政策。

總部設在慕尼黑的德國裕寶銀行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雷斯說:「為了換得總理職位,保守黨人(聯盟黨)不得不在人事上作出妥協。具有改革頭腦的政治家(社民黨)將不可能在新政府中擁有許多發言權。」

分析:改革存有隱患

組成「大聯合政府」並非完美方案。聯合方案給默克爾帶來了聯邦議院票數,也給她帶來了權力的約束。

根據兩黨權力分配協議,社民黨將獲得下屆政府中外交、財政、勞工、司法、衛生、運輸、環境和發展部部長職位。這可能使默克爾此前一直宣稱的大刀闊斧改革在付諸實施時大大縮水。

作為經濟改革的重要方面,默克爾一直希望放寬僱傭、解聘勞動力的要求,降低勞動力成本。但這一主張遭到社民黨的強烈反對。

路透社10日援引兩黨高層官員的話說,下屆聯邦政府將不會在上述改革方面有太大動作,這更加印證了分析人士的擔憂。

「很明顯,勞動力市場和社會安全體系這些重要體制改革已經不可能實現,」德國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雷斯評價說,「默克爾將不得不作出我們幾周前還想像不到的讓步。」

反應:市場抱有希望

分析人士認為,由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穩定而有力的聯邦政府,將有利於推動一些關鍵改革問題。「只有在大聯合的情況下,聯邦制改革才可能發生,稅收和預算等方面的改革也將得以實行。」法新社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負責人克勞斯·齊默曼斯的話說。

德國市場也在這方面顯示出樂觀態度。雖然在聯邦議院選舉結果出來後的第一天,股市及歐元曾應聲下跌,但3周以後,看好「大聯合」前景的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已回升至下跌以來的最高水平。

歐盟男性首腦一統天下被打破

默克爾是10多年來,歐洲大國首位女性領導人。

歐洲大國上位女性領導人是法國前總理埃迪特·克勒松,但她執政時間非常短暫,從1991年5月到1992年4月。法新社駐德國首都柏林記者揚妮克·帕凱認為,默克爾成功登上德國總理寶座,不僅打破德國政壇男性主導的傳統,也將使歐洲國家領導人的性別天秤稍向女性傾斜。默克爾與英國前首相、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相似,她的上台將打破歐洲聯盟首腦會議上男性一統天下的局面。

默克爾認為對華關系非常重要

即將出任新一屆德國政府總理的默克爾10日在基民盟主席團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德國對華關系非常重要。

默克爾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說,在她領導下的新一屆德國大聯合政府將繼續保持德國政府對華政策的連續性。她說,在科爾和施羅德擔任德國總理的任期內,德國對華關系都得到了進一步的良好發展。

個性應答

■1989年,時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原東德地區的「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0年,時任德國總理的科爾把她納入翼下。大塊頭的科爾把嚴肅的默克爾稱為「我的小姑娘」。當有人問她當初怎麼能吸引科爾的目光時,默克爾回答:「我來自東邊(東德),是個女人,年紀又輕,我代表了黨內三種少數群體。」

■許多人批評默克爾過於熱衷權勢,對此,默克爾表示:「也許這是因為目前政治地位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將這種批評看做是說我對權力有著較強判斷力的一種恭維。如果對權力判斷力差的話,我將無法勝任總理的工作。」

■成為總理候選人之後,人們開始把默克爾稱為德國的「鐵娘子」,而默克爾似乎並不太喜歡別人把她和撒切爾夫人相提並論:「我非常欽佩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但她並沒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國鐵路系統私有化。」

■默克爾幾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回憶起童年一段小插曲:12歲的默克爾在游泳課上練習跳水時,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鍾才鼓足勇氣起跳。她說:「我是那種需要很多准備時間,盡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女總理背後的男人

在德國大選期間,關於安格拉·默克爾的話題空前地火了起來。這位「鐵娘子」本人早已為公眾所熟知,此時人們似乎對站在她背後的那個男人―――她的丈夫約阿希姆·紹爾更有興趣。「他是一名化學教授,學術權威,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躲避媒體采訪、總是沉默寡言」,這就是人們通過報章對紹爾得出的少得可憐但也是全部的印象。

