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不滅清王朝

英國為什麼不滅清王朝

發布時間:2022-08-13 01:31:25

Ⅰ 同為大國,為何英國可以滅亡莫卧兒帝國,卻不能滅亡清王朝

關於此問題,筆者認為只需要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對比分析就比較好理解這個問題了:

一、英國人「以印度人列印度人」最終步步蠶食滅掉莫卧兒帝國

莫卧兒帝國開創者巴布爾

最後,鑒於當時的交通運輸和後勤補給條件,如果英國不顧國力等客觀條件的限制,非要強行滅掉清朝,勢必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再說了,這不還有其他的列強在盯著清朝這塊大肥肉嘛,你想獨吞?試問其他列強會袖手旁觀嗎?所以轉而讓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實現了「以華治花」的目的,這一點成為了日後各國列強的共同對華思路,《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不是厚顏無恥地說了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一副奴才嘴臉,不正是英國等西方列強最想要的嗎?


日後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也曾清楚地說過:「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

Ⅱ 強大的日不落帝國為什麼不把當時清朝滅了

樓主你也太小看清廷了 184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的百分之40還多 再者,英國到處殖民,兵力能排到中國的其實並不多 你看現在的美國的情況就知道了

Ⅲ 當時清朝也是世界主要強國,英國憑什麼敢向清朝宣戰

1840年的清帝國,是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百萬陸軍,領土1000餘萬平方公里,GDP佔到世界總量22%的東方王朝。其面臨的對手,則是歷時數月橫跨大洋,總兵力不過4000人的英國艦隊。



1840年的戰爭目標並非是一場規模浩大的全面入侵,而是一次為達到有效目的的威懾行動,鴉片戰爭中,英國艦隊在廣東肆虐無果後,轉而北上大運河,封堵清廷內河河道這一舉動便是例證。威懾的目的決定了英軍艦隊戰略計劃的短期性。即便英軍戰敗,仍然有印度次大陸作為其後撤基地和戰略跳板。正是在這樣一些因素下,1840年的英國下議院在一片迷濛中做出了開戰決定。

Ⅳ 同為大國,為何英國可以滅亡莫卧兒帝國,卻不能滅亡清王朝呢

1526年以來,突厥化的蒙古人征服印度北部建立了孟加拉帝國。這個帝國在短時間內占據了大半的印度半島。為了鞏固統治,這個帝國的歷代統治者沿襲了建國者巴爾的“以印治印”的策略。即分封土地給印度當地的封建主,與他們合意獲得這片土地。一些封建主的政治支持鞏固了帝國的統治,到了帝國第三代統治者阿克巴的時代,經過一系列戰爭,形成了從北到中亞、南達德干高原、從東到海的莫卧鋪兒大帝國。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之後,勝利的英國在1767年通過了“東印度公司管理法”,各省長直接被任命為國家,開始了對英國印度的直接殖民地統治。英國人對印度實行“分割統治”和“以印統治”的戰略,達到“讓印度人印製度數”的目的,在佔領區把親英印度人培養為代理人,對印度各國之間的宗教、民族對立和種姓制度下的民眾表示不滿利用製造矛盾,在各地區間更加離心,之後發動一系。隊伍的侵略戰爭,一步一步地蠶食著印度的領土。

Ⅳ 英國荷蘭哪么強大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沒有把清朝徹底殖民了

中國太大了。而英國遠離中國而且相對來說是個小國家。畢竟清政府有其合法性,他們打開中國國門,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讓清政府成為他們利益的代理人,就可以省力輕松地搜刮中國人的民脂民膏。而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就成了壓榨中國人民血汗反動政府。一個與人民為敵的政府怎麼可能長期存在,於是在1912年,在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售後的72年後,滿清被推翻了。

