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包括哪幾部分
行政區劃: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
英國以前僅指英格蘭,英國這個稱呼就是因此而來的,但其現在的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英文縮寫為UK,首都倫敦,分為4個部分,即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然而這只是本土。
另外還有領地,託管地等,這些屬於英聯邦,比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現在也是英聯邦成員,它們尊英國女王為國家名義上的最高元首。
(1)英國領土有多少部分擴展閱讀:
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號稱日不落帝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英聯邦元首國、七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㈡ 英國主要領土有哪些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了英國本土之外,還包括十四個海外領地。
英國海外領土(英語: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是主權歸於英國,但並不屬於聯合王國建制的14塊海外領土[1]。它們是大英帝國的殘余部分,部分領土經投票表決繼續成為英國領土,其餘領土則尚未取得完全獨立。
這14塊領土包括安圭拉、英屬南極領地、百慕達、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福克蘭群島、直布羅陀、蒙特塞拉特、聖赫倫那(包括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皮特凱恩群島、南喬治亞島與南桑威奇群島和塞普勒斯英屬基地區。其中在南極洲聲稱的英屬領地並不被其他國家所承認。
㈢ 英國分幾部分
四部分
英格蘭 蘇格蘭 威爾士 北愛爾蘭
㈣ 英國到底有多少面積
英國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
英國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
㈤ 英國被分為哪三個主要部分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英聯邦元首國、七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英國首都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早在3000多年前,倫敦地區就是當時英國人居住的地方。
玫瑰是英國的國花。在玫瑰戰爭中,當時代表Lancaster皇室的是紅玫瑰,代表York皇室的是白玫瑰。York皇室的政權被Lancaster皇室擊敗後瓦解,但是雙方在戰後通過聯姻而和解,所以這兩個皇室的代表物,這二種玫瑰合而為一,成為白蕊的紅玫瑰。
於是,白心紅玫瑰成為了英格蘭的象徵,也逐漸成為了英國的象徵。
㈥ 英國的海外領土有哪些
英國海外領土包括安圭拉、英屬南極領地、百慕達、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福克蘭群島、直布羅陀、蒙特塞拉特、聖赫勒拿(包括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皮特凱恩群島、南喬治亞島與南桑威奇群島和塞普勒斯英屬基地區。
其中在南極洲聲稱的英屬領地並不被其他國家所承認。這14塊領土的總面積共約1,728,000平方公里,人口共約260,000人。
英國海外領地(英語:BritishOverseasTerritories)是主權歸於英國,但並不屬於聯合王國建制的14塊海外領土。它們是大英帝國的殘余部分,部分領土經投票表決繼續成為英國領土,其餘領土則尚未取得完全獨立。
「英國海外領土」一詞源於《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取代了《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使用的稱呼「英國屬地」(Britishdependentterritory)。1981年前,這些領地被稱為「殖民地」(colonies)或「直轄殖民地」(Crowncolonies)。英國海外領土也會被稱為聯合王國的海外領土,若上下文意明顯,更可以直稱海外領土。
根西島和澤西島(合稱海峽群島)以及馬恩島,都被稱為於皇室屬地,雖然也是屬於英國皇家主權之下,但是其與聯合王國的憲政關系與海外領土完全不同,英國的14塊海外領土只是單純海外領土,並不是英國的屬地。英國海外領土和皇家屬地也與英聯邦國家地位不同,後者是由於與大英帝國的關系而加入英聯邦的主權國家。
㈦ 英國的國土面積有哪幾部分組成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而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後來英格蘭和威而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為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瞻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後瞻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大不列顛是個島,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而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㈧ 英國由哪四部分組成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 總人口超過65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佔83.9%。
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Britain)或「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
(8)英國領土有多少部分擴展閱讀:
英國的主要自然資源:
1、水資源
英國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約為1590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約為2700立方米。英國工業化程度很高,水資源開發利用主要為了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用水,發展工業、內河航運、水產養殖和水上旅遊等。
2、植物資源
2011年,英國森林覆蓋面積308萬公頃,占本土面積12.6%。
3、動物資源
英國動物資源豐富,2007年英國政府開始實施野生動物保護計劃,截至2007年,英國有1149種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而刺蝟、收割鼠、大西洋鮭和麻雀首次被列入其中。
4、礦藏資源
英國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硬煤總儲量1700億噸。鐵的蘊藏量約為38億噸。西南部康沃爾半島有錫礦。在柴郡和達臘姆蘊藏著大量石鹽。斯塔福德郡有優質粘土。康沃爾半島出產白粘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