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英國把人民幣換成英鎊
可以換,不過比較麻煩。
銀行選擇。目前,外匯兌換主要在中國銀行進行。一般來說,小城鎮都有中資銀行。但是,如果銀行營業廳太小,外匯儲備可能不足。此時,它通常會在某個地區進入中國銀行。分支機構去兌換。當然,其他銀行也可以贖回,但可能性很小。如果是這樣,這些銀行需要提前預約,所以他們可以直接選擇在中國銀行兌換。
贖回時間。中國銀行基本上已經開放了一個星期,但認為可以在工作時間進行交換是錯誤的。兌換外幣的時間有限制。它只能是周一至周五上午9:00到下午5:30。抓緊時間提高效率。
所需文件和信息。必須換身份證,否則不會申請。去銀行後,直接與大堂經理或櫃台交談,以便交換英鎊,這樣可以告訴接下來要做什麼以及填寫什麼表格。做到這一點,非常簡單。當您兌換時,您只需攜帶足夠的人民幣,最好提前准備現金。
匯率。由於匯率每天都在變化,匯率差距可能在不同階段相對較大。例如,當數字3進行時,一磅兌換10元,而在20日,它可能只會改為9.3元。
相應地,同樣是交換100磅,3隻支付930,而20支付1000,這里3和20隻是假設。所以如果想兌換外幣,可以注意匯率,這可以節省很多錢,這可以在銀行或網上詢問。
硬幣正面均為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各時期的側面像。反面圖像依面值變化。
1便士硬幣:亨利二世國王勛章,為帶鐵鏈的城堡吊閘上飾以皇冠。它最早出現於亨利七世銀幣的中央,後來用在半便士銀幣和3便士銅幣上。
2便士硬幣:威爾士王子勛章,為三根鴕鳥羽毛插在冠狀頭飾上。在查理一世時期,此圖案出現於銀幣1便士、半便上的背面。
5便士硬幣:蘇格蘭徽章,為帶兩片枝葉的蘇格蘭薊托著一項皇冠。薊花是蘇格蘭的象徵。自詹姆士六世起,不少蘇格蘭硬幣都採用此圖案。
10便士硬幣:大布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徽的一部分,為一隻戴皇冠的雄獅。喬治四世時期的先令和6便士上首次出現此圖案。
20便士硬幣:戴王冠的玫瑰花飾。玫瑰是英國的國花,且象徵都鐸王朝。
50便士硬幣:大不列顛女神,她戴頭盔,左手握著橄欖枝,右手握著三叉戟。該圖案首次出現於1672年發行的半便士和四分之一便士銅幣上面。
1、2英鎊圖案隨年份變化。
新版英鎊
2008年開始發行,1便士、2便士、5便士、10便士、20便士和50便士都附有英國國徽盾牌徽章的一部分,可以把幣拼起來組成完整圖案,唯獨是1英鎊那個附有完整的盾牌徽章。每款硬幣另一面則是傳統的英女王頭像。
2017年起,開始發行新版的12邊形的1英鎊硬幣。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017年10月8日報道,自本月15日起,舊版的圓形1英鎊將不再作為法定貨幣流通。
2. 在英國如何將國內辦理的中行卡裡面的人民幣換成英鎊
你好,你可以在銀行、郵局或者如Thomas Cook這樣有換匯服務的機構去換人民幣。我幾個月前在Thomas Cook換了一次非常方便,網上預約,然後去最近的網點支付英鎊+取人民幣,沒有手續費。
郵局和銀行兩個機構的匯率會有差別,據說是郵局的匯率稍微好一點(差別不是很大!),你可以當天詢問比較一下。要換的話是需要填表order的,一般當天是取不到,需要擱天取。
至於匯率的高低,請注意買入價和賣出價是有差距的!你從國內以10.98的價格買入英鎊,再將這筆英鎊賣出轉為人民幣,賣出的匯率就不是10.98,而是會將近12左右,所以換匯是有損失。
3. 大額舊版50英鎊在英國怎麼換新的
去銀行啊,一般銀行都可以換,但是花出去有點難,所以去當地銀行吧。再就是在國內的銀行,有的銀行可以預約,換一些二十的英鎊
4. 准備去英國留學,如何換錢。用現鈔還是現匯
換錢方法:去中國銀行換。賬戶里的RMB直接去櫃台換,按當天的匯率,換出來的英鎊是現匯。用現鈔換鈔會有損失,因為到了英國也是存進去,可以換一部分現鈔應急和方便使用。
現鈔:是直接拿現金的英鎊存進去的叫現鈔,現鈔是不能匯款的,要用只能提取現金帶過去用。
現匯:指由國外匯入或從國外攜入的外幣票據,通過轉賬的形式,入到個人在銀行的賬戶中。現匯在國際結算中廣泛使用。
