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什麼時候起這個名字的

英國什麼時候起這個名字的

發布時間:2022-08-06 18:35:05

Ⅰ 關於英國叫做[不列顛]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英國,由位於歐洲西北邊陲的兩個島嶼——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組成。不列顛島上的原住居民,是伊比利亞人,他們自公元前3000年起,就開始居住在那裡,他們給不列顛帶來了新石器文化。這些伊比利亞人,來自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他們身材矮小,皮膚較黑。 後來,當歷史的腳步進入鐵器時代,自公元前六世紀起,來自大陸的凱爾特人開始入侵位於這兩個位於歐洲西北的島嶼——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這些凱爾特部落中,以不列頓人人數最多。這些凱爾特人,身材高大,毛發金黃,他們逐漸征服和同化了島上的伊比利亞人,逐步成為島嶼的主要居民。凱爾特人最初居住在今天的德國南部地區,是歐洲最早學會製造和使用鐵器及金制裝飾品的民族。在征服不列顛之前,凱爾特人曾征服了今天的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地區。 「不列顛」這個名稱來源的一種說法是,大陸人把英倫島上的人稱為「島民」和「海邊之民」(即「布列塔尼」),羅馬人稱之為「不列顛」。

Ⅱ 英國國名的來歷

英國是一個島嶼國家,是由幾個島嶼組合而成的,它的全稱叫「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不列顛是英國本土最大的島嶼,它的名稱來自古羅馬的譯音。愛爾蘭島以前全部都屬於英國,可後來南部取得獨立,成立了愛爾蘭共和國。因此現在只有北部的愛爾蘭屬於英國了。

Ⅲ 英國國家名字的由來!

日不落只是它的一個別稱,證明它當時的殖民地多,無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一個地方太陽落山了,但別的地方還一樣有太陽,而這些中的很多是英國殖民地,所以叫「日不落」
英國來源於「英格蘭」島
不存在改名問題

Ⅳ 英國不同時期名字由來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全稱,【英格蘭】只是不列顛島的一部分。

【大不列顛】就是那個大島

【北愛爾蘭】多指愛爾蘭北方六個郡(歸英國所有)【愛爾蘭】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處於愛爾蘭島的南部。其實【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問題是歷史遺留。再早整個愛爾蘭是獨立的,後來被征服,在後來獨立但北方六個郡英國死活不還。問題就一直到現在。北愛爾蘭共和軍再早不滿英國不歸還這六個郡而暴力反英,再後來蛻變成反英的恐怖組織了。

不列顛島分為蘇格蘭、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是不列顛島北部,威爾士是西部的一塊,剩下的東南大部分地區是英格蘭。必須要說的是英國國旗和這三部分有關系。英國國旗是藍底米字旗,其中單獨的蘇格蘭旗幟是白底對角線紅叉,英格蘭是白底豎直的紅叉,威爾士旗幟是藍底中間是一條龍。三者中把叉子和藍底疊加就是英國的藍底米字旗了。

Ⅳ 英國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在羅馬史書中這有可能是英國島嶼的最早記錄.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 827年統一島嶼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這時候的史書應該是英國這個名字的最早記錄.

Ⅵ 英國國名的由來是怎樣的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不列顛是英國本土最大島嶼,與愛爾蘭島和周圍5500個小島合稱不列顛群島。

大不列顛島最古的名稱是「阿爾比恩」即「白」的意思,這是由於大不列顛島東南沿海岩石為白色而得名。

不列顛島有三個地區分別是北部的蘇格蘭、南部的英格蘭和西南的威爾士。北愛爾蘭指的是愛爾蘭島的北部。

我國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為英吉利,通稱英國。其實,英格蘭只是大不列顛島上三個地區之一。

Ⅶ 英國的歷史和名字來由

英國原住民是凱爾特人,之後被羅馬人、維京人入侵,形成了主體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到1066年被諾曼人征服,君主開始有異族血統;英國正式國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因為主體為英格蘭所以被稱為英國。

