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進攻蘇聯

英國為什麼進攻蘇聯

發布時間:2022-08-08 21:08:32

⑴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都差點難保,為何還要去大力援助蘇聯

其實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期間的時候,英國本身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當初英國可是以一己之力去單挑德國和義大利的。而且也算是日不落大帝國。後來自然出現的蘇德的戰爭。英國當然是不留餘力地提供了很多的原材料物資去援助蘇聯。

雖然蘇聯也一直是英美的大患,眼中釘肉中刺的存在。可是德國當時的攻勢十分猛烈,把歐洲幾乎打了個遍。這個時候如果自己支持蘇聯和德國打仗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德國和蘇聯兩敗俱傷。英美也可以收拾剩下的殘局至少不會有更大的損失,所以在這個危難關頭,他們還是不情願的,但是也選擇了援助蘇聯。


因為這樣對自己也是很有利的。蘇聯也可以逐漸的將德國的實力削弱一部分。如果蘇聯沒有參戰的話,很有可能直接就是對英美的進一步攻擊了。為了更多的自身的利益著想,所以才會援助蘇聯的。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⑵ 希特勒為什麼要進攻蘇聯呢

每當有人提到二戰戰局時,總是會好奇為什麼希特勒一定要向東進攻蘇聯呢?

實際上,希特勒進攻蘇聯是多種信息錯誤綜合在一起導致的戰略誤判,這場戰略誤判最終導致了納粹的滅亡。

希特勒低估了蘇聯的戰鬥力

蘇芬戰爭的發生,讓希特勒開始嚴重誤判蘇聯的實力。

1939年,蘇聯入侵芬蘭,蘇聯損失慘重,戰場傷亡達百萬以上。

在這場戰爭中,蘇軍的裝備落後,戰鬥力低下,跟德國軍隊就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由於蘇聯內斗不斷,大清洗使很多蘇軍優秀指揮官死於非命,指揮官後繼無人。蘇軍落後的指揮水平讓蘇軍甚至讓芬蘭軍隊成建制的消滅掉。

拿下蘇聯,就等於擁有了相當於整個西歐的資源,德國再不用擔心沒有鋼鐵去製造武器,不用擔心飛機、坦克、汽車和艦艇沒有燃油。

希特勒想要的是征服世界,但征服世界僅憑西歐的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希特勒需要一個像蘇聯一樣體量的超級殖民地。

意識形態的沖突

希特勒看來,德國對英法等國只是利益上的沖突,沒有意識形態的沖突。而跟蘇聯卻是永遠的死敵。

希特勒希特勒仇視猶太人,對猶太人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因為共產主義理論的締造者馬克思是猶太人,希特勒更把共產主義看做洪水猛獸語。

在希特勒看來,蘇聯和德國是水火不容的敵人,因為意識形態決定了德國和蘇聯無法並存。

⑶ 二戰時期,為何德國選擇迫降英國卻非要攻打蘇聯

這個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德國是想要增加自己的領土,並且佔領市場和資源,從而達到消化國內國內過剩的產能。根據德國領導層的預想,打敗蘇聯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戰略物資,比如五烏克蘭的糧倉,高加索地區的油田,頓巴斯的煤礦。如果獲得這些資源,就可以成倍地加強德國的持續作戰能力,以應對將來有可能發生的對美英作戰。

二戰時期德國的經濟非常差,打蘇聯也是為了搶錢。西邊打得好,德國就又增加了軍備,又借了錢,不打點土地下來,拿什麼養這些軍隊。最後說一下資源,德國缺油和橡膠。雖然有羅馬尼亞的油田,但是不夠用。希望打通蘇聯,搶先高加索油田,開辟一條連接到日本的橡膠通道。

⑷ 希特勒為什麼要進攻蘇聯

每當有人提到二戰戰局時,總是會好奇為什麼希特勒一定要向東進攻蘇聯呢?

