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全世界服役有多少艘航母分別屬於哪些國家
航空母艦做為一種以航母艦載機為關鍵戰鬥武器裝備的大中型海軍艦艇平台,可以配搭上包含航母、護衛艦、補給艦等艦船構成一支作戰能卓群的航母戰斗群,在避開該國土地、不藉助陸上飛機場及陸上補充的狀況下戰斗,給與對手強勁的發展戰略震撼力和國防嚴厲打擊,是全球南海艦隊行業甚至全部國防行業更為關鍵的戰略武器之一,一個強國有著哪種總數的航空母艦也早已逐漸變成了考量其國家綜合國力的代表。
印度近幾年來在國防行業迅猛發展,研發了航母「維克蘭特」號,但直到如今還沒有服現役,僅服役一艘從俄羅斯選購的「維克拉瑪蒂亞」號。泰國的也有著1艘,這3艘航母戰斗能力比較有限,無法在熱點水域始終保持國防存有。俄羅斯現階段在役的航母僅有唯一的一艘庫茲涅佐夫號,或是原蘇聯20世紀的物質。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是除老美以外唯一的一艘核動力航母,它意味著法國創建起全歐洲各國中最詳細的國防科技產品研發管理體系。
⑵ 美軍核潛艇數量各國核潛艇數量排名
美軍核潛艇數量⑶ 英國海軍分為哪幾個艦隊
英國海軍兵力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兩棲作戰部隊、海軍航空兵、海上補給支援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等組成。海軍人員總數為46000餘人,包括海軍35833人,海軍陸戰隊6725人,此外還有預備役志願人員約4000人。
根據2000~2001年《詹氏艦艇年鑒》最新統計,英海軍現有主要兵力如表1.3-1所列。
表1.3-1 英海軍現有主要兵力
艦 種
現役(預備役)/艘
建造中(計劃中)/艘
彈道導彈核潛艇
攻擊型核潛艇
航空母艦
直升機母艦
驅逐艦
護衛艦
兩棲船塢運輸艦
後勤登陸艦
各類登陸艇
巡邏訓練艇
獵掃雷艦
獵雷艇
艦隊油船、海上補給船、修理船等
總 計
184(1)
21(34)
(一)潛艇
1.彈道導彈核潛艇
作為歐洲大國,為維持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發言權,英國特別重視加強海基戰略核威懾力量。60年代服役的4艘"剛毅」(Resolution)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每艘攜載16枚"北極星」 (Polaris)A3K導彈)已先後於1995年以後全部退出現役。在役的為4艘新建的配備"三叉戟Ⅱ」 (TridentⅡ)/D5導彈的"先鋒」 (Vengard)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它們分別於1993年至1999年編人現役。1994年5月和7月,16000t級的"先鋒」級首艇"先鋒」號成功地發射了2枚無裝葯"三叉戟」導彈,1995年初又順利完成了首次作戰巡邏任務。這4艘"先鋒」級核潛艇是今天、未來皇家海軍戰略防禦的中堅力量。
英國政府已表示,"先鋒」級滿載時每艘可攜帶128枚核彈頭,但根據目前的計劃,"每艘潛艇所載核彈頭的數量不超過96枚,很可能還會少得多。」
2.攻擊型核潛艇
英國攻擊型核潛艇由剩下的5艘"敏捷」級(Swiftsure)和7艘"特拉法爾加」(Trafal-gar)級核潛艇構成。"敏捷」級現編為第一潛艇中隊,基地設於法斯蘭,"特拉法爾加」級則屬於第二潛艇中隊,基地設在德文波特。
對於上述12艘核潛艇,英海軍從80年代末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改裝,目前改裝仍在進行中。其中戰術武器系統改進計劃的核心是在新型SMCS潛艇作戰指揮系統的基礎上加裝2076型綜合聲吶,包括馬可尼型2077近程分類聲吶等。此外,對其搜索潛望鏡的改裝工作包括將全球定位系統的導航星和極高頻/超高頻發射和接收通信系統納入現有的天線,且不增加雷達截面。
1998年10月"快速」級"輝煌」(Splendid)號核潛艇成功地進行了美國"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實彈試射,並於1999年3月至6月間在亞德里亞海上與美國艦艇一起實施了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遠程導彈攻擊。標志著英國海軍與美國海軍一樣具備了遠程對陸擊能力,並由此啟動了英國海軍用"戰斧」導彈全面改裝其攻擊型核潛艇的計劃。
3.常規潛艇
