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曼徹斯特一年四季穿啥衣服,需要帶羽絨服嗎
曼徹斯特 挺冷的 3月份 還是零下 你可以在那邊買羽絨服 中國的衣服的風格和英國的有點區別 我去的時候也是那邊買的 不是特別貴 春天和秋天 還是有點冷的那邊挺潮濕的 一般穿襯衫加外套就可以了 夏天有點熱 那邊普遍溫度27度上下 經常下小雨
❷ 英國曼徹斯特一年四季,第四季度(10~12月)、第一、二、三季度氣溫情況,留學一年(10月份左右過
摘要 曼徹斯特的氣候溫和、多雨,冬季濕冷 ,一至三月的均溫度約為8℃,雨量為35毫米, 到了七至九月的夏季,平均氣溫則升至20℃I左右, 雨量約為52毫米。
❸ 在英國曼徹斯特生活都穿什麼衣服
一年大概十幾度上下,冬天最低也就五度左右,夏天最高大概二十多度。
帶帽的外套會很實用。下小雨可以稍微擋一下。
❹ 曼徹斯特是個小城市嗎
市名
曼徹斯特市(CityofManchester)
別稱
棉都(Cottonopolis)、北方之都(CapitaloftheNorth)、第二城(Secondcity)、倉庫之城(WarehouseCity)
格言
ConcilioEtLabore(拉丁語:智慧和努力)
經緯度
城市位於北緯53度28分,西經2度14分。
國家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成員國
英格蘭(England)
地區
英格蘭西北(NorthWestEngland)
郡
大曼徹斯特(GreaterManchester)
行政中心
曼徹斯特市中心(ManchesterCityCentre)
建立
公元1世紀
城鎮特許狀
1301年
建市
1853年
市長
格林·埃文思(GlynnEvans)
下院議員
保羅·喬金斯(PaulGoggins)(英國工黨)
傑拉爾德·考夫曼(SirGeraldKaufman)(英國工黨)
約翰·里馳(JohnLeech)(英國自由民主黨)
托尼·勞埃德(TonyLloyd)(英國工黨)
格雷厄姆·斯君格(GrahamStringer)(英國工黨)
面積
市內和各自治區面積共115.65平方公里。
海拔
全市平均海拔78米。
人口
市內和各自治區人口共45.2萬人(2006年,英國地區第5名),人口密度3,815人/平方公里。大曼徹斯特人口224.03萬。曼徹斯特都會區人口420.92萬。大曼徹斯特都市郡人口254.77萬,人口密度1,997人/平方公里。
種族
全市人口中有77.6%為白人,其中英國白人占總人口的71.0%,愛爾蘭白人占總人口的3.0%;
混血人種佔3.2%,其中1.9%為黑人和白人血統(加勒比地區和非洲);
南亞人佔10.3%,其中巴基斯坦人佔5.8%,印度人佔2.3%,孟加拉人佔1.0%;
黑人佔5.2%,其中加勒比地區黑人佔2.0%2.7%,非洲黑人佔2.7%;
東亞及其他地區人口佔3.7%,其中2.3%為華裔(2005年)。
時間
格林尼治標准時間(GMT)。UTC+0。
郵政編碼
M
電話區號
0161
曼徹斯特(Manchester)是英國的棉紡織業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文化中心,位於英格蘭西北部都市群的中心,英格蘭西北部平原,東部臨近奔寧山脈。
曼徹斯特是棉紡織工業的發祥地。兩百多年前,在這里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紡織大工業,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曼徹斯特也隨著棉紡工業的出現成為新一代大工業城市的先驅。
[編輯本段]一、歷史沿革
