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是怎麼高考的

英國是怎麼高考的

發布時間:2022-08-11 23:03:54

⑴ 英國的高考是不是跟中國一樣也有分數線的呢

不一樣的.英國是累積分制

英國的「高考」簡稱A-level考試,即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考試課程有英語語言、文學、數學、生物、化學、經濟等課程。選修課有古英語、音樂、歷史、地理等。學生選修的課目也要考試。只有在A-LEVEL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才能被一流大學錄取,進行深造。
A-level總共為兩年時間,學生們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將來大學本科要攻讀的專業,自己選讀課程。較好的中學往往會開設20-30門以上的課程供選,學生通常只要在第一年選修4門功課、第二年3門功課(是第一年課程的延續)。比如說,如果將來想攻讀建築,那麼在A-level階段最好就選擇藝術設計、建築學、數學、物理等。學生第一年各門功課和第二年各門功課的統考成績(滿分600分)都將按比例被計入總成績換算,得出的最終結果就是A-level成績,考試評分標准分8擋,從A、B一直到G,零分則用U表示。
英國的高考不像國內一錘定局,相反,要想考出好成績學生得在這兩年中堅持不懈的學習。英國是累積分制。在最後兩年的學習中,一共有四次考試,一年兩回。如果學生對自己考的成績不滿意的話,可以選擇補考,但是補考的報名費需要自己負擔。A-LEVEL考試前兩周,學校放學,讓學生回家自己復習,學校教師不搞什麼猜題或復習提要等活動。
考試後,學生根據自己的A-level成績,如AAA、ACB、CBD等填報大學申請(即UCAS表格),一般為六個志願。每年,都有大批的學生拿著全A的成績去申請牛津、劍橋、帝國理工等頂尖名校,而各校各專業錄取的標准則不盡相同。此外,學校導師或校長對該學生評價(即推薦信)對申請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的大學非常看重導師的評估,而導師也把完成一封客觀、公正、中肯的推薦信看成自己一項鄭重的使命。
牛津劍橋等頂級大學在錄取新生的時候,並不僅僅單純地把A-level成績作為唯一衡量標准。他們對每一位合格的申請者都要進行面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知識、邏輯分析能力、思維敏捷程度、想像力以及綜合「情商」,而且面試的題目常常花樣百出。如生物科學面試問題:「如果你可以拯救熱帶雨林或珊瑚礁,你會選哪個?」地理學面試問題:如果我去你的家鄉遊玩,你覺得我會對什麼感興趣?」等等。
英國的高考制度從2008年開始進行了40年來最徹底的改革。A-Level考生,若在成績公布後發現考出意想不到的好成績,可在「升級周」內申請入讀更好的大學,同時保留已錄取學校的入學資格。當地的教育官員介紹說,這項改革使每年9000多學生受益

⑵ 其他國家的高考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色

高考作為國內考生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一大特色。

那麼其它國家的高考都是什麼樣的,可能每一個經歷過高三的人都想這樣質問這個世界。原因無他,只因為國內的高考實在是壓力太大,同時,一錘定音作為結果導向也讓太多人對國內高考充滿了恐懼。

我了個親娘咧,這讓我不得不猜想這大學是不是還有某藝術動作專業,不然為什麼要面試??扯遠了哈,單就說公平性,其實我認為日本的高考還要比我們參加的考試更公平一些,可能由於人口數量以及國土面積較小,日本並沒有類似於我們不同的各省份試卷,也就是他們只有全國卷1,不管在哪考的都是一樣的(倒是方便視力好的參考其他同學答案)。

總的來看,各國的大學前考試(高考)雖不盡相同,但總體上跑不出一個邏輯——即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其相對應適合的領域學習,當然,美國的高考科目相對更貼近生活一些,而日本的高考則顯得更偏愛細枝末節,反正我還是覺得我們的高考最好,畢竟,我早都考完了嘛~