到1995年,"支持者」級反潛潛艇、"長矛魚」級以及"奧白龍」級的最後一艘常規潛艇均已全部退出舞台,因建造常規潛艇而著稱的基亞梅爾?利亞德造船廠也因此而關閉。這樣就使英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不再擁有常規潛艇的國家。
(二)水面艦艇
1.航空母艦
英國海軍擁有3艘"無敵」 (Invincible)級輕型垂直/短距起降航母,兼具特混部隊指揮、控制和通信平台的功能,每艘航母上面搭載8架"海鷂」戰斗攻擊機和9架"海王」HAS-5式直升機,3架"海王」AEW-2雷達預警直升機,由GWS30"海標槍」艦空導彈系統提供區域防空作戰能力。
按照英國海軍的既定方針,在現役艦隊中保持兩艘航母,同時第三艘在進行改裝或在預備役服役。1989年1月,"無敵」號航母曾在其改造過程中將滑跳甲板傾斜度增大到12°(原來是7°),從而提高了"海鷂」式飛機的起飛重量,同時使載機能力增大到21架以上。此外,還安裝了3座"守門員」近程武器系統及改進旗艦的指揮設施。1994年2月,"卓越」(Illustrious)號航母結束了歷時30個月、耗資1.5億英磅的現代化改進工程,並重新加入現役。其間,不僅進行了上述與"無敵」號相同的改裝(其中滑跳甲板傾斜度增大到13°),而且還改建了EH-101式直升機機庫,增大了儲存魚雷和無線電聲吶浮標的庫房面積,安裝了4座"海狼」對空導彈發射裝置。1995年"皇家方舟」(Ark Royal)號開始編人預備役,並計劃在1999年至2001年內進行與"卓越」號相同的現代化改裝。
2. 驅逐艦和護衛艦
目前,構成英國海軍水面艦艇主力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共31艘,其中包括1976~1985年間建造的42型"伯明翰」(Birmingham)級導彈驅逐艦11艘;X型"大刀」(Broadsword)級導彈護衛艦6艘;1985年以後建造的23型"公爵」(Duke)級護衛艦14艘。
23型護衛艦1985年開始建造,目前在役的有14艘。此外,海軍還有2艘該級艦在建,計劃使該艦總數達到16艘。由於最初的幾艘設計時缺少先進的綜合指揮系統,其作戰能力受到限制。為彌補這一不足,將加裝Bae SEMA公司的水面艦船指揮系統。
(三)水雷戰艦艇
英國海軍十分重視反水雷作戰。目前擁有"桑當」(Sandown)級獵雷艇10艘,"狩獵」《Hunt》級獵掃雷艦11艘,共計21艘。
"桑當」級是英國80年代末開始發展的一級裝備先進的單功能獵雷艇,首批5艘訂購後,因多種原因計劃一度中斷。1994年重新啟動了第二批7艘的建造計劃,這樣總計將建造12艘,除已服役的10艘(截止2000年底)外,剩餘2艘將在2001年完成。
(四)兩棲戰艦艇
英國現役的兩棲戰艦艇從數量上講大多屬於幾噸到百餘噸的小型登陸艇,大型兩棲戰艦只有2級2艘,即"大洋」(Ocean)號直升機母艦和"無畏」(Fearless)號兩棲船塢運輸艦。
"大洋」號直升機母艦於1994年建造,1998年服役,該艦滿載排水量21758t,以"無敵」號航母的艦型為母型設計。艦上搭載12架"海王」(Sea King)直升機和6架"大山貓」(Lynx)直升機(計劃在2005年換裝"阿帕奇」直升機)。該艦具有直升機運輸和攻擊能力,主要使命是提供一個直升機中隊的海上活動基地,並作為海軍陸戰隊指揮艦,與此同時可搭載兩棲作戰車輛、陸軍兵力和武器裝備等。它可以載20架"海鷂」(Sea Harrier)垂短起降飛機,但不能支持這些飛機遂行作戰任務。除載機能力外,該艦還可載4艘車輛人員登陸艇或2艘氣墊登陸艇,具有40輛戰車和一個營的作戰裝備的載運能力。
"無畏」號兩棲船塢運輸艦是英國海軍60年代服役的裝備,即將退役。該艦滿載排水量12120t,在英海軍中作為兩棲攻擊指揮艦。
(五)海軍航空兵
英國海軍航空兵有約47架"海鷂」式戰斗攻擊機和150餘架直升機(包括反潛、遠程雷達預警、空降運輸、火力支援和教練直升機),還有部分輔助飛機。根據海軍航空兵的發展計劃,1994年開始把"海鷂」FRS-1改造成FRS-2,"大山貓」型反潛直升機也在改造之中。從1998年起訂購的44架與義大利共同研製的EH-101"灰背隼」(Merlin)多用途直升機已有12架服役。從1996年起全部10架AEW-2/7"海王」遠程雷達預警直升機都進行了對海警戒雷達的換裝,從2000年起還將加裝16號數據鏈,使其雷達和情報傳輸系統更加完善。
⑷ 請問二戰時期英國建造了多少艘航母
二戰英國航母大全,資料太多,粘不下,看網址吧
暴怒號
載機:27-36架
1948.1月出售拆毀
勇敢級
艦名:勇敢;1939.9.17於愛爾蘭西南Fastnet Rock附近被德軍潛艇U-29擊沉
艦名:光榮;1940.6.8:被德軍沙恩霍斯特號與格諾森瑙號戰列巡洋艦擊沉於挪威水域
皇家方舟號