紹爾和默克爾都曾在原東德科學院工作。但事實上在此之前,兩人就已經相識。當時默克爾還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年37歲的紹爾正是她的指導老師。但默克爾和紹爾的浪漫史究竟始於何時卻無從考究。人們只知道,默克爾與前夫烏爾里希·默克爾在1981年結束了維持5年的婚姻。之後幾年,默克爾和紹爾開始在一起生活。

盡管紹爾和默克爾的行事風格大相徑庭,但是外界公認這對夫婦相處得非常默契和融洽。有時,人們見到夫妻倆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飯館相會。兩人相聚時,多半是默克爾滔滔不絕地講,紹爾默不作聲地傾聽。

⑧ 安格拉·默克爾的政治生涯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了。這一重要事件改變了默克爾的人生,她積極投身於政治活動,參加了東德的「民主崛起」組織,而後又進入了東德時期的最後一屆政府,成為德·梅齊埃總理的副發言人。
1990年,默克爾所在的「民主崛起」與基民盟在東德地區的組織合並,默克爾隨之成為基民盟黨員。1990年底,在兩德統一後的第一次大選中,默克爾成功地獲得了斯特拉爾松·呂根·格里門選區的直選席位,成為聯邦議員。不久,又被赫爾穆特·科爾納入內閣,在德國政壇中嶄露頭角。
初入仕途的默克爾給人的印象是矜持和不苟言笑,有時甚至顯得有些拘謹和靦腆。然而在科爾的關照下,默克爾很快地成長起來,在基民盟內平步青雲。因此,有人把她稱為「科爾的小女孩」。

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1991年至1994年任聯邦婦女和青年部部長,1994年至1998年任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部長。

1998年,聯盟黨在大選中失利後,朔伊布勒接替科爾成為了基民盟主席,默克爾被任命為該黨的總書記。1999年底,基民盟在科爾時期收受政黨捐款的「黑金案」被揭露,全德震驚。不久之後,基民盟黨主席朔伊布勒因為脫不開干係而宣布不再競選黨主席一職。於是在2000年4月的埃森黨代會上,默克爾當選為基民盟主席,終於登上了基民盟的權力頂峰。
默克爾接過基民盟大印之初,許多人對她並不看好。認為她不過是一個靠他人提攜而走上權力巔峰的「政治花瓶」,或者是一個臨時收拾「爛攤子」的過渡人物。特別是黨內那些野心勃勃的新生代政治家,私下裡都在打著取而代之的如意算盤。然而,默克爾卻變得越來越老練,牢牢抓住了黨主席的權柄。
在基民盟收受非法獻金的問題上,默克爾能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她既能帶頭與科爾劃清界線,又能在日後成功地化解與恩師的矛盾。在不長的政治生涯中,她懂得了如何屈伸,如何在危難中咬緊牙關,排除異己。基民盟原是西德地區的保守黨,該黨歷來都是「男人的天下」。但如今,基民盟被掌控在一個來自東德的女人手裡,著實出呼意料。
安格拉·默克爾以她簡約、堅定和實乾的作風逐漸贏得了黨內的多數支持。她提出的口號:「我願為德國效力」顯得真誠而響亮,博得了許多人的好感。盡管在激烈的選戰期間,默克爾和聯盟黨犯了一些失誤,使該黨在大選的最後關頭失去了不少選票,遇到了巨大的壓力,但默克爾畢竟站穩了腳跟,最終以微弱的優勢戰勝了社民黨。 1998年,科爾領導的右翼政府在選舉中失利,社民黨相隔十六年再次執政。金融丑聞危及基民盟很多領導的形象,首當其沖的是科爾本人,然後是主席沃爾夫岡·朔伊布勒。2000年,曾任基民盟秘書長的默克爾宣布參選基民盟領導人,並公開聲明與科爾等人劃清界限,默克爾最終接替朔伊布勒成為基民盟第一位女性領導人。
除了基民盟領導人的職務外,2002年起默克爾還是聯邦議會中基民盟中保守派的代表。
2002年,默克爾不顧全國反對,公開贊成伊拉克戰爭,聲稱這是「不可避免」的,這導致她領導的基民黨在聯邦選舉中慘敗。施羅德其後把選舉勝利歸功於他強烈反對美國霸權和軍事冒險的強硬態度。
2005年5月30日,她正式代表基民盟/基社盟,在9月18日舉行的聯邦選舉中與總理施羅德角逐下任總理。10月10日,大選中幾乎打成平手的基民盟與社民黨在近兩個月的聯合組閣談判中取得共識,確認由默克爾出任聯邦總理,內閣人事由社民黨主導,組成四十年首個左右大聯盟。
2005年11月22日,她正式成為德國第一位女性聯邦總理,也是一千年前神聖羅馬帝國的狄奧凡諾(Theophanu)女皇(956-991年)之後,第一位領導日耳曼的女性。她也是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總理。 根據斯諾登提供的一份機密文件,美國國家安全局在得到美國另一個政府部門的官員所提供的電話號碼後對35個外國領導人的電話內容進行了監聽。其中,美國情報機構可能已經監聽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電話長達十餘年。2013年10月23日默克爾連夜打電話質問美國總統奧巴馬,美國國家安全局是否在監聽她的手機。白宮發言人說,奧巴馬向默克爾保證「現在不會監聽」、「將來也不會監聽」默克爾的手機通信,這被解讀為對過去監聽的證實。
為此在2013年10月舉行的歐盟峰會上,以法國為首的成員國表示將推動保護數據和信息安全的法案,以反對此類事件的再度發生。 德國總理默克爾17日再次連任新一屆聯邦政府總理。
德國聯邦議院當天舉行總理選舉投票表決。聯邦議院議長拉默特在不記名投票表決結束後宣布,基民盟主席默克爾在總共621張有效選票中得到462票,超過法定多數,獲得連任。150名議員投反對票,9人棄權。默克爾隨後表示接受選舉結果。
德國總統高克17日中午將在柏林總統府向默克爾頒發委任書。默克爾隨後將返回聯邦議院宣誓就職。