哈哈哈哈。

⑶ 英國高考時間是什麼時候

那得看是GCSE還是A-level了,不管哪一個考試都不是集中在一起考,但大部分都在六月。我現在就正在考GCSE。

⑷ 英國高考採用演算法打分,竟會引發眾怒

英國取消高考採用打分制,引發眾怒,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為了防治新冠疫情,英國今年並未舉行A-level和GCSE(分別相當於中國的高考和中考)考試,考生成績由一套演算法得出。但在已放榜的“高考”成績中,近40%的學生成績低於教師給出的預估分數。這使得許多學生都不能考入自己心儀的學校,引發了考生和家長的憤怒和抗議。英國資格認證和考試監管辦公室(Ofqual)的主席羅傑·泰勒和英國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就此事給大家造成的“痛苦”表示道歉。他在一份聲明中承認,受新冠疫情影響,A-level和GCSE考試被取消,今年對學生來說“特別艱難”。他表示,英國教育部之前與Ofqual合作,設計出“盡可能公平的模式”,但很明顯,評分過程導致了“更嚴重的不一致,無法通過申訴程序解決”。威廉姆森說:“我對此事給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帶來的痛苦感到抱歉,但希望這一消息能給他們帶來應得的確定性和安慰。”

⑸ 英國「高考」考些啥

英國沒有所謂的高考。

在英國留學,主要是憑A Level成績申請大學本科。

A Level相當於中國的高中課程,兩年制。

A Level的最終成績,相當於中國的高考成績,可以憑此申請英國所有的大學

⑹ 歐洲高考制度 詳細舉例典型國家

「五花八門」的高考制度

美國:學業評估能力考試一年舉行七次
美國不實行全國大學入學統考,但中學生申請上大學影響最大的考試是「學業能力評估考試」(SAT)和「美國大學測評考試」(ACT)。SAT考試每年舉行7次,考試內容有數學和語文各三個部分,時間為三個小時。SAT考試內容與高中教材沒有直接的關系,SAT主要考查學生的邏輯、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試題類似於智力題,考試題目千奇百怪。如:「癩蛤蟆是否有聽覺?試證明之」;「請以下面的句子開頭寫個故事:『在多年以後,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與冰有關的經驗......』,故事須提及一雙襪子、一個紀念碑、一串鑰匙、一頭家畜和莎翁全集」;「沙和海灘的關系中與下列哪兩者之間的關系相同:A、貓和貓須;B、樹和森林;C、足球和曲棍球;D、衣服和鞋子」等。在美國,一些十二三歲的初中生也常進入考場,就這些智力題「小試牛刀」。