載機:最高可裝載60架
1941.11.13被德軍U-81號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在拖往直布羅陀途中沉沒(沉沒位置位於直布羅陀東140英里處)
光輝級
載機:35架 (設計)
艦名:光輝(R.87);
1954.12.15:除役,1956.11.3:出售拆毀
艦名:勝利(R.38);
1968年除役,1969年出售拆毀
艦名:可畏(R.67);
1950年報廢,1956年拆毀
不屈號
載機:43 架(設計時)
1953.11.26:退役,1955.10.10:出售拆毀
鷹II級
載機:最大100架 二戰時期的艦載機(設計時)、改裝前實際裝載78架二戰時期的艦載機、41-53噴氣戰斗機(鷹號改裝後)、38-41噴氣戰斗機(皇家方舟號改裝後) 、直升機改裝後最大9架
艦名:鷹(R05,原名大膽);
1972.1.25:除役,1978.6.10:出售拆毀
艦名:皇家方舟(R09,原名無敵);
備註:1946.1月重新命名為皇家方舟號
1978.12.4:除役,1980.2.15日出售解體
艦名:鷹(R94 Eagle);
備註:1946.1.5:建造計劃取消
輕型航空母艦
獨角獸號
載機:一座彈射器(用於水上飛機)、36架艦載機(包括攜帶的水上飛機)
朝鮮戰爭中重新作為航母使用,隨後解體
巨人級
載機:37架
艦名:巨人(15/R.61);
1946.8.6:租借給法國,1951年出售給法國,1974.1.22:退役,隨後拆毀退役
艦名:復仇(R.71 );
備註:1952.11.13租借給澳大利亞,1955.8.13退役
1956.12.12出售給巴西s,重命名為Minas Gerais號
1991-1993改裝refit
1993.11重新服役重新服役
預期服役到2005年
艦名:尊敬(04/R63/04);
備註:1947.3.30從皇家海軍退役並於1948.5出售給荷蘭皇家海軍命名為卡爾.杜爾曼號
1968.10.8出售給阿根廷,重命名為德.馬約號
1999年出售拆毀
艦名:戰神(D.76/R.76/A.198);
備註:前埃尼安號
1946年退役
1954.10出售拆毀
艦名:光榮(62/R.62 );
備註:1956年退役
1956-1961預備役,1957年損毀,1961年解體
艦名:海洋(68/R.68 );
備註:1957.4.2退役
1958.3損毀,1962年拆毀
艦名:凱旋(16/R.16/A.108)
備註:1956年退役
1962年重新服役,1975年退役 ,1981年拆毀
艦名:特修斯(64/R.64);
備註:1956.12.21退役
1962年拆毀
艦名:帕爾修斯(D.51/R.51/A.197);備註:原英仙座號
1954年退役
1958年拆毀
艦名:勇士(31/R.31 );
備註:原勇敢號
1946-1948租借給加拿大皇家海軍
1958年從皇家海軍退役
1958.7.4出售給阿根廷,重新命名為獨立號
1971.3.17號出售拆毀
庄嚴級
載機:39架二戰時期艦載機、20架噴氣機
艦名:庄嚴(R.77);
備註:二戰結束後工程暫停
1949.1月出售給澳大利亞,命名為墨爾本號(R 21)
1982.6.30退役 ,但是作為後備役軍艦服役
1984年出售給中國聯合拆船公司(China United Shipbreaking Company)
1985.4.27離開悉尼
艦名:華麗號(R.36);
備註:1948.5.21-1957.6.14服役於加拿大皇家海軍,艦名未變,舷號為CVL.21
1957年返還英國
1961年出售
1965年拆毀
艦名:可怕號(R.93);
備註:1948年出售給澳大利亞,命名為悉尼號(R 17)
1953年改為訓練艦,後改為快速運輸船
1973年退役 1973
1975.10.30:出售解體
艦名:列維坦號(R.97);
備註:未完成
1967年出售拆毀
艦名:有力(R.95);建造船廠:哈蘭&沃爾夫;開工日期:1943.11.21;下水日期:1945.2.27;完工日期:1957.1.17
備註:1952.4.23背加拿大皇家海軍以21,000,000英鎊收購,在貝爾法斯特改裝後於1957.6.26號交付加拿大皇家海軍(重命名為波拿文都號,聖波拿文都拿義大利神學家和哲學家,他教導說一切藝術和科學的目標都是對上帝的直接反思)
1970.7.3:退役
1971年在台灣拆毀
艦名:仙座(R.49);建造船廠:維克斯-阿姆斯特朗;開工日期:1943.11.12;下水日期:1945.9.22;完工日期:1961.3.4
備註:1957年出售給印度
1961年3.4:交付印度海軍,命名為維克蘭特號(R 11)
1979-1983年改裝
1989年增加階躍飛行甲板
1997.1.31:退役
