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脫歐為什麼要交脫歐費。
歐盟委員會的脫歐談判代表Michel Barnier稱,希望英國能夠承擔歐盟的債務及其對歐盟預算做出的承諾。歐盟必須用嚴格的辦法來處理這些賬目問題。歐盟委員會發言人Margaritis Schinas表示,這正如同當你離開一家酒吧時,必須支付你在這家酒吧的消費賬單一樣。
② 英國脫歐費為500億英鎊是真的嗎
據外媒報道,英國脫歐部長戴維斯否認首相特雷莎·梅,將批准支付歐盟多達500億英鎊脫歐費的消息。報道稱,戴維斯回應相關報道,稱那是「無稽之談」。
他在英國廣播公司節目中受詢時說:「各種消息滿天飛,這根本是無稽之談。那篇報道完全不正確。」他還說,英國絕不會在脫歐談判中被迫接受不利於英國的條件。
此前,英國消息人士報道說,英國將在退出歐盟之後,每年支付170億英鎊給布魯塞爾,為期三年;整個付款程序將在2022年的大選年之前結束。
特蕾莎.梅有意放棄單一市場准入(即硬脫歐)以獲得對移民、司法的控制權,其希望在與歐盟達成最好的貿易協議的同時追求與其他非歐盟國家如美國之間的自由貿易。
歐盟表示英國要脫離歐盟需要支付500億英鎊的分手費,英國貿易部長福克斯則稱該費用完全是荒謬的,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也稱該費用不像是總結得出的,而是漫天要價。
③ 脫歐是什麼意思 英國為什麼要拖歐呢
英國脫歐的理由:
一、英國長期對歐陸保持著優越感,一直對歐洲一體化若即若離。英國把自己視為歐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國,認為異於歐洲的獨特性是其崛起和強大的原因。雖然逐漸衰弱,優越感依舊強烈,二戰後,每遇挫折或危機,英國便疑歐聲四起,將問題歸於歐共體或歐盟。這一次,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爆發撕裂了英國與歐陸的嫌隙。
二、英國在歐盟繳納高昂會費,但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英國每周付給歐盟的金額在1.63億英鎊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國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擔的歐盟會員費大約為130英鎊。更令英國人不悅的是,金融危機後,一些歐元區國家降低了貢獻額,導致英國貢獻比例大幅升高。歐盟應對歐債危機的舉措讓英國人覺得拿著英國納稅人的錢去救那些「問題國家」。
三、歐盟法律限制太多,歐盟管理毛巾、麵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別有454、1246、12653條。歐盟法院上至英國驅逐恐怖分子、下至啤酒售價都要管轄。英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有53%
源自歐盟,而英國人對阻止歐盟糟糕的立法幾乎無能為力。龐大的歐盟管制體系限制了英國和其他國家如中國、印度、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以及英國行業發展。
四、歐盟東擴以來,英國凈移民數量持續增長。2015年英國凈移民人數增至33.3萬,其中來自歐盟國家的移民人數為18.4萬,創最高紀錄。經濟蕭條下,移民被認為是擠占福利、住房、醫療和教育資源的「罪魁禍首」。主張脫歐的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就表示,英國要想控制移民人數,唯一的方法就是脫離歐盟。
五、歐洲正在面臨難民危機,英國不想捲入。去年歐洲闖入數百萬難民,130萬移民申請在英國避難,其中363000來自敘利亞。接納這些難民不僅會拖累經濟發展,還會給社會帶來安全隱患。
脫歐的影響:
第一,學費降低。因為一旦脫歐成功,倫敦金融城的地位將會大大的削弱,這對於外國資本的輸出將會有一定的影響,屆時各國政府不僅要考慮到跟英國的貿易關系,也要平衡跟歐盟的關系,這些都可能導致英鎊貶值。英鎊貶值自然會使得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對留學英國的學生來講,學費應該會降低不少。
第二,物價的變化。英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失去歐盟這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後,英國在2030年以前全國收入將減少大約30%,這部分損失只能通過上調物價等手段,從納稅人的口袋中獲取,加上英鎊貶值這些原因,脫歐以後英國的物價應該會整體的有所上漲。好不容易可能匯率降低了,物價又上漲了,學費降了,但生活費漲了不少。有調查稱,脫歐成功之後,預計會有高達20萬的在倫敦工作的歐洲人將離開英國,這有可能很大程度上舒緩了英國的,尤其是倫敦的住房壓力,天價的房價也有可能降低。
