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推行綏靖政策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後來怎麼樣了
張伯倫辭去首相職務後,仍然是保守黨領袖。雖然工黨和自由黨慫恿丘吉爾從政府中開除張伯倫,但他為了團結張伯倫的支持者,仍然想任命張伯倫為財政大臣,但受到工黨和自由黨的反對,最後任命他為樞密院院長。
張伯倫繼續忠實地執行自己的工作,並為政府提供許多有益的咨詢。1940年,德國提出和英國議和的條件,幾乎引起政府的分裂,丘吉爾成功地說服張伯倫和他站在一起,反對議和。
張伯倫仍然受到保守黨議員的擁護,丘吉爾只受到工黨和自由黨議員的擁護,張伯倫怕這種現象會削弱政府,在各種場合鼓勵保守黨議員支持丘吉爾。
但媒體一直不希望張伯倫繼續在政府任職,攻擊張伯倫,張伯倫希望丘吉爾能壓制媒體的攻擊,他一直認為丘吉爾只是一個戰時臨時政府,希望戰後他可以重新回來掌權。但7月份,他患上胃癌,作了手術。9月份,他的健康狀況不允許繼續工作,9月30日他辭去政府和保守黨領袖職務,回漢普郡養病,但經過國王和丘吉爾的特批,國家各種文件仍然送他閱批,使他能了解國家的局勢。11月9日,他在漢普郡去世,享年71歲。http://ke..com/view/108326.htm
達拉第(1884——1970年)
法國總理、激進社會黨領袖。
1938—1940年出任總理期間,追隨張伯倫簽署《慕尼黑協定》。1940年法國敗亡之際,因主張在北非繼續戰斗,被占優勢的投降派排擠出政府。後被貝當賣國政府逮捕,先後監禁於法國、德國和奧地利。大戰結束後返國。1946——1958年任國民議會議員,反對冷戰政策。1957年當選激進社會黨主席。1958年反對戴高樂執政,後退出政界。
http://ke..com/view/63184.html
Ⅱ 英國前首相們,權力消失後的日子怎麼過
英國前首相離任後有些去寫回憶錄,除此之外,他們也會選擇和從政形式相同的工作-當顧問。當然也有選擇去做慈善,比如戈登.布朗選擇去支持全球小學教育工作。
當然,很多前首相離任後也會跑去寫回憶錄,並且靠回憶錄賺不少的錢,同時他們也會去選擇顧問的工作,算是自己工作的延伸,畢竟當權力一下消失任誰也無法一時能夠接受得了。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有些首相離任後會選擇去掙錢,有些會選擇去做公益慈善,比如支持教育和各種公益事業。
Ⅲ 二戰中領導英國取得勝利的丘吉爾,為何在二戰結束後便下台了
英國全是資產階級,丘吉爾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有問題嗎?必須有一位經濟強人進行經濟發展,丘吉爾明顯不是這個人。這是時代自由選擇。充分體現了英國人民的意願,他們不需要這樣的首相了,無論你在二戰中表現怎麼樣?老百姓有自己的選舉權!選舉權!
英國,丘吉爾,美國,巴頓,主張對蘇聯戰爭,人民想和平不想當死去的英雄,一個下台,一個橫死。中國的岳飛主戰金國,南宋國要和平,岳飛慘死。德國希特勒,日本東條英機,好戰,一個自焚一個絞死。世界歷史,好戰者都沒好下場,希望沒有戰爭英雄,永遠和平。
沒有丘吉爾的抗戰訣心,不可能有對德的勝利,當時張伯倫在內閣佔主流,因和德和談德條件太苛刻難以接受,才一致同意丘的抗戰主張,試想如英德和談,德和蘇聯成對抗主角,蘇勝德很困難,美因無英前哨而無法支援,最後結局難料。丘吉爾是貴族出身,公爵爵位,這對於英國選民來說是有隔閡的!另外丘吉爾在任時推出的針對貴族遺產繼承製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五的稅率,特別是在二戰時因為貴族家庭頻繁死人,導致貴族大量破產,因此貴族階層恨他入骨。兩頭都是不討好的,落選也是正常!
Ⅳ 撒切爾夫人一生鐵腕,晚年去了哪裡,最後是什麼結局
1990年的11月份,接連失去民意和商界的支持後,撒切爾夫人宣布辭職,這位英國第一任女首相就此卸任。縱觀撒切爾夫人的一生,她做到了許多男人都無法完成的事。她的一生是神奇的一生,也是充滿爭議的一生。
撒切爾夫人是時勢造英雄的代表人物,她出身不過是一個雜貨店商人的女兒,這在還有王室、貴族遍地的英國來說,出身是真不怎麼樣。但是撒切爾夫人很爭氣,考上牛津大學,並且當時的保守黨人想啟用一個有才華的女性,而撒切爾夫人就在這個時候登上的政治舞台,最後成為了英國首相。
在政壇上叱吒風雲的撒切爾夫人晚年疾病叢生,她的孩子們卻沒有一人能在床前盡孝。她離開人世的時候,身邊也無親人相伴相送。撒切爾夫人一生為國家殫精竭慮,在病榻相伴的卻只有兒孫們的照片。
由此可見,功名利祿在人的一生中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奉勸那些為了事業打拚的朋友們,健康、親情、愛情才最重要!