現作為博物館保存在孟買
半人馬級
巨人級的改進型,在二戰結束後才完工。其中兩艘改為兩棲登陸艦,另外兩艘在完工後不久加裝水壓飛機彈
射器,後改為蒸氣彈射器。其中的競技神號與另三艘差別較大,在服役的末期參加了馬島戰爭。
滿載排水量:26,200 噸 (半人馬號)、27,800 噸 (英格蘭號、壁壘號 和改裝後的半人馬號、競技神號)
設計排水量:20,260 噸 (半人馬號)、22,000 噸 (英格蘭號、壁壘號)、23,000 噸 (競技神號)
全長: 650英尺 (設計時)
水線長:630英尺
型寬:123英尺、120英尺 (半人馬)、127英尺 (半人馬號改裝後)、147.9英尺 (競技神號改裝後)
吃水:27.8英尺
飛行甲板長:732 X 84英尺 5.75度階躍飛行甲板長度 (英格蘭號,壁壘號)、733 X 84英尺 斜角飛行甲板長度 (英格蘭號,壁壘號改裝後、733 X 120英尺 斜角飛行甲板長度 (半人馬號)、744.5 X 144.5英尺 階躍飛行甲板長度 (競技神號)
鍋爐:4台海軍3缸蒸氣鍋爐
主機:Parsons渦輪蒸汽機
馬力:78,000 (英格蘭號、壁壘號)、76,000 (半人馬、競技神號)
續航能力:6,000 海里 @ 20 節 (英格蘭號、壁壘號)、5,040 海里 @ 20 節 (半人馬、競技神號)
槳軸:2
最大航速:28.5 節
甲板裝甲:1英寸-2英寸
主帶裝甲:0.5英寸
防空炮:2座6聯裝Bofors 40 mm 高炮、8座雙聯裝Bofors 40 mm 高炮、4座單聯裝 Bofors 40 mm 高炮、5座雙聯裝 Bofors 40 mm 高炮 (僅裝備競技神號,1966年全部撤裝)、4座雙聯裝 Bofors 40 mm 高炮(英格蘭號、壁壘號改裝後)
其他:4座單聯裝3 磅禮炮
導彈:2座GWS22 海貓導彈 (競技神號1966年改裝後)
載機:直升機30架 (改裝後)、42架(按照二戰標准)、22架(半人馬改裝後)
對空雷達:Type 983、Type 965 對空雷達(半人馬1963年裝備)、Type 963 (競技神號)
對海雷達:Type 960
航海雷達:無
戰斗機控制雷達:Type 982、Type 984 3-D (競技神號)
戰斗機導航雷達:Type 277Q和Type 293Q
聲納:無
艦員:XXX人
艦名:半人馬(R.06);建造船廠:哈蘭&沃爾夫;開工日期:1944.5.30;下水日期:1947.4.22;完工日期:1953.9.1
備註:1955年退役,後一直作為後備役
1971年損毀
1972.8.11出售
1972.9月拆毀
艦名:英格蘭(R.07);建造船廠:斯旺.亨特;開工日期:1944.3.22;下水日期:1947.5.6;完工日期:1954.5.26
備註:作為兩棲登陸艦使用,1973.3.2退役
1973.10.22出售拆毀
艦名:競技神(R.12原巨象號);建造船廠:維克斯-阿姆斯特朗;開工日期:1944.6.21;下水日期:1953.2.16;完工日期:1959.11.18
備註:是半人馬級的改進型號
參加福克蘭(馬爾維納斯)戰爭
1984.4.12:暫停服役
1986.4.19:出售給印度,重新命名為維蘭特號
1987.5.12日在印度海軍重新服役
艦名:壁壘(R.08);建造船廠:哈蘭&沃爾夫;開工日期:1945.5.10;下水日期:1948.6.22;完工日期:1954.11.4
備註:作為兩棲登陸艦使用1976.5月後備役,後作為大型反潛艦使用
1980.3.15日動力艙火災
1981.3.27出售拆毀
http://www.sdzhan.com/bbs/read.php?tid=45795&fpage=0&toread=&page=1
⑸ 英國有幾艘航空母艦
英國目前擁有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兩艘航母。
⑹ 列出世界上所有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急
美國現在服役總共十二艘大型航空母艦,其中包括小鷹級常規動力母3艘、企業級核動力航母1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8艘。其中,除小鷹號母港設在海外航的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外,其餘11艘的母港均在美國本土的五大航空母艦基地。 保持12艘大型航母編隊,是美國國防部為「打贏兩場幾乎同時發生的戰區戰爭」而確定的最低標准。在21世紀初,美海軍將繼續維持這一計劃。
美軍航空母艦列表
