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王室的成員眾多,卻只有一個人能繼承女王的王位,那麼其他人靠什麼來謀生
如今,英國王室的收入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方面來自於英國的「君主撥款」,而更加主要的是來自於英國王室成員的封地、私人收入。
除了查爾斯一脈的直系成員,王室其他成員幾乎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女王的孫女碧翠絲公主就在影視公司就職,而尤金妮公主在證券公司上班,女王的女兒安妮公主是個馬術運動員,比特麗絲公主甚至在倫敦做過購物顧問。
畢竟生活不易,對於很多王子公主們愛說,王室成員的身份只是個身份,想要好好生活還是要認真工作,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種生活是不存在的。
B. 英國皇室
據法新社10月16日報道,素以行為大膽出位而著稱的英國皇室前王妃、安德魯王子的前妻莎拉·弗格森又被曝出准備以拍裸照的方式為慈善機構募款的新聞。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英國小報《太陽報》對於莎拉的「壯舉」非但不加褒獎,相反還呼籲讀者聯名抗議,要求這位現年45歲的前王妃不要以裸照「傷害」世人。
據透露,莎拉即將於不久之後替世界名牌卡地亞珠寶和一款女鞋出任廣告代言人。屆時她將幾乎全裸出鏡,雖然「重點部位」會被價值連城的卡地亞珠寶巧妙地加以遮住,腳上一雙精緻的紅色高跟鞋卻會讓整幅畫面更加惹火煽情。至於拍攝這則裸體廣告的巨額收入,將捐贈給英國著名歌手艾爾頓設立的艾滋病基金會。
出人意料的是,超級小報《太陽報》卻尖刻地指出,作為裸體女模,莎拉過於豐腴的體態以及若隱若現的皺紋讓公眾的眼睛「很受傷」。在16日發行的《太陽報》上有這樣一行字:「親愛的弗格森,請你,請你不要讓全世界都流傳著你的裸照。」
雖然他們只是國家的象徵性權力,但是他們是傳統和文化的代表,是國家的精神力量,在國民心中還是很重要的.他們的作用不可忽視.不然他們也不會存在至今了.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英國首相,代表英國王室和民眾執掌國家行政權力的最高官員,英國政府首腦。一般情況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確認並任命後才正式成為首相。
1721年,輝格黨(Whig)領袖華波爾爵士(Sir Robert Walpole)被英王喬治一世(George I)任命為內閣首領,是為英國首相一職之始,但職位正式名稱並非首相(Prime Minister)。
1905年,坎貝爾-班納文爵士(Sir Henry Campbell-Bannerman)獲任命為英國首相。在任命他的英王敕令上,首相(Prime Minister)一字首次出現,成為一個正式的英國官銜。
首相可向國王/女王提名政府內閣成員,亦可提出解散下議院的請求。
英國歷任首相名單
羅伯特·沃波爾1721年04月04日-1742年02月11日輝格黨
威爾明頓伯爵1742年02月16日-1743年07月02日輝格黨
亨利·佩爾漢姆1743年08月27日-1754年03月07日輝格黨
紐卡斯爾公爵1754年03月16日-1756年11月16日輝格黨
德文郡公爵1756年11月16日-1757年06月25日輝格黨
紐卡斯爾公爵1757年07月02日-1762年05月26日輝格黨
比特伯爵1762年05月26日-1763年04月16日托利黨
喬治·格蘭維爾1763年04月16日-1765年07月13日輝格黨
白金漢侯爵1765年07月13日-1766年07月30日輝格黨
查塔姆伯爵(老皮特)1766年07月30日-1768年10月14日輝格黨
格拉夫頓公爵1768年10月14日-1770年01月28日輝格黨
諾斯勛爵1770年01月28日-1782年03月22日托利黨
白金漢侯爵1782年03月27日-1782年07月01日輝格黨
謝爾本伯爵1782年07月04日-1783年04月02日輝格黨
