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200多年,為何印度不恨反而卻對英國感恩呢
跟咱們中國一提及“殖民”、“殖民地”,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不同,主流上看,還真是這樣,比如現任印度總理莫迪,就多次公開表示,感謝英國給印度創建的現代教育體系、修築的鐵路網(2萬多公里的鐵路,現在還用著)、打下的工業基礎,還有英語這一寶貴的文化財富等等....
所以,英國早期的殖民並沒遭到過大規模的反抗,沒留下什麼冤讎。
到了19世紀,從未去過印度的維多利亞女王直接成了印度女皇,畫像掛滿了南亞次大陸的各種場所,印度人提及女王也是一臉的尊崇,沒說一個“不”字。印度中上層人士會也以說英語,上英國人辦的學校,給英國人做事兒,去英國開眼為榮。
下圖,2017年電影《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就描述了一個忠心耿耿侍奉維多利亞女王的印度男僕形象,大贊女王和印度僕人的深厚友誼。電影中的阿卜杜勒,可比女王的兒孫們孝順多了。
❷ 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100多年,為什麼印度不恨反而卻對英國感恩
說起殖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恥辱。但對於幾百年前的印度來說,被英國殖民統治了100多年,為什麼不恨英國反而對英國很感恩。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三,英國對印度寬容的政策和優厚的福利
英國在對印度殖民期間,並沒有對印度的民眾進行殘暴的統治,相反,給了他們很多寬容的政策和優厚的待遇。比如,英國給予了印度上層領導很大的權利,使得他們感覺到比以前的統治更加的民主自由,所以自然就沒有什麼矛盾。除此之外,印度人還可以隨意去英國購買房產和留學等,享受到了英國給他們帶來的很多便利。
❸ 印度被殖民二百多年,為啥會反過來感激殖民者
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加持,英國迅速成長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全世界都有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一位國王說過,只要有陽光照射地方,就有英國管轄的土地。因此,英國才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 印度民族女英雄拉克希米·葩依
當然,上面的這些分析,只對印度適用,因為印度之前本來就是分裂的、落後的,一直沒有強大過。
而對於我們中國來說,列強的殖民,給當時我們中國的國民,則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為我們中國,以前一直是強大的、先進的,只不過近代出現了落後,但這短暫的落後,卻被西方列強瞅准了空檔,過來狠狠地踩了幾腳。
❹ 面對英國的殖民侵略為何印度被打敗臣服成為英國殖民地
印度對於成為英國人的殖民地並不是沒有進行過抵抗,像受法國支持的孟加拉公,但是在英國人入侵之前印度本來就是一盤散沙,還因為其他歷史原因導致了整個印度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第四點原因:印度基層百姓受種姓制度長時間的影響,印度存在很大的宗教紛爭以及民族紛爭和種姓制度的矛盾,而英國人通過對這些矛盾的合理利用導致了他們統治的穩固,從而完成完全殖民。
❺ 我們面對侵略者事的態度是憎恨,印度為啥卻是感謝
古老的東方國家,在演員的古代,這一直都是被西方國家羨慕的存在。但到了近代之後,這片土壤卻成為了他們的眼中肉,盤中餐。我們都知道,在近代的歷史中,以古老的中國為首的東方國家逐漸被殖民者侵略。這其中,有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承接古老文明的國度,但很不幸,落後就要挨打成為了真理,這兩個人國家也因此淪落到了被侵略被殖民的地步。
與我們從殖民開始就反抗的歷史不同,印度的反抗歷史是從一戰開始蘇醒,然後在二戰後,隨著英國實力的下降,印度國民的蘇醒,印度才逐漸刨除了這份殖民的歷史。但同時,如今的印度保留了英國相當多的體制,以及當年的各種土地。可以說,在這一方面,印度對英國是沒有反感的。所以,這兩方面的因素,也確實是讓這兩國對殖民者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❻ 為何印度人最感激英國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印度也是世界的文明古國,更是世界很多宗教的發源地,而且歷史的長度甚至在世界都是前列。不同的是印度的文明並沒有延續下來,而且國家那是動亂了幾千年,不斷被外敵入侵,可以說其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而英國作為印度的最後一個入侵者,殖民掠奪印度長達200多年,這200多年的統治,並沒有讓印度記恨,反而讓印度最感激。為此,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印度人為何最感激英國呢?你絕對想不到,其實只有一條。
所以印度這個國家,堪稱唯一因為殖民獲利的國家,正是因為殖民,讓這個古老的國家恢復力量,正是因為殖民,使得印度歷經幾千年,重新強大起來。而且未來甚至可能將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國,俄羅斯,中國等之後的超級大國,這更是英國人的功勞,所以印度人能不最感激英國么!
❼ 中國對殖民統治是深惡痛絕的,為何印度對英國的殖民卻感恩戴德
我們中國人對於近代我們受列強的殖民統治是恨之入骨的,我們對於那段屈辱的歷史更是深惡痛絕,並且痛定思痛的進行反思。但是對於很多國家來說,並不是這樣。比如說印度,印度不僅不痛恨英國人的殖民統治,還對英國人感恩戴德,這是為何呢?
