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英國現任首相叫什麼於那年上任
英國現任首相是工黨領袖 戈登·布朗 1951年2月20日,布朗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全名詹姆斯·戈登·布朗,是家中第三個兒子,他父親是一名牧師。 1967年9月,16歲的布朗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歷史。布朗在取得歷史學學位後,又取得蘇格蘭勞工史的碩士學位。 1969年,加入工黨。 1976年至1980年,在愛丁堡大學和喀里多尼亞大學任講師。 1977年至1983年,任工黨蘇格蘭執委會委員。 1980年至1983年,在蘇格蘭電視台擔任時事編輯。 1983年,當選英國議會下院議員,出任工黨蘇格蘭地區主席。托尼·布萊爾同年當選議員。 1987年,任工黨領袖尼爾·金諾克影子內閣財政首席秘書。同年,保守黨連續第三次贏得議會選舉,撒切爾夫人連任首相。 1989年,任工黨影子內閣貿易和工業大臣。 1992年,任工黨領袖約翰·史密斯影子內閣財政大臣。同年,保守黨連續第四次贏得議會選舉,約翰·梅傑任首相。 1994年,史密斯因心臟病病故,工黨內部舉行領袖選舉。據說布朗和布萊爾在倫敦一家餐館達成君子協定,布朗同意退出競爭,支持布萊爾,條件是布萊爾將來辭職,把領袖和首相職位讓給布朗。布萊爾隨後當選工黨領袖,成為工黨歷史最年輕的領袖。 1997年5月1日,工黨在議會下院選舉中大勝。5月2日,布萊爾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布朗任財政大臣。5月6日,布朗批准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獨立決斷,自行制定決策,抑制通貨膨脹。這個決定迄今仍為布朗最受歡迎的決定之一。 2000年8月3日,49歲的布朗與36歲的薩拉·麥考利結婚。 2001年6月8日,工黨再次贏得下院選舉,但優勢有所下降。布朗繼續擔任財政大臣。 同年12月28日,布朗的女兒珍妮弗出生。但珍妮弗10天後死於腦出血。布朗之前有過兩個兒子,小兒子患有囊腫性纖維化病。 2004年6月15日,布朗打破英國現代史上持續擔任財政大臣時間最長的紀錄。 2005年5月5日,工黨第三次贏得下院選舉。布萊爾連任首相。之前,布萊爾聲稱要干滿第三個首相任期,但保證不尋求第四個任期。布朗繼續擔任財政大臣。 2006年9月7日,布萊爾迫於壓力,承諾將在一年內辭去工黨領袖和英國首相職務。之前,布萊爾內閣的8名低級別成員辭職,要求布萊爾下台。有報道說,布朗是「逼宮」布萊爾的幕後指使者之一,但布朗予以否認。 2007年5月10日,擔任首相滿10年的布萊爾宣布,他將於6月27日辭去首相職務。 5月17日,布朗獲得工黨領袖唯一候選人提名,確認為候任工黨領袖和英國首相。 6月24日,布朗正式出任工黨領袖。 6月27日,按照計劃,布萊爾將前往白金漢宮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提交辭呈,布朗隨後將入宮接受女王任命。 希望我的回答讓你滿意!謝謝!!
麻煩採納,謝謝!