波特蘭公爵1783年04月02日-1783年12月19日托利黨/福克斯-諾斯聯合內閣
小皮特1783年12月19日-1801年03月14日托利黨
亨利·埃丁頓1801年03月17日-1804年05月10日托利黨
小皮特1804年05月10日-1806年01月23日托利黨
格倫維爾勛爵1806年02月11日-1807年03月31日Whig/Ministry of All the Talents(聯合內閣)
波特蘭公爵1807年03月31日-1809年10月04日托利黨
斯潘塞·帕西瓦爾1809年10月04日-1812年05月11日托利黨
利物浦伯爵1812年06月09日-1827年04月10日托利黨
喬治·坎寧1827年04月10日-1827年08月08日托利黨
戈德里奇子爵1827年08月31日-1828年01月22日托利黨
威靈頓公爵1828年01月22日-1830年11月22日托利黨
格雷伯爵1830年11月22日-1834年07月16日輝格黨
墨爾本子爵1834年07月16日-1834年11月17日輝格黨
威靈頓公爵1834年11月17日-1834年12月09日保守黨
羅伯特·皮爾爵士1834年12月10日-1835年04月18日保守黨
墨爾本子爵1835年04月18日-1841年08月30日輝格黨
羅伯特·皮爾爵士1841年08月30日-1846年06月30日保守黨
約翰·羅素勛爵1846年06月30日-1852年02月23日輝格黨
德比伯爵1852年02月23日-1852年12月19日保守黨
阿伯丁伯爵1852年12月19日-1855年02月06日Peelite/聯合內閣
帕爾姆斯頓子爵1855年02月-06日1858年02月20日輝格黨
德比伯爵1858年02月20日-1859年06月12日保守黨
帕爾姆斯頓子爵1859年06月12日-1865年10月18日自由黨
羅素伯爵1865年10月29日-1866年06月28日自由黨
德比伯爵1866年06月28日-1868年02月27日保守黨
本傑明·迪斯雷利1868年02月27日-1868年12月03日保守黨
威廉·格萊斯頓1868年12月03日-1874年02月20日自由黨
本傑明·迪斯雷利1874年02月20日-1880年04月23日保守黨
威廉·格萊斯頓1880年04月23日-1885年06月23日自由黨
索爾茲伯里侯爵1885年06月23日-1886年02月01日保守黨
威廉·格萊斯頓1886年02月01日-1886年07月25日自由黨
索爾茲伯里侯爵1886年08月03日-1892年08月15日保守黨
威廉·格萊斯頓1892年08月15日-1894年03月05日自由黨
羅斯貝利伯爵1894年03月05日-1895年06月25日自由黨
索爾茲伯里侯爵1895年06月25日-1802年07月12日保守黨
亞瑟·貝爾福1902年07月12日-190年12月05日保守黨
亨利·坎貝爾-班內南爵士1905年12月05日-1908年04月07日自由黨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1908年04月07日-1916年12月07日自由黨
大衛·勞合喬治1916年12月07日-1922年10月23日National Liberal/聯合內閣
安德魯·伯納爾·勞1922年10月23日-1923年05月22日保守黨
斯坦利·鮑德溫1923年05月22日-1924年01月22日保守黨
拉姆賽·麥克唐納1924年01月22日-1924年11月04日工黨
斯坦利·鮑德溫1924年11月04日-1929年06月05日保守黨
拉姆賽·麥克唐納1929年06月05日-1931年08月24日工黨
拉姆賽·麥克唐納1931年08月24日-1935年06月07日National Labour/國民內閣
斯坦利·鮑德溫1935年06月07日-1937年05月28日保守黨/國民內閣
尼維爾·張伯倫1937年05月28日-1940年05月10日保守黨/國民內閣
溫斯頓·丘吉爾1940年05月10日-1945年05月23日保守黨/聯合內閣
溫斯頓·丘吉爾1945年05月23日-1945年07月26日保守黨/過渡政府
克萊門特·艾德禮1945年07月26日-1951年10月26日工黨
