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份英國的土豆沙拉意粉等於幾人民幣一份等於幾英鎊一份
英鎊是美元1.3倍,自己算
B. KFC在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是什麼價格
你把人民幣的快餐價格除以10就是英鎊,歐元的價格
比如中國是17元一個漢堡,那英國就是1.7英鎊
中國的洋快餐的價格是與國外的價格一樣的,就是性價比不一樣
在英國你一個月賺2千,那個漢堡才1塊五,但中國你賺2千,你得花50去吃一頓
所以洋快餐在中國是吐了陽氣了
C. 在英國吃一頓普通的午飯加上小費大約需要多少英鎊合人民幣多少元
看你吃什麼了,要想省錢可以去超市或咖啡店買三明治,最便宜的3磅就搞定了,合人民幣45左右,不需要給小費。
D. 在英國10英鎊能買什麼吃的
在英國十英鎊還是能買很多種食物的。
比如說:一個餐廳做的三文治賣八英鎊,礦泉水也要賣四鎊(約五十六港元)。一個西瓜四鎊、一顆包頭菜一鎊,四個無花果一鎊,四個鱷梨一鎊【這個比國內便宜,一盒鼻屎大的有機小白菜。
相對來說飲料很便宜,牛奶2升的一鎊、水果酒各種便宜,7鎊可以買到不錯的酒、依雲2升77P、速溶咖啡粉一鎊左右一罐。
一根和路雪的夢龍將近兩鎊,而一大盒哈根達斯才三鎊左右。
肉類不貴,大約是4-4.5英鎊一公斤,
1KG大米是87便士(100便士= 1英鎊)而盒裝的可以直接食用的米飯半價的時候是27P(約1人份)
這里的中餐館分量很足,而東西就是國內同等以上貨色的價格直接乘以十.
E. 英國倫敦市的人均收入情況,物價情況60英鎊能在倫敦吃一個月嗎
一般1800一個月稅前吧,這是理工科本科畢業的,不過工資應該是看職位跟行業吧,金融的好工作工資會高。吃飯一餐快餐類至少5鎊,貴的就沒有上限了,從幾十磅到幾百磅都有。水電費,看你怎麼用了,估計是一個月20鎊,但冬天用暖氣gas會很貴。剛才說的消費都在倫敦,別的地方不太清楚
F. 在英國~1英鎊可以買到什麼樣的東西
沒有來英國以前,總覺得倫敦是一個潮流的現代化都市,來了英國,忽然發現倫敦與想像中的有著巨大的反差。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奇了。
倫敦的第一奇是老。倫敦什麼都圍繞著老在做文章:建築是老的,到處是他們標榜的維多利亞式的繁復的建築。即使不老,他們也會把新的建築做舊。你不會覺得其中的任何一棟樓會與整個環境中有所不協調。倫敦的人也是老式的,他們非常保守,他們不會主動與你交朋友,所以很難交到朋友。只有融入他們的社會,比如打份工,他們與你熟了,才會接納你,但你也很難融入他們的圈子。倫敦人愛在周末去的潑托波羅市場,那裡,幾乎出售來自全世界的古董。我在那裡看到了真正的清末民國初的壽山石和青田石,有包漿,絕對"正點",而且,價錢也不貴,才十幾到幾十鎊。(在國內,至少可以買到上千元哦,這可是我的小秘密哦,別搶走我的發現哦),倫敦的銀器滿街都是,如果討到一個好價錢,你甚至可以花1英鎊(13.5元人民幣)買到5把純銀的舊調羹(有1兩多)。在倫敦,如果你與人們談"老"的問題,非常容易找到共同語言。什麼建築、古董都是他們最愛的話題。
倫敦的第二奇就是貴。出國前,許多人對我說,別帶太多東西,那裡什麼都有賣。但到了倫敦,才發現,這是一個多麼大的錯誤。你突然發現,你的錢一下子變得那麼少。倫敦,很少可以找到1英鎊以下的東西:買個便宜的三明治,要將近2英鎊(10倍於國內的價錢)、國內20元錢可以買到的一把普通的菜刀要買30英鎊以上(20倍價錢)、國內花5元錢可以買到的很好的碗,在這里竟然要賣到10英鎊以上(30倍)。然而許多東西,翻開來一看,原來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當然,也有1鎊商店等比較便宜的商店,但70%以上的產品來自中國)。英國,已很少有自己的製造業了,所以,東西來自世界各地。把東西賣這么貴,就是支撐昂貴生活的一種方法。英國人特別會做生意,為了促進消費,有季節性打折,打折往往是二個季節,一個在六月底、七月初,另一個在年底的聖誕節前。在開始打折的第一周,他們的折扣往往在20-30%,然後開始加碼,50%,到最後一周,可以打折到原價的70-80%。其實,這是一種消費心理,你想,他們以10倍的價格在銷售,打折到1/10,還不會虧,真有他們的賺錢之道。想想,國內的製造商,為了5%的利潤要爭個你死我活,實在不入商業門道。