ACT與SAT考試均被稱為「美國高考」。和SAT不同,ACT考試更象一種學科考試,它更強調考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考生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測試。從難度上看,ACT考試比SAT考試更容易一些,也比較接近「中國式」考試。因此,對中國考生來說,選擇ACT考試可能更容易在短期內獲得相對滿意的成績。
----------------------------------------------------------------------------------------
英國實行A-LEVEL考試
在英國,高中二年級的考生需參加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即A-LEVEL考試。A-LEVEL考試相當於中國的高考,考試課程有英語語言、文學、數學、經濟等課程。學生選修的課目也要考試。只有在A-LEVEL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才能被一流大學錄取。
不象中國,越臨近考試學校抓得越緊,考生越緊張。英國的中學在A-LEVEL考試前兩周,放假讓學生回家自己復習,學校教師不搞什麼猜題或復習提要等活動。A-LEVEL考試評分分為八擋,即A、B、C、D、E、F、G,最後一檔零分用U表示。
----------------------------------------------------------------------------------------
法國實行高中會考
法國高中生進入大學深造的必要條件是首先獲得由學校統一頒發的高中畢業證書,然後再參加高中會考(BAC)。原則上說,所有通過高中會考的考生,均可申請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醫學系、牙醫系、葯學系及技術學院等除外。由於名額有限,這些院校和專業一般採取淘汰制招收大學新生。
為了讓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況,法國高校招生實行預注冊,即提前登記志願。預注冊一般在每年三四月間進行,由於學生人數眾多,法國絕大多數學校均採用電話計算機的登記方式。
---------------------------------------------------------------------------------------
加拿大沒有高考
對加拿大來說,根本就沒有「高考」這一概念,因為加拿大沒有高考。加拿大中學生想要上大學,不用參加專門的入學考試。在每年6月份中國高中畢業生為高考而緊張而忙碌的時候,加拿大高中畢業生可能早已經接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了,有些學生還會面對幾所最好大學的入學通知書,為到底選哪一所而左右為難呢!
加拿大各大學都有自己的學生選拔制度。由於加拿大聯邦沒有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負責,這就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學教育體制的差別,加拿大的大學對各地學生的錄取要求也有所不同。
--------------------------------------------------------------------------------------
日本高考不是一錘定音
日本的高考不是一錘定音,國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學,在每年的一月都有一次全國統一考試,主要是基礎學科,國語、英語、數學、理科(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社會學科。從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第二次專門考試。
日本是個唯學歷是上的社會,個人的社會地位、升職機會、受尊重程度,都是由學歷以及自己所讀的大學知名度決定的。因此,對日本青年來說,能否上大學以及上什麼樣的大學,就決定了他進入社會以後站在什麼起跑線上,所以,日本的高考就是日本青年人生命運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真可謂是「一卷定終身」。日本的名牌大學相當難考,如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能考上東京大學的學生,根本不屑於到英美著名大學留學。如果一個學生考上了名牌大學無疑是鯉魚跳龍門,家長高興,在社會上也讓人刮目相看。
日本的考生分為三類,一類是應屆高中畢業生;第二屆是往屆落榜生,在日本被稱為「浪人」,一次高考失利稱「一浪」,二次失利稱「二浪」,三次以上統稱「多浪」;第三類,已經升入大學,但由於自己所在的大學不理想,想再考一個好的大學而參加高考的學生,這類學生被稱為「假面浪人」。這些人為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想方設法進行補習。日本最有名的代代木教室、河合塾、駿台預備校等,就以擅長收集各種私立、公立大學的考試資料和信息而著名。其收費很貴,如單科補習就要15萬元,如進入一所好的學校進行全面實習,約需100萬日元,其中學費60萬,雜費40萬,這相當於普通大學一年的學費,如果再將生活費計算在內,「復讀」的代價是及其高昂的。
--------------------------------------------------------------------------------------
韓國高考不算總分
韓國教育部於2002年初實施新的高考制度。新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對考試成績不再計算總分,而將各科目的考試成績分別打分,然後依據分數段確定各科目的等級以及綜合等級。等級劃分為九個級別,每年的等級比例根據每年的考生人數確定。
各大學將根據各科目考試等級、學生手冊、面試成績、專長等情況招收學生。實行等級制後,考生不會象過去那樣因差一分或零點幾分的差異而落榜。
--------------------------------------------------------------------------------------
印度高校自行出題
印度的高考不實行全國性的統考制度,由各大學自選出題考試。全國性大學的入學考試由中央中考委員會主考,各邦大學的入學考試則由各邦主考。各校考試通常都在每年的4—6月間舉行。由於不實行全國統一教育,學生反而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據說有的考生在一個考季內,就參加了20多次入學考試。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的高考同樣充滿「恐怖」氣氛。由於落榜,許多考生羞於見人,常常自尋短見。據印度報紙報道,2001年一年考季有近1900人自殺,2002年自殺者達到了2000多人。由於一分之差,在高考成績的名冊上有可能相差二、三十名。因此,在印度也出現了與中國類似的現象,即形形色色的輔導班、輔導中心。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裡,准備參加高考的應屆畢業生,每天凌晨三點就起床,先趕去參加4點鍾的輔導課,然後還要到學校去應付進度很快的日常課程。此外,家長也對學生施加著很大的壓力。家長們都認為高考是決定子女今後命運的大事,不惜投入巨資。現在,不光輔導班學費很貴,有些學校的日常費用也讓中產階級家庭感不堪重負。凡此種種,都對學生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這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他們的創造性和靈感。印度輿論十分關心這些情況,一再呼籲要對高考進行改革。
-----------------------------------------------------------------------------
澳大利亞看重平時成績
澳大利亞是以學生高兩年的綜合成績加上一次地區的「全澳等級考試」成績來綜合評定學生的大學錄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試的成績作為大學錄取的標准。這種錄取制度不以一考定終身。學生必須認真對待平時的每一次考試和作業,打消臨時抱佛腳和碰運氣的僥幸心理。這樣就避免了偶然性,突出了平時學習的重要性,受到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
在澳大利亞,很多學生並不看重上大學。因為上不上大學生活水平相差不大。兩個中學同班同學,一個上了大學,一個早早地工作了,到上大學的參加工作時,那沒上大學的工資不比他少多少。讀了本科的,研究生的,工資起點是要高些,提薪幅度也大些,但工資越高,所得稅越高,去掉所得稅,比那沒有上大學的好不到哪裡去,更何況還有那些專業不好,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呢。而且,念了大學的也好,沒念大學的也好,只要失業,就可以坐享失業救濟,按目前的標准,一個月的救濟金大約相當於三四千元人民幣,還有其他各種照顧,生活過得去,他費心勞神、拚死拼活考什麼大學呢?