❷ 英國現任首相的名字是什麼
英國首相布萊爾
托尼·布萊爾 (Tony Blair) 1953年5月6日生於英國北部的愛丁堡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畢業於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法律系,1984年成為大律師,1994年被女王封為樞密院成員。
布萊爾1983年進入下議院,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先後任財政、貿工、能源和就業事務副發言人,1992年起任內政事務發言人。他1994年當選工黨領袖。布萊爾是工黨歷史上最年輕的領袖。1997年5月任首相,成為自1812年以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後兼任首席財政大臣和文官部大臣。他出任首相後,對工黨大膽進行革新,對原保守黨政府的內外政策進行了一系列調整。2001年6月在大選中再次獲勝,連任首相,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連任的工黨首相。
布萊爾重視中英關系,曾於1988年訪華。1997年,布萊爾出席了香港政權交接儀式。1998年10月以首相身份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布萊爾對法律、工會、稅收、貿易、能源、就業、犯罪等問題感興趣; 喜歡讀書,愛好網球和音樂; 著有《新英國,我眼中的年輕國家》等書。
夫人切麗·布斯為王室法律顧問,有三子一女。
❸ 現在英國首項叫什麼名字
英國首相(Prime Minister),簡稱英揆(揆,本意即宰相),代表英國王室和民眾執掌國家行政權力的最高官員,英國政府首腦。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確認並任命後才正式成為首相。
戴維·卡梅倫1966年10月9日出生於倫敦,家境富裕,父親是股票經紀人,母親是治安法官。他先後就讀於伊頓公學、牛津大學。大學期間他學習了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專業。為現任首相
❹ 求英國各部門官職的名稱
1、財政大臣
財政大臣是英國內閣中,主管經濟與金融事務之官員職稱,通常簡稱財相。
財政大臣負責管理國王陛下財政部,職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財政部長。財政大臣一般被認為是四大國務大臣之一,在近年來,地位更是僅次於首相。現任財政大臣是菲利普·哈蒙德。
2、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
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通常叫作 Foreign Office或FCO)是英國負責推廣海外利益的政府部門,由英國外交部及聯邦事務部於1968年合並而被創設。外交和聯邦事務部的首長是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通常被簡稱為「外交大臣」。
這個職位與財政大臣和內政大臣一起被看作內閣的三個最有威望的職位。這些職位與首相一起構成重大國務官位。
3、內政大臣
內政大臣(英語: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Home Department,簡稱:Home Secretary),英國內政部的部長,掌管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內政、全英國的移民和公民事務。現任內政大臣為賈偉德,服務於特蕾莎·梅內閣。
4、掌璽大臣
這個職位首先就像它字面上講的掌管英國的國璽,負責保管國璽和起草、頒發各種政府文件,歷來就是政府首席大臣,因為他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國璽的掌管人 。
所有重要的政府法令、條約、議會宣召令、國王賞賜令、委任書、特許狀,均由大法官擬定和頒行,都必須加蓋國璽才能生效。
5、首相
首相為「首席宰相」的縮寫,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中內閣首腦的中文通稱,如英國、日本的內閣首腦。
首相的產生各國規定不一,英國首相只能由下院多數黨領袖擔任並由英王任命;日本首相由國會提名經議員選舉產生,並經天皇任命,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議會中佔多數議席的政黨(執政黨)的領袖(總裁)是當然的首相。首相享有非常廣泛的權力。
❺ 現在的英國首相是誰簡介
英國現任財政大臣布朗
1951年2月20日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各,父親是牧師。他分別獲得愛丁堡大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1968年,年僅17歲的布朗加入工黨,所以他在工黨內的資歷和人脈都超過了布萊爾。
1983年,32歲的布朗當選為國會議員,任工黨蘇格蘭主席,成為工黨內的青年才俊。1985年後任工黨影子內閣財政首席秘書、貿易和工業事務發言人、財政大臣等職,和布萊爾並稱工黨雙雄。
1994年工黨領導人約翰·史密斯去世後,勢均力敵的布萊爾和布朗擁有各自的支持者,都有資格爭奪工黨領袖的寶座。為了避免出現權力內訌,布萊爾和布朗達成協議,由布萊爾出任工黨領袖,如果工黨贏得大選,則由布朗出任財政大臣。當時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布萊爾答應在第二個首相任期中將首相寶座讓給布朗。