實際上,希特勒進攻蘇聯是多種信息錯誤綜合在一起導致的戰略誤判,這場戰略誤判最終導致了納粹的滅亡。

希特勒低估了蘇聯的戰鬥力

蘇芬戰爭的發生,讓希特勒開始嚴重誤判蘇聯的實力。

1939年,蘇聯入侵芬蘭,蘇聯損失慘重,戰場傷亡達百萬以上。

在這場戰爭中,蘇軍的裝備落後,戰鬥力低下,跟德國軍隊就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由於蘇聯內斗不斷,大清洗使很多蘇軍優秀指揮官死於非命,指揮官後繼無人。蘇軍落後的指揮水平讓蘇軍甚至讓芬蘭軍隊成建制的消滅掉。

希特勒想要的是征服世界,但征服世界僅憑西歐的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希特勒需要一個像蘇聯一樣體量的超級殖民地。

意識形態的沖突

希特勒看來,德國對英法等國只是利益上的沖突,沒有意識形態的沖突。而跟蘇聯卻是永遠的死敵。

希特勒希特勒仇視猶太人,對猶太人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因為共產主義理論的締造者馬克思是猶太人,希特勒更把共產主義看作洪水猛獸語。

在希特勒看來,蘇聯和德國是水火不容的敵人,因為意識形態決定了德國和蘇聯無法並存。

雖然跟蘇聯簽訂有互不侵犯條約,但他長期以來對斯大林的觀察得出結論,覺得斯大林和自己一樣,也是個為了利益可以背信棄義的人。 還有一點,在希特勒看來,從沙皇俄國到斯大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侵略成性,貪得無厭。今天你不打他,明天他也會打你。

戈培爾曾經不止一次對希特勒說「蘇德必有一戰」。所以應該趁著蘇聯羽翼未豐,早點消除這個心腹大患。

希特勒掌握的情報表明,英國正在頻繁和斯大林接觸,試圖說服蘇聯加入英法陣營對德國宣戰。蘇德翻臉是遲早的事,而目前蘇聯人還在猶豫觀望,正好出其不意,一舉拿下蘇聯。蘇聯一旦主動向德國開戰,德國就會腹背受敵,不得不同時兩線作戰,陷入被動。

另外,如果能征服蘇聯,就等於為日本消除了一大隱患,讓日本人騰出手來牽制美國,讓美國參戰歐洲的可能性降低,這樣德國就能在短期內打敗英國,征服歐洲指日可待。 所以,在1941年夏天,德國起對蘇聯的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希特勒無論如何都沒想到蘇聯會如此堅強,斯大林會如此的堅定。不知道在1945年4月30日他在地堡里絕望的自殺時,會不會想起1941年他命令德軍全面進攻的那個早晨。

⑸ 二戰初期,為何英法叫囂要滅了蘇聯

英國和法國對於蘇聯來說是敵人,在當時兩個三個國家的局勢非常的緊張。蘇聯給西方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一戰後,蘇聯和德國關系最好,蘇聯和德國處於統一戰機以及蘇聯是獨特的社會主義國家。

綜上所述,二戰初期英法叫囂要滅了蘇聯,因為當時蘇聯和德國處於同一戰線,蘇聯和德國關系最好,蘇聯在二戰戰場對其他國家造成的傷害,以及社會主義國家對於他國造成的恐慌。

⑹ 蘇聯曾是英國死敵,二戰中為何英國主動援助蘇聯

英國跟蘇聯之間的關系,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是那麼的團結友愛。蘇聯是一個有擴張慾望,並且有足夠實力擴張的國家。它一直對歐洲大陸抱有不安分的想法。而英國為了維護歐洲大陸的平衡,十分反對蘇聯的對外擴張。對於英國而言,蘇聯是一個危險的國家,一個真正的心腹大患。但在二戰爆發後,這種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漸行漸遠的兩個國家,現在忽然牢牢地走在一起,宣稱彼此是最可靠的盟友,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圖為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主席斯大林