19世紀初的「棉都」——曼徹斯特曼徹斯特與工業革命密不可分,但它存在相比紡紗機和珍尼機(早期的紡紗機)年代久遠得多。曼楚尼市(Mancunium)是公元79年由阿格里科拉將軍(GeneralAgricola)修建的堡壘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在羅馬時期是個非常重要的城鎮。曼楚尼市沿著瓦特林街(WatlingSt.)逐漸擴展到今天的規模,連接倫敦與北方的切斯特。曼徹斯特中世紀的歷史鮮人知,部分原因是城市的歷史記錄毀於1666年的倫敦大火。14世紀,法蘭德斯的羊毛和亞麻紡織工人在這里定居下來,開創了最早的紡織傳統,並這個小鎮在18世紀加工從美洲殖民地來的棉花奠下良好的基礎。曼徹斯特有方便運輸的運河、充足的水和煤炭供應,加上進取和創新的文化傳統(理查德·阿克賴特發明的蒸汽紡紗機就是代表)。曼徹斯特孕育了全新的紡織工業,開創了工業革命的先河。
市名
曼徹斯特源於古英語名字「Mamucium」(奶頭形狀的山),後來的演化中加上了「ceaster」,起源於古拉丁語「Castra」而變成「Manchester」。
發展
曼徹斯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79年羅馬人就曾在這里建立要塞,以控制從奔寧山麓到海邊的通道。14世紀移居此地的佛蘭芒織匠創辦了亞麻和毛紡業,為曼徹斯特的發展奠定了頭一塊基石。
十三世紀興起,產業革命後發展迅速。十六世紀中葉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紡織工業城市,它出產的呢絨、氈帽和粗棉布甚至遠銷海外。自1780年後的四十年中,擁有全國棉紡織工業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紗的貿易中心。東部以紡織、服裝、印染為主;西部以電機與通用機械為主。食品加工、化學和煉油也很重要。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海輪經曼徹斯特運河(1894年通航)可抵本市,是僅次於倫敦和利物浦的重要港口。
崛起
曼徹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業革命以來的事。1764年,蘭開郡紡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開始了從紡織機器發軔的工業革命。18世紀80年代第一家棉紡織廠在曼徹斯特誕生。1789年蒸汽機開始代替水力,裝備紡織廠,從此這里的棉紡業發展得更為迅速。到1830年,曼徹斯特的棉紡織廠已達99家。這里發達的棉紡織工業給清政府最早派赴歐洲考察的官員斌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乘槎筆記》(1866年)中寫道:「此地人民五十萬。街市繁盛,為英國第二埠頭。中華及印度、美國棉花皆集於此。所織之布,發於各路售賣……往織布大行(指工廠)遍覽。樓五重,上下數百間。工匠計三千人,女多於男。棉花包至此開始。由彈而紡,而織,而染,皆用火輪法……棉花分三路,原來泥沙攙雜,彈過六七遍,則白如雪,柔於綿矣。又以輪紡,由精卷而為細絲。凡七八過,皆用小輪數百紡之。頃刻成軸,細於發矣。染處則在下層,各色俱備。入浸少時,即鮮明成色。織機萬張,刻不停梭。每機二三張以一人司之。計自木棉出包時,至紡織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他的敘述生動地再現了100多年前此地棉紡業的盛況。那時的曼徹斯特已從舊集鎮發展為英國有數的大城和世界棉紡工業之都。
今日
自二十世紀初因經濟大衰退,曼徹斯特的工業開始受到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曼徹斯特的重工業設施受到納粹德國的嚴重轟炸和破壞。戰後的曼徹斯特工業開始式微,但曼徹斯特的大城市地位依舊不變。
近十年來曼徹斯特的市貌變化很大,大量在1960年代前興建的樓房都被拆毀,以新式建築物取代,而舊廠亦改建成住宅公寓。
[編輯本段]二、地理環境
平安夜中的曼徹斯特市政廳地理方位
曼徹斯特位於盆地之中,北方和東方毗鄰奔甯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市中心位於艾威爾河(RiverIrwell)東岸,靠近另外兩條河——麥諾克河(RiverMedlock)和埃瑞克河(RiverIrk)的匯流處。默西河(RiverMersey)也經過城市南部。內城區大部分是樓房,從許多高大建築物樓上可以看到廣闊的荒野。另外,曼徹斯特河道發達,靠近利物浦港和煤礦。