⑺ 英國的高考是什麼樣的與中國的有什麼區別

英國的高考就是我們所稱的A-Level(General Certificate of Ecation Advanced Level),也是大部分英國中學的學生在16-18歲會學習的課程,也是英國學生進入大學的入學考試。當然,部分高中(如Sevenoaks School)教授的是IB課程。但普遍來講,英國的高考通常就認作是A-Level考試。我這邊就從考試次數、時間、考試科目、競爭對手、考試內容角度以及考試影響力等方面來將中國高考與英國高考進行對比。

  1. 從考試次數及時間上對比

首先,中國高考受限於國內的教育體制及龐大的考生數量,國內高考每年只能夠進行一次的考試,且全國統一時間是在每年的6月份。而相較於國內的高考,英國的A-Level考試則更加的靈活多變。以Edexcel考試局的標准為例,每年的1月份、6月份和10月份是考試月。

與國內高考將所有科目連在2-3天一起考的方法不同,英國A-Level考試的科目是可以分開考試的,每年的都有的三次考試避免了學生因為自己的某次考試成績不滿意而考不上好的大學。這也同時避免了國內高考的「一考定終身「的遺憾。如果學生對於自己某門科目的考試不滿意的話,可以在這三次考試中進行補考,最後會取考試中最優成績來申請大學的。

2.從考試科目上對比

國內高考的科目相對比較局限,類別也比較單一。全國絕大部分的省份的高考科目都是三門主科(語文、數學及英語)配上文科綜合或者理科綜合的科目。可以選擇范圍也比較狹窄。而英國的A-Level課程是由70多門課組成的,其中包括:

1.核心基礎課程,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

2.核心課程的延伸課程:如人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等。

3.社會科學基礎課程:歷史、哲學、語言學、政治學、經濟學等。

4.應用科學:計算機科學、數據處理等。

5.藝術設計類課程:音樂、美術、手工等。

6.知識普及類課程:如歐洲學習、商務學習等。

學生只需要選修其中感興趣的3-4門課即可,並且A-Level課程也與許多的大學課程有掛鉤,為學生未來想發展的專業方向在A-Level階段就打下基礎。包括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都只需要3-4門的A-Level課程成績作為大學本科申請時的學科成績。同時,A-Level課程如此詳細的劃分,也可以讓學生們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去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3.從考試競爭對手方面看

根據中國教育部統計,2020年全國高考的報名人數達1071萬人,較2019年增加了40萬人,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競爭十分的激烈。在教育資源本就比較匱乏的國內來說,機會成本會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加而變小。近年來,參加A-Level的人數也在持續的上升,中國作為英國外最大的考試中心之一,考生人數也在2019年突破了10萬,但還是遠低於國內高考的總人數,競爭對手大多來自世界各地,競爭壓力也會小上不少。

4.考試內容角度

許多人對於英國的A-Level考試的難度是有誤解的,普遍認為A-Level的考試難度不大。但這種認知其實是錯誤的,A-Level的考試難度其實與高考是相差無幾的,因為英國學校里的學生基本上到了A-Level階段都已經對未來有了一定的規劃,所以A-Level的課程會更多地去幫助孩子們為未來方向發展打下基礎,課程難度也會更深。

同時,在考試考察的能力方面,A-Level與國內的高考也有所不同,因為A-Level考試更重視考察學生對於題目的原理解釋及概念運用,而國內高考側重於公式的理解與運用。



從A-Level的地理考試題目中也可以發現兩者的不同。A-Level的題目中要求考生結合自己的實地考察經歷去回答問題,而不是根據書本上的知識及數據去回答問題,這與國內的高考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更好地幫助對地理感興趣的英國學生能夠去實地了解地理是一門怎麼樣的學科,畢竟知識不只是存在於書中,更多的還儲存在人世間。

所以說,A-Level考試與高考的考試難度是差不多的,但問題方式與考察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國內高考更多的是對於理論的理解和運用,而A-Level的考試則是更多體現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察。所以難度上來說對於不同學生也是不盡相同的,根據每位學生的個人自身情況來判斷。

當然,更加切合實際的英國A-Level考試所考的內容會更好地幫助學生去了解每一門學科的真實情況,從而對未來專業方向選擇有更好地把握。在這一點上,是國內現在的高考教育體系所無法達到的。