Ⅷ 英格蘭的來歷

「Britain」這個詞起源於希臘語和拉丁語,而最終可能追溯到凱爾特語。盡管用「史前時期」這一尺度來衡量時,凱爾特人也是稍後才來到不列顛群島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創 英格蘭城堡造了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築遺址和圓形巨石陣這樣的著名歷史遺跡),但是有關英國歷史的文字記載畢竟還是從講述凱爾特人開始的。「凱爾特」這個詞語相當普遍地經常用來區分不列顛群島的早期居民和後來的盎格魯-撒克遜入侵者。 羅馬人的統治從公元43年起延續了300多年。在羅馬人於408年最後撤走之前,該島開始遭到來自北歐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的侵擾,經歷了一段日趨混亂的時期。「England」這個詞正是從「Angles」而來的。在此後的兩個世紀中,侵擾逐步變成了定居,並建立了許多小王國。不列顛人在如今的威爾士和康沃爾地區獨立生存下去。這些小王國中出現了力量較強稱霸全國的王國,先是在北方(諾森布里亞王國),然後在中部(麥西亞王國),最後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國)。但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北歐海盜接著入侵英國並定居下來,盡管在10世紀時西撒克斯王朝曾擊敗過入侵的丹麥人並一度稱霸英格蘭的廣大區域。 1066年發生了對英格蘭的最後一次成功入侵。諾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了英國人,來自法國的諾曼人和其他人來此定居。在隨後的3個世紀中,法語成為貴族的語言,法律結構受到了英吉利海峽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響,社會結構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影響。 威爾士雖然常常處於英格蘭人的勢力范圍之內,但一直是凱爾特人的堡壘。然而在1282年盧埃林王子陣亡之後,愛德華一世發動了一場戰役並取得勝利,把威爾士置於英格蘭的統治之下。威爾士人的民族情緒繼續高漲,15世紀初由歐文·格林德領導的起義便說明了這一點。1536年和1542年的聯合法令把英格蘭與威爾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統為一體。 當初住在蘇格蘭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紀,來自愛爾蘭的蘇格蘭人在如今的阿蓋爾地區定居。洛錫安住著英格蘭人,而威爾士不列顛人則繼續北上來到斯特拉思克萊德。9世紀時,蘇格蘭各地區聯合起來抵禦北歐海盜。在整個中世紀,英格蘭當時強大的君主國一直威脅著蘇格蘭的獨立。 英格蘭風車英格蘭與蘇格蘭最終的聯合表明,當時宗教上的差異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視更加至關緊要。在英格蘭,伊麗莎白一世去世後,1603年由蘇格蘭詹姆斯六世(英格蘭詹姆斯一世)繼位。即使如此,英格蘭和蘇格蘭除了在奧利弗·克倫威爾統治時一度被強行聯合在一起,在17世紀它們一直是相互獨立的。到1707年,由於意識到更緊密的政治和經濟聯合會帶來益處,雙方同意建立一個單一的大不列顛議會。蘇格蘭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區。但是在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這兩位漢諾威王朝新教徒統治期間,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關系緊張起來,詹姆斯二世黨人發動過兩次叛亂,試圖恢復信奉天主教的斯圖亞特王朝。 1169年英格蘭的亨利二世發動對愛爾蘭的入侵。英格蘭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統治者的權力,因為他急於想使愛爾蘭教會完全順從羅馬。愛爾蘭大部分地區都落到了盎格魯—諾曼權貴手中,但是在中世紀英格蘭幾乎沒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轄權。 都鐸王朝的幾位君主幹預愛爾蘭的傾向要強烈得多。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對愛爾蘭造反者發動過一系列戰役。'抵抗運動主要集中在北部的烏爾斯特省,1607年由於抵抗運動失敗以及領導人出逃,烏爾斯特變成了來自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移民聚居地區。 由於英國內戰(1642~1652),愛爾蘭又爆發了多次起義,但都被克倫威爾鎮壓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廢黯之後,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戰爭更是不斷。18世紀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時期。18世紀末,英國政府為謀求穩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愛爾蘭議會(建立於中世紀)獲得立法自主權;在憲法上與大不到顛的唯一紐帶是王國政府。然而,該議會僅僅代表少數盎格魯-愛爾蘭特權階層,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發生了一次起義,但沒有成功;1801年,愛爾蘭與大不列顛聯合為一體。 英格蘭港口雖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義者的起義遭到了鎮壓,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一股稱為愛爾蘭共和軍的游擊力量開始對英國當局採取軍事行動。1920年通過的愛爾蘭政府法案規定要成立兩個地方自治議會,一個設在都柏林,另一個設在貝爾法斯特。該法案於1921年在北愛爾蘭實施,烏爾斯特省9個郡中有6個接受了它們自己的議會,同時在英國議會中仍享有席位,並服從英國議會的最高管轄權。但是,愛爾蘭共和軍繼續在南部為爭取脫離英國當局贏得獨立而戰斗。1921年6月簽訂了停戰協定之後,根據同年12月締結的英—愛條約建立於愛爾蘭自由邦,1949年該自由邦成為愛爾蘭共和國。 海峽群島和馬恩島雖不屬於聯合王國,但與聯合王國有著特殊的關系。海峽群島在10世紀和11世紀時曾是諾曼底公國的一部分。馬恩島在1266年以前名義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權,到1765年最終才直接由王國政府管轄。今天,海峽群島和馬恩島都有各自的立法機構和法律制度,英國政府則負責那裡的防衛和國際關系事務