Ⅵ 清朝時為什麼當時歐洲帝國(比如日不落,俄國等)不滅掉清政府,而是和中國簽條約,中國沒機會贏嗎

如果單憑歐洲國家的國量,打敗滿清很容易,但滅掉就難了。滅國,是需要把敵國所有的抵抗力量完全摧毀,並且能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去鎮守(中國自己統治自己的地盤還需要上百萬的軍隊,西方諸國哪有那麼大的兵力。印度的情況是因為當時的印度沒有一個統一的政府和信仰價值觀,各地就算是反抗也只能是各自為戰,中國則不同,就如抗日,雖然軍閥混戰但抵抗外侮的原則,卻是所有人都共同支持的)。
而當時的歐洲諸國則沒有這樣的力量,充其量他們只能將滿清政府滅亡,而且中國則是一個具有數千年傳承的大一統的文明國家,有著統一的價值觀和自身獨有的文化。而且與西方國家是格格不入的。如果清政府滅亡,那麼中華大地上就會出現無數的抵抗力量,而且互不統屬,各自為政(就像當年的軍閥混戰時期),這對於中國來說是災難,對於西方諸國也同樣是災難,因為任何戰爭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益,而混亂的中國是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的,比如他們想傾銷產品都會因戰亂而不會有人買,滿清政府在時,只要擺平一個滿清就可以在中國橫行天下,可沒有滿清,那它得擺平多少個佔地為王的軍閥呢?呵呵。這只是一個小例子,就像現在各大強國在非洲上一樣,你說他們在非洲得到的好處多還是在中國得到的好處多呢?光這一次胡奧會,美國就得到了數百億元的訂單,美國因此會有多少人獲得就業機會,同時產生多大的稅收,可想而知。美國想從非洲得到同樣的好處,他得付出多大的力量呢?呵呵。

Ⅶ 英國為什麼不滅清朝

他們只想賺錢的,滅了清朝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處。這么大一個窮國,他們根本消化不掉的,不可能派足夠的英國人來管理。而讓中國人自己管,那和維持清朝有什麼區別?

Ⅷ 英國可以滅亡莫卧兒帝國,為什麼不能滅亡清王朝呢

19世紀中期以後,雖然說印度和中國都為東方的大國,但是命運卻截然不一樣,印度在1849年被英國完全吞並,成為了其殖民地,而中國雖然開啟了其不斷遭受列強凌辱的歷史,但單單一個英國是絕對不可能把中國變為殖民地的,完全是痴人說夢,以蛇吞象。即便是半個世紀以後,到了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以後,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都自己承認: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智力統治天下生靈之四分之一。

19世紀中期,英國雖然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實力甩開中國一大截,但此時大清王朝剛由盛轉衰,衰落的過程是緩慢的,中央集權尚很強大,英國人很難採取如它對付莫卧兒帝國那樣的方式來控制中國。英國只有幾千萬人,兵力有限,這時候已經成為了日不落帝國,攤子鋪得太大,想吞沒佔地1000多萬平方公里、擁有4億人口的大中國,談何容易。印度雖然也是東方文明古國,但其在歷史上多次被他國所吞沒,國民很快被征服國的文化所同化。簡單點兒說,印度在歷史上被亡國滅種不是一次兩次,反抗意識和能力比中國差太遠。中國傳承了5000年的歷史文化從未中斷,威武不能屈的儒家思想,深入到了每一個中華兒女心中,列強想要使中華兒女徹底投降認輸非常困難,歷史上只有少數的幾個少數民族滅掉了中原政權,但是這些少數民族反過來都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只要文化在,他國是滅不了的。

Ⅸ 鴉片戰爭失敗後,為何列強沒有選擇直接推翻清政府呢

因為英國從來不吞並任何領土、中國政局的穩定對英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列強沒有選擇直接推翻清政府了。

原因一是英國從來不吞並任何領土

相信很多人讀歷史就非常不明白,為什麼清政府鴉片戰爭都失敗了,英國為什麼不推翻清政府,還留著他們呢?這不是很奇怪的行為嗎?那是因為英國是一個海權國家,英國作為世界霸主的地位在《巴黎和約》中各國都認同了。

總結一下,西方列強無非就是想佔領我們國家的經濟市場,那麼就需要有一個傀儡來管理中國市場,從達到西方列強的利益最大化了。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不滅清王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gonia義大利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613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哪些足球隊 瀏覽:405
科興疫苗印尼文怎麼寫 瀏覽:602
印度產的是什麼煙 瀏覽:817
英國人為什麼去美洲建國 瀏覽:251
印尼魚鷹機多少錢 瀏覽:473
伊朗內賈德是什麼派 瀏覽:126
西班牙留學和義大利留學哪個好呀 瀏覽:311
兩伊戰爭為什麼對汶萊印尼有利 瀏覽:135
中國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瀏覽:629
美國為什麼選擇對伊朗動手 瀏覽:502
印尼的天空是什麼 瀏覽:698
印尼是出什麼產地證 瀏覽:763
英國槍擊案從哪裡來 瀏覽:479
美國人去印度有多少 瀏覽:506
印尼盾工資多少 瀏覽:792
印尼盾2條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39
印尼四紋虎在哪裡 瀏覽:582
large相當於中國哪個國家 瀏覽:476
中國工程院院士怎麼獲得 瀏覽:447