氣候環境
曼徹斯特氣候潮濕,屬於終年溫和多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該市的平均年降水量為809毫米,降水持續時間長,但降水強度小,降水常在1個小時以上,而鮮見幾分鍾的傾盤大雨。
旅遊時間
無論什麼季節或什麼天氣,到曼徹斯特旅遊都非常方便。4月到9月是到訪的最佳季節,但要記住,7月和8月可是旅遊旺季。如果是8月下旬去到訪曼徹斯特,就可以加入50萬的狂歡隊伍,在同志日的遊行隊伍裏手舞足蹈。一至三月的均溫度約為攝氏8度,到了七至九月的夏季,平均氣溫則升至攝氏20度左右。
[編輯本段]三、行政區劃
大曼徹斯特行政區劃曼徹斯特歷史上屬於蘭開夏郡。1974年英國進行了地方行政改革,建立了以曼徹斯特為中心,包括鄰近的索爾福德(兩市街市毗連,只隔一道小河),斯托克波特、奧爾德姆、博爾頓、羅奇代爾及其他城鎮在內的都市郡,叫大曼徹斯特,總面積1,287平方公里。這個都市郡是英國重要的經濟區和最大的都市區之一。
大曼徹斯特都市郡
由10個都會自治市(metropolitanboroughs)組成:
曼徹斯特市(CityofManchester)
斯多波特(Stockport)
塔姆塞德(Tameside)
奧德海姆(Oldham)(自治市)
羅奇代爾(Rochdale)
伯雷(Bury)(自治市)
保頓(Bolton)(自治市)
維根(Wigan)(自治市)
索爾福德市(CityofSalford)
特拉福德(Trafford)
大曼徹斯特都市區
市鎮有Sale、Altrincham、Cheadle、Stockport、Ashton-under-Lyne、Oldham、Bury、Rochdale、Glossop、Stockport、Middleton和Stretford。特拉福德和索爾福兩市通常被理解為曼徹斯特都會區的一部份,但保頓和維根兩市並不被列入。
❺ 一般棉被多少斤
❻ 布里斯托和曼切斯特氣候
布里斯托氣候情況:
布里斯托(英語:Bristol),英國英格蘭西南地區的名譽郡、單一管理區和最大城市。
布里斯托氣候條件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布里斯托是一座沿海城市,天氣受海洋影響較大,變天很快,雨衣是每個人書包中的必備之物,這里很少有極冷或極熱的時候,冬天氣溫在零下12-0℃左右,一件稍厚一點的防寒服就可以過冬;夏天溫暖多雨,溫度不很高,一般在16-22℃之間。
曼徹斯特氣候情況:
曼徹斯特(Manchester),英國第二繁華城市 。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化城市 ,英格蘭西北區域大曼徹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單一管理區,英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工業、文化中心。曼徹斯特氣候潮濕,氣候條件屬於終年溫和多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該市的平均年降水量為809毫米,降水持續時間長,但降水強度小,降水常在1個小時以上,而鮮見幾分鍾的傾盤大雨。❼ 曼徹斯特10-12月的氣候如何
10月到12月的曼城有下雪的可能,不過多數還是雨夾雪,溫度一般在0度以上,而且英國的晝夜溫差比較大,早晨和晚上比較冷。中午還好,不過因為是濕冷所以有風濕的小心。不過也有天氣特別好的時候,比較像江南。
英國每家都有暖氣的,一般10月份就開始用了。室內外的溫差很大,通常冬天我在英國都是T恤加中等厚度的襖(看你出門時間的方式和長短了)下身就是一條仔褲就好了。不過你最好准備好一些防水的衣服,和雨傘。
另外因為曼城並不大,而且交通很方便在市區有兩條線的公車是免費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所以不用太厚的衣服除非你很怕冷。曼城的唐人街也不錯,很多食物都可以買到。