1997年工黨贏得大選後,布朗出任財政大臣,在之後的8年裡,英國經濟穩步增長,布朗功不可沒。
❻ OTV,UK,CEO,APEC,WTO,NATO的全稱是什麼
OTV:Oriantal(東方) TV 上海東方電視台UK: The United Kingdom 英國CEO;首席執行官 Chief Executive Officer是在一個企業中負責日常經營管理的最高級管理人員APEC:是亞太經合組織的簡稱.英文全稱為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WTO: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北約
希望採納
❼ 英國總統叫什麼
截止至2020年11月英國首相是鮑里斯·約翰遜接任特蕾莎·梅。
英國是君主立憲國家,首相是掌握實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沒有總統。英國首相一般情況下由英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任命後正式成為首相。
(7)英國的首席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1964年6月19日,約翰遜生於美國紐約,先後就讀於英國著名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和著名高校牛津大學。
約翰遜曾任《旁觀者》周刊記者,後出任編輯,出版過歷史著述。
2001年6月,約翰遜當選議員,2004年任保守黨副主席,成為保守黨前座議員。同年11月因被曝與一名《旁觀者》女性采編人員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被解除以上職務。
2005年,卡梅倫成為保守黨領袖後,出任保守黨「影子內閣」教育大臣,稍後辭去《旁觀者》編輯職務。
2007年7月為准備參選倫敦市長而辭去「影子內閣」教育大臣職務,同年9月由保守黨正式確認候選人資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首相
❽ 英國首相是誰啊
英國首相(Prime Minister):代表英國王室和民眾執掌國家行政權力的最高官員,英國政府首腦。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確認並任命後才正式成為首相。 1721年,輝格黨(Whig)領袖羅伯特·沃波爾爵士(Sir Robert Walpole)被英王喬治一世(George I)任命為內閣首領,是為英國首相一職之始,但職位正式名稱並非首相(Prime Minister),而是「首席財政大臣」。 1905年,亨利·坎貝爾-班納文爵士(Sir Henry Campbell-Bannerman)獲任命為英國首相。在任命他的英王敕令上,首相(Prime Minister)一詞首次出現,成為一個正式的英國官銜。 首相可向國王/女王提名政府內閣成員,亦可提出解散下議院的請求。 英國首相 入職 去職 所屬黨派 1.羅伯特·沃波爾爵士(1742年起成為奧爾福德伯爵) 1721年4月4日 (1730年5月15日) 1742年2月11日 輝格黨 2.威爾明頓伯爵 1742年2月16日 1743年7月2日 輝格黨 3.亨利·佩爾漢姆 1743年8月27日 1754年3月7日 輝格黨 4.紐卡斯爾公爵 (第1次) 1754年3月16日 1756年11月16日 輝格黨 5.德文郡公爵 1756年11月16日 1757年6月25日 輝格黨 6.紐卡斯爾公爵 (第2次) 1757年7月2日 1762年5月26日 輝格黨 7.比特伯爵 1762年5月26日 1763年4月16日 托利黨 8.喬治·格倫維爾 1763年4月16日 1765年7月13日 輝格黨 9.羅金漢侯爵 (第1次) 1765年7月13日 1766年7月30日 輝格黨 10.查塔姆伯爵(老皮特) 1766年7月30日 1768年10月14日 輝格黨 11.格拉夫頓公爵 1768年10月14日 1770年1月28日 輝格黨 12.諾斯勛爵 1770年1月28日 1782年3月22日 托利黨 13.羅金漢侯爵 (第2次) 1782年3月27日 1782年7月1日 輝格黨 14.謝爾本伯爵 1782年7月4日 1783年4月2日 輝格黨 15.波特蘭公爵 (第1次) 1783年4月2日 1783年12月19日 托利黨/福克斯-諾斯聯合內閣 16.小皮特 (第1次) 1783年12月19日 1801年3月14日 托利黨 17.亨利·阿丁頓 1801年3月17日 1804年5月10日 托利黨 18.小皮特 (第2次) 1804年5月10日 1806年1月23日 托利黨 19.格倫維爾勛爵 1806年2月11日 1807年3月31日 輝格黨 / 聯合內閣 20.波特蘭公爵(第2次) 1807年3月31日 1809年10月4日 托利黨 21.斯賓塞·珀西瓦爾 1809年10月4日 1812年5月11日 托利黨 22.利物浦伯爵 1812年6月9日 1827年4月10日 托利黨 23.喬治·坎寧 1827年4月10日 1827年8月8日 托利黨 24.戈德里奇子爵 1827年8月31日 1828年1月22日 托利黨 25.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 1828年1月22日 1830年11月22日 托利黨 26.格雷伯爵 1830年11月22日 1834年7月16日 輝格黨 27.墨爾本子爵(第1次) 1834年7月16日 1834年11月17日 輝格黨 28.