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戰和二戰的時間是多少誰打誰啊誰贏了啊
一、一戰
1、時間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2、參戰方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
3、結果
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條和平宣言》,德、奧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二戰
1、時間
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
2、參戰方
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3、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1)一戰二戰英國能打多久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的重大成果是它嚴重消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
摧毀了地處歐洲東部的基督教東正教國家俄羅斯帝國、地處歐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國家德意志帝國、地處歐洲中部和巴爾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國奧匈帝國等歐洲古老的封建帝國.
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帝國主義國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的奧斯曼帝國也宣告解體。
戰爭後期,地處歐洲東部邊陲的俄羅斯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俄羅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戰後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❷ 「一戰」、「二戰」持續的時間,分別有多久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是同盟國,英國、法國、俄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中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比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
軸心國陣營:
德國、日本、義大利。
仆從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芬蘭、克羅埃西亞、偽滿洲國、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維希法國、泰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同盟國陣營:
蘇聯、美國、英國、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緬甸、菲律賓、阿比西尼亞(即今衣索比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1940年6月法國淪亡後稱自由法國)、厄瓜多、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關於開始時間,中國的歷史書上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為全面爆發時間。註:是全面爆發,沒有具體開始時間。如:在歐洲各國都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為開始時間。在亞洲中國和朝鮮和韓國等國專門研究二戰的學者一致認為開始時間是日本1937年7月7日進攻盧溝橋。在非洲國家都認為二戰開始時間是1934年12月5日,義大利突然進攻衣索比亞軍隊。在前蘇聯國家一致認為開始時間是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然進攻蘇聯。而美國單方面認為二戰時間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軍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
但全世界都有一個統一的結束時間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向美國、中國、英國、蘇聯等盟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❸ 如果一戰二戰沒有爆發,英國能當多久世界霸主
英國被超越是在一戰前(其實是19-20世紀之交)就奠定了的……
在國際上的「霸主地位」雖然是在大戰中逐步喪失的,但即便沒有大戰,霸主又豈是一個有著二流國力的沒落貴族能夠長期扮演的?
❹ 「一戰」,「二戰」持續的時間,分別有多久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持續4年5個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從1939年9月至1945年8月,持續5年9月.
❺ 一戰和二戰之間到底間隔了多少年
一戰與二戰之間間隔了二十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和結束的時間是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間和結束是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
於是,即使德國還沒從一戰的影響中恢復,希特勒迫不及待地聚集軍隊,帶著部下發動了歷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向各國侵略。 在二戰中,戰場上的慘烈程度較一戰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戰爭從亞洲打到歐洲,最後,在美鍋、英國和蘇聯等國家的努力下,德軍備受夾擊,最後無條件投降。
❻ 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多久
日期:1914年6月—1918年11月
位置: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
結果:協約國獲勝印度洋、中東
死亡(約數):10,000,000人
將士:900萬
平民:700萬
合計:1669萬
發起國家:同盟國、協約國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
·俄羅斯帝國
·法國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黑山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義大利退出三國同盟,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
·希臘
·美國
·中國等
同盟國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協約國(Allied Powers)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是同盟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比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編輯本段]第二次世界大戰
(World War II)
簡稱二戰或二大戰。
1939—1945年,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失敗,以美國、英國、蘇聯、中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❼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大戰時間是多久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為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為1939—194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交戰的雙方主要是以法國、俄國、英國為主的協約國和以德國、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
大戰爆發的原因在於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以德國為主的新興帝國主義不滿英法老牌帝國主義占據著過多的殖民地,認為應該重新劃分秩序,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可見,這場戰爭一開始就是帝國主義間的一次非正義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是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之後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一戰全面爆發。
這場戰爭主要以歐洲為戰場,雙方投入6500萬左右的兵力,一戰中的凡爾登戰役更是被稱為「絞肉機」,戰爭極其慘烈,最終1918年11月德國投降,協約國獲勝,一戰結束後,以英法為主的國家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世界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交戰雙方主要是義大利、德國和日本的軸心國與以中國、英國、法國、蘇聯為主的世界反法西斯國家。
這是人類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戰場范圍涉及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這場戰爭的開始標志是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國宣戰。
雙方在這場戰爭中死傷超過了1億人,給世界造成重大災難。其中最重要的戰役是斯大林格勒戰役,這場戰爭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最終1943年9月8日義大利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戰結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獲勝。二戰結束後,建立了雅爾塔體系的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