(4)如何在英國本地換英鎊現鈔擴展閱讀
留學英國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約合人民幣18-30萬元之間,個別研究生課程可能花費更高,不同類型的學校,不同的專業,費用也是有差別的。
一般來說,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的收費高。通常是文科收費最少,法律、工商和藝術類科目收費較高,科技和醫學專科學費最貴。去英國留學所需要的費用說便宜也不便宜,但是相對於在英國接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還是比較值得的。因此,在出國前應准備足夠的資金以完成學業。
5. 在英國有能用人民幣現金換英鎊的地方嗎
這個應該是有的,你去大一些的銀行或者酒店都可以的。
6. 在英國(布里斯托)哪裡用人民幣現金兌換英鎊現金
關於兌換:
兌英鎊的地方還是挺多的,你注意看街上標著「money」 "exchange"字樣的店鋪,一般有外匯兌換的都會把兌換比率表貼在外面,你看下就知道了。除了街上的一些外幣兌換店,一些超市比如瑪莎(M&S)也有兌換的地方,市中心那個最大的MS外幣兌換處就在二樓,但是一般這種超市裡的兌換費要比街上專門的外匯店要高。 不過如果你只是兌換十幾磅的話,手續費其實也差不了多少,而且手續費都會偏高,因為一般500磅起兌才會更便宜。
tips:如果你是去旅遊,僅僅是換點錢用什麼的,建議你可以去超市隨便買個東西刷信用卡(最好找比較大的超市,比如sanisbury's 和 tesco什麼的),刷卡的時候你說要六十磅cash back這樣,收銀員就會扣你信用卡的錢然後給你現金,這樣你既不用交兌換手續費、也不用交取現費。
機場退稅:
布里斯托機場貌似不能辦那種非歐盟的VAT退稅,希斯羅可以。
7. 哪裡可以兌換英鎊
兌換的方式有很多,一般在銀行就可以兌換。如果你是在國內的話,可以直接去銀行兌換。現在中國銀行可以兌換的幣種很豐富,英鎊是可以直接兌換到的,大一點的銀行比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都是經國家批准可以經營外匯兌換業務的銀行,持本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填寫相關單據、交付現鈔即可辦理,匯率是按照實時匯率來的,是一種相對劃算的兌換方式。
如果想快捷一點可以提前在網上銀行操作,首先,選擇一個銀行的app下載到手機(中行/ 建行/ 工行等都可以),在手機端登錄網上銀行,保持卡里有錢;搜索框搜「人民幣購匯」,等到合適的匯率選擇英鎊購買,填寫好提示的信息就可以,非常方便,換好的外匯存在銀行,需要把英鎊兌換成現金時,提前一天打電話預約你app下載的銀行去提現就可以了。如果下載app之前沒有網上銀行,可以先到線下銀行去開通。
如果你本身就在英國,那麼在英國的各大國際機場、繁華的購物中心都有貨幣兌換櫃台,但是很多櫃台不支持人民幣,可以支持港幣、美元。外幣兌換櫃台都會顯示英鎊對各國貨幣的當前匯率,但是一般櫃台兌換匯率都會比實際的低,中間有個差價。
或者直接用銀聯卡在英國ATM機上取現也是可以的,持國內的銀聯卡到英國的自動取款機上可以直接提取英鎊現金,這個是特別方便的,匯率是按照當前匯率折算的,手續費是按照國內銀行的跨行取款費標准來扣。英國有的銀行會有取款金額的限制,匯豐銀行的一次只能取500英鎊,可以取多次。
8. 中國學生去英國留學怎麼兌換英鎊
很多學生和家長現已開始將大量人民幣兌換成英鎊,可是,有不少留學生不知道應該怎樣辦理換匯。對此,小編想提醒大家,辦理出國留學換匯,等值50000美元是年度外匯數額的上限。
若購匯金額在年度總額內,憑本人身份證明直接向銀行申報用途後,即可辦理。
若購匯超過年度總額,銀行按外匯管理規定審核本人真實需求憑證後,可辦理購匯。
若留學生無法提供相應的憑證且購匯額度高於50000美元,必須要到當地外管局審批,審批獲准後,留學人員持外管局開立的購匯核准件才可到銀行購匯。
同時,對於即將赴海外求學的學生來說,5000美元攜帶外匯現鈔這個額度也必須注意,因為這是上限額度。