第三,申根簽證。26個申根成員國只要獲得任何一個申根成員國派發的簽證,其他各國均有效。一旦英國脫歐,歐盟各國與英國的關系可能會變得很尷尬。在英國留學的學生用一張簽證周遊這些國家的便利性可能也會受到威脅。
第四,工作。脫歐之後來英國留學的歐洲學生會大幅的減少。據預計脫歐將導致約11萬以上的在英國的留學生可能會選擇離開,在學校身邊的歐洲小夥伴可能要更少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對於中國學生來講,競爭少了,留英工作會容易嗎?這個可能不一定了。因為比起即將失去的82萬工作機會,競爭者的減少可能還是小巫見大巫。
第五,學術研究方面。有數據顯示,如果是脫歐成功,英國18所大學來自歐盟競爭性贈款的研究經費可能會被掐斷。像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等等一些學校,他們有25%-30%的競爭性贈款是來自於歐盟。還有一些專業的學術研究,也有可能受到重創,像教育學、宗教學、環境科學等等,因為他們有超過30%的科研經費來自於歐洲的贈款。
④ 英國脫歐大概是什麼意思
英國脫歐的意思是指脫歐公投,即英國是否脫離歐盟進行公投。
脫歐公投在2013年1月23日由英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出,公投時間是2016年6月23日。
2018年6月26日,英女王批准英國脫歐法案,允許英國退出歐盟。7月12日,英國已經發布脫歐白皮書。9月19日,特雷莎·梅在德國媒體發表文章寫道,英國與歐洲聯盟已接近達成「脫歐」協議,她希望歐盟能像英國一樣拿出誠意和決心,作出讓步,避免出現英國「無協議脫歐」的情況。11月25日,歐盟除英國外的27國領導人一致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草案。12月10日,歐洲法院裁定,英國可單方面撤銷「脫歐」決定。
2019年3月12日,英國議會就修改後的「脫歐」協議進行了再次投票表決,但該協議仍然沒有通過。
2019年4月10日,歐盟各國達成一致,同意將「脫歐」日期延遲至10月31日 。
2019年4月12日,英國前獨立黨黨魁法拉奇宣布成立脫歐黨。
2019年10月2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曼徹斯特舉行的保守黨年會上發表閉幕演講,公布新「脫歐」方案部分細節。
(4)英國脫歐費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脫歐公投的背景:
1、歐盟之路歷史坎坷
1960年,英國首次申請加入歐盟前身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EC),遭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
1973年,英國首相希斯(Edward Heath)重啟加入歐共體談判,終成為成員國。
1975年,英國首相威爾遜(Harold Wilson)舉行公投,決定英國繼續留在歐共體。
1984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成功令歐共體同意英國預算貢獻獲得部分退款。
1997年,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計劃在1997年後加入使用歐洲單一貨幣歐元,遭到當時財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阻止。
2、利益沖突不斷加劇
由於歷史與地理原因,19世紀晚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對歐洲大陸事務不幹預政策,被稱為「光榮的孤立」。「疑歐」的歷史傳統以及和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相異的模式使英國長期和歐洲大陸若即若離。
在「疑歐」人士看來,歐盟未來的一些政策趨勢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歐債危機的蔓延,不僅使英國的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脫歐腳步。與此同時,歐盟其他國家的民眾也對英國漸生不滿,認為英國不僅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還反對一切金融監管政策,因此英國脫歐對歐盟的發展來說反而是好事。雙方的相互信任已經降到歷史低點。