其實這種關系的轉變,全都是因為德國在二戰時候,往全世界插了一腳。第二次世界還沒有正式爆發以前,德國就像一個刺頭似的開始挑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再到後來的波蘭、法國等,德國一個個的打壓過去,而且是以推土機般的速度碾壓。而在這段時期內,蘇聯跟英國之間,還存在著非常深的隔閡。其實也好理解。

因為英國之前在處理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上,做的實在是不仗義。沒有哪個國家敢把自己的後背,交給這樣一個盟友。所以,在德國攻破法國,英國號召其他國家一起抵抗德國時,蘇聯的反應,依然十分的冷淡。因為他們跟德國簽下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雖然雙方都知道這項條約的有效性堪憂,並且也在積極的備戰中。但他們萬萬沒想到,戰爭會那麼快的砸在自己的腦袋上。希特勒在佔領英國本土失敗後,將目光轉向北方的蘇聯。

納粹德國跟蘇聯之間,其實一直都有很大的矛盾。不僅在於他們的地理格局導致的,更在於這兩個國家各自不同的理念。德軍既然要入侵,自然不會留下半點情面,更不用步步蠶食的策略。他們在凌晨三點時刻,突然發起襲擊,僅僅十天時間,德國軍隊便推進了600公里,蘇聯方面損失慘重。如果按照這個局面持續惡化,那麼,很快德國就可能真的會成為歐亞大陸上可怕的敵人。

英國自然不願意麵對那樣一個德國,況且當時的英國也是情況不妙。他們的盟友接二連三被擊敗,在北非戰場上,英國也是節節敗退。除了抵擋住德國進攻本土成功外,英國幾乎一片敗績。所以,在這種事情,他們需要一個同盟國。即便他們有多麼反感蘇聯,但在這個時候,蘇聯仍是英國必須的盟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會主動對蘇聯提供援助。從物資、到情報,甚至輿論宣傳等等,幾乎是竭盡全力的援助。目的就是共同打敗德國。當然,英國在蘇聯潰敗時候,能拋棄成見卻援助蘇聯,確實對於日後擊敗德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蘇聯紅軍才有機會在後來進入德國首都柏林。

當然,英國跟蘇聯之間的同盟關系,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又重新把槍口對准蘇聯。甚至在東京審判上,審議關於戰後日本駐軍問題上,英國都不願意派出軍隊留在日本,而是想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蘇聯身上。可見,對於國家之間的關系來說,沒有永恆的朋友,更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⑺ 英國和蘇聯為什麼參加二戰

英國參加二戰是因為唇亡齒寒的原因~德國一開戰就佔領了整個西歐~連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也被其打敗,直接影響到英國的統治和地位,所以與德國開戰是刻不容緩的,因為一旦拖延時間德國將佔領更廣闊的地區來夾擊英國,那英國是完蛋了~蘇聯參戰是因為德國率先對他發動閃電戰,使蘇聯喪失了一大半的領土,經濟工業遭到嚴重的毀壞~蘇聯是奮起反擊~而且蘇聯也意識到,如果不早點與德國開戰,等德國翅膀長滿羽毛了 蘇聯也收到威脅了~

⑻ 進攻蘇聯是逼不得已為何希特勒在二戰中一定要大舉入侵蘇聯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突然對波蘭發動的襲擊,半個月後,蘇聯紅軍入侵波蘭。不久之後腹背受敵的波蘭軍隊宣布投降。波蘭軍隊投降後,蘇德雙方簽訂了邊界友好條約,將波蘭徹底瓜分了。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了,希特勒征服法國後,並沒有選擇登陸英國,而是突然對蘇聯發動了進攻,這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嗎?