目前,除了固定的學費外,留學人員在國內換匯時,可以將其中生活費的一部分換成外幣現鈔,隨身攜帶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
此外,需要提醒留學人員,去銀行換匯時,相關的憑證、材料一定要帶齊全。
第一學年要帶齊護照、有效簽證、寫明姓名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收費通知書及翻譯件、身份證或戶口簿。
第二學年需要帶的材料包括:本年度收費通知、上一學年或學期的繳費證明、本人委託書、學生證等在讀證明、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復印件、本人或代辦人身份證或戶口簿。
目前銀行提供的匯款方式基本上只有電匯、票匯、信用卡和旅行支票等,電匯安全快捷,但手續費較高;票匯雖然劃算,但匯款速度相對較慢。
隨著出國留學人數的逐年遞增,各大銀行也紛紛「發力」,相繼推出不少針對留學生的雙幣卡,雙幣國際貸記卡是首選。
雙幣國際貸記卡可以實現快速外匯的夢想,孩子只需攜帶一張副卡就可以在境外消費,消費後由持主卡的父母在境內為其辦理人民幣還款業務。
9. 留學英國怎樣兌換英鎊
很多學生和家長現已開始將大量人民幣兌換成英鎊,可是,有不少留學生不知道應該怎樣辦理換匯。對此,小編想提醒大家,辦理出國留學換匯,等值50000美元是年度外匯數額的上限。
若購匯金額在年度總額內,憑本人身份證明直接向銀行申報用途後,即可辦理。
若購匯超過年度總額,銀行按外匯管理規定審核本人真實需求憑證後,可辦理購匯。
若留學生無法提供相應的憑證且購匯額度高於50000美元,必須要到當地外管局審批,審批獲准後,留學人員持外管局開立的購匯核准件才可到銀行購匯。
同時,對於即將赴海外求學的學生來說,5000美元攜帶外匯現鈔這個額度也必須注意,因為這是上限額度。
目前,除了固定的學費外,留學人員在國內換匯時,可以將其中生活費的一部分換成外幣現鈔,隨身攜帶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
此外,需要提醒留學人員,去銀行換匯時,相關的憑證、材料一定要帶齊全。
第一學年要帶齊護照、有效簽證、寫明姓名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收費通知書及翻譯件、身份證或戶口簿。
第二學年需要帶的材料包括:本年度收費通知、上一學年或學期的繳費證明、本人委託書、學生證等在讀證明、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復印件、本人或代辦人身份證或戶口簿。
目前銀行提供的匯款方式基本上只有電匯、票匯、信用卡和旅行支票等,電匯安全快捷,但手續費較高;票匯雖然劃算,但匯款速度相對較慢。
隨著出國留學人數的逐年遞增,各大銀行也紛紛「發力」,相繼推出不少針對留學生的雙幣卡,雙幣國際貸記卡是首選。
雙幣國際貸記卡可以實現快速外匯的夢想,孩子只需攜帶一張副卡就可以在境外消費,消費後由持主卡的父母在境內為其辦理人民幣還款業務。
10. 去英國換錢的問題
您帶一些英鎊就可以了,在大商場或賓館你都可以刷信用卡。 至於換匯問題, 您可以到農行,中行,建行都可以,不過中行的儲幣比較大,你去了可以隨時換。其它銀行估計只有到他的總行或大的銀行才有的換。 如果您家附近的『聯合銀行』是正規的,那麼你是可以去換的。至於匯率問題,每個小時都是變的,你也說不準什麼時候高什麼時候低, 銀行給你換匯是根據國際標准匯率在加上一些費用之後的匯率給你換的,不用另給手續費,但是換錢的時候匯率已經包含他們的費用了。我想幾大銀行收的費用應該差不多吧。我去中行的時候,門口有很多私人換錢的,我沒換過,如果你可以辨別真假,您也可以和他們換,那樣的話,費用應該少些。 不過我的忠告是,保險為主。 還有一點, 國際規定,飛機上最多隻可以帶3000磅(500美元)。雖然沒有查過,但是最好別超,以防查不來麻煩。 您要是覺得不夠用,可以去銀行換一些旅行支票, 這些支票和錢一樣有20.50面額的,有的大商場可以直接用。你覺得不方便可以直接到當地銀行去換成英鎊,我換過,可以直接換,所以放心不會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