英國並非歐元區國家,可以發行自己獨立的貨幣,有利保持其出口競爭力,擁有自主的財政政策。但這使英國很難真正地加入歐洲大陸的事務處理。尤其是歐債危機的關鍵時期,由於各種利益分歧明顯,脫歐的聲音也甚囂塵上。
3、相互猜忌快速發酵
英國保守黨內部也有歐洲懷疑派,不僅如此,還認為歐盟內部的政策對於歐盟有負面作用,未來一些政策趨勢也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歐債危機的蔓延,不僅使英國的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脫歐腳步 。
與之相對應,歐盟其他國家民眾對英國的「不可靠」也日漸不滿,認為英國作為歐盟的一員,在融入歐盟的過程中卻表現消極,一直扮演著拖後腿的角色:它不僅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不為緩解危機出力,還反對一切金融監管政策,因此英國「出局」對歐盟的發展來說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員國在整合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會更小。雙方的相互信任已經降到歷史低點。
4、政治選票迫使公投
民調顯示,英國保守黨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倫的「脫歐公投」言論或有助於其重新獲得部分流向支持脫歐的獨立黨的選票。卡梅倫亦希望以此作籌碼與歐盟談判,獲得對英國更為有利的成員國條件,意圖在歐盟內分得更大一杯羹。
⑤ 英國脫歐是什麼意思要到哪裡去
英國脫歐的意思就是英國脫離歐盟,獨立出來,不再受歐盟的制約。
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
2015年5月28日報道,英國政府向下議院提交並公布了有關「脫歐公投」的議案,包括公投問題的語句,並承諾將在2017年底之前舉行投票。
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授權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序。
2018年6月26日,英女王批准英國脫歐法案,允許英國退出歐盟。7月12日,英國已經發布脫歐白皮書。11月25日,歐盟除英國外的27國領導人一致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草案。12月10日,歐洲法院裁定,英國可單方面撤銷「脫歐」決定。
2019年3月12日,英國議會就修改後的「脫歐」協議進行了再次投票表決,但該協議仍然沒有通過。2019年4月10日,歐盟各國達成一致,同意將「脫歐」日期延遲至10月31日。2019年4月12日,英國前獨立黨黨魁法拉奇宣布成立脫歐黨。
2019年10月2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曼徹斯特舉行的保守黨年會上發表閉幕演講,公布新「脫歐」方案部分細節。
(5)英國脫歐費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某種程度上看,英國「脫歐」是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一些選擇「脫歐」的英國人認為,全球化並未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人員與資金的自由流動、科技的迅猛發展反而讓他們曾經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他們覺得自己被全球化「背叛了」。
最早推動「全球化」理念的學者之一、英國知名社會學者馬丁·阿爾布勞告訴新華社記者:「全球化並不能被任何國家所控制,全球化進程也不會被逆轉。」他認為,各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表現與收益取決於如何對自己進行有效管理。
全球化帶來的問題無法靠「逆全球化」來解決。在當今這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英國「脫歐派」對「重新拿回主權、邊界與金錢」的熱情也沒辦法讓他們和歐盟說分就分,這才有了頻頻陷入泥潭的「脫歐」談判。
⑥ 英國脫歐了是什麼意思
英國脫歐,指英國脫離歐洲聯盟計劃。
2013年1月23日,英國前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2016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授權特雷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序。3月29日,「脫歐」程序正式啟動。