Ⅸ 英國名稱的由來

由於歷史和民族等原因,由英格蘭、北愛爾蘭、威爾士、蘇格蘭四國組成聯合王國,首都仍在英格蘭首都倫敦,主體還是英格蘭,所以習慣上稱英國(本來英國專指英格蘭England)。英倫三島是指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由於北愛爾蘭位於愛爾蘭島,所以不包括在內。

英國現在的正式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不過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707年時候成立的是「大不列顛王國」,吞並愛爾蘭後1800年改的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沒有「北」)1922年之後才是今天這個名字

「大英帝國」和「大不列顛帝國」等可以說是通俗的叫法,但和包括「英國」在內的這個稱呼,都有不科學的地方
大不列顛,我們已經知道他只是今天英國的一部分(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而已。而「英」是指英格蘭,也只是一部分。而且嚴格說,英國是個「王」國也非「帝」國。

所以,其他國家更多習慣稱英國為「聯合王國」,英國的簡寫也習慣是UK(United Kingdom聯合王國)

歷史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1707年5月1日,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 倫敦東部碼頭區新建的金融中心
1801年1月1日,與愛爾蘭合並; 1922年4月12日,《英愛條約》生效,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

Ⅹ 英國以前的名字叫什麼

叫不列顛。

從羅馬時代起,這些島嶼已被稱為不列顛,那麼「英國」這個名稱又從何而來呢?這得從英國極其混亂的移民潮說起。公元2世紀開始,原居於歐洲大陸中東部的日耳曼諸族,由於氣候和匈人入侵,開始大舉向西歐移民,這就是歐洲史上的民族大遷移。

對不列顛影響最大的民族有兩支,分別是居住於今德國北部及丹麥一帶的的盎格魯族(Angles),以及德國的薩克遜族(Saxons),他們聯合一些較小的日耳曼部落,從大陸渡海前往不列顛島。

這些尚武的日耳曼人驅逐了土著凱爾特人,佔領了大不列顛島的中南部大片平原。盎格魯人主要定居於東部,後來英國國內的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便得名於此;薩克遜人主要居於南部,今日英國中南部的「Middlesex」「Essex」「Sussex」「Wessex」等地名,便因此得名(意思分別是中、東、南、西薩克遜)。

所有這些遷徙到不列顛的日耳曼人,後來被統稱為「盎格魯薩克遜人」(Anglo-Saxons),他們佔領的地區則用盎格魯人的名字命名為「盎格魯蘭」(Englaland),後來進一步簡化成為我們今天所說的「英格蘭」(England)。

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

日耳曼人並沒有能力對凱爾特人趕盡殺絕,那些被趕走的凱爾特人佔領了愛爾蘭島,而留在大不列顛島的,逐漸分成兩個部分——即西邊的威爾士和北邊的蘇格蘭。威爾士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蘇格蘭後來成功統一,成為了蘇格蘭王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這三個政權互不統屬,聯合組成了今天的英國。

閱讀全文

與英國什麼時候起這個名字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跟義大利外交關系怎麼樣 瀏覽:273
伊朗八十年代發生什麼 瀏覽:212
中國現在每天口罩生產多少 瀏覽:828
印度喬普拉資產多少 瀏覽:94
西方為什麼拒絕去印度 瀏覽:161
中國有哪些實彈射擊場 瀏覽:88
越南生活用品在哪裡買 瀏覽:970
哪個國家的中國地圖最大 瀏覽:930
cf越南服怎麼變神仙 瀏覽:817
印度白色的蟲子怎麼消除 瀏覽:106
英國人怎麼親吻表達愛意 瀏覽:143
為什麼要遵守美國對伊朗的禁令 瀏覽:655
英國一年用多少電 瀏覽:177
如何看待印度塑料 瀏覽:57
印尼小學生人口有多少 瀏覽:607
沙特為什麼與伊朗敵對 瀏覽:41
越南光棍有多少 瀏覽:225
印度黑醫院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94
英國留學生吃什麼零食好 瀏覽:954
中國最大老鼠有多少斤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