5.最後就從考試影響力方面看

在考試影響力這點上,中國高考的普及程度就遠不如英國的A-Level考試了。中國高考成績除了國內大學的認可之外,也有部分地區承認,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並且可以作為申請大學時所用的學術成績。在澳大利亞著名的澳洲八大中,也有七所認可高考成績。但在更為主流的英美兩國,僅有一小部分大學認可高考成績。

而英國的A-Level考試在國際上有著更大的影響力。A-Level課程體系被國際教育界譽為「英國金牌教系」(British GoldenEcation System),成績證書被絕大部分英語授課的大學認可。

全球共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認可A-Level考試成績並可以作為學術材料來申請大學,不僅僅是英聯邦國家,也包括美國的超過500所的大學和學院。其中,所有的TOP100美國大學及所有常春藤大學都是認可A-Level成績的。當然,一部分美國大學還是要求學生提交SAT成績才接受學生的申請。

總的來說,英國的教育體系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也讓英國整體的教育結構及考試更加的「接地氣」。相比較於中國高考,英國的高考更加的人性化,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的空間和犯錯的空間,免去了「一考定終身」這個硬性標准。這也讓在英國接受教育的孩子們可以在戰線拉長的同時稀釋了命懸一線的緊迫壓力感,更有利於培養孩子們循序漸進、逐步上升的平常心。

當然,A-Level考試和高考對於孩子們的意義來說都是打開高等教育的大門的鑰匙,不能片面的去比較它們的好與不好。只能說國情及教育現狀的不同,以及學生的個人能力來合理的選擇。牛牛建議各位家長結合孩子自身情況及家庭經濟情況去綜合考慮,如果希望將來進入國際高等學府進修,可以提前考慮英國的中小學留學,跳出「百萬人過獨木橋」的緊迫壓力,選擇另一條路通向成功。

⑻ 英國有沒有高考制度的

英國高考於A-Level兩年完成,英國高考課程的第一年(12年級)稱為AS,第二年(13年級)稱為A2。在第一年,學生通常修讀4至5科,在第二年再從中選擇3至4科成績較好的科目繼續學習。學生在高考取得3科合格,即符合升讀英國大學資格。在科目選擇上,英國高考沒有文科、理科的選科限制,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升學意向選科。大部分科目分為4個單元,於兩年內分2至4次考試,亦接受學生重考成績不滿意的單元。

⑼ 英國高考採用演算法打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打分方式

近期因為疫情,英國高考採用了一種演算法打分方式,簡要來說就是,老師先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預估出各科目的“原始分”,然後再將原始分輸入進電腦,通過演算法程序得出各科目的“最終分”——然後學生的高考成績單就出來了。

二、這是一種不公正的打分方式

雖然美其名為“演算法打分制”,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這種打分機制的關鍵決定權,其實是掌握在老師的手裡。

而所謂的“演算法”反而更像一塊“黑盒子”——或者說“遮羞布”?

當分數主要由老師的主觀喜好決定的時候,“不公正”與“暗箱操作”自然也就無可避免了,這是正常人都一清二楚的事情。

由於我國古代沿襲了上千年的科舉制,我國人民對於高考的態度那是相當嚴肅,正因如此,當英國政府表現出對於高考如此兒戲的態度時,著實是驚掉了一大群人的下巴。

⑽ 什麼是英國高考

英國沒有高考這一說的。A-level的考試就相當於國內的高中會考,然後用這個成績通過UCAS(類似於招生辦)的網上填寫自己想要申請的學校。

閱讀全文

與英國是怎麼高考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陣風有什麼好處 瀏覽: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瀏覽:515
伊朗為什麼病例這么多 瀏覽:346
義大利頂級大衣品牌有哪些 瀏覽:258
印度女官員發生了什麼 瀏覽:919
中國的流浪狗怎麼被領養的國外 瀏覽:987
英國火車延遲了下一班怎麼辦 瀏覽:747
印度是怎麼種植果樹的 瀏覽:310
去印尼工程預算一月多少錢 瀏覽:448
中國給哪些國家捐獻了物資 瀏覽:706
宋朝是中國哪個朝代 瀏覽:137
印度綠真菌怎麼預防 瀏覽:12
印尼到新加坡飛機上有做些什麼 瀏覽:385
義大利有什麼好包 瀏覽:684
去伊朗女士服裝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460
英國留學費用有多少 瀏覽:365
英國阿散蒂有限公司都做什麼 瀏覽:632
越南女兵為什麼那麼漂亮 瀏覽:624
中國科技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990
中國最貴的別墅多少錢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