根據英國與歐盟的協議,英國應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脫歐」。2018年6月26日,英女王批准英國脫歐法案,允許英國退出歐盟。7月12日,英國已經發布脫歐白皮書 。
(6)英國脫歐費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英國脫歐的影響
失去歐盟成員國的資格,英國難以依託歐盟在歐洲和世界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將大打折扣。
在貿易方面,英國與歐洲向來唇齒相依,有一半貿易額都來自歐洲其他國家。若脫離歐盟恐令英國與歐洲貿易關系受到影響,影響到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及資金避風港的地位,如果大量投資從英國撤出,經濟前景或進一步轉差。
英國國內商界領袖,包括英國首富、維珍集團主席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已發出警告,指英國試圖與歐盟重新談判兩者關系,可能構成不明朗前景,有損商界利益。
⑦ 英國脫歐為什麼要交費如果英國不交錢強制脫歐會怎麼樣
作為歐盟的巨人,英國的經濟發展也嚴重依賴歐盟。從安全的角度來看,美國必須予以支持。因此,每個人都能理解英國人的困境,因為美國不會讓英國人當牆頭草的,要麼選擇美國,要麼選擇歐盟。卡梅倫被迫選擇離開歐盟,接下來的三位首相都忙著脫歐。實際上,歐盟不願意英國離開!畢竟,英國有歐盟的實力,甚至美國也害怕。只要歐盟團結一致,就可以與美國處於平等地位。
首先,英國離開之後,歐盟的實力就減弱了。其次,英國樹立了一個壞的先例,影響了歐盟內部的凝聚力。然而,英國將遭受更多損失。首先,通過這樣做,它必然會成為歐盟的敵人,並將在經濟上獨立作戰。如果沒有歐盟關稅保護,在英國投資的許多集團將會找到另一條出路。因為英國池塘太小,不能滿足投資者的胃口。大量撤離是不可避免的!
⑧ 脫歐是什麼意思
脫歐,網路流行詞,脫歐這個詞語最開始的時候是因為英國2016年的時候想要脫離歐洲聯盟。
這個詞語在臉書上面已經變成了一個日常用語,表示的是在聚會的時候和大家講自己要走了,但是過了很長時間還是繼續的呆在那裡,並沒有離開。
引用示例:
「小明在聚會上面,在冰箱旁邊脫歐一個多小時了」。其實就是表示小明已經表示自己要走了,但是還是在冰箱旁邊呆了一個多小時還沒走。
(8)英國脫歐費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脫歐」拉鋸戰
2019年2月20日,特雷莎·梅帶著新提議再赴歐盟談判,力求解決圍繞英國「脫歐」協議「備份安排」的爭議。
2019年2月24日,在前往埃及參加歐盟和阿拉伯聯盟首腦峰會途中,特雷莎·梅對媒體表示,有關「脫歐」,英國議會下院不會在2019年3月12日之前,進行有意義的投票表決。
2019年3月12日,英國議會下院就英國政府與歐盟協商修改後的「脫歐」協議進行投票表決,再次否決了「脫歐」協議。 同月13日,英國議會下院將投票決定是否「無協議脫歐」。如果表決通過,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無協議脫歐」。如果「無協議脫歐」13日也被議會下院否決,英國議會14日將繼續投票決定是否延期「脫歐」。
2019年3月14日,英國議會下院投票決定支持英國推遲「脫歐」。但英國「脫歐」最終能否推遲尚取決於歐盟其他成員國的態度。
2019年3月21日,歐盟峰會就英國「脫歐」最後期限達成結論草案,同意延期至今年5月22日,但其前提是英國議會本周批准「脫歐」協議。
2019年3月25日,英國議會下院表決通過一項修正案,從政府手中奪過當天議會議程決定權。
2019年3月27日,英國議會下院就退出歐洲聯盟事宜的第一輪「指示性投票」未能找到「最大公約數」,當天表決的8種方案均遭否決 。
2019年3月29日,英國下議院以344票比286票第三次否決了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脫歐」協議 。
2019年4月3日,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案,迫使首相特雷莎·梅尋求脫歐延期,以避免在4月12日出現無協議脫歐的情況。
二、要求期限推遲
2019年4月5日,特雷莎·梅致信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要求歐洲聯盟把英國「脫歐」的期限推遲至6月30日,給英國更多時間打破國內政治僵局。
2019年4月10日自,歐盟各成員國領導人齊聚布魯塞爾召開緊急峰會,商討英國「脫歐」事務。經過6個小時的討論,歐盟各國達成一致,同意將「脫歐」日期延遲至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