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 (看守政府) 1834年11月17日 1834年12月9日 保守黨 29.羅伯特·皮爾爵士 (第1次) 1834年12月10日 1835年4月18日 保守黨 30.墨爾本子爵 (第2次) 1835年4月18日 1841年8月30日 輝格黨 31.羅伯特·皮爾爵士 (第2次) 1841年8月30日 1846年6月30日 保守黨 32.約翰·羅素勛爵 (第1次) 1846年6月30日 1852年2月23日 輝格黨 33.德比伯爵 (第1次) 1852年2月23日 1852年12月19日 保守黨 34.阿伯丁伯爵 1852年12月19日 1855年2月6日 Peelite/聯合內閣 35.帕爾姆斯頓子爵 (第1次) 1855年2月6日 1858年2月20日 輝格黨 36.德比伯爵 (第2次) 1858年2月20日 1859年6月12日 保守黨 37.帕爾姆斯頓子爵 (第2次) 1859年6月12日 1865年10月18日 自由黨 38.約翰·羅素伯爵 (第2次) 1865年10月29日 1866年6月28日 自由黨 39.德比伯爵 (第3次) 1866年6月28日 1868年2月27日 保守黨 40.本傑明·迪斯雷利 (第1次) 1868年2月27日 1868年12月3日 保守黨 41.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 (第1次) 12月3日 1868年 2月20日 1874年 自由黨 42.本傑明·迪斯雷利(第2次) (1876年後稱比肯斯菲爾德伯爵)1874年2月20日 1880年4月23日 保守黨 43.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 (第2次) 1880年4月23日 1885年6月23日 自由黨 44.索爾茲伯里侯爵 (第1次) 1885年6月23日 1886年2月1日 保守黨 45.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 (第3次) 1886年2月1日 1886年7月25日 自由黨 46.索爾茲伯里侯爵 (第2次) 1886年8月3日 1892年8月15日 保守黨 47.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 (第4次) 1892年8月15日 1894年3月5日 自由黨 48.羅斯貝利伯爵 1894年3月5日 1895年6月25日 自由黨 49.索爾茲伯里侯爵 (第3次) 1895年6月25日 1902年7月12日 保守黨 50.亞瑟·貝爾福 1902年7月12日 1905年12月5日 保守黨 51.亨利·坎貝爾-班納文爵士 1905年12月5日 1908年4月7日 自由黨 52.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1908年4月7日 1916年12月7日 英國自由黨 後成為聯合內閣 53.戴維·勞合·喬治 1916年12月7日 1922年10月23日 國家自由黨 / 聯合內閣 54.安德魯·伯納爾·勞 1922年10月23日 1923年5月22日 保守黨 55.斯坦利·鮑德溫 (第1次) 1923年5月22日 1924年1月22日 保守黨 56.拉姆齊·麥克唐納 (第1次) 1924年1月22日 1924年11月4日 英國工黨 57.斯坦利·鮑德溫 (第2次) 1924年11月4日 1929年6月5日 保守黨 58.拉姆齊·麥克唐納 (第2次) 1929年6月5日 1931年8月24日 工黨 59.拉姆齊·麥克唐納 1 (第3次) 1931年8月24日 1935年6月7日 國家工黨 / 國民內閣 60.斯坦利·鮑德溫 (第3次) 1935年6月7日 1937年5月28日 保守黨 / 國民內閣 61.尼維爾·張伯倫 1937年5月28日 1940年5月10日 保守黨 / 國民內閣 62.溫斯頓·丘吉爾 (第1次) 1940年5月10日 1945年5月23日 保守黨 /聯合內閣 63.溫斯頓·丘吉爾 1 (第2次) 1945年5月23日 1945年7月26日 保守黨 / 過渡政府 64.克萊門特·艾德禮 1945年7月26日 1951年10月26日 工黨 65.溫斯頓·丘吉爾爵士 (第3次) 1951年10月26日 1955年4月6日 保守黨 66.安東尼·艾登爵士 1955年4月6日 1957年1月10日 保守黨 67.哈羅德·麥美倫 1957年1月10日 1963年10月19日 保守黨 戴維·卡梅倫 68.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爵士 1963年10月19日 1964年10月16日 保守黨 69.哈羅德·威爾遜 1964年10月16日 1970年6月19日 工黨 70.愛德華·希思 1970年6月19日 1974年3月4日 保守黨 71.哈羅德·威爾遜 1974年3月4日 1976年4月5日 工黨 72.詹姆斯·卡拉漢 1976年4月5日 1979年5月4日 工黨 73.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瑪格麗特·撒切爾) 1979年5月4日 1990年11月28日 保守黨 74.約翰·梅傑(梅傑) 1990年11月28日 1997年5月2日 保守黨 75.托尼·布萊爾(布萊爾) 1997年5月2日 2007年6月27日 工黨 76.戈登·布朗(布朗) 2007年6月27日 工黨 77.戴維·卡梅倫(卡梅倫) 2010年5月12日 現任 保守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