而蘇聯軍隊,在希特勒進攻西歐後,就開始加緊速度擴充軍備,增加坦克,飛機,火炮的數量。在當時的各種軍事推演中,最後得出的結果都明確的表明,蘇德之間必然會爆發戰爭,即便希特勒不主動進攻蘇聯,蘇聯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對德國發動襲擊,因此,希特勒在1941年的時候,批准了巴巴羅薩計劃。

另外一方面,德軍對英國的封鎖已經有了成效,這個階段的納粹德國,完全有實力抽調足夠的兵力投入到東線對蘇聯的戰爭。而德國在西歐的勝利,也鼓舞了德軍的士氣。所以,在意識形態上對立,蘇軍不斷的擴張,西線戰爭逐步平息,在這樣的背景下,1941年6月,德軍190個師,兵分三路突襲蘇聯,發動了蘇德戰爭。

⑼ 二戰中美國和英國為什麼支持選擇蘇聯

要知道一句俗語: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英國和美國支持蘇聯只是暫時的,因為這時候他們需要蘇聯,二戰初期德國橫掃整個歐洲,英國因為擱了一個海峽而倖免,但是英國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而蘇聯也被德國侵略損失慘重.所以這時候,不論是英國還是蘇聯,他們最大的敵人是德國,所以他們才會團結起來對付德國.但這畢竟是短暫的,當兩方的共同敵人消滅後,他們又回到了敵對狀態,所以二戰一結束,就馬上陷入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冷戰

⑽ 二戰的時候為什麼希特勒在英國戰事沒結果的時候就進攻蘇聯

在英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以後,英國的空軍和陸軍都遭到重創,並且整個歐洲就只剩下英國在抵抗了。希特勒就認為即使他不派兵,英國也該乖乖地向他投降。但是英國的首相丘吉爾是個十足的主戰派。
在希特勒等他投降時,英國就大力生產飛機並且收集波蘭、荷蘭、比利時、挪威、丹麥等已經被納粹滅了國的飛行員,以重整英國皇家空軍。所以在德國空軍以後空襲時,英國人就有一些飛機起飛攔截了。(但是數量也是不如德軍的)此外,英國還有雷達,它能在德國空軍飛臨英國時就在海上攔截。德國飛機的靈活度不如英軍,所以每一次德軍空襲都是德國大敗,雖然德軍的幾次大規模的空襲給英國造成了不少破壞,但是英國都能馬上回復。所以德國的空軍沒能掌握英倫三島的制空權。
德國無奈,只好在大西洋進行無限制潛艇戰,以封鎖英國與美國的聯系,這也是可以奏效的。而當時德國至少還要300艘潛艇才能控制大西洋。希特勒畢竟是沒上過軍校的,在他的思維里只有歐洲大陸。在他看來:英國之所以現在還在抵抗是因為在德國另一邊還有蘇聯,蘇聯是英國的支柱,諒德國也不敢全力對英。
此外,德國當時有著世界上一流的陸軍,正屬於鼎盛期。而且希特勒輕視了蘇聯,認為「只要在門檻上踢一腳,整座腐朽的建築便會塌下來。」他堅信這並不是什麼糟糕的兩線作戰。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進攻蘇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出入境能帶多少東西 瀏覽:565
印尼紅魷魚哪裡不能吃 瀏覽:168
越南怎麼買的葯 瀏覽:498
印尼華人鋼廠有多少 瀏覽:16
卡卡為什麼會有義大利國籍 瀏覽:849
lol義大利全民賽哪裡可以看 瀏覽:268
中國水稻最高產多少斤一畝 瀏覽:791
越南紅木街在哪裡 瀏覽:289
英國留學生吃什麼粥 瀏覽:368
義大利北部火山灰來自哪裡 瀏覽:824
中國性都是哪個城市 瀏覽:926
印度簽證在淘寶上怎麼用 瀏覽:64
伊朗目前有多少將軍 瀏覽:529
伊朗為什麼和美國斷交 瀏覽:196
中國的公交車是哪個品牌 瀏覽:195
為什麼現在找職業越來越南 瀏覽:349
印度怎麼能成為強國 瀏覽:471
義大利比亞喬旗下有哪些品牌 瀏覽:780
中國公民在英國死亡多少人 瀏覽:605
越南低保戶怎麼樣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