Ⅳ 英國脫歐進入「最後攤牌」,首相約翰遜將何去何從
英國首相將會繼續脫離歐盟。因為這是他競選上台所承諾的事情。所以一定會給英國的老百姓一個交代。但是他最後是否是有償脫歐還是無償脫歐,這就不為人所知了。因為現在歐盟和英國之間已經處於一個白熱化階段。所以如果英國首相圖不成功的話,那麼他極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下台的首相。
當然從其他國家的角度上來看,英國脫歐必定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從而會影響全球的經濟,因為歐盟的歐債危機已經使得歐洲各個國家的經濟造成了非常大的負擔。所以一旦英國脫歐成功那麼將給歐洲各國脆弱的經濟再添上一筆沉重的負擔。
Ⅵ 與拿破崙鬥了一輩子的英國的威廉首相,他的結局如何
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1759年5月28日–1806年1月23日) 英國首相。
小皮特是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就職時只有24歲。他是查塔姆伯爵「老皮特」的次子,於1781年進入政壇,他是一位出色的演講家,他和查爾斯·福克斯一起倡導與美國和解。但另一方面,他卻堅持對當時堀起、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建立的法蘭西共和國堅持加以對抗。後來因為國內的宗教問題而被逼解散內閣。
1806年1月26日,拿破崙離開維也納回到巴黎,受到無數狂歡民眾的歡迎。幾天後,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傳來:拿破崙的死敵、英國首相威廉·皮特去世,英國要求與法國簽訂和約。威廉·皮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創立者和鼓吹者,他希望這個耗費了幾百萬黃金建立起來的聯盟能夠阻止法國向 英國進攻。然而,奧斯特里茨一戰使得這一聯盟土崩瓦解。議員們開始指責威廉·皮特,反對黨要他下野,皮特經受不住 精神上的震動,就此一病不起,過了幾個星期便一命嗚呼。
Ⅶ 英國首相為什麼被迫下台
英國是議會內閣制,即首相是否有權組織內閣要看本黨在議會內的地位和本人在黨內的地位。
因為經濟危機和騙補門事件,工黨支持率不斷下降,剛剛結束的議會大選,工黨的議席數也低於保守黨。在這種情況下,工黨已經不能單獨組閣,因為在議會制國家只有多數黨才可以組閣。同時第三大黨明確支持保守黨領袖卡梅隆首先組閣,並且表示即便是同工黨聯合組閣也必須是布朗下台。就在這種情況下,布朗不得不辭職。但是雖然布朗辭職還是無法挽留工黨下台的命運,因為他們幾乎不可能通過議會的信任投票,而這個是議會內閣指國家政府成立的一個必要條件。
Ⅷ 二戰末期,帶領英國打贏戰爭的首相丘吉爾,為何卻黯然下台
1945年在世界歷史上極為關鍵的一個年份,在這一年,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第2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二戰元兇德國和日本相繼投降。
與此同時,作為二戰三巨頭之二的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卻也相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是1945年2月,領導美國加入二戰,並最終取得勝利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病去世。很快沒過幾個月,帶領英國打贏第2次世界大戰,按道理應該威望極高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卻在英國大選之中失敗,黯然下台。也就是說,在1945年到這一年,前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和新晉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領導人相繼換人。
英國首相丘吉爾
而作為對手的艾德禮卻為人謙遜,舉止得體,並能夠耐心的傾聽選民的意見,同時,他由根據英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改革,並順應英國名義,堅持維護英美蘇聯盟,自然獲得了選民的普遍好感。
正是在種種作用之下,帶領英國打贏二戰,與斯大林、羅斯福並列的二戰三巨頭丘吉爾,在威望如日中天之際,卻在大選之中遭遇慘敗,黯然下台。下台之後,丘吉爾曾引用名言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志”。丘吉爾說這句話時究竟是心中冒酸水還是真心大度,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屬於丘吉爾的時代就此落幕。
Ⅸ 為什麼說約翰遜將成英國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已成定局了
約翰遜已經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但不會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先。首先,盡管約翰遜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屬於輕症患者,並不會有性命之憂;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約翰遜的支持率不降反升,已經超過了70%;第三,約翰遜成功解決了英國脫歐問題,帶領保守黨贏得了英國下議院大部分席位,實現了保守黨單獨組閣,在下一次英國大選之前,沒有人能夠動搖約翰遜的首相之位;第四,觀察室反倒認為,約翰遜不僅不會成為“短命首相”,反而會成為一位任期很長的英國首相。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約翰遜會成為長命首相還是短命首相?
Ⅹ 撒切爾夫人如同男人一樣,不屈不撓堅持爭斗,晚年為何那麼凄涼
撒切爾夫人選擇獻身於偉大的愛國事業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要忽略自己,忽視兒女教育和家庭溫情,她卻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這是位值得世人永遠銘記的時代偉人!2013年4月8日,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逝世,享年87歲,她的一雙兒女甚至不願意在第一時間趕回來打理她的後事。
一生顯赫淪落至此,不可謂不悲慘。1979年,撒切爾夫人當選英國首相,入住唐寧街十號,並三次當選英國首相。當時的英國政治經濟急速的衰敗,如同日落西山。面對缺少共識的社會,曠日持久的罷工,社會福利的弊端,以及每一題的唯獨起鬨,撒切爾夫人如同男人一樣,不屈不撓堅持爭斗。
晚年的撒切爾夫人說,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絕不會步入政壇,因為我的家庭已經為我的從政之路付出了過高的代價。而她的女兒卡羅爾則說,母親不應該過於期待成年子女不時的回家看望她,家人不在身邊的日子,誰都經歷過,我們年幼時也總是見不著母親!撒切爾夫人選擇獻身於偉大的愛國事業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要忽略自己,忽視兒女教育和家庭溫情,她卻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