(CVN 65) 企業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68)尼米茲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 CVN 69)艾森豪威爾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0) 卡爾 文森號 母港為美國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
(CVN 71)羅斯福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2)林肯號 母港華盛頓州的埃弗里特
(CVN 73)華盛頓號 母港為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
(CVN 74)斯坦尼斯號 母港在加州聖迭戈基地
(CVN 75)杜魯門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CVN 76)里根號 母港在加州聖迭戈基地
(CVN 77)布希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最新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核動力航空母艦CVN-78福特號正在建造中
美國現有75艘核潛艇,其中攻擊型核潛艇56艘、巡航導彈核潛艇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14艘(原有18艘,有4艘改裝為巡航潛艇)、輔助核潛艇1艘。
美國共建造過196艘核潛俄羅斯現在有42艘核潛艇,其中攻擊型核潛艇15艘,巡航導彈核潛艇6艘,彈道導彈核潛艇16艘、輔助核潛艇5艘。
俄羅斯(蘇聯)第一艘核潛艇於1958年服役,至2005年,共建造了17個級別29個型號252艘核潛艇,其中包括7級11型90艘攻擊核潛艇,4級9型91艘彈道導彈核潛艇, 4級7型66艘巡航導彈核潛艇以及2級2型5艘輔助核潛艇。俄羅斯海軍已建造核潛艇的數量佔世界核潛艇總數的一半多,堪稱核潛艇生產「大戶」,其型號之多,數量之大,名列各國之首。
艇
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中國海軍的新開發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北約代號晉級潛艇。
093型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造的第二代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北約代號商級。
092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中國研製的第一種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北約代號「夏」級,1978年動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軍使用。
091型攻擊核潛艇,5艘:401、402、403、404、405(依次稱呼為長征1-5號),北約代號「漢」級,首艇1968年在葫蘆島船廠動工,1971年4月開始系泊試驗,7月開始用核能發電,主機試車考核,8月15日開始海試。1974年8月7日交付海軍使用。後幾艘下水時間依次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
具體數目除了第一批之外,肯定是國家機密
法國「勝利」級潛艇:法國巴黎有處世界奇觀叫凱旋門,因此該艇又被翻譯成「凱旋」級。2004年11月26日,法國國防部正式宣布:一艘新造的「勝利」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警戒」號正式服役。「勝利」級潛艇由法國艦艇建造局負責研製,瑟堡海軍造船廠製造。第一艘「凱旋」號和第二艘「魯莽」號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投入使用,第四艘「可怖」號正在建造之中。「勝利」級戰略核潛艇將成為法國部署戰略核武器的唯一支柱。
英國「前衛級「核潛艇:英國該級別的首艇已於1986年開工建造,1993年8月服役,第2、3、4號艇分別於1995年1月、1996年11月、1999年11月服役。該級艇由英國維克斯造船工程有限公司巴羅造船廠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