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年最激烈的選戰,三雄誰會笑到最後。
保守黨最適合如主唐寧街10號
在英國保守黨於6日舉行的大選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後,該黨領袖卡梅倫7日表示,他願與自由民主黨商討聯合組成政府的問題。
此前,英國首相布朗已在唐寧街發表聲明,表示「尊重」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和自由民主黨領導人克萊格首先商談組成聯合政府的權利。但他同時表示,如果卡梅倫和克萊格沒能在「他們認為必要的時間內」達成協議的話,他將願意會晤任何政黨領導人,但首先將同克萊格會晤討論組成聯合政府問題。
卡梅倫在當天下午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他願意向自由民主黨提出「友好、開放和全面的條件」以組成聯合政府,願意同自由民主黨「共同努力以解決我們的國家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問題」。卡梅倫表示將盡快同自由民主黨開始會談以尋求在聯合執政方面達成一致。
在6日舉行的大選中,主要政黨無一贏得絕對多數議席,從而出現1974年以來首個「無多數議會」。但保守黨所獲議席明顯超過執政黨工黨,成為英國議會下院的最大政黨。
截至當地時間7日下午3時,保守黨已經贏得302個下院議席,工黨獲得257個議席,自由民主黨獲得56個議席。英國大選出現的「無多數議會」結局需要有關政黨協商如何組成聯合政府的問題。
此前,英國首相布朗已在唐寧街發表聲明,表示「尊重」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和自由民主黨領導人克萊格首先商談組成聯合政府的權利。但他同時表示,如果卡梅倫和克萊格沒能在「他們認為必要的時間內」達成協議的話,他將願意會晤任何政黨領導人,但首先將同克萊格會晤討論組成聯合政府問題。
英國大選選舉議會下院議員,選舉結束後由在下院獲得半數以上席位的政黨組成政府。此次大選需選出650個議席中的649個,另外一個議席因故將於5月下旬選出。
分析
他們選的不是首相,是希望
選舉前的不明朗化和難預測性使不少英國人突然覺得手中的選票分量加重,投票率創13年來新高。
選民競相前往投票站的另一個理由,或許也在於寄託希望。《泰晤士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以《選舉日決定國家命運?》為題。
文章說,英國正處於麻煩之中。「國家消費力下降,政治前景不明朗,沒有人知道英國是否還是一個大國,或者是否還是一個和睦的社會,或者是否還能夠確保公民的自由和公正。」
2005年托尼·布萊爾謀求連任選舉時,唱響「前進,不後退」的口號。評論說,這一口號十分「圓滑」,因為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倒退的幾率很小。盡管如此,今天的工黨已經不敢再用這句口號,因為「沒有人敢保證,英國還將前進,永不後退」。
2010年選舉日,給了英國人眾多希望。文章認為,英國選民希望經由這次選舉,國家可以不必延續其赤字不斷擴大的趨勢,可以從破產邊緣折返。
「在過去兩年間,我們一直極力走出衰退,我們抽屜里滿是賬單,這種情況今天必須結束,債多了,總是要還的。」《泰晤士報》說,1979年,當垃圾堆得滿大街都是,電力供應時有時無之時,人們知道,是該改變的時候了。
「這次選舉,決定著英國的下一代,」《泰晤士報》說。
■預測
無論哪個黨上台對華政策都不變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有一句名言:國家之間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國家利益。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亞洲事務高級研究員凱瑞·布朗7日認為,「無論是哪個黨派上台,對華政策都不會改變,三個政黨都將會保持與中國良好的雙邊關系。因為中國市場很大,經濟增長也很快,英國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公司前來英國投資。美國把美中關系定義為最重要的雙邊關系,英國也會考慮這一點來發展對華政策。」
凱瑞·布朗說:「保守黨在野多年,因而可能會想要挑選一兩個方面與工黨有所區別,但我相信,如果這個問題會影響到英中關系,那保守黨應該不會冒這個險。況且在人權方面,英中兩國也一直有對話,因而拿人權來做文章這種可能性不太大。」
在工黨執政期間,中英自2004年起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英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同中國的關系,布朗首相本人曾先後四次訪華。今年3月,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分別會見了布朗首相的外事顧問麥克唐納和外事秘書弗萊徹。兩人也強調,未來無論哪個政黨執政,保持積極對華政策的既定方針不會變。
英國保守黨影子內閣外交大臣黑格也表示,中國是世界性大國,在英國對外政策中佔有重要位置。保守黨執政期間,兩國妥善解決了香港問題。無論哪個黨獲勝,新政府將繼續推動英中關系繼續向前發展。
卡梅倫成英版奧巴馬
英國《太陽報》7日仿照奧巴馬2008年競選海報設計,推出支持保守黨黨魁卡梅倫的版面。
圖中以紅、藍色描繪出卡梅倫的頭部和面部五官輪廓,又模仿奧巴馬的競選口號,以醒目白色大字寫著「我們唯一的希望」,再配以黑色小字宣稱「我們信任卡梅倫」,指卡梅倫是從災難中拯救英國的不二人選。
② 為什麼英國太陽報暢銷 受歡迎
太陽(網路)報是屬於小報,也就是針對大多數讀者的,內容挺(網路)粗俗的,很多也沒啥可信度,就是夠八卦,消息夠快,但「娛樂性」夠強。
以前外教跟我們說,在英國,看啥報紙決定你是個啥人,有很多人喜歡去裝(網路)b,就拿份泰晤士報,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凸顯自己高文化。
但在這樣繁忙緊張的社會中,大家都需要些娛樂性,放鬆下自己的思緒,所以很多人都會喜歡看太陽報這類的小報。打個比喻吧,就想咱這里的八卦雜志。
其實不少人也挺討厭太陽(網路)報的,盡管他們還是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