溫斯頓·丘吉爾爵士1951年10月26日-1955年04月06日保守黨
安東尼·艾登爵士1955年04月06日-1957年01月10日保守黨
哈羅德·麥克米倫1957年01月10日-1963年10月19日保守黨
道格拉斯-霍姆爵士1963年10月19日1964年10月16日保守黨
哈羅德·威爾遜1964年10月16日1970年06月19日工黨
愛德華·希思1970年06月19日1974年03月04日保守黨
哈羅德·威爾遜1974年03月04日1976年04月05日工黨
詹姆斯·卡拉漢1976年04月05日1979年05月04日工黨
瑪格利特·撒切爾1979年05月04日1990年11月28日保守黨
約翰·梅傑1990年11月28日1997年05月02日保守黨
托尼·布萊爾1997年05月02日在任工黨
C. 英國王室是怎麼回事有政quan嗎資產從哪來
英國王室只是一個象徵,代表國家統一,表面上的國家元首,沒有實權,只出席一些儀式或者走場子(說難聽點)。是英國「光榮革命」後,貴族與資產階級妥協的產物。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權力掌握在議會和首相手中,就加冕首相之類的儀式性東西出場,對首相有「警告權」,王室本身就很有錢(你想想,貴族啊!)君主立憲制後,雖然沒權力,但是每年議會會撥款給王室用於修城堡和旅遊生活什麼的,它只是一個象徵,代表國家統一的一個象徵!
純手機打字,望採納
D. 英國王室靠什麼收入
收入來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1、790萬英鎊一年的財政撥款,這筆費用主要用於女王作為國家元首的日常開銷,也就是女王的「工資」。另有王室宮廷營運維護費、王室出行交通費等補貼來自納稅人。
2、女王名下也有主權地產「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經營收入可觀,但只能用於補貼王室的日常開支,不能作為個人收入。女王無權售賣,只有管理和經營權。
3、皇室地產、農庄收入,私人領地,從這些領地上取得的收入是不用納稅的。以及對皇室管理的建築對外開放收入的門票。
4、咨詢費,因為英國皇室的中立性,大量從政人員,希望得到皇室的建議,所進行的費用。
英國王室進行瘦身,僅剩4人。拋棄了二流的王子、公主。近代,英國出台法律,並減弱王室權利,王室開銷縮減。2001年5月14日,據英國《世界新聞報》報道,英國正在考慮一項重大的改革計劃,以改變人員繁雜、生活鋪張並廣泛遭到英國公眾責難的王室面貌,部分王室成員有可能因此被剝奪王室尊貴的地位和待遇,而頗具爭議的蘇菲王妃則首當其沖,成為王室改革的「犧牲品」。
根據這項改革計劃,英王室成員將可能分化成兩類,一類成員屬於王室核心成員,他們代錶王室,並且擁有王室成員全部的特權,享受王室成員所有的待遇。
另外一類成員則必須離開王室,搬離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今後再也沒有權力享受王室那些尊貴奢華的場面和派頭,失去津貼和警方保護,這些人士日後需要「自食其力」來謀生。但作為補償,這類王室成員可以從事商業活動。
E. 英國皇室為什麼怎麼有錢
英國具有一定的封建傳統,封建貴族長期占據重要地位,國王是國家和民族的象徵。該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確立時即有明文規定,政府每年向王室提供定額的金錢並保障其私有財產。
F. 英國王室也要補貼家用,他們又是怎麼賺錢的
英國的好多領地和家族城堡都是王室的私有財產,每年的旅遊業都會帶來巨額財富,一些王室成員也在創業開公司,例如愛德華王子之前就有一家影視公司;補充一點,每年王室的旅遊業等收入都一分不差的上交國家,而他們的收入是由國家分配,也就是納稅人出錢。
G. 英國王室靠什麼獲得收入的
英國王室的收入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方面,它由英國君主提供資金,更重要的是,來自飛地和英國王室成員的私人收入。雖然你是皇室的一員,但英國的王子、公主和妾也需要工作,納稅,並要求所有的人。因為根據英國的規定,除了女王的直系繼承人查爾斯王子的後代之外,女王的其他子女和她的子女無權獲得國王的錢。