倫敦的第三個奇就是落後。平心而論,倫敦在城市先進性和市民對高科技知識的運用至少要比上海落後2年。倫敦人用的軟體大部分是Windows98,能用上Windows2000的不多,能用Windows XP的,簡直是鳳毛麟角。我到倫敦住的第一家房東,家裡用的竟然是Windows95!這里軟體貴得嚇人,所以,倫敦人對新軟體,幾乎是痴呆。用寬頻上網,如果包月使用的話,需要28英鎊,所以,不是很普及。在倫敦,並不是沒有盜版,街頭的攤頭,你也可以經常看到盜版的碟片,只是比國內貴了很多,如一張普通DVD的碟片要14.4英鎊(對於大部分的倫敦人來說,也算是十分昂貴的),在街頭,你會看到7英鎊每張,這種DVD質量十分低劣,外殼一般是彩色列印機列印的。如果不帶外殼,可以便宜到5英鎊。連同屋的日本學生說,倫敦簡直就老掉牙。無怪乎英國文學家貝特·米德勒要說:"當紐約是3點鍾時,倫敦仍是1938年"。
倫敦的第四個奇就是倫敦人做生意經。這種生意經,贏浸在倫敦人的每根神經里。因為他們吃的是從法國、義大利來的(除快餐外、好一點就是義大利比莎餅、思巴蓋提面,再高檔一點的就是法國大餐,沒有本地的特色食品)、他們穿的(服裝)是從中國來的、他們用的(電器)是從日本來的。所以在高昂的生活費的壓力下,倫敦人剩下的就是賣了,他們把東西賣到天價,然後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引誘你去買。所以,簡·莫里斯有過一句名言:"倫敦比歐洲的其他城市更像在作秀,她在靠欺騙生存"。倫敦麟次節比的都是商店,商業的繁華程度,世界其他各大城市難左其右。金融交易所、金屬交易所等,每天進行著海量的交易。各種拍賣行不計其數,就郵票拍賣,每周就有十餘所拍賣行在進行拍賣。倫敦人有的是祖宗傳給他們的寶物(更確切的說是從全世界的被征服者手裡得來的。當年,中國就賠款了上億兩白銀),這也就是他們特別鍾情於古董街的理由。所以,東西比上海貴10倍,不是什麼稀奇事,而1英鎊買5把銀調羹,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了。
倫敦的第五奇就是他是真正的藝術世界了。這里遍地都是博物館,而且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是免費開放的,裡面藝術珍寶應有盡有。倫敦人的祖先征服了全世界,所以,在他們的珍寶館中,藏有全世界最好的文物和藝術珍品。在大英博物館中你會突然發現,他們把埃及、把希臘、把全世界的文明幾乎全部搬到了英國。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古文明財寶他們並沒有得到多少,很少可以看到故宮、上海博物館等中所藏的精品。倫敦人的街頭藝術則更讓人耳目一新。他們可以把身上塗滿油彩,讓人覺得是一個雕塑品,但你在他面前放下幾個銅板,突然,他會朝你做怪臉、發出鳥叫般的聲音來逗你了,看了讓人叫絕。街頭演奏員的水準更讓人大跌眼鏡,在科文特加登的街頭樂器演奏水平,絕對不在中國任何一枝樂團的下。後來才知道,原來來這里表演的許多在這里賣藝的是俄羅斯、波蘭等國家級的演員。
塞慕爾·約翰遜(1709~1784)說過,"當一個人厭倦了倫敦時,那麼他就厭倦了生活"。到倫敦來吧,她值得你一看。
您現在所看到的絕大部分圖片為本人實地拍攝的真實記錄,為使您更多地了解英國的生活,我也從網上下載了部分圖片。如您曾經在英國拍攝有好的圖片和好的故事,希望您能貢獻出來,為想了解英國的國人提供更多的幫助。
G. 在英國一個漢堡多少錢
最便宜的是麥當勞的DOUBLE CHEESE BURGER 99P一個 有時候促銷 99P 是買一贈一 貴一些要兩鎊了
H. 10英鎊可以在英國買什麼
在英國十英鎊還是能買很多種食物的。
比如說:一個餐廳做的三文治賣八英鎊,礦泉水也要賣四鎊(約五十六港元)。一個西瓜四鎊、一顆包頭菜一鎊,四個無花果一鎊,四個鱷梨一鎊【這個比國內便宜,一盒鼻屎大的有機小白菜。
相對來說飲料很便宜,牛奶2升的一鎊、水果酒各種便宜,7鎊可以買到不錯的酒、依雲2升77P、速溶咖啡粉一鎊左右一罐。
一根和路雪的夢龍將近兩鎊,而一大盒哈根達斯才三鎊左右。
肉類不貴,大約是4-4.5英鎊一公斤,
1KG大米是87便士(100便士= 1英鎊)而盒裝的可以直接食用的米飯半價的時候是27P(約1人份)
這里的中餐館分量很足,而東西就是國內同等以上貨色的價格直接乘以十.
I. 在英國,10鎊都能做些什麼
都是麵包,在超市裡買和在商場買價格不一樣。給我10鎊,我會買:雞蛋15個(1.35鎊,sainsburys);切片麵包一條(0.45鎊,sainsburys);黃油一盒(2鎊,任何超市);牛奶4升(1.5鎊,sainsburys);香蕉6根(約1鎊,任何超市);蘋果一袋(2鎊6個,任何超市)。以上9.3鎊,一周的早餐都有啦。
J. 在英國倫敦一天吃飯的開銷需要多錢
自己做的話,每頓飯兩菜一湯的級別,10磅錢的食材足夠了。
出去吃的話:分兩種,快餐和餐廳
快餐的話,一個人一餐正常大約5-10英鎊
非快餐餐廳就有很多級別了: 從便宜的開始:25磅一餐每人,25-41磅,41磅一餐廳等等。41磅以上一般至少就是三星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