但是中國就不一樣了,我們中國在列強入侵的時候,就是一個幅員遼闊並且大一統的國家,帝國主義的入侵使得國家民生凋零,國家殘破不堪,並且領土主權一步步喪失,所以說列強的殖民給我國帶來了深重災難,所以我們那麼痛恨殖民統治。小夥伴們有啥想法,歡迎留下評論哦!
❽ 被英國殖民兩百年的印度,怎麼對英國不痛恨反而感激
對於侵略者,幾乎每個國家都是深惡痛絕。
但有個國家卻對曾經的侵略者英國不那麼痛恨,甚至有的還有那麼一絲感激,這個國家就是我國的鄰居之一印度。
翻閱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印度最早被殖民統治,還要追溯到17世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殖民者並非是英國,而是早期的海上霸主葡萄牙與荷蘭。
而由於印度的近代化是英式的近代化,這種大環境下所選拔出來的印度領導階層自然也是更加看好英國。
或者說對英國有認同感,畢竟沒有英國的體系,或許就沒有他們的今天。
英國為印度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基礎和框架,作為印度的主體領導階層又是認同英國,所以印度對英國更多是感激也就不難理解了。
❾ 英國殖民印度兩百年,為何印度對英國更多的是感激,而不是痛恨
對於侵略者,幾乎每個國家都是深惡痛絕,但有個國家卻對曾經的侵略者英國不那麼痛恨,甚至有的還有那麼一絲感激,這個國家就是我國的鄰居之一印度。
翻閱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印度最早被殖民統治,還要追溯到17世紀,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殖民者並非是英國,而是早期的海上霸主葡萄牙與荷蘭。
直到18世紀之時,英國藉助工業革命之勢崛起,此後萌生了吞並世界的野心,而對於印度這個西方人眼中一直的寶地,它自然是不會放過。當時的葡萄牙與荷蘭都已經衰弱,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法國,但法國顯然不是當時如日中天的英國的對手,在經歷了一番權力角逐後,英國取得了在印度的掌控權,此後一統治就是二百年光景。
其實在此之間,印度人也從未放棄過對英國人的反抗,比如1857年曾在章西女王領導下爆發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不過這場起義雖聲勢浩大,但結果卻事與願違,這場長達兩年的反抗斗爭最終以失利收尾。而英國在吃了這次虧之後,廢除了印度公司,再次加強了對印度地區的直接管轄。此後,印度雖小爭端不斷,但顯然都是無濟於事,直到二戰後,英國在實力下降嚴重,無力東顧印度之時,印度這才乘機得以實現國家獨立。
而從上文這段印度屈辱歷史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信息——印度被英國佔領時間很久,還有就是曾經多次起義反抗過。這兩個信息相當明確地告訴我們,印度對英國統治是有不滿的,所以按道理來說,他們對英國人應該會是恨之入骨,那到底是出於何種原因讓印度人後來對英國會更多是令人咋舌的感激之情呢?
其實總的來說,這是因為在英國人離開了印度之後,印度人才發現,英國在這將近200年的時間里雖然使用殘酷的殖民統治壓迫過印度人,但凡事都有個利弊,英國的統治對印度還是有不小的好處的——慢慢的,印度也在一直蛻變發展,英國在帶來災難的同時,帶來了統一,更帶來了先進的文明與認知,我們用一個常見名詞概括,那就是近代化。
接著是工業,當時經歷工業革命不久後的英國,帶來自己印度殖民地的都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工業流程與儀器,雖然當時英國人將其帶來印度的目的除了方便發展經濟,還有出於先進工業國家向落後農耕國家的炫耀,但即便是這樣,印度的工業能夠成為一套完整體系依舊是離不開英國,雖然當初的英國並不是出於所謂的好心。而得益於這個英國幫助所建立的工業體系,印度如今的紡織業與精密儀器才能夠如此之出色。
二、說完了最為直觀的表現,我們再來講講深層面的,深層面的文明自然是體現在政治體系之上。如今的印度在政體之上是一個聯邦制共和國,政治制度是為議會民主制,而不管是聯邦,還是議會都是原本英國那套。雖然說這是曾經英國人為了方便自己殖民統治而做的,但是,這些確實在當時極大地推動了印度的文明近代化進程。
總結
總的來說,雖然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200年時間,但是在英國的無意幫助之下,印度這個多民族國家居然相對簡單的實現了統一,而印度帶來的近代文明化(包括近代基礎設施、近代制度)更是讓印度受益匪淺。
而由於印度的近代化是英式的近代化,這種大環境下所選拔出來的印度領導階層自然也是更加看好英國,或者說對英國有認同感,畢竟沒有英國的體系,或許就沒有他們的今天。英國為印度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基礎和框架,作為印度的主體領導階層又是認同英國,所以印度對英國更多是感激也就不難理解了。
❿ 被英國殖民統治那麼多年,印度人為何還非常感謝英國人
印度雖然被英國殖民統治多年,但是在被統治期間,印度發展得非常的快。無論是工業還是教育行業,英國對印度都有很大的幫助,並且正是因為英國的統治,所以才有現在印度的統一。所以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殖民統治,印度人對英國卻沒有多大的仇恨反感。
而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印度現在的統治者很多都是在英國接受的教育。所以對於英國這些統治者是非常願意共同合作,不願意敵視的,自然而然就會宣傳英國的好,去感謝英國對自己國家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