曼徹斯特(Manchester),人口約51萬。世界上最早的工業化城市,英格蘭西北區域大曼徹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單一管理區,英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工業、文化中心,也是國際化大都市。
曼徹斯特發展新興工業,成為以電子、化工和印刷為中心,擁有重型機器、織布、煉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種行業的國際化城市。作為自由貿易、經濟自由化和合作運動的先導的曼徹斯特市對英國經濟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❽ 英國的氣候怎麼樣,都有哪些類形
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英國西北部多低山高原,東南部為平原泰晤士河是國內最大的河流。英國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適合植物生長。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
英格蘭氣候
英格蘭是英國領土的主要部分,也是英國主要的工業和農業區,氣候總體來說溫和濕潤。查看位於英格蘭的350所大學院校。
倫敦的大霧是眾所周知的,這是由於島國的潮氣和工業污染的原因所致。隨著環境保護的加強,目前倫敦的濃霧已大大減少。倫敦全年的氣溫波動在6°C到30°C左右,冬暖夏涼,空氣濕潤,感覺較為舒適。
東北部的約克郡和西北部的著名港口城市利物浦氣候也較好,四季差別不大,季節間的溫度變化也很小,雨天較多。位於西約克郡的工業城市利茲稍有不同,屬於亞熱帶濕潤性季風山地氣候,四季比較分明,但氣候也很溫和,雨量充沛,霧多,日照較少。
紐卡斯爾市是20世紀英格蘭最受歡迎的城市之一,也是英格蘭的核心城市之一,得益於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紐卡斯爾的氣候也很溫和。
英國排名第二的國際化大都市曼徹斯特氣候潮濕,終年溫和多雨,降水持續時間長,常在1個小時以上,但強度小,很少見持續幾分鍾以上的傾盆大雨。
蘇格蘭氣候
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是英國著名的文化古城,也曾是蘇格蘭王國的首都。它位於蘇格蘭低地南部中心,依山傍水氣候溫和濕潤,春季風多,夏秋綠樹成蔭,冬季大部分地區雲雨天氣多且氣候多變。
威爾士氣候
威爾士是英國安全系數最高且犯罪率最低的地區,它的氣候相對惡劣一些,冬季晴天少,陰雨天氣多。而且因為處於東南季風的迎風坡,所以降水較多。但全年氣溫適宜,冬不冷夏不熱,那裡人都喜歡日光浴,非常熱愛體育活動。查看位於威爾士的21所大學院校。
北愛爾蘭氣候
整個北愛爾蘭地區都處在溫帶季風氣候區域,雖常有雲霧天氣但沒有比其他地區更加潮濕。它的四季很分明並且氣候變化很迅速。位於愛爾蘭島東北沿海的貝爾法斯特由於氣候潮濕和十六、七世紀大量伐木的原因使得現在的北愛爾蘭大多數地區成為了富饒的草原。
英國天氣小貼士
因為緯度高的原因所以英國的晝夜變化明顯,冬季日短夜長,夏季則相反,所以在英國留學或者想要去英國旅遊的同學,可以計劃在夏季出行。
另外,雖然英國四季溫暖,但冬天潮濕和陰冷的空氣也可以使人在一個冬天內患好幾次感冒,留學生在冬天要格外注意防潮和保暖。出現暴雨的情況也比較多,暴雨的危害根據每個城市承災能力也有所不同,留學生要隨時檢查居住環境的安全設施。總之,安全無小事,任何的仔細和小心謹慎都不為過。
❾ 曼徹斯特氣候
曼徹斯特被稱為雨城,氣候潮濕,屬於終年溫和多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該市的平均年降水量為809毫米,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強度小,常在1個小時以上,而鮮見幾分鍾的傾盤大雨。在冬季是全國最少積雪的城市。
如果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