⑨ 默克爾什麼時候卸任

默克爾2021年卸任,不再尋求連任。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1954年7月17日-),德國女政治家,現任德國總理(The Chancellor of Germany)、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主席。

1973年至1978年,默克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攻讀物理學,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壇。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

家庭環境

默克爾於1954年7月17日出生於漢堡。

安格拉·默克爾的父親叫霍斯特·卡斯納,是一位新教牧師,母親則從事教育工作,教授拉丁文和英語。默克爾一歲時,他們一家移居遷往勃蘭登堡(Brandenburg)的坦布林,默克爾的少年時光是在那裡渡過的。

威嚴的父親自默克爾很小的時候起就向她灌輸了一種觀念:必須永遠比同齡人更出色。後來,這個信條便成了默克爾畢生的座右銘。

前東德的生活背景對默克爾產生了巨大影響,她作為牧師的女兒,並在每間屋子都可能存在東德警察告密者的社會里度過生命的前36年,養成了很好的掩飾或控制情緒的能力。

除了德語外,默克爾會說俄語與英語,當人家評論她身為東德人的背景時,她說:「真的有話可說的人,是連化妝(掩飾)都不需要的。」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安格拉·默克爾

人民網-默克爾12月放棄競選黨主席:2021年卸任,不再尋求連任

閱讀全文

與默克爾在英國做了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人怎麼親吻表達愛意 瀏覽:139
為什麼要遵守美國對伊朗的禁令 瀏覽:651
英國一年用多少電 瀏覽:173
如何看待印度塑料 瀏覽:55
印尼小學生人口有多少 瀏覽:605
沙特為什麼與伊朗敵對 瀏覽:37
越南光棍有多少 瀏覽:223
印度黑醫院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90
英國留學生吃什麼零食好 瀏覽:952
中國最大老鼠有多少斤 瀏覽:205
越南網速一般多少錢 瀏覽:586
為什麼不能讓英國人學漢語 瀏覽:88
越南黑人一般在哪個城市 瀏覽:149
中國語言有哪些特徵 瀏覽:573
2018年伊朗新年是什麼時候 瀏覽:645
巴林伊朗為什麼斷交 瀏覽:854
奧運會印度有哪個強項 瀏覽:134
印度貨運公司有哪些 瀏覽:454
印度的皇帝都姓什麼 瀏覽:885
義大利中部是哪個大區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