在本財政年度,這些人從他的口袋裡拿走了380萬英鎊。查爾斯在各種官方和慈善活動上花費了610萬英鎊,其中50.7萬英鎊用於招待會,3.5萬英鎊用於捐贈和禮物,72000英鎊用於水、電和天然氣。
H. 英國皇室的收入來源是什麼
收入來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1、790萬英鎊一年的財政撥款,這筆費用主要用於女王作為國家元首的日常開銷,也就是女王的「工資」。另有王室宮廷營運維護費、王室出行交通費等補貼來自納稅人。
2、女王名下也有主權地產「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經營收入可觀,但只能用於補貼王室的日常開支,不能作為個人收入。女王無權售賣,只有管理和經營權。
3、皇室地產、農庄收入,私人領地,從這些領地上取得的收入是不用納稅的。以及對皇室管理的建築對外開放收入的門票。
4、咨詢費,因為英國皇室的中立性,大量從政人員,希望得到皇室的建議,所進行的費用。
(8)可可英語英國王室怎麼賺錢擴展閱讀:
1、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王室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
2、雖然英王的確擁有實質性權力例如解散議會、宣戰、警告權等(與日本天皇沒有實質性權力的區別)。但英國國王只是形式上的最高統治者和三軍總司令,他的權力早已在1689年《權利法案》讓予政府的實際領導人首相和議會(現時都是通過民選產生)。
3、首相可就重大事項與國王磋商,國王可以行使建議權、警告權,但決定權由議會和首相做出,不過最終也要在國王的同意權下認可生效。
I. 英國王室的有錢是全球有名的,那他們為何還有開網店
英王室放下身段開網店一事,被認為是英王室因脫歐一事而遭遇財政收支困境的力證。
因為早在英國決議硬脫歐的消息傳開的時候,就有英媒鋪天蓋地報道稱“財政黑洞恐難支撐英王室奢華生活”,當時還道是空穴來風,可如今再結合這個“王室級網店”的現象,很多事情頓時就不言而喻了。
但我個人也有另外一個想法,我認為這個“王室網店”很可能和“女王變賣珠寶首飾”一樣,都只是一個幌子而已。
上面說過了,英國王室每年的開支可以達到4億甚至10億美元的規模,如此巨大的財政缺口,要憑借什麼收入來源彌補呢?
這時候可能有人就會說,英國王室不是每年都有收到“君主撥款”,每年都在變賣“王室私產”嗎?都這樣了還不夠嗎?
那恐怕確實是不夠的……
英國王室每年的君主撥款,滿打滿算也5000萬美元不到,女王每年變賣的王室私產,更是500萬美元不到,僅憑這點收入來源,怎麼可能支撐龐大的王室財政缺口?
所以英國王室的主要收入來源到底是什麼?
答案其實很簡單。
雖然由於歷史原因,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註定了英王室對干涉英國國家社會的運轉不具備特別有力的實權,而更多是作為一個象徵性的“吉祥物”而存在。但英國王室在英國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如果你要在英國的上層社會混,那麼你無論如何都繞不開英國王室。
正是憑著這份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英國王室每年巨大的財政缺口,總是“神奇”地被補上了。
也正因如此,當別人拿“英國王室開網店”一事,來力證“英國王室財政困難”的觀點時,我卻認為這個網店事件僅僅只是一個幌子。
畢竟,一個小小的網店能為英國王室補上幾個億的財政收入嗎?
J. 英國王室從事什麼工作他們靠什麼賺錢維持奢侈的生活
他們主要是接待一些外國來賓。政府會撥款。但很有限。 英王室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開斯特公爵領地和康沃爾公爵領地的地產,